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2
录 2
中国经济 2
大论战 2
第一部分 2
经济运行冷热变化 2
宏观调控审慎抉择 2
一、中国经济运行轨迹判断 2
课题组 2
中国经济再现“拐点”,通货 2
紧缩渐行渐远 2
第九辑 2
近年价格走低是成本下降所致, 4
不是通货紧缩 4
樊 纲 4
通缩之后是通胀?论者判断不 5
陈东琪 9
中国经济尚未显露通货膨胀风险 9
陶 冬 10
警惕无通胀的经济过热 10
国家信息 12
中心 12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可能导致经济过热 12
胡鞍钢 14
我担心又会伴随新一轮的“急于求快” 14
走向“经济过热” 14
王一鸣 15
不能轻言“过热” 15
房地产泡沫危机并非危言耸听 17
布衣等 17
《财经时报》 22
央行调控显现适度通胀现象 22
二、宏观经济调控 22
周小川 24
警惕恶件通胀,保持币值稳定 24
夏 斌 26
不要简单断言经济过热并采取动作 26
祝宝良等 27
经济并未过热,政策不宜大动 27
高善文 29
中国应该旗帜鲜明地搞点通货膨胀 29
目前盲目过大地打开货币信贷的 31
“水龙头”不可取 31
刘树成 31
景学成 33
起行继续稳健货币政策,间接 33
调控信贷结构 33
袁钢明 34
稳健的货币政策已开始转向 34
积极的货币政策 34
积极财政政策何时淡出? 35
分歧仍然巨大 35
三、“非典”的冲击和影响 39
陈 淮 39
非典证明了计划经济优越性? 39
丁学良 41
信息阻断是计划体制的致命弊端 41
社会政治危机发生频率远远 42
高于SARS危机 42
杜钢建 42
温铁军 44
中国社会的真正危机是 44
城乡二元结构 44
拒绝“隔离”的新经济重新崛起 46
网络经济这回真的热了? 48
第二部分 52
国企改革问题多多 52
国资委启航任重道远 52
一、国资委不当“婆婆加老板” 52
国资委重启国企改革大幕 52
李荣融 54
国资委不会成为国有企业的 54
“婆婆加老板” 54
“老子”发动的指向自身的革命 56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一场由原来的 56
杨瑞龙 56
谁在抢国资委的“时间差” 59
“三不”思想让国有资产坐吃山空 61
公开透明的产权交易市场是国资 64
进退的有效通道 64
二、国企改革如何评价 68
国资委力争用5年时间使符合破产 68
条件的国企基本退出市场 68
许成钢 69
国有企业改革至少不很成功 69
吕 政 71
国有企业改革是行百里半九十 71
秦 晖 73
改制不能蜕变成“化公为私”运动 73
企业赶尽杀绝 75
左大培 75
不能以“改制”为旗号,将国有 75
千万富翁的催生法——国企改制 77
厂长变董事长 77
孙树杰 79
国企最该向三资企业看齐的不是工资 79
三、国有股减持难中之难 82
丁宁宁 82
国有股减持不可能采取政府直接 82
补偿股民的方案 82
王国刚 84
国有股减持要贯彻“不与 84
民争利”的原则 84
方家喜 86
理性看待国有股减持 86
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需务实谈判 88
董少鹏 88
第三部分金融改革到关键 92
银行股市是重点 92
一、国有银行面临危机 92
王大用 92
国有银行改革面临最后机会 92
赵晓等 94
“国家信用幻觉”加深中国 94
银行业危机 94
亚 杰 97
储蓄猛增倒逼国有银行改制 97
易 纲 98
中资银行存在“边缘化”危险 98
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 99
把花旗行长搬到中国也无济于事 100
欧恩陶 100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扫描 101
二、民营银行待催生 104
徐滇庆 104
民营银行不是洪水猛兽 104
吴晓灵 105
对民营银行问题我有点困惑 105
应宜逊 106
答央行官员对民营银行的疑惑 106
邓聿文 108
理性看待开放民营银行的风险 108
民营银行试点报批在即,长城金融 110
研究所完成历史使命 110
已经陷入停顿 112
民营银行方案过于“超前”,试点 112
陈乐一 114
民营银行前途不应为利益集团左右 114
民营银行:前途未卜 116
三、股市低迷待振兴 119
夏 斌 119
股市跑不起来有四大原因 119
魏雅华 121
假如有股民痛苦指数 121
厉以宁等 122
早日推出创业板,民营科技 122
才能得到快速发展 122
林毅夫等 124
大部分国家二板市场不成功,我们为什么还去走人家失败的道路 124
“中国速度”再起争议 128
一、经济增长中的速度与效益 128
第四部分经济增长讲质量 128
区域发展均衡难 128
秋风 129
考核官员不能只看GDP 129
经济学家对“GDP增长情结”说不 131
刘福垣 132
破除GDP类拜物教 132
高辉清 134
质疑中国“万般皆下品,惟有 134
GDP为高”怪现象 134
张 军 135
质疑“起吊机经济”的上海增长模式 135
宋养琰 137
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 137
牺牲未来的速度取得的 137
经济增长要有“限速器” 139
杨继绳 139
汤 敏 142
宏观政策目标要变“增长优先” 142
为“就业优先” 142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问题 144
温志浩 144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名实不符 144
北京、上海地方保护最为严重 147
董辅礽 149
怎么看北京是世界第五贵城市 149
珠三角走下神坛? 152
龙永图 153
加工贸易是市场经济的 153
必然产物,不应非难 153
长三角之忧 154
中国市场化程度刚刚“及格” 156
顾海兵 156
质疑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人为 158
完成经济布局的政策 158
楼继伟 158
三、振兴东北靠什么 160
薄熙来 160
老东北要当新三角 160
振兴东北:靠资金、政策 161
还是靠新机制 161
钟 伟 163
振兴东北仅仅依赖市场是不够的 163
柳中权等 165
走出“新东北现象”阴影的关键是政府 165
退出“改造主体”的角色 165
民营企业求庇护 168
一、富人穷人,公有私有:合法财产都要保护中国内地百富拥有多少财富 168
财产权利要保护 168
第五部分 168
新 望首富排行榜已成为中国企业家们的“追魂夺命榜” 170
钟伟志中国需要一个独立而稳定的个人产权制度,以消除“仇富”与“仇贫”的心态 172
董辅礽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仍处于弱势 175
吴敬琏中国财产保护问题不是宪法问题而是宪法实施问题 177
盛大林政府“当然要维护‘大资本’的利益”? 178
《改革内参》首先该保护的是穷人的财产 180
《科学投资》富人也在分担着贫富悬殊的苦果 181
二、民营企业的两面性:功过是非在评说张厚义私营企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184
金 碚使民营企业成为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实体是我国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187
王松奇用“原罪说”概括民企的原始积累过程有失公正 189
民企“国民待遇”有没有受歧视 191
张维迎对民营企业家的欠税无限期追溯反而不利于税收监管 194
才会感到安全 195
私营企业家 195
只有在党和政府高层有了他们的代表, 195
移民海外老板心态——既要“外国海洋”,又不失“中国大陆” 197
赵晓 198
反对民营企业家的“两栖化生存” 198
红顶商人现象透视 200
第六部分 204
公平效率谁优先 204
收入分配起争端 204
一、公平效率如何兼顾 204
刘国光 204
不能迷信“效率优先, 204
兼顾公平”的口号 204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 206
提法不能改变 206
晓 亮 206
李德顺 207
建立“公平竞争,各得其所”的公平观 207
顾海兵 208
防止借公平来否定效率优先的倾向 208
左大培 210
只要“效率”不要公平的观念在 210
中国肆虐了20年 210
丁元竹 212
到了需要改变“让一部分人 212
先富起来”的时候了 212
单 沙 213
质疑林毅夫先生的“救急 213
不救穷”观点 213
令人焦虑的居民财产差距 215
二、财产差距如何看待 215
赵人伟 215
刘福垣 217
不必害怕收入差距扩大,解决社会保障 217
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217
贾康等 219
收入差距问题应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来认识和讨论 219
冯 仑 221
住房私有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 221
财产关系和生活方式 221
及弱势群体收入 224
小康中国下一步重点是要提高落后地区 224
胡鞍钢 224
刘贤冰 226
警惕一不小心成了穷人 226
三、薪酬制度如何改革 228
“百万年薪”从何而来 228
赢利少酬劳高,上市公司高管 230
薪酬之六大怪现状 230
七大行业总监年薪排名,电信行业 233
收入名列前茅 233
2002年外企薪酬写真 234
改革薪酬制度刻不容缓 236
张文魁 236
第七部分 240
三农问题引关注 240
首富村里矛盾露 240
一、农民问题是核心 240
谁来关心农民的命运 240
曹锦清 242
农民问题没有被中国经济学界深思熟虑 242
为农民致贫根源把脉 243
樊 纲 247
城市应该多容纳农村来的穷人 247
警惕城市化走向拉美化 248
李昌平解读“少取”:农民 249
税费有几多 249
中央解决“三农问题”重大政策动向 251
二、耕地稀缺要珍惜 256
城市化过程中的圈地运动不要 256
损害农民利益 256
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一直在下降 257
韩 俊 259
现在的征地制度是公权侵犯私权 259
形式化不矛盾 260
史晋川 260
经济学的本土性、思想性与 260
乱批地“比走私造成的损失还要大” 261
三、“首富村模式”遭质疑 263
“首富村模式”能够长久吗 263
在首富村“不服从者不得食” 266
南街村“大同世界”现裂痕 269
华西村在“公有制”的口号下实质上 270
却是家族经营 270
温铁军 271
农村“社区资产”主体不是企业家投资,也不是企业家创造的,不能界定给企业家 271
第八部分经济生活进步快 276
垄断部门阻碍多 276
一、私车时代与城市交通 276
北京交通 276
治堵该先治谁 276
王彬生 278
北京交通危机本质是制度危机 278
政府的政策导向 281
雷 颐 281
在交通拥堵的背后反映了 281
交通专家 284
你可以拥有小汽车,但不能滥用小汽车 284
李永钧 286
质疑私车时代 286
钱平凡 288
公车制度是我国轿车进入家庭的 288
一个主要障碍 288
二、垄断经营与政府管制 290
孔 林 290
物价局搬出一些说不通的 290
逻辑来糊弄百姓 290
高 渊 292
电信业需要“搅局者” 292
中国电信业步入竞争、制衡时代 294
经济色彩的堡垒 296
盐政——中国最后一个具有计划 296
何帆 298
中国政府管制表现为明显的所有制歧视 298
和部门歧视 298
改革是实现大学理念的必由之路 302
一、北大改革引发争议 302
张维迎 302
大学理念引争议 302
第九部分 302
教育改革是趋势 302
李 强 306
北大必须迈出改革第一步 306
甘 阳 308
《改革方案》在北大很多教师中引起很大恐慌和强烈的不满 308
北大“以学术自主性为首要法则”,“拒绝政治、经济甚至道德势力凌驾于学术之上” 311
北大精神“一直走向封闭”,“逐渐演变成某种犬儒主义” 313
薛 涌 315
北大“十七年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可与50年代“超英赶美”的目标媲美 315
北大要创世界一流,目前缺的 317
不是人才而是体制 317
陈 平 317
周其仁 319
终身教授是大学的“人力资本家” 319
二、教育体制敲响警钟 322
蔡昉等 322
“大学生就业难”敲响了对于教育 322
改革的警钟 322
我国已经遭遇知识失业 323
没有价值的中国“一流”大学“评价” 325
庞中英 325
凑合成的一个个规模超大的大学 328
孙立平 328
助长了学界浮躁之风 328
潘 维 330
官本位导致教育部频繁干涉大学 330
刘海明 332
“终身教授”焉能“大跃进” 332
中国大学的“圈钱大潮” 333
许德音 338
商学院发展重在学术研究 338
三、MBA身价多高 343
国企老总读EMBA——花公家的钱, 343
给自己投资 343
MBA、EMBA别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344
《光明日报》 344
淮北为枳”现象 345
MBA在中国的“淮南为橘, 345
MBA到底身价几何 347
学员圈——商学院聚集的财富 350
第十部分经济学范式危机与 356
经济学方法论创新 356
一、经济学方法论常说常新 356
汪丁丁等 356
关于经济学的本土性、思想性与 356
形式化的关系的讨论 356
杜两省 365
中国经济学的数学化现状 365
应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学科 367
主要的“生长点” 367
何炼成 367
不能只有数量经济分析,规范分析 367
二、范式危机与经济学创新 373
经济学的范式危机 373
韦 森 375
大学经济学的“计划教育”涵衍出了 375
“中国特色的混血经济学” 375
海派学者 377
构筑“新马克思经济学 377
综合”理论平台 377
焦斌龙 378
中国将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学中心 378
宋敏希望中国经济学者们要加强对中国经济现实的理解,得出严格论证的结论 379
发展经济学失败了 380
方福前 380
钱颖一 382
经济学家为什么关心法律和法治 382
三、如何看国外的“经济学改革运动” 384
国外出现了“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 384
法国学子指责新古典经济学是“脱离 387
现实的所谓科学” 387
——法国经济学学生致本学科教授 387
和教学负责人的公开信 387
法国教师质疑新古典理论 388
——法国经济学教授对经济学教学 388
进行争论的请愿书 388
哈佛大学逐渐瓦解主流经济学 391
“哈佛大学人道的和负责的经济学 393
学生组织”声明 393
我们应该放慢西方主流化的步伐 395
贾根良 395
左大培 397
为什么法国和美国经济学专业的 397
学生是正确的 397
李冠一 400
主流经济学在中国不是太强而是太弱了 400
焦斌龙 402
西方主流经济学处于再造时期 402
第十一部分经济学界故事多 406
百岁老人树楷模 406
一、经济学界的竞争力变化 406
经济学界 406
“海龟”上岸,“土鳖”完蛋? 406
光怪陆离的经济学圈 408
经济学家吗 409
不写经济学随笔能成为著名 409
品味“博士咖啡” 410
陈端洁 412
知名经济学家应带头不做“万事通” 412
上海社科院院长谈社会科学 414
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414
胡守钧 416
社科院如何应对严峻的挑战 416
二、“张五常热”的反思 419
国内11位知名教授猛批张五常 419
周肇光等 421
对“张五常热”的理论反思 421
吴易风 424
为什么在我们国家会掀起 424
“张五常热” 424
登不得“学术研究”的大雅之堂 427
左大培 427
使张五常在中国大陆出名的那些文章 427
张 军 431
张五常被娱乐化了 431
三、老一辈经济学家写真 433
马寅初 433
忧国忧民的经济学家 433
陈翰笙 435
106岁的人瑞 435
99岁薛暮桥 437
两本书了结宿愿 437
95岁骆耕漠 438
双目失明还在写作 438
还能保持每天工作12小时 439
88岁于光远 439
第十二部分外国人看中国 442
中国人看世界 442
一、中国经济的崛起 442
史蒂芬· 442
罗奇 442
中国经济的全球地位 442
《商业周刊》 444
大中华经济影响日重 444
《世界》杂志 447
日本人眼里的“中国威胁论” 447
《纽约时报》 450
中日悄悄调换经济角色 450
主要经济指标比较——中国胜过印度 451
中国大城市工资水平高于东盟主要城市 453
海外公司看“中国制造”的中国机会 454
萨缪尔森 456
“中国制造”在非洲 456
二、外国人的分配观 458
现代西方收入分配标准 458
当代西方剥削理论 461
俄罗斯人论贫富 464
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468
经济全球化面临考验 468
东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反全球化 469
问题上的争论 469
资本为何疏远穷国 471
朝鲜迈进“经济改革”的门槛儿 474
后记 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