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和综合布线工程师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黎连业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302074887
  • 页数:4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知识、网络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测试、验收鉴定过程和标准规范,基本上反映了综合布线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成果。全书由14章组成。基础部分的内容有综合布线系统、网络互联设备、网络传输介质、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线槽规格和品种。设计部分的内容有网络工程总体方案设计、各类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要点、设计原则,以及工程设计中涉及到的网络管理技术。施工技术部分介绍了综合布线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布线技术和物理隔离技术。测试部分介绍了局域网电缆、双绞线、大对数电缆、光缆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使用的工具和故障诊断技术。检验、验收部分详细介绍了各类布线工程的验收要点及相关文书资料内容。另外,还独辟章节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接入网、ADSL和xDSL、电视会议系统等新技术及其级网方案。这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书籍,可供计算机、网络通信、楼宇自动化控制、建筑电气、消防、系统集成等领域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与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参考书。

第1章布线系统基础 1

1.1综合布线系统 1

1.1.1综合布线系统简述 1

1.1.2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 5

1.1.3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5

1.1.4综合布线标准要点 6

1.1.5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 7

1.1.6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点 8

1.1.7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趋势 9

1.2集成布线系统 9

1.2.1集成布线系统的基本思想 9

1.2.2集成布线系统要解决的问题 9

1.2.3集成布线系统——TBIC系统的布线方法 10

1.2.4 TBIC系统的作用和意义 11

1.2.5集成布线系统所关心的问题 12

1.3智能大厦 15

1.3.1智能大厦发展简述 15

1.3.2智能大厦的组成 15

1.3.3智能大厦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18

1.3.4智能大厦与智能系统项目的系统集成 19

1.4智能小区 23

第2章以太网的优点、设计指标和主要协议格式 25

2.1以太网的优点 25

2.2 IEEE 802.3与以太网的关系 25

2.2.1背景 25

2.2.2以太网和IEEE 802.3 25

2.310M以太网的技术指标和设计指标 28

2.4 802.3以太网地址格式和帧格式 29

2.5百兆以太网 32

2.5.1百兆以太网简述 32

2.5.2百兆以太网的主要特点 33

2.5.3百兆以太网的协议特点 33

2.5.4百兆以太网与千兆以太网的主要区别 34

2.5.5百兆以太网802.3u标准系列主要功能简介 38

2.5.6百兆以太网介质与拓扑结构 46

第3章网络互连设备 56

3.1中继器和集线器 56

3.1.1 中继器 56

3.1.2集线器 57

3.2调制解调器 58

3.2.1调制解调器的用途与分类 58

3.2.2调制解调器在联网中的功能与工作方式 59

3.2.3如何选购调制解调器 65

3.3网络互连设备——网卡 65

3.3.1网卡概述 65

3.3.2网卡的类型 67

3.4网桥 69

3.4.1网桥的工作原理 70

3.4.2网桥的功能 70

3.4.3网桥的种类 72

3.5交换机 73

3.5.1交换机概述 73

3.5.2三种交换技术 74

3.5.3局域网交换机的种类及选择 74

3.5.4交换机应用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75

3.6路由器 76

3.6.1原理与作用 77

3.6.2路由器的优缺点 78

3.6.3路由器的功能 78

3.7网关 79

3.7.1网关的基本概念 79

3.7.2网关的分类 80

3.7.3网关协议 80

3.8防火墙 80

3.8.1概述 80

3.8.2防火墙体系结构 82

3.8.3防火墙体系结构的组合形式 85

3.8.4 内部防火墙 85

3.9网络设备的选型 86

3.9.1如何评定交换机的性能 86

3.9.2选择交换机 86

3.9.3选择防火墙 92

3.9.4路由器选型 96

3.9.5服务器选型 97

第4章网络传输介质 99

4.1有线通信线路 99

4.1.1双绞线 99

4.1.2同轴电缆 102

4.1.3 光缆 104

4.2双绞线传输介质的品种、性能与标准 105

4.2.1双绞线的品种 105

4.2.2双绞线电缆的测试数据 106

4.2.3综合布线中常用的双绞线电缆 106

4.2.4超5类布线系统 116

4.2.5 6类布线的有关问题 118

4.2.6 7类线缆的有关问题 122

4.3同轴电缆的品种、性能与标准 123

4.4光缆的品种与性能 126

4.4.1什么是光纤 126

4.4.2 光纤的种类 126

4.4.3 光纤通信系统 127

4.4.4不同光缆的应用范围、优点及机械性能 128

4.5数据传输技术中的几个术语 135

4.6美国和中国的线缆线规 136

4.7 120Ω和150Ω的双绞线电缆 138

4.7.1120Ω双绞线电缆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 138

4.7.2 150Ω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 139

4.7.3平衡电缆与非平衡电缆的概念 141

第5章槽管规格品种和线缆敷设 142

5.1金属槽和塑料槽 142

5.2金属管和塑料管 143

5.3桥架 143

5.4槽管的缆线敷设 144

5.5综合布线系统的管槽系统 147

5.5.1管槽系统工程的实施要求 147

5.5.2暗敷管路系统设计 148

5.5.3暗敷槽道系统设计 150

第6章网络工程总体方案设计 153

6.1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153

6.1.1概述 153

6.1.2设计要点 153

6.1.3信息插座连接技术 154

6.2水平干线子系统设计 156

6.2.1概述 156

6.2.2 水平干线子系统布线线缆种类 158

6.2.3水平干线子系统布线方案 158

6.3管理间子系统设计 161

6.3.1管理间子系统设备部件 161

6.3.2管理间子系统的交连硬件部件 162

6.3.3管理间子系统交连的几种形式 163

6.3.4 110配线架与线缆端接 165

6.3.5管理间子系统在设备间中的应用 167

6.3.6管理间子系统的设计步骤 168

6.4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169

6.4.1概述 169

6.4.2垂直干线子系统的结构 170

6.4.3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方法 170

6.5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172

6.5.1设备间子系统设计原则 172

6.5.2设备间面积的计算 172

6.5.3设备间子系统的环境 173

6.6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177

6.6.1AT&T推荐的建筑群子系统设计步骤 177

6.6.2电缆布线方法 179

6.6.3四种建筑群布线方法的比较 182

6.6.4电缆线的保护 182

6.7结束语 183

第7章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中的物理隔离技术 184

7.1物理隔离技术的意义与作用 184

7.2物理隔离技术的不足之处 185

7.3物理隔离技术的路线 185

7.4物理隔离的几种技术方案 186

7.5典型案例分析 192

7.6安全隔离卡原理与分型 193

第8章网络工程设计中涉及的网络管理 195

8.1网络管理标准及其安全 195

8.2布线系统的管理 198

8.3布线设备的维护管理 199

8.4 SNMP和CMIP简述 200

8.4.1管理对象之间的交互关系 200

8.4.2 SNMP协议 200

8.4.3 CMIP协议 207

8.4.4 SNMP与CMIP的比较 209

第9章ADSL和xDSL技术 211

9.1 ADSL和xDSL 211

9.2 xDSL系列 211

9.3与xDSL相关的问题 213

9.4 T1设计的HDSL 216

9.5 E1设计的HDSL 217

9.6 ADSL服务的速率 218

9.7 ADSL传输距离与安装 219

9.8用于ISDN的HDSL 220

9.9 HDSL的应用 221

9.10 ADSL端点安装 222

9.1 1 VDSL的应用 223

9.12 ADSL的接入方案 225

第10章接入网的有关接口与标准 228

10.1接入网 228

10.2接入网功能结构与分层模型 229

10.2.1接入网功能结构 229

10.2.2接入网分层模型 231

10.3接入网接入类型与支持的业务 232

10.4接入网的接口和管理 237

10.4.1接入网的接口 237

10.4.2接入网的管理 240

10.5接入接口的有关标准 245

10.5.1 V.24标准 245

10.5.2 CCITT V系列标准 245

10.5.3 RS-232-C引线的分配 247

10.5.4接口电路 250

10.5.5 V.32接口电路 253

10.5.6 V.33接口电路 254

10.6几种常用数据通信接口标准 255

10.6.1V.24建议 255

10.6.2 X.21建议 260

10.6.3 X.25建议 262

10.7有关调制解调器的问题 263

10.7.1调制解调器的主要特性与适用场合 263

10.7.2智能调制解调器 264

10.7.3调制解调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 265

10.7.4分组式终端 268

10.7.5非分组式终端 270

10.8 V系列和X系列接口的有关问题 271

10.9用于电话网中的数据通信接口 272

10.9.1 ITU V.24与EIA/TIA RS-232C 272

10.9.2 ITU V.35/V.36/V.37 274

10.9.3ITU V.10/V.11 RS-449 276

10.10用于数据网络中的数据通信接口 276

10.11 X系列和V系列接口故障的检测与修复 277

10.11.1 收集网络中的故障现象和近期发生的变动信息 277

10.1 1.2诊断X系列和V系列接口的故障 278

10.11.3故障现象及原因:X系列和V系列接口 279

第11章测试及其相关技术 281

11.1概述 281

11.1.1测试内容 281

11.1.2 与测试有关的标准 281

11.1.3TSB-67测试的主要内容 282

11.1.4超5类、6类线测试的主要内容 286

11.2 电缆的两种测试 289

11.2.1 电缆的验证测试 289

11.2.2 电缆的认证测试 289

11.3网络听证与故障诊断 290

11.3.1网络听证 290

11.3.2故障诊断 290

11.4电缆(UTP)认证测试报告 291

11.5局域网电缆测试及有关要求 293

11.6双绞线测试错误的解决方法 294

11.7大对数电缆的测试 295

11.8 光缆测试 296

11.8.1概述 296

11.8.2光纤测试的四种方法 297

11.8.3光纤连接、链路损耗估算 298

11.8.4损耗/衰减测试 302

11.8.5光纤测试步骤 303

第12章布线工程中的有关设计规范要点 304

12.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要点 304

12.1.1系统设计 304

12.1.2系统指标 308

12.2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要点 311

12.2.1地下综合布线管道设计 311

12.2.2综合布线电缆或光缆设计 313

12.3接入网工程设计要点 314

12.3.1接入网设计的一般原则 314

12.3.2城镇地区接入网的设计原则 314

12.3.3有线接入系统设计 315

12.3.4有线接入系统设计说明 317

1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点 320

12.4.1系统保护对象分级与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 320

12.4.2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320

12.4.3系统设计 321

12.4.4消防控制室消防联动控制 323

12.5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要点 326

12.5.1系统建设原则 326

12.5.2小区分类 326

12.5.3小区建设要求 326

12.5.4小区规划设计要求 327

12.5.5系统分类 327

12.5.6系统技术要求 328

12.5.7系统实施细则 330

12.6智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要点 333

12.6.1一般规定 333

12.6.2设计要素 333

12.6.3设计标准 333

第13章布线工程的有关检验、验收要点 342

13.1智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检验要点 342

13.1.1验收基本条件 342

13.1.2检验内容和要求 344

13.2综合布线系统检验要点 348

13.2.1环境检查 348

13.2.2器材检验 349

13.2.3设备安装检验 350

13.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验要点 353

13.3.1一般规定 353

13.3.2系统竣工验收 353

13.3.3系统运行 355

13.4智能建筑的电源、接地与环境要求 356

13.4.1电源与接地 356

13.4.2环境 358

13.5安全防范系统检验要点 361

13.5.1电视监控系统(CCTV) 361

13.5.2入侵报警系统 363

13.5.3巡更管理系统 364

13.5.4停车场管理系统 365

13.5.5 门禁与出入口管理系统 365

13.6智能化系统集成检验要点 366

13.6.1一般规定 366

13.6.2集成系统的测试 367

13.6.3竣工验收 368

13.7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要点 369

13.7.1机构、职责及设施 369

13.7.2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 371

13.7.3设备采购监理与设备监造 372

第14章电视会议系统及其组成方案 376

14.1概述 376

14.1.1电视会议系统的现状 376

14.1.2 电视会议系统的组成 376

14.1.3 电视会议的关键技术 377

14.1.4 电视会议终端的主要功能 379

14.1.5电视会议终端的组成 381

14.2电视会议系统视频、音频信号的输入和输出 382

14.2.1电视会议视频信号的输入 382

14.2.2电视会议视频信号的输出 383

14.2.3电视会议的音频输入 384

14.2.4电视会议的音频输出 384

14.3电视会议的主要技术 385

14.3.1视频编码 385

14.3.2电视会议的通信过程 386

14.4电视会议终端设备ZXMVC3000 387

14.5电视会议系统的网络组建技术 390

14.5.1电视会议网络 390

14.5.2电视会议网络的拓扑结构 391

14.5.3电视会议组网方法和网络接口 392

14.5.4电视会议系统的分类 393

14.5.5电视会议组网主要技术方案 395

附录家居布线标准TIA/EIA-570A简介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