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登本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1564405
  • 页数:297 页
图书介绍:中教材系“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之一。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组织全国12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共同编写而成,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类专业本科使用。《新世纪(第2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学基础(供中药类专业用)》是中药类专业学习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本教材是根据四年制中药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编写的。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箕学的哲学基础、人体结构与功能、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机理、疾病的诊察方法与辩证、疾病的防治与养生康复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教材遵循“中医要发展,教材要改革”,保障中医理论传统性系统性的原则,结合中药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充实和优化,对中医理论的主要学术观点和内容,力求运用准确严谨的现代语言表述,对教材的结构作了相应的整合,较妥当地处理了教材内容的前后重复及不一致等问题,力求使本教材最大限度地达到科学、缜密和先进的水平。

目 录 1

第一章中医学导论 1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

和发展 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

(一)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 1

(二)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 2

(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 2

(四)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 3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 3

(一)基础医学 3

(二)临床医学 4

(三)药物学 5

(四)方剂学 5

一、整体观念 6

特点 6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 6

(五)针灸学 6

(一)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7

(二)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7

(三)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8

二、辨证论治 9

第三节《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10

一、《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10

二、《中医学基础》的学习方法 11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3

第一节阴阳学说 13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3

(一)阴阳概念的形成 13

(二)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 14

(三)阴阳的特性 14

(四)阴阳的相互关系 16

(三)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20

(二)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20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0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0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22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23

(六)归纳药物的性能 23

第二节五行学说 24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4

(一)五行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形成 24

(二)五行的特性 25

(三)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25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 26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9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 29

(二)解释五脏系统疾病的传变规律 30

(三)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诊断 31

(四)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治疗 32

第三章人体结构与功能 35

第一节脏腑 36

一、五脏 37

(一)心 37

[附]心包络 40

(二)肺 41

(三)脾 44

[附]胰 47

(四)肝 47

(五)肾 50

[附]命门 54

二、六腑 55

(一)胆 55

(二)胃 56

(四)大肠 57

(三)小肠 57

(五)膀胱 58

(六)三焦 58

三、奇恒之腑 59

(一)脑 59

(二)髓 60

(三)骨 60

(四)脉 61

(五)女子胞 61

[附]精室 62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62

(一)脏与脏的关系 62

(二)脏与腑的关系 66

(三)腑与腑的关系 68

(二)精的生成 69

(一)精的基本概念 69

一、精 69

第二节精、气、血、津液 69

(三)精的主要功能 70

二、气 71

(一)气的基本概念 71

(二)气的生成 71

(三)气的主要功能 72

(四)气的运动 73

(五)气的分类 74

三、血 76

(一)血的基本概念 76

(二)血的生成 76

(三)血的主要功能 77

(四)血的运行 78

四、津液 78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78

(二)津液的代谢 79

(三)津液的主要功能 80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80

(一)精与气的关系 81

(二)精与血的关系 81

(三)精与津液的关系 81

(四)气与血的关系 81

(五)气与津液的关系 82

(六)血与津液的关系 83

第三节经络 84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85

(一)十二经脉 85

(二)奇经八脉 86

(三)十五别络 86

二、经络的循行分布 87

(一)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 87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96

(三)别络、经别、经筋、皮部的循行分布 99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 102

(一)经络的基本功能 103

(二)奇经八脉的功能特点 104

(三)十五别络的功能特点 105

(四)经别、经筋、皮部的功能特点 105

第四节体质 105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106

(一)体质的概念 106

(二)体质的特点 106

二、体质的构成和标志 107

(一)体质的构成 107

(二)体质的标志 110

三、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110

(一)先天禀赋 111

四、影响体质的因素 111

(二)年龄因素 112

(三)性别差异 113

(四)饮食因素 113

(五)劳逸所伤 113

(六)情志因素 114

(七)地理因素 114

(八)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114

五、体质的分类 115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115

(二)常见体质的类型及其特征 116

第五节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 117

一、生命活动与五脏的调节 117

(一)神志活动与五脏的调节 117

(二)呼吸运动与五脏的调节 118

(四)血液循行与五脏的调节 119

(三)消化吸收排泄与五脏的调节 119

(五)水液代谢与五脏的调节 120

(六)生长发育与五脏的调节 121

(七)生殖能力与五脏的调节 121

(八)感觉功能与五脏的调节 122

(九)肢体运动与五脏的调节 122

二、五脏与自然界的联系 123

(一)五脏与五时相通应 123

(二)五脏与五味相通应 124

第四章病因 128

第一节外感病因 128

一、六淫 129

(一)风邪 130

(二)寒邪 131

(三)暑邪 131

(四)湿邪 132

(六)热(火)邪 133

(五)燥邪 133

二、疫气 135

(一)疫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35

(二)疫气发生和疫病流行的原因 136

第二节内伤病因 136

一、七情内伤 136

(一)七情内伤的概念及其形成因素 137

(二)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137

二、饮食失宜 138

(一)饮食不节 138

(二)饮食不洁 139

(三)饮食偏嗜 139

(一)过劳 140

(二)过逸 140

三、劳逸过度 140

第三节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 141

一、痰饮 141

(一)痰饮的形成因素 141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 142

二、瘀血 142

(一)瘀血的形成因素 143

(二)瘀血的致病特点 143

三、结石 144

(一)结石的形成因素 145

(二)结石的致病特点 145

第四节其他病因 146

一、外伤 146

(一)跌打损伤、持重努伤、枪弹伤、利器损伤 146

(二)烧烫伤 146

(四)虫兽伤 147

(五)化学伤 147

(三)冻伤 147

(六)电击伤 148

二、寄生虫 148

(一)血吸虫病 148

(二)蛔虫病 148

(三)蛲虫病 148

(四)钩虫病 149

(五)囊虫病和绦虫病 149

三、药邪 149

(一)药邪的形成 149

(二)药邪的致病特点 149

四、医源性因素 150

五、先天因素 150

(一)遗传因素 150

(二)胎传因素 150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152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152

第五章病机 152

第一节发病原理 152

(二)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153

(三)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153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153

(一)气候变化 153

(二)地域特点 154

(三)生活、工作条件 154

(四)体质特点 154

(五)精神状态 154

三、发病途径 155

(一)外感病邪侵入的发病途径 155

(二)内伤病因伤人的发病途径 155

(二)伏而后发 156

(一)感而即发 156

四、发病形式 156

(三)其他病因致病的发病途径 156

(三)徐发 157

(四)继发 157

(五)复发 157

第二节基本病机 158

一、邪正盛衰 158

(一)邪正盛衰与病邪出入 159

(二)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59

(三)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60

二、阴阳失调 161

(一)阴阳偏胜 162

(二)阴阳偏衰 163

(三)阴阳互损 164

(四)阴阳格拒 164

(五)阴阳亡失 165

(二)气的失常 166

三、精气血津液失常 166

(一)精的失常 166

(三)血的失常 168

(四)津液代谢失常 169

(五)精气血津液关系失常 170

四、“内生五邪”病机 172

(一)风气内动 172

(二)寒从中生 173

(三)湿浊内生 173

(四)津伤化燥 174

(五)火热内生 174

第六章诊法 176

第一节望诊 176

(三)失神 177

(二)少神 177

(一)得神 177

一、望神 177

(四)假神 178

(五)神志错乱 178

二、望色 178

(一)常色 178

(二)病色 179

三、望形态 180

(一)望形体 180

(二)望姿态 181

四、望头项五官 181

(一)望头面 181

(二)望五官 182

(三)望颈项 184

五、望舌 184

(一)望舌质 185

(二)望舌苔 187

(三)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190

六、望皮肤 190

七、望小儿食指络脉 191

(二)观察方法 191

(二)临床意义 191

八、察二阴 192

(一)望前阴 192

(二)望后阴 193

九、望排出物 193

(一)望痰涎涕唾 193

(二)望呕吐物 194

(三)望二便 194

(二)病变声音 195

(一)正常声音 195

一、听声音 195

第二节闻诊 195

二、嗅病气 199

(一)病体之气 199

(二)病室之气 199

第三节问诊 200

一、一般问诊 200

(一)问主诉 200

(二)问现病史 201

(三)问既往史 201

(四)问个人生活史 201

(五)问家族史 202

二、问现在症状 202

(一)问寒热 202

(二)问出汗 204

(三)问疼痛 205

(四)问饮食口味 206

(五)问大小便 207

(六)问睡眠 208

(七)问耳目 209

三、妇科问诊 209

(一)问月经 209

(二)问带下 210

(三)问胎产 210

四、儿科问诊 211

(一)问出生前后情况 211

(二)问预防接种情况及传染病史 211

(三)问发病原因 211

第四节切诊 212

一、脉诊 212

(一)切脉部位 212

(三)正常脉象 213

(二)切脉方法 213

(四)常见病脉 214

(五)相兼脉的主病规律 217

(六)脉症顺逆与从舍 218

二、按诊 218

(一)按肌肤 218

(二)按手足 219

(三)按脘腹 219

(四)按腧穴 220

第七章辨证 222

第一节八纲辨证 222

一、表里辨证 223

(一)表证 223

(三)表证里证的关系 224

(二)里证 224

二、寒热辨证 225

(一)寒证 225

(二)热证 225

(三)寒证热证的关系 225

(四)寒证热证与表证里证的关系 227

三、虚实辨证 227

(一)虚证 228

(二)实证 228

(三)虚证实证的关系 228

(四)虚证实证与表证里证寒证热证的关系 230

四、阴阳辨证 231

(一)阳证 231

(二)阴证 231

(一)气虚证 232

(二)气陷证 232

第二节气血津液阴阳病辨证 232

一、气病辨证 232

(三)气滞证 233

(四)气逆证 233

二、血病辨证 233

(一)血虚证 233

(三)血热证 234

(四)血寒证 234

(二)血瘀证 234

三、津液病辨证 235

(一)津液不足证 235

(二)水液停聚证 235

四、气血津液同病辨证 237

(一)气虚血瘀证 237

(二)气滞血瘀证 237

(三)气血两虚证 237

(六)津停气阻证 238

(四)气不摄血证 238

(五)气随血脱证 238

(七)气随津脱证 239

(八)津亏血瘀证 239

(九)津枯血燥证 239

五、阴阳失调病辨证 240

(一)阳盛证 240

(二)阴盛证 240

(三)阳虚证 240

(四)阴虚证 241

(五)阴阳两虚证 241

(六)亡阳证 241

(七)亡阴证 242

第三节脏腑病辨证 242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242

(一)心气虚证 242

(三)心阳暴脱证 243

(四)心血虚证 243

(二)心阳虚证 243

(五)心阴虚证 244

(六)心火亢盛证 244

(七)心脉痹阻证 244

(八)痰蒙心神证 245

(九)痰火扰神证 245

(十)小肠实热证 246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246

(一)肺气虚证 246

(二)肺阴虚证 246

(三)风寒束肺证 247

(四)风热犯肺证 247

(五)燥邪犯肺证 248

(六)热邪壅肺证 248

(七)寒痰阻肺证 248

(十)大肠液亏证 249

(九)大肠湿热证 249

(八)痰湿阻肺证 249

(十一)肠虚滑脱证 250

三、脾与胃病辨证 250

(一)脾气虚证 250

(二)脾气下陷证 251

(三)脾不统血证 251

(四)脾阳虚证 251

(五)脾阴虚证 252

(六)寒湿困脾证 252

(七)脾胃湿热证 252

(八)胃气虚证 253

(九)胃阴虚证 253

(十)胃阳虚证 253

(十一)胃热(火)证 254

(十二)胃寒证 254

(十六)胃肠实热证 255

(十五)胃腑血瘀证 255

(十三)食滞胃肠证 255

(十四)胃腑气滞证 255

四、肝与胆病辨证 256

(一)肝气郁结证 256

(二)肝火上炎证 256

(三)肝血虚证 257

(四)肝阴虚证 257

(五)肝阳上亢证 257

(六)肝风内动证 258

(七)肝胆湿热证 259

(八)寒滞肝脉证 260

(九)胆郁痰扰证 260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260

(一)肾精不足证 260

(四)肾气不固证 261

(三)肾阳虚证 261

(二)肾阴虚证 261

(五)肾不纳气证 262

(六)膀胱湿热证 262

六、脏腑兼病辨证 262

(一)心肺气虚证 263

(二)心脾两虚证 263

(三)心肝血虚证 263

(四)心肾不交证 263

(五)心肾阳虚证 264

(六)肺脾气虚证 264

(七)肺肾阴虚证 264

(八)脾肾阳虚证 265

(九)肝肾阴虚证 265

(十三)肝火犯肺证 266

(十二)寒犯肝胃证 266

(十一)肝气犯胃证 266

(十)肝脾不调证 266

第四节外感病辨证 267

一、六经辨证 267

(一)常见证候 267

(二)病传规律 272

二、卫气营血辨证 272

(一)常见证候 273

(二)病传规律 274

三、三焦辨证 275

(一)常见证候 275

(二)病传规律 277

第八章养生·防治·康复 279

第一节养生 279

一、养生的重要意义 279

(一)增强体质 279

(三)延缓衰老 280

(二)预防疾病 280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281

(一)顺应自然 281

(二)形神兼养 281

(三)动静结合 282

(四)调养脾肾 282

第二节预防 283

一、未病先防 283

(一)调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83

(二)外避病邪,防止邪气侵害 284

二、既病防变 284

(一)早期诊治 284

(二)控制病传 284

第三节治则 285

一、扶正祛邪 285

(三)扶正与祛邪先后使用 286

(一)扶正与祛邪单独使用 286

(二)扶正与祛邪兼用 286

二、标本先后 287

(一)急则治标 287

(二)缓则治本 287

(三)标本兼治 287

三、调整阴阳 288

(一)损其有余 288

(二)补其不足 288

四、正治反治 288

(一)正治 289

(二)反治 289

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290

(一)因人制宜 290

一、康复的基本原则 291

(一)形神结合 291

(三)因地制宜 291

第四节康复 291

(二)因时制宜 291

(二)内外结合 292

(三)药食结合 292

(四)自然康复与治疗康复结合 292

二、常用的康复方法 293

(一)饮食康复法 293

(二)药物康复法 293

(三)针灸推拿康复法 293

(四)气功康复法 294

(五)怡情康复法 294

(六)运动康复法 294

(七)自然康复法 295

附:主要参考资料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