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制度风险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复兴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6814361
  • 页数:25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中国证券市场制度风险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

序(周振华) 1

第1章 导言 1

1.1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1

1.1.1 产权问题 1

目录 1

1.1.2 制度的内涵和制度变迁 3

1.1.3 交易费用概念 5

1.2 中国改革时期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7

1.3 融资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我国的现实约束条件 11

1.4 改革价格制度、企业制度的策略与发展证券市场的相关性 18

1.5 国内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研究方法与文献回顾 22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22

1.5.2 国内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研究文献回顾 24

2.1 证券市场的本质、功能与风险分类 28

2.1.1 证券市场的本质 28

第2章 证券投资风险分析的主要模型及监管比较 28

2.1.2 证券市场的功能 30

2.1.3 证券市场风险的分类 32

2.2 制度建设的一般框架及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监管比较 33

2.2.1 美国证券市场监管——自由与管制并重 34

2.2.2 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日本金融监管 37

2.2.3 英国——自律管理与立法监管相结合 37

2.3 马柯维茨有效组合理论 38

2.3.1 有关研究成果及理论前提 38

2.3.2 马柯维茨有效组合的构建 40

2.4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42

第3章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回顾和判断 48

3.1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概述 48

3.1.1 “南方谈话”催生股份经济制度建立 48

3.1.2 巨大利益效应加速中国证券市场框架的形成 50

3.2.1 源于国债黑市的证券市场雏形 53

3.2 第一阶段:国债“黑市”与证券市场萌动 53

3.2.2 新中国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产生 56

3.2.3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1990年12月19日 59

3.3 第二阶段:探索与徘徊发展阶段 60

3.4 第三阶段:初步繁荣的证券交易市场 63

3.4.1 进入市场制度和架构全面建设期 63

3.4.2 理顺管理体制促进市场快速发展 66

3.5 第四阶段: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68

3.5.1 证券交易市场出现重要转折 68

3.5.2 证券市场主体正发生质的变化 69

3.5.3 基础制度创新推进市场的全面发展 70

3.6 对中国证券市场风险性质的判定 72

3.6.1 中国证券市场处于临界状态的突破前夜 72

3.6.2 脆弱制度基础潜伏交易风险 74

4.1.1 产权改革滞后带来证券市场功能性风险 79

4.1 产权改革滞后对证券市场的风险转嫁 79

第4章 上市公司产权软约束与风险蕴涵 79

4.1.2 过度偏好股权融资扭曲了市场融资结构 82

4.2 上市公司风险的表现形式与实证分析 87

4.2.1 未解决的产权问题导致上市公司盈利衰退 87

4.2.2 亏损公司风险表现与扩散形式的趋同性 90

4.2.3 失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大经营随意性风险 91

4.3 上市公司风险因配股而传导、放大风险因素 94

4.3.1 缺乏约束的配股制度传导市场风险 94

4.3.2 令人怀疑的动机放大配股风险 97

4.4 上市公司可疑的股利政策 99

4.5 资本稀缺与募集资金闲置 102

第5章 股权结构的非市场化给定与市场分割的风险 107

5.1 基本事实及对问题性质的判定 107

5.1.1 严重失衡的股权结构潜伏着风险 107

5.1.2 股权结构非市场给定必然导致市场功能缺失 110

5.2 市场分割与价格信息扭曲加剧风险聚集 111

5.3 内部人控制与控制内部人的强激励、软约束 118

5.3.1 监督缺失下法人治理的内部人控制 118

5.3.2 有效的股权结构是监督内部人之关键 120

5.4 股权结构与企业经济绩效弱相关性的风险 123

5.5 中国加入WTO与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 126

5.5.1 中国证券市场必须挑战WTO后新格局 126

5.5.2 可预期制度变迁对市场风险的影响 130

第6章 源于制度空隙的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风险 134

6.1 证券市场制度有效率与信息充分供给 134

6.1.1 有效的市场理论 134

6.1.2 制度的可靠性与风险抑制 136

6.2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屏蔽的诱因与系统风险的主要分类 140

6.2.1 屏蔽的制度导致信息失真 140

6.2.2 上市公司不真实信息表现 142

6.3.1 发展与问题并存的证券信用 145

6.3 基本无效的证券信用评级及其消极后果 145

6.3.2 滞后证券信用评级强化了系统风险 148

6.4 政府信用对股市波动的隐性担保 152

6.4.1 政府隐性担保区域设定 152

6.4.2 理性投机泡沫的一个数学表述 154

6.5 证券咨询机构的不规范行为及近期出现的一个可喜案例 155

第7章 不成熟的投资队伍结构与不规范的中介机构 162

7.1 西方投资队伍结构及其对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积极作用 162

7.2 导致中国证券市场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制约因素 166

7.3 不规范的中介机构与不成熟制度间的相互掣肘 170

7.3.1 我国券商所面临的风险种类及其策源 171

7.3.2 券商风险防范的制约条件 172

7.3.3 券商对即有制度的利用 175

7.4 证券公司或机构与投资者间的不公平博弈 176

7.4.1 违规激励和真实约束对券商的偏袒 176

7.4.2 化解券商风险的重要举措 179

7.5.1 不成熟的发行制度催使散户投机行为 181

7.5 散户投资者对粗糙制度的理性反应特征 181

7.5.2 不成熟制度工具产生一批缺乏风险观念的股民 184

第8章 幼弱的证券市场监管制度与监管责任 188

8.1 公共权力与制度变迁的相关性 188

8.2 对命题基本前提的细化分析 191

8.2.1 政府对市场监管的前提与原则 191

8.2.2 政府的保护动机引发投资者夸大反应 193

8.3 不可预期的政策信息因素与市场生长的艰难过程 195

8.3.1 对政策过度依赖加剧股市波动 195

8.3.2 政府介入证券市场的二重性作用 197

8.4 监管的困境与监管职能错位 200

8.4.1 监管的两难选择 200

8.4.2 监管目标错位与其后果 204

8.4.3 一个可喜的里程碑案例 206

8.5 监管行为与市场目标的不相溶性 208

9.1 对命题的必要说明 212

第9章 关于我国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控制 212

9.2 充实和强化证券市场发展的产权制度基础 214

9.2.1 培育经营者市场解决资产责任人格化 214

9.2.2 废除产权歧视完善证券市场微观基础 218

9.3 逐步实现股权结构的市场化给定 219

9.3.1 消除股权结构不合理的原则 219

9.3.2 一个大胆设想和数学模式的推导 222

9.4 政府对新制度供给的方向和力度定位 228

9.5 从需求层面确定证券市场制度安排的具体内容 231

9.6 推动证券市场的法治建设并设立专门证券法庭 236

9.7 实行严厉的责任人竭尽赔偿制度与对公众有限赔付原则 239

9.8 加快证券市场国际化以强制削弱制度风险因素 241

结束语 248

参考书目与文献资料 252

后记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