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投资论 藏富于民与政治文明建设》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光溪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309039335
  • 页数:434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论述了纳税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从藏富于民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角度看,纳税人与政府之间是投资关系。

导论 1

目录 1

第一章 纳税投资论的思想渊源 18

第一节 重商主义与古典经济学先驱的税收思想 18

1.1 托马斯·孟纳税保证安全的税收思想 18

1.2 配第的公平赋税思想 19

1.3 早期税收思想的评价 20

第二节 重农主义的税收思想 21

2.1 重农主义净产品税收思想 21

2.2 重农主义税收思想与纳税投资论 22

第三节 启蒙思想家关于国家与政府关系的税收思想 23

3.1 托马斯·霍布斯的赋税交换思想 23

3.2 约翰·洛克的权利让渡的赋税思想 24

3.3 卢梭的社会契约与执行人财富滥用的思想 25

4.1 斯密的国家政府保障财产安全的税赋理论 26

3.4 政治启蒙思想与纳税投资论 26

第四节 古典经济学派的税收思想 26

4.2 斯密理论与纳税投资论 28

第五节 公共产品理论 28

5.1 公共产品理论的沿革 28

5.2 公共产品理论的主要内容 30

5.3 公共产品理论与纳税投资论 32

第二章 纳税投资论的提出 34

第一节 财富所有者的权利及其意义 34

1.1 所有者的权利:法律的解释 34

1.2 所有者权利的实质意义:经济学的分析 40

第二节 政府是公众为了实现自身的福利而经营的事业 44

2.1 作为政治组织的政府 44

2.2 作为经济部门的政府 47

3.1 政府职能作用的界定 50

第三节 纳税是纳税人对政府的投资 50

3.2 纳税是纳税人集体的理性选择 51

3.3 纳税投资论的提出 52

第三章 纳税投资论的基本理念 54

第一节 纳税投资规律的理论分析 54

1.1 纳税投资回报的初步阐述 54

1.2 投资回报的源泉 56

1.3 纳税投资的现实回归——放宽假设的分析 60

第二节 纳税投资的利益权衡与改革动因 63

2.1 纳税人在政治权力结构中的利益分配关系 63

2.2 纳税投资的风险含义与规避 67

2.3 纳税人选择限制与强制纳税 70

第三节 纳税投资与税收的准确定义 72

3.1 纳税不是政府的掠夺 72

3.3 纳税不是购买 73

3.2 纳税不是捐赠 73

第四节 纳税投资的权益保护与民主政治 75

4.1 纳税投资者的权利 75

4.2 纳税投资与民主政治建设 76

第四章 纳税投资与藏富于民 78

第一节 藏富于民及其历史实践 78

1.1 藏富于民的含义 78

1.2 藏富于民的历史实践 79

第二节 藏富于民与财富治理 80

2.1 财富的定义 81

2.2 个人财富治理 81

2.3 社会财富治理 82

2.4 有效治理的目标 83

2.5 有效治理的前提 86

2.6 财富治理的方式 89

3.1 纳税投资主体监督能力的缺失 93

第三节 纳税投资与财富治理 93

3.2 税制结构决定纳税投资主体的监督力度 95

第四节 藏富于民是财富治理的最优方式 97

4.1 藏富于民与分散的财产权利 97

4.2 藏富于民与分散的决策权利 100

第五章 纳税投资与有限政府 103

第一节 政府和政府角色 104

1.1 自由主义政府角色论 105

1.2 福利国家政府角色论 106

1.3 民族主义政府角色论 106

1.4 凯恩斯主义政府角色论 107

1.5 新自由主义政府角色论 107

第二节 政府治理财富的效率 108

2.1 政府在生产公共产品上的优势 109

2.2 政府的缺陷 116

第三节 政府规模的分析 120

3.1 纳税人的投资决策与政府规模 120

3.2 收入偏好和纳税决策 121

3.3 纳税投资的边际分析 123

3.4 竞争与政府规模 124

第四节 政府的天然扩张倾向与减税 125

4.1 政府扩张的倾向 125

4.2 政府扩张的约束因素 128

4.3 减税的合理性限制政府的扩张 130

第六章 纳税投资与高效政府 133

第一节 政府职能的定位 134

1.1 政府职能界定的理论与争议 134

1.2 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137

1.3 国家参与经济的职能 138

1.4 干预调节经济运行过程 138

第二节 高效政府的建立 139

2.1 高效政府的内涵:高效能政府 140

2.2 高效政府的特征 141

2.3 高效政府的建立途径 143

2.4 高效政府的管理绩效评价 149

第七章 纳税投资与廉洁政府 154

第一节 腐败分析 154

1.1 腐败的危害 155

1.2 腐败的根源 158

第二节 其他国家政府廉政之道 165

2.1 英国 165

2.2 美国 166

2.3 新加坡 166

2.4 各国廉政经验总结 167

第三节 建立廉洁政府的基本方略 170

3.1 严格限制行政管制范围,减少腐败的空间 170

3.3 引进竞争择优机制,实现政治系统合理的新陈代谢 171

3.2 增加政务公开性,加强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171

3.4 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增强反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172

3.5 加强政德教育,构建优良的政府文化 173

3.6 强化司法独立和制度创新 174

第八章 纳税投资与透明政府 176

第一节 透明政府的基本要素 176

1.1 透明政府的内涵 176

1.2 政府透明化机制 181

第二节 政府透明化实现的途径 183

2.1 制定行政程序法 183

2.2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184

2.3 建立政府会议公开制度 184

2.4 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 185

第三节 政府透明化的作用 185

3.1 实现民主政治的要求和途径 185

3.2 权力监督与反腐败的重要措施 186

3.3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保证 187

3.4 推动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 188

第四节 纳税投资主体与透明政府的权责关系 188

4.1 政府透明化是纳税人的权利 188

4.2 纳税投资论有利于政府透明化 189

第五节 国外透明政府建立的成功实践 190

5.1 欧洲国家的做法与教训 190

5.2 美国透明政府建立的经验 192

5.3 亚洲国家的实践 196

第六节 透明政府建立的缺失的诱因及其后果 198

6.1 “上下不通”是政府不透明的主要特征 199

6.2 政府不透明的诱因 202

6.3 政府不透明的消极后果 203

7.1 尽快形成建立透明政府的社会共识 205

第七节 构建我国透明政府的战略选择 205

7.2 分步实施,逐步到位 206

7.3 加快立法,构建完善的透明政府的法律体系 207

7.4 理顺党政关系,实现党政分开,确保政府透明 209

7.5 利用入世契机,由内向外,以外促内,加快国内透明政府的建立 210

第九章 纳税投资与民本政府 214

第一节 传统的民本思想及其影响 215

1.1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演变 215

1.2 传统民本思想的内涵 218

1.3 传统民本思想的社会影响 220

第二节 民本与民主、民本与人本的区别 225

2.1 民本与民主思想的本质不同 225

2.2 民本与人本的根本差异 228

第三节 邓小平民本思想的精髓 229

3.1 人民乃力量之源 230

3.2 为民谋利,为民用权,见微知著 232

3.3 领导干部做人民的勤务员和公仆 234

3.4 人民意志为评价一切的标准,尊重民意反映民情 235

第四节 民本政府与实践纳税投资论的关系 237

4.1 民本政府是纳税投资论的必然要求 237

4.2 纳税投资论有利于民本政府的建立 238

第五节 树立新的民本观,构建我国的民本政府 239

5.1 新民本观的提出 239

5.2 构建民本政府 241

第十章 纳税投资与法治政府 245

第一节 法治思想的内涵及历史渊源 246

1.1 法治的内涵 246

1.2 法治思想的历史发展 247

第二节 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与条件 249

2.1 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249

2.2 法治形成的基本条件 253

第三节 纳税投资与法治国家 255

3.1 法治的优越性 255

3.2 纳税投资论必然选择法治 256

第四节 纳税投资与行政法治 258

4.1 行政法治的内涵 258

4.2 行政法治的必然性 259

4.3 行政法治的具体内容 261

第五节 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路径 267

5.1 法治进程与成果 267

5.2 实现法治国家的基本要件 269

5.3 构建我国法治政府的基本路径 271

第十一章 纳税投资与道德政府 285

第一节 道德问题的一般分析 285

1.1 道德的含义 285

1.2 职业道德 286

2.1 道德政府的制度建设 287

第二节 道德政府的内涵 287

2.2 公务员的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289

2.3 公务员道德建设的具体内容 292

2.4 政府信用的建设 294

第三节 纳税投资与道德政府 298

第四节 构建我国道德政府的设想 300

4.1 道德政府建设法治化 300

4.2 加强公务员道德素质培养和督察 301

4.3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信用政府 302

第十二章 纳税投资与公共财政 306

第一节 政府在公共财政上的不同目标 306

1.1 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307

1.2 既存利益集团的效益最大化目标 309

1.3 个人目的的利益最大化目标 310

2.1 公共财政支出的主要使用流向 311

第二节 公共财政支出的技术分析 311

2.2 公共支出使用的原则和标准 313

2.3 公共支出的两种模型 322

第三节 纳税投资论下的公共财政政策 326

3.1 公共财政政策的目标 327

3.2 公共财政的政策工具 329

3.3 财政政策效应 332

3.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 333

第一节 公共监督的内涵与作用 335

第十三章 纳税投资与公共监督 335

1.1 信息无成本的监督 337

1.2 信息有成本的监督 341

1.3 公共监督的界定 342

第二节 公共监督体制的比较 343

2.1 欧美社会的公共监督体制 344

2.2 纳税投资所需的公共监督体制 351

3.1 我国现行监督体系及缺陷 352

第三节 完善我国公共监督体制 352

3.2 有关于完善公共监督的一点思考 354

第十四章 纳税投资与税制比较 355

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内涵与要素 355

1.1 税收制度的内涵 355

1.2 税收制度的要素 356

1.3 税收制度的分类 356

第二节 纳税投资与税制结构的纵向比较 357

2.1 简单的直接税税制结构 357

2.2 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 357

2.3 以现代所得税为主的税制结构 358

2.4 所得税和商品税双向调整的新税制 359

2.5 税制纵向比较的纳税投资分析 360

第三节 纳税投资与税制结构的横向比较 361

3.1 纳税投资与税制结构的国际比较 361

3.2 纳税投资与税收负担的国际比较 368

3.3 纳税投资与税收征管的国际比较 376

第四节 纳税投资与税制比较的意义 382

第十五章 纳税投资与税制改革 384

第一节 税制改革的理论和原因分析 384

1.1 税制改革的三大规范理论 384

1.2 税制改革的原因 391

第二节 我国税制改革的背景 400

2.1 我国税制改革的演进 400

2.2 我国当前与税制改革相关的经济背景和分析 403

2.3 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411

第三节 我国税制改革的政策主张和方向 415

3.1 税制改革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415

3.2 基于纳税投资理论的税制改革建议 421

参考文献 431

后记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