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册 1
导论 1
第七编明代文学 1
下册 1
总 目 1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1
目 录 1
上册 1
导论 1
第一节我国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 2
绪言隋唐五代文学发展概况 3
绪言明代文学发展概况 3
第一章明代诗歌 8
第一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 10
第二节我国文学的演进 11
第三节文学史的教学 26
第一编先秦文学 29
第一编先秦文学 29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们 29
绪言先秦文学发展概况 31
绪言先秦文学发展概况 31
第二章明代散文 33
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 37
第一节文学艺术起源诸观点 37
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 37
第二节初民的歌唱 41
第三节上古神话传说 43
第三章《三国演义》: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 43
第三章李白的魅力 53
第二章周代诗歌总集——《诗经》 54
第一节关于《诗经》的采编和流传 54
第二章周代诗歌总集——《诗经》 54
——《诗经》的社会政治诗 63
第二节美刺与慨叹 63
第四章《水浒传》: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 64
第四章诗圣杜甫 66
第三节 真情的心弦波动 68
——《诗经》的情爱诗 68
第四节历史的多彩画卷 73
——《诗经》的史诗及其他 73
第五节《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 77
第五章《西游记》:神魔小说的代表作 78
第五章气骨顿衰的大历诗坛 84
第三章多姿多彩的先秦散文 85
第三章多姿多彩的先秦散文 85
第一节《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86
第六章《金瓶梅》:世情小说的代表作 94
第六章诗到中唐体变新 95
第七章其他长篇小说 104
第二节《庄子》、《孟子》等诸子散文 104
第八章反映市民心声的明代拟话本小说 115
第四章屈原和楚辞 123
第四章屈原和楚辞 123
第一节楚辞的产生及其文体特点 123
第二节屈原的生平和他的楚辞创作 126
第七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 127
第三节“轹古切今,惊采绝艳”的《离骚》 128
第九章此起彼伏的明代戏剧 130
第四节风格各异的《九歌》、《九章》、《天问》、《招魂》 136
第五节宋玉的楚辞创作 141
第五章混沌初开的文学理论批评 145
第五章混沌初开的文学理论批评 145
第一节发展脉络 146
第八章唐代散文的发展 148
第十章鹤立于剧坛的汤显祖 151
第二节理论批评涉及的主要问题 153
第十一章俗雅并兴的文学理论批评 163
第三节对后世的影响 165
第二编秦汉文学 167
第二编秦汉文学 167
第九章唐传奇与变文、俗讲 168
绪言秦汉文学发展概况 169
绪言秦汉文学发展概况 169
第一节秦代散文和李斯 176
第一章秦代和两汉的散文 176
第一章秦代和两汉的散文 176
第二节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散文 180
第十章唐五代词的演变 185
第三节董仲舒、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 187
第八编清代文学 189
绪言清代文学发展概况 191
第四节东汉散文的演变 192
第一章支派繁多的清代诗歌 195
第二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 198
第二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 198
第一节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198
第十一章二水分流的文学理论批评 200
第二节《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202
第三节班固和《汉书》 212
第二章全面中兴的清代词 212
第五编宋代文学 215
绪言宋代文学发展概况 217
第四节东汉其他历史散文 217
第三章两汉的辞赋创作 220
第三章两汉的辞赋创作 220
第三章争奇斗艳的清代散文与骈文 221
第一节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 221
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学 225
第二节司马相如、扬雄与汉代大赋的勃兴 227
第四章清代小说:小说史上的巅峰 230
第三节西汉中后期其他辞赋作家 234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235
第四节东汉辞赋的发展演变 240
第一节汉初的楚歌 246
第四章两汉的诗歌创作 246
第四章两汉的诗歌创作 246
第二节两汉乐府民歌 251
第五章重振雄风的《聊斋志异》 254
第三章旷世奇才苏东坡 260
第三节五言诗的兴起和成熟 261
第四节《古诗十九首》及其他五言古诗 263
第六章《儒林外史》:文人的灵魂自省 264
第七章《红楼梦》:中国文学的扛鼎之作 272
第五章依经立义的文学理论批评 274
第五章依经立义的文学理论批评 274
第一节发展脉络 275
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281
第二节“依经立义”的理论批评 282
第三节成就与影响 288
第八章清代戏剧 288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289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289
绪言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概况 291
绪言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概况 291
第一章建安诗歌 293
第一章建安诗歌 293
第一节首开风气的曹操 294
第九章《长生殿》:“情缘总归虚幻” 297
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 297
第二节建安之杰曹植 297
第三节其他建安诗人 302
第十章《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305
第二章正始诗歌 309
第一节正始时代与诗歌创作 309
第二章正始诗歌 309
第二节阮籍和嵇康 311
第十一章百川归海的文学理论批评 313
第一节太康诗风的总体倾向 318
第三章两晋诗歌 318
第三章两晋诗歌 318
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321
第二节刚健诗人左思与刘琨 322
第三节游仙诗与玄言诗 326
第四章 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332
第四章 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332
第一节陶渊明的生平 332
第二节陶渊明的诗歌成就 336
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336
第三节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 340
第九编近代文学 343
绪言近代文学发展概况 345
第五章南北朝诗歌 345
第一节元嘉诗坛 345
第五章南北朝诗歌 345
第一章求变趋新为主流的近代诗 348
第二节永明诗 353
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 355
第三节梁陈诗歌的多元化发展 360
第四节北朝诗歌及庾信 364
第五节南北朝乐府民歌 368
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 370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 374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 374
第一节建安时期 375
第二节正始时期 382
第十章闪现理性辉光的文学理论批评 384
第三节两晋时期 384
第二章经世致用的近代文 384
第四节南朝时期 393
第五节北朝时期 402
第六编辽金元文学 407
绪言辽金元文学发展概况 409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411
第一节小说创作的繁荣 411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411
第二节志怪小说 413
第一章辽金文学 413
第三节志人小说 417
第八章走向自觉的文学理论批评 422
第八章走向自觉的文学理论批评 422
第一节发展流变 423
第二章元杂剧的兴盛 428
第三章空前繁盛的近代小说 430
第二节新见迭出的文学观念 431
第三节特色与影响 441
第三章杰出的剧作家关汉卿 452
第四章孕育新变的文学理论批评 457
结束语 465
第四章戏剧文化中心南移 466
第五章元代的散曲 478
第六章元代的诗文 491
第七章宋元话本与南戏 504
第八章转折中的文学理论批评 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