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土地制度的沿革 1
第一章 氏族部落时代 2
第一节 前期 2
第二节 后期 5
第二章 封建时代 10
第一节 封建与土地制度 10
第二节 井田制度与社稷观念 12
(一)井田的理论根据 13
(二)授田的方法 16
(三)还田的制度 37
第三节 井田实施的状态与其崩溃 39
(一)官僚政治的发生 47
第三章 官僚政治时代 47
第一节 秦代至民国 47
(二)自治的破坏与井田复活的困难 51
(三)官僚政治与土地制度 59
第二节 民国以后 68
(一)新官僚政治的发生 69
(二)新官治制与土地制度 71
(三)自治运动的勃兴与土地制度 71
第二篇 土地分配及所有权问题 73
第一章 土地分配上的自治与官治 73
第一节 由自然作用防止土地的兼并 73
第二节 土地分配的现状 78
(一)土地分配的不平均与贫农的存在 79
(二)全国土地与人口配合的不平均 97
第三节 土地分配上官僚政治的弊害 117
(一)官僚阶级对于土地兼并的增进 117
(二)因开垦而增进土地的兼并 118
第四节 土地价格与土地分配的关系 123
第二章 土地所有权与自治体的关系 144
第一节 土地所有权的所在 144
(一)非农民的土地所有者 145
(二)农民离村与城市地主的增加 166
1.农民离村之史的观察 167
2.城市地主的增加 169
3.乡村地主与城市地主 172
第二节 土地所有权的移转与私法公法的关系 175
(一)法合手段 178
1.买卖 178
2.入质 184
3.遗产的承继 194
(二)不法的获得 197
1.兵乱 197
2.共产党的土地没收 197
3.军阀 197
(三)特别的方法 197
1.开垦 198
2.荒废地的分配 199
第三篇 土地的整理 201
第一章 土地整理的失败与官治主义 201
第一节 历代土地整理的概要 201
第二节 土地整理不能实行的原因 219
第二章 土地整理与自治 225
第四篇 土地课税 231
第一章 土地课税意义的变化 231
第一节 周及其以前的税法 232
第二节 周以后的税法 245
第二章 土地课税上官治主义的影响与自治组织的作用 252
第一节 仅注意征收的容易与收入的增加而致课税负担的不平均 252
第二节 租税制度是便于中间机关的利益获得而变更的 258
第三节 土地课税上的地方性 280
第五篇 佃农制度的研究 287
第一章 佃农制度的发生与其发展过程 287
第二章 佃农制度的政治社会经济的要因 294
第一节 佃农制度的发达与政治、社会、经济的关系 295
(一)影响佃农制度的政治、社会的要因 295
(二)佃农制度发达与经济的关系 298
第二节 自耕农佃农比率变化的政治社会经济的原因 317
(一)政治的原因 317
(二)社会的原因 318
(三)经济的原因 320
(四)其他的原因 324
(一)政治上的特殊性 325
第三节 佃农制度种类上的中国政治社会经济的特殊性 325
(二)社会上的特殊性 327
(三)经济上的特殊性 328
第四节 地租上的政治社会经济的特质 337
(一)政治的特质 337
(二)经济特质的影响 342
(三)社会的特质 360
第三章 佃农制度上的官僚思想 360
第一节 地租以外的力役及杂赋 360
第二节 中间支配人阶级的存在 362
第三节 官僚地主与普通地主 367
(一)佃农选定的慎重 376
第一节 对人信用的佃耕契约 376
第四章 私法的发达对于佃农制度的影响 376
(二)佃耕契约以口约为凭 378
第二节 地主自卫的处置 383
(一)地租预纳制度 383
(二)押金制度 384
第五章 佃农制度上的两个重要问题 388
第一节 佃农生活的安定问题 389
(一)农家的收入 389
(二)农家的负责 395
(三)生活安定的方法 398
第二节 田面田底权问题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