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概说 1
第二章 生物学性状的诊断 9
第一节 植物学性状的诊断 9
第二节 种性 46
第三节 品种的鉴别 54
第四节 种子质量检查 60
第三章 水稻生理、生态性状的诊断 62
第一节 生育期的诊断 62
第二节 生理、生态性状 94
第三节 营养元素的化学诊断法 121
第四章 栽培措施的评价 138
第一节 高产栽培的原则 139
第二节 生长的促进与控制 175
第三节 高产途径 182
第四节 措施合适性的诊断 194
第五章 生活环境的诊断 199
第一节 土壤环境的诊断 199
第二节 天气变幻的诊断 227
第三节 稻区的划分 238
第六章 各生育阶段诊断指标 241
第一节 秧田期指标 241
第二节 有效分蘖期指标 244
第三节 无效分蘖期指标 247
第四节 拔节期指标 249
第五节 幼穗分化期指标 251
第六节 幼穗形成期指标 254
第七节 孕穗期指标 256
第八节 抽穗开花期指标 257
第九节 结实期指标 261
第十节 成熟期指标 264
第七章 病态及灾害性诊断 265
第一节 各生育阶段的抗逆能力临界期 265
第二节 催芽期病态 266
第三节 苗期病态 267
第四节 器官病 271
第五节 灾害性诊断 286
第八章 产量预测 292
第一节 产量的来源 292
第二节 产量四因子的分析 298
第三节 产量预测法 312
第四节 现场估产法 314
第九章 数学检验法 316
第一节 生物统计学上的几个常用公式 316
第二节 田间试验的设计与分析 319
第三节 正交试验的设计及分析 324
附录一 化学诊断的注意事项 337
附录二 阳离子交换量及盐基饱和度测定法 346
附表一 肥料三要素含量、用量及利用率一览表 348
附表二 水稻生育温度三基点表 351
附表三 F值、t值及r值对照表 352
附表四 正交表 354
附表五 交互作用表 357
附表六 单因子完全随机极差比检验临界值表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