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 第2卷 神经系统临床电生理学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汤晓芙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1574923
  • 页数:431 页
图书介绍:本卷主要包括临床肌电图学以及除临床脑电图学以外的其他临床神经生理学的内容,包括电诊断学基础,神经传导,脊髓和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病,肌肉兴奋性异常的神经肌肉疾病等。

上篇 临床肌电图学、诱发电位及有关神经生理 3

第一章 电诊断学基础 3

第一节 神经定位诊断的解剖基础 3

一、脑神经 3

二、前根和后根 4

三、颈及臂丛 5

四、上肢各主要神经 7

五、皮节和周围神经所支配的皮区 8

六、腰丛及其主要神经 10

七、骶丛及其主要神经 13

第二节 神经与肌肉的电性质 14

一、膜电位 15

二、动作电位的产生 16

三、容积传导 17

第三节 电极与记录器 18

一、电极 19

二、放大器 20

三、显示器 21

四、扩音器 21

五、记录器 21

六、刺激器 22

七、临床测定中常见的伪差 22

第二章 神经传导 24

第一节 周围神经相关解剖与生理 24

一、周围神经的解剖 24

二、神经传导的生理 25

三、离体实验中不同神经的表现 27

四、神经损伤的分类 27

五、周围神经病中的轴索和髓鞘损害 28

第二节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原则 30

一、神经干上的电刺激 30

二、肌肉和神经电位的记录 31

三、运动神经传导 32

四、感觉神经传导 33

五、对冲刺激方法 34

六、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临床应用 35

第三节 各种神经的测定方法 35

一、正中神经 36

二、尺神经 36

三、桡神经 37

四、膈神经 38

五、耳大神经 38

六、臂丛 38

七、肌皮神经和前臂外侧皮神经 39

八、前臂内侧皮神经 39

九、胫神经 39

十、腓总神经和腓深神经 40

十一、腓浅神经 40

十二、腓肠神经 40

十三、腰、骶神经丛 41

十四、股神经 41

十五、隐神经 41

十六、股外侧皮神经 41

十七、脑神经 41

第四节 神经传导速度的正常值 42

一、脑神经 42

二、臂丛 42

三、肌皮神经 42

四、尺神经 43

五、正中神经 44

六、桡神经 45

七、股神经 45

八、股外侧皮神经 45

九、隐神经 45

十、坐骨神经 46

十一、胫后神经和腓总神经 46

十二、腓肠神经 47

十三、膈神经 47

第五节 神经传导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47

一、刺激系统问题 47

二、记录问题 48

三、刺激电流的扩散 48

四、各种神经变异造成的误差 48

五、传导速度快和慢的纤维 48

六、用对冲技术来阻滞快或慢纤维 49

第三章 神经肌肉接头 51

第一节 神经肌肉接头的解剖和生理 51

一、概述 51

二、神经肌肉接头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51

三、终板区的电活动 52

四、兴奋收缩偶联 53

五、突触后的异常 53

六、突触前的异常 54

七、神经肌肉传递恢复周期 54

第二节 重复神经刺激技术 55

一、方法 55

二、常用的神经 56

三、低频重复电刺激 56

四、高频重复电刺激 56

五、肌肉持续性收缩的作用 57

六、重复电刺激在肌病和肌肉兴奋性异常疾病中的应用 58

第三节 其他有关神经肌肉接头的测定 59

一、缺血试验 59

二、局部箭毒试验 59

三、冰袋试验 59

四、肌电图 59

五、单纤维肌电图 60

六、微电极技术 60

七、眼内张力描记图 60

八、镫骨肌反射 61

九、眼球运动功能的测定 61

第四章 肌电图 62

第一节 肌肉的解剖和生理 62

一、概述 62

二、功能解剖 62

三、肌肉纤维类型 64

四、肌肉感受器 65

五、运动单位 66

第二节 肌电图测定与正常值 69

一、概述 69

二、肌电图学原理 69

三、肌电图检查的注意事项 70

四、记录方法及各种指标的计算与正常值 70

五、国外部分实验室EMG正常值 75

第三节 异常肌电图 78

一、概述 78

二、插入电活动 78

三、肌强直放电 79

四、自发电位 80

五、运动单位电位 83

六、运动单位数目估计的临床应用 85

七、募集型 86

第五章 单纤维肌电图和巨肌电图 88

第一节 单纤维肌电图 88

一、单纤维肌电图(SFEMG)的记录仪器 88

二、单纤维肌电图(SFEMG)的记录技术 89

三、颤抖和传导阻滞 89

四、肌纤维密度 91

第二节 巨肌电图 92

第三节 单纤维肌电图和巨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94

一、神经肌肉接头病 94

二、运动神经元病 94

三、周围神经病 95

四、肌病 95

第六章 F波、瞬目反射、H反射及其他 97

第一节 F波 97

一、概述 97

二、F波的电生理基础 97

三、F波的刺激条件 98

四、F波的检测 99

五、F波的正常值 99

六、F波的临床应用 101

第二节 瞬目反射 102

一、瞬目反射的神经机制 102

二、检查方法 103

三、结果判定 104

四、正常值 104

五、临床应用 105

第三节 H反射及其他反射 108

一、H反射 108

二、腱反射 110

三、咀嚼反射 111

四、静息期 111

五、肌张力性震颤反射 111

六、泌尿生殖反射 111

第七章 有关呼吸功能的临床神经电生理 113

第一节 与呼吸功能有关的神经肌肉解剖生理 113

一、膈肌 113

二、腹肌 113

三、肋间肌 114

四、膈神经 114

五、肋间神经 114

六、呼吸中枢 114

七、膈神经在皮质的相应投射区 114

第二节 有关呼吸功能的临床神经电生理研究及应用历史 115

第三节 膈神经传导及肋间神经传导 116

一、膈神经传导 116

二、肋间神经传导 120

第四节 与呼吸功能相关的神经重复电刺激在重症肌无力病人中的应用 120

一、方法学 120

二、临床应用 121

第五节 膈肌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 127

一、方法学 128

二、检查所见及临床应用 128

三、膈肌肌电功率谱研究 130

四、膈肌肌电自动干扰相分析 131

第六节 呼吸肌记录的运动诱发电位及其临床应用 131

一、膈肌记录的运动诱发电位 131

二、腹肌记录的运动诱发电位 135

三、肋间肌记录的运动诱发电位 136

四、前斜角肌记录的运动诱发电位 136

第七节 膈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136

第八章 视觉诱发电位 139

第一节 视觉诱发电位的概念及其分类 139

一、视觉诱发电位概述 139

二、视觉诱发电位的分类 140

三、主要两型视觉诱发电位的区别 140

第二节 视觉诱发电位检测的方法学 141

一、刺激的方法和度量 142

二、信号处理技术 143

三、电极 144

四、病人的准备 146

五、操作注意事项 146

第三节 正常视觉诱发电位 147

一、正常全视野刺激的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 147

二、正常半侧视野刺激的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 148

第四节 影响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的因素和视觉诱发电位的发生源 153

一、影响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的因素 153

二、视觉诱发电位的发生源 156

第五节 其他几种类型的视觉诱发电位 156

一、闪光刺激视觉诱发电位 156

二、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159

三、短潜伏期视觉诱发电位 160

第六节 异常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的病理生理与临床解释 162

一、判别异常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的标准及其病理生理 162

二、异常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的临床解释 163

第九章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170

第一节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学 170

第二节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发生源 170

第三节 听觉损伤的神经学作用 171

第四节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正常参考值和异常标准 171

第五节 对异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临床解释 172

第十章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174

第一节 躯体感觉系统的解剖生理基础及其检测技术 174

第二节 SLSEP的神经发生源 178

第三节 其他体感诱发电位 179

第四节 异常体感诱发电位的病理生理与临床解释 183

第十一章 运动诱发电位 190

第一节 概述 190

第二节 磁刺激的原理 190

第三节 磁刺激的生理 191

第四节 经颅磁刺激与经颅电刺激技术的比较 192

一、经颅磁刺激原理和方法 192

二、经颅电刺激与经颅磁刺激的比较 192

第五节 经颅磁刺激的安全性 193

一、偶发癫癎发作及其后果 193

二、神经心理与运动效应 194

三、对情绪的影响 194

四、激素的影响 194

五、免疫学影响 195

六、对听力的影响 195

七、局部疼痛及头痛 195

八、头皮电极灼伤 195

九、组织毒性 195

十、磁场效应 196

十一、点燃效应 196

十二、对心脏的影响 197

十三、出血性转化 197

十四、其他 197

第六节 运动诱发电位方法学及正常值 198

一、方法学 198

二、正常值 199

第十二章 嗅觉诱发电位 205

第一节 嗅神经的解剖和生理 205

一、嗅上皮和嗅神经(一级神经元) 205

二、嗅球(二级神经元) 206

三、与嗅球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神经元(三级神经元) 206

第二节 嗅觉诱发电位检测技术及操作 207

一、检测前准备 207

二、检测操作主要步骤 207

三、检测技术 207

第三节 嗅觉诱发电位正常值及各波起源 209

一、各波形成分命名 209

二、嗅觉诱发电位正常值及影响因素 209

三、嗅觉诱发电位各波的起源 210

第四节 嗅觉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211

一、帕金森病 211

二、Alzheimer病 211

三、鼻腔和鼻窦病变 211

四、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 211

五、先天性嗅觉缺失 212

第十三章 大脑认知事件相关电位 214

第一节 大脑的高级功能及认知功能 214

第二节 事件相关电位概述 215

一、诱发电位与事件相关电位 215

二、影响事件相关电位的心理因素 216

三、记录事件相关电位的注意事项 216

第三节 P300电位 216

一、记录方法 217

二、P300波形及其测量 217

三、选择性注意与P300的关系 218

四、P300的神经发生源 218

五、临床应用 218

第四节 疼痛关联电位P250 221

一、记录方法 221

二、疼痛关联电位的波形 221

第五节 伴随负变化 221

一、记录方法 222

二、CNV的波形及测量 222

三、影响CNV的因素 223

四、CNV的起源 223

五、CNV的临床应用 223

第六节 运动关联电位 223

一、记录方法及注意点 224

二、MRCP的波形及测量 225

三、临床应用 225

四、MRCP的发生源 225

第七节 肌阵挛关联性皮层电位 226

一、记录方法 226

二、波形及波形的测量 226

三、临床应用 226

第八节 N400电位 227

一、记录方法 227

二、波形及测量 228

三、临床应用 228

第九节 概念冲突性负波N270 228

第十四章 脑磁图 231

第一节 生物磁场 231

一、生物磁场测量的历史 231

二、脑磁场的发生机制 232

第二节 脑磁场检测装置 233

第三节 脑磁图与脑电图的比较 235

第四节 脑磁图信号的分析 236

第五节 脑磁图临床应用 237

第十五章 眼动电图 241

第一节 眼震电图 241

一、眼动描记的历史 241

二、眼震电图原理及其描记法 242

第二节 眼震的分类及其临床意义 244

一、眼震产生的机制 244

二、眼震的分类及其临床意义 245

第三节 眼球运动 255

下篇 临床应用 261

第十六章 脊髓和周围神经病 261

第一节 前角细胞疾病 261

一、运动神经元病 261

二、Creutzfeldt-Jakob病 265

三、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 265

四、脊髓空洞症 266

第二节 神经根与神经丛疾病 266

一、颈神经根损害 267

二、胸段神经根损害 268

三、臂丛损害 269

四、腰、骶神经根损害 271

五、腰丛和骶丛损害 273

第三节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273

一、概论 273

二、遗传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274

三、炎性和感染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278

四、营养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280

五、中毒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281

第四节 与内科疾病有关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283

一、糖尿病性神经病 283

二、低血糖性神经病 288

三、与肾衰、肝病及慢性肺功能不全相关联的神经病 289

四、甲状腺和垂体腺疾病 289

五、血液病 289

六、与浆细胞病或副蛋白血症相关联的神经病 290

七、恶性病变所致的神经病 291

八、与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联的神经病 292

九、危重病多发性神经病 298

十、营养缺乏和酒精中毒所致的神经病 300

十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感染 302

十二、中毒性神经病 304

十三、其他 306

第五节 单神经病和嵌压综合征 306

一、概述 306

二、面神经 307

三、桡神经 308

四、正中神经 309

五、尺神经 312

六、股神经 313

七、坐骨神经 313

八、腓总神经 313

九、胫神经 314

十、腓肠神经 314

十一、其他神经 314

第十七章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317

第一节 重症肌无力 317

一、病因及病理 317

二、临床表现 318

三、药理学实验 318

四、神经电生理测定 318

五、其他实验 320

六、治疗 321

第二节 Lambert—Eaton综合征 321

一、病因及病理生理 321

二、临床表现 321

三、神经电生理测定 321

四、治疗 322

第三节 其他肌无力 322

一、青少年重症肌无力 322

二、新生儿暂时性重症肌无力 322

三、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 323

第四节 肉毒毒素中毒 323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323

二、临床表现和治疗 324

三、电生理测定 324

第五节 蜱性麻痹 325

第六节 其他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因素 325

一、药物及某些化学因素对神经肌肉接头的影响 325

二、下运动神经元疾病对神经肌肉接头的影响 326

三、肌肉病变对神经肌肉接头的影响 326

第十八章 肌病 328

第一节 概述 328

第二节 肌营养不良 329

一、先天性肌营养不良 329

二、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 329

三、Becker型肌营养不良 331

四、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 331

五、Emery—Dreifuss肌营养不良 331

六、肢带型肌营养不良 331

七、肩腓型肌营养不良 332

八、末端型肌营养不良 332

九、眼咽型肌营养不良 333

第三节 先天性肌病 333

一、中央轴空病 333

二、线粒体肌病 333

三、肌管性肌病 334

第四节 代谢性肌病 334

一、酸性麦芽糖酶缺乏(糖原贮积症Ⅱ型) 334

二、脱支酶缺乏(糖原贮积症Ⅲ型) 335

三、肌磷酸化激酶缺乏(糖原贮积症Ⅴ型) 335

四、肌磷酸果糖激酶缺乏(糖原贮积症Ⅶ型) 335

五、脂肪代谢疾病 336

六、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 336

七、恶性高热 337

八、营养或中毒性肌病 337

第五节 内分泌性肌病 337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 337

二、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肌病 338

三、甲状旁腺功能障碍性肌病 338

四、其他几种内分泌性肌病 338

第六节 炎性肌病 339

一、特殊感染引起的肌病 339

二、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339

第十九章 肌肉兴奋性异常的神经肌肉疾病 343

第一节 肌强直病 343

一、萎缩性肌强直 343

二、先天性肌强直 344

三、先天性副肌强直 345

第二节 周期性麻痹 345

一、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 346

二、高血钾性周期性麻痹 347

三、正常血钾性周期性麻痹 348

四、其他周期性麻痹 348

第三节 神经性肌强直 348

一、临床表现 348

二、治疗 349

三、电生理测定 349

第四节 半侧面肌痉挛 349

第五节 僵人综合征 350

第六节 震颤 351

一、帕金森病震颤 351

二、原发性震颤 351

第七节 其他肌肉兴奋异常 352

一、Schwartz—Jampel综合征 352

二、肌纤维颤搐或肌蠕动 352

三、痛性痉挛 352

四、破伤风 353

五、手足搐搦 354

六、肌肉痉挛 354

七、肌阵挛 355

第二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356

第一节 脑血管病 356

一、脑血管病的MEP表现 357

二、卒中患者MEP异常与SEP异常的关系 358

三、卒中患者肌肉静息期的改变 358

四、MEP对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预后价值 359

五、MEP及其相关检查在卒中后运动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359

第二节 帕金森病 361

一、临床表现 361

二、病理变化 362

三、临床电生理改变 362

四、鉴别诊断 363

五、治疗 363

第三节 肌张力障碍 36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363

二、临床资料 364

第四节 多发性硬化 36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366

二、病理 367

三、临床表现 367

四、辅助检查 367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368

六、治疗 368

第五节 痴呆 369

一、痴呆的概念 369

二、引起痴呆的疾病 369

第二十一章 肌电图在肉毒毒素治疗中的应用 374

第一节 肉毒毒素治疗的基本问题 374

一、制剂 374

二、注射方法 375

三、剂量-浓度关系 375

第二节 肌电图监测下注射治疗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和肌肉痉挛 375

一、概述 375

二、临床应用 376

第三节 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在远隔部位的单纤维肌电图检测 381

第二十二章 视觉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384

第一节 视觉诱发电位在神经科的应用 384

一、视神经炎和球后视神经炎 384

二、多发性硬化 385

三、压迫性病变 387

四、弥散性神经系统病变 388

五、脊髓病 391

六、视交叉后病变 392

第二节 视觉诱发电位在眼科学中的应用 394

一、视觉功能的客观检查 394

二、屈光检查 394

三、弱视 394

四、Leber视神经萎缩 395

五、青光眼 395

六、视网膜和视神经病 395

七、白化病 395

第三节 视觉诱发电位在手术监护中的应用 396

第二十三章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399

一、外周性听神经病 399

二、听神经瘤 399

三、脑干髓内肿瘤 400

四、多发性硬化 400

五、脑干血管病 401

六、遗传代谢性疾病 401

七、遗传变性疾病 401

八、先天性异常 402

九、感染性疾病 402

十、癫癎与抗癫癎药 402

十一、神经系统其他病症 403

十二、昏迷与脑死亡 404

十三、其他有关学科的病症 405

第二十四章 体感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407

一、周围神经病 407

二、脊髓与脑干病损 408

三、大脑半球病损 408

四、多发性硬化与脑白质营养不良症 409

五、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疾病 410

六、营养代谢性疾病 410

七、感染性疾病 410

八、神经肌肉病 411

九、神经系统杂病与抗癫癎药物 411

十、昏迷和脑死亡 412

十一、体感诱发电位术中监护 413

第二十五章 运动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416

一、多发性硬化 416

二、脑血管病 419

三、运动神经元病 419

四、颈椎病性神经根脊髓病 419

五、周围神经病 420

索引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