四、不结茧蚕发生的原因和防止 1
第一章 蚕的生物学 1
第一节 蚕的生活史 2
第二节 蚕的形态和构造 4
一、卵 4
二、幼虫 5
三、蛹 7
四、蛾 8
第三节 蚕的体壁和内部器官及功能 9
一、体壁 9
二、消化管 10
三、血液及循环 12
四、脂肪体 13
五、呼吸 14
六、排泄 14
七、丝腺 15
八、神经和感觉器官 18
九、肌肉 19
十、内分泌 19
十一、生殖 20
第四节 蚕与环境 21
一、温度 21
二、湿度 23
三、空气和气流 24
四、光线 25
五、各种气象因素的综合影响 26
六、饲料 27
第二章 蚕室和蚕具 28
第一节 蚕室 28
一、专用蚕室 29
二、简易蚕室 30
三、兼用蚕室 30
四、小蚕室和大蚕室 31
五、附届室 32
第二节 蚕具 34
一、消毒用具 34
二、催青用具 34
四、饲育用具 35
五、簇具 35
三、收蚁用具 35
第三章 养蚕前准备 36
第一节 养蚕计划 36
二、桑叶 37
第二节 生产资料及劳力准备 37
一、蚕种 37
三、劳力 38
四、蚕室、蚕具及消耗物资 38
第四章 催青和收蚁 40
第一节 催青 40
一、催青的意义 40
二、险裔前的准备 41
第二节 胚子发育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42
第三节 催青中的环境条件 46
一、温度 46
二、湿度 47
三、光线 47
四、空气 47
五、蚕种挥青标准 48
第四节 蚕卵解剖 49
一、改变催青温度 50
第五节 延迟收蚁处理 50
二、转青卵冷藏 50
三、蚁蚕冷藏 51
第六节 补催青 51
第七节 收蚁 52
一、网收法 52
二、棉纸引收法 53
三、桑收法 53
第一节 小蚕和大蚕生理上的特性 54
第五章 饲养 54
第二节 饲育技术 56
一、桑叶的采摘 56
二、桑叶的贮藏 57
三、给桑 59
四、扩座和匀座 61
五、除沙 62
六、眠起处理 63
七、温度、湿度的调节 66
八、激素的使用 69
第三节 小蚕饲养 71
一、小蚕共育的意义 71
二、小蚕饲育方式 73
第四节 大蚕饲养 81
一、大蚕的生理特点及饲养要求 81
二、大蚕饲育方式 82
第五节 夏秋蚕饲养 89
一、夏秋蚕饲养特点 90
二、夏秋蚕饲养要点 92
第六章 上簇及采茧 96
第一节 上簇 96
一、上簇前的准备 96
二、上簇处理 100
三、族中保护 104
五、不良茧的形成和防止 110
一、采茧运探 113
第二节 采茧 113
三、选茧 114
二、采茧方法 114
四、鲜茧的运输及售茧 115
第三节 提高蚕茧品质的有效途径 115
一、蚕茧的品质 116
二、提高茧质的有效途径 117
第七章 蚕病防治 119
第一节 蚕病防治的意义 119
一、生物因素 120
第二节 蚕病的种类 120
第三节 蚕病发生的原因 120
二、化学因素 123
三、物理因素 123
四、饲料因素 123
五、环境因素 124
六、蚕体生理因素 124
七、致病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125
一、病原微生特的存在 127
第四节 传染性蚕病的发生规律 127
二、合适的传染途径 128
三、蚕体的抗病力 129
四、蚕体的防御机能 129
五、蚕病发生的经过和结局 130
第五节 病毒病 131
一、血液型脓病 131
二、中肠型脓病 134
三、病毒性软化病 135
四、浓核病 138
五、病毒病的防治 138
第六节 细菌病 140
一、细菌性败血病 140
二、细菌性中毒病 142
三、细菌性胃肠病 144
四、细菌病的防治 145
第七节 真菌病 146
一、白僵病 146
二、绿僵病 149
三、曲霉病 150
四、真菌病的防治 151
第八节微粒子病 152
一、微粒子病 152
二、防治 156
第九节 寄生虫病害 157
一、蝇蛆病及其防治 158
二.·虱蛹病及其防治 159
一、农药中毒 162
第十节 中毒症 162
二、工业废气中毒及预防 166
第十一节 蚕病的综合防治 168
一、彻底消毒,切断传染途径 168
二、科学养蚕,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的体质和抗病力 173
三、创造适合蚕儿生理的良好环境 174
四、发现病蚕,正确诊断,及时处理 175
附录 176
1.漂白粉消毒的原理和配制方法 176
2.福尔马林的消毒原理及配制方法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