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蕺山南学与夏峰北学 1
(一)孙夏峰笔下的刘蕺山 1
(二)蕺山学北传的重要途径 7
(三)从《理学宗传》到《明儒学案》 13
二、《明儒学案》杂识 17
(一)学案解题 17
(二)《明儒学案》内容举要 21
(三)编纂体例及其评价 26
(四)《明儒学案》与《皇明道统录》 30
三、从《日知录》到《日知录集释》 34
(一)为学与为人相统一的一生 34
(二)《日知录》述要 38
(三)《日知录》的历史价值 41
(四)黄汝成与《日知录集释》 44
(五)李兆洛非《日知录集释》纂辑者 47
四、《双鹤瑞舞赋》考证 52
(一)赋文试析 52
(二)赋赠尚善说释误 60
(三)历史的真相 67
五、明清更迭与华南知识界 71
(一)袁崇焕与晚明政治 71
(二)抗清斗争中的华南知识界诸英烈 77
(三)屈大均的坎坷生涯 82
(四)余论 89
(一)李二曲与颜习斋 91
六、从关中、漳南二书院看清初的关学与北学 91
(二)关中、漳南书院之比较 93
(三)清初的关学与北学 99
(四)清初书院的演进趋势 103
七、姚际恒与《仪礼通论》 106
(一)姚际恒生平学行述略 106
(二)《仪礼通论》管窥 110
(三)顾颉刚与《仪礼通论》 115
八、清初江南三奇儒 120
(一)费密与《弘道书》 120
(二)从《衡书》到《潜书》 128
(三)阎若璩与经史考据 134
(一)《榕村语录》及其续编的成书 143
九、《榕村语录》发微 143
(二)由《语录》看李光地为学大要 146
(三)李光地学术宗尚的转变过程 150
(四)知人论世的文献依据 155
十、关于乾嘉学派的几点思考 159
(一)乾嘉学派的形成 159
(二)吴皖分派之商榷 162
(三)从惠学到戴学是一个历史过程 164
(四)地域学术与学派分野 167
(五)汉宋学之争与乾嘉学派的衰微 169
(一)汪中的先秦诸子研究 175
十一、扬州诸儒与乾嘉学派 175
(二)焦循的经学思想 179
(三)高邮王氏父子对乾嘉学术的总结 184
(四)阮元与《皇清经解》 188
十二、赵翼与《陔余丛考》 196
(一)赵翼生平学行梗概 197
(二)《陔余丛考》抄袭说辨析 200
(三)《陔余丛考》的历史价值 205
十三、康雍乾时期的儒林与文苑 209
(一)孔尚任与《桃花扇》 209
(二)桐城初祖方苞 219
(三)《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 227
(一)戴震与《孟子字义疏证》 236
十四、乾嘉时期的思想界 236
(二)章学诚“六经皆史”说发微 242
(三)焦循的经学思想 247
十五、孔子仁学与阮元的《论语论仁论》 251
(一)《论语论仁论》杂识 251
(二)阮元的仁学观 255
(三)余论 259
十六、读《清学案小识》劄记 263
(一)著者生平学行述略 263
(二)全书内容举要 266
(三)编纂体例及其评价 268
(四)余论 273
十七、清中叶今文经学的复兴 275
(一)庄存与和《春秋正辞》 275
(二)几个承先后后的经学家 279
(三)刘逢禄的《春秋》公羊学 286
(四)龚自珍的经世思想 289
(五)魏源通经致用的学风 295
十八、梁启超对清代学术史研究的贡献 300
(一)处女作《近世之学术》 300
(二)《清代学术概论》的问世 305
(三)从表彰戴东原哲学到结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309
(四)发凡起例的创辟之功 315
(五)惋惜和商榷 322
十九、钱宾四先生对清代学术史研究的贡献 326
(一)不识宋学即无以识近代 326
(二)清儒考证学之来历 331
(三)乾嘉诸儒吴皖非分帜 336
二十、《清儒学案》杂考 341
(一)徐世昌倡议修书 341
(二)夏孙桐与《清儒学案》 344
(三)全书大要及编纂体例 350
(四)读《清儒学案》商榷 359
(五)余论 365
后记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