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常规化学检查 4
第一节 血液化学检查 4
一、肝功能检查 4
二、代谢终产物检查 8
三、电解质检查 10
四、血脂类检查 12
五、心肌标志物检查 15
六、糖及衍生物检查 17
七、临床酶学检查 21
八、电泳分析 30
九、血气分析 37
第二节 体液化学检查 54
一、尿液检查 54
二、脑脊液检查 63
三、胸、腹水检查 64
第二章 血液学及体液检验 66
第一节 常规血液检查(全血细胞计数) 66
一、常用指标中英文名称及缩写 66
二、常用指标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67
一、显示溶血的检查 76
第二节 溶血性贫血的检查 76
二、红细胞膜缺陷的检查 79
三、红细胞酶缺陷的检查 81
四、珠蛋白合成异常的检查 81
五、免疫性溶血的检查 83
第三节 凝血与止血障碍检查 84
一、血小板功能检查 84
二、凝血系统检查 85
四、纤溶系统检查 89
三、抗凝系统检查 89
第四节 红细胞沉降率 91
第五节 骨髓检查 92
第六节 尿液检查 96
一、尿液外观性状检查 96
二、尿化学分析定性检查 98
三、尿沉渣检查 101
第七节 粪便检查 103
一、粪便外观性状检查 103
四、粪便脂肪测定 104
五、粪便细胞学检查 104
二、粪便隐血测定 104
三、粪胆素定性测定 104
六、粪便寄生虫学检查 105
第八节 精液及前列腺液检查 105
一、精液检查 105
二、前列腺液检查 106
第九节 浆膜腔积液检查 107
一、浆膜腔积液外观性状检查 107
三、浆膜腔液粘蛋白定性检查(雷凡他试验) 108
四、浆膜腔液细胞学检查 108
二、浆膜腔液比重测定 108
第十节 脑脊液检查 109
一、脑脊液外观性状检查 109
二、脑脊液比重测定 110
三、脑脊液球蛋白定性测定 110
四、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110
五、脑脊液细菌涂片检查 111
第三章 血型与输血 112
一、ABO血型系统 112
二、Rh血型系统 113
三、抗体检测和鉴定 114
四、交叉配血试验 114
五、抗球蛋白试验 115
第四章 免疫学检查 116
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查 117
一、免疫球蛋白测定 117
二、补体测定 119
第二节 细胞免疫检查 119
一、T细胞亚群测定 119
二、NK细胞活性测定 120
二、白介素-2受体(IL-2R)测定 121
三、白介素-4(IL-4)测定 121
一、白介素-2(IL-2)测定 121
第三节 细胞因子测定 121
四、白介素-6(IL-6)测定 122
五、白介素-10(IL-10)测定 122
六、白介素-12(IL-12)测定 123
七、白介素-13(IL-13)测定 123
第四节 自身抗体测定 123
一、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测定 124
二、类风湿因子(RF)测定 124
三、抗核抗体(ANA)测定 124
四、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测定 125
五、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抗ENA)测定 125
第五节 时相反应蛋白 126
一、白蛋白(ALB)测定 126
七、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测定 126
六、抗心磷脂抗体(ACA)测定 126
二、铜蓝蛋白(CER)测定 127
三、α-酸性糖蛋白(AAG)测定 127
四、结合珠蛋白(HP)测定 127
五、转铁蛋白(TRF)测定 128
六、前白蛋白(PALB)测定 128
七、C反应蛋白(CRP)测定 128
八、α1-抗胰蛋白酶(AAT)测定 128
二、微量白蛋白(MA)测定 129
一、α1-微球蛋白(α1-MG)测定 129
第六节 尿微量蛋白测定 129
九、巨球蛋白(AMG)测定 129
三、尿转铁蛋白(TRU)测定 130
四、尿免疫球蛋白G(IgG)测定 130
第七节 肿瘤标志物检查 130
一、甲胎蛋白测定 130
二、癌胚抗原测定 131
三、糖类抗原19-9测定 131
四、癌抗原125测定 132
五、癌抗原15-3测定 132
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 132
八、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 133
七、铁蛋白测定 133
十、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测定 134
十一、P53抗体测定 134
九、癌抗原50测定 134
第八节 其他免疫学检查 135
一、新喋呤测定 135
二、脑脊液IgG生成指数测定 135
三、维生素B12、叶酸测定 136
四、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 136
第一节 常见标本的普通细菌培养 137
一、血液及骨髓标本的细菌培养 137
第五章 微生物学检查 137
二、尿液标本的细菌培养 138
三、粪便标本的细菌培养 140
四、痰及上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培养 141
五、化脓和创伤标本的细菌培养 142
六、穿刺液的细菌培养 142
第二节 其他菌类培养、检查和药敏试验 145
一、厌氧菌培养 145
二、真菌培养 147
三、结核杆菌培养 147
四、直接涂片微生物学检查 148
五、药物敏感试验 149
第一节 肝炎病毒检查 150
一、甲型肝炎病毒检查 150
第六章 病毒学检查 150
二、乙型肝炎病毒检查 151
三、丙型肝炎病毒检查 152
四、丁型肝炎病毒检查 152
五、戊型肝炎病毒检查 153
第二节 疱疹病毒检查 154
一、单纯疱疹病毒检查 154
二、EB病毒检查 154
三、巨细胞病毒检查 155
二、风疹病毒检查 156
第三节 常见其他病毒检查 156
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查 156
第七章 临床治疗药物监测 158
第一节 抗癫癎药物 158
一、苯妥英钠浓度测定 158
二、卡马西平浓度测定 159
三、苯巴比妥浓度测定 160
四、丙戊酸浓度测定 161
五、乙琥胺浓度测定 161
六、去氧苯比妥浓度测定 162
二、乙酰水杨酸浓度测定 163
第二节 解热镇痛药 163
一、对乙酰氨基酚浓度测定 163
第三节 兴奋药及支气管扩张药——茶碱 164
第四节 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 165
第五节 治疗心脏病药物 166
一、奎尼丁浓度测定 166
二、普鲁卡因胺浓度测定 167
三、利多卡因浓度测定 168
四、地高辛浓度测定 169
五、洋地黄毒甙浓度测定 170
六、普萘洛尔浓度测定 170
一、氨基甙类抗生素浓度测定 171
第六节 抗生素类药物 171
二、氯霉素浓度测定 172
三、万古霉素浓度测定 173
第七节 抗精神病药物 174
一、阿米替林浓度测定 174
二、去甲替林浓度测定 175
三、丙咪嗪和去甲丙咪嗪浓度测定 175
四、锂浓度测定 176
第八节 抗肿瘤药物——甲氨蝶呤 177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检查 178
一、甲状腺素等测定 178
第八章 内分泌激素检查 178
二、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测定 179
第二节 甲状旁腺激素检查 180
一、甲状旁腺素测定 180
二、降钙素测定 181
第三节 肾上腺激素检查 181
一、尿17-羟皮质醇测定 181
二、尿17-酮类固醇测定 182
三、血清皮质醇及尿液游离皮质醇的测定 182
四、醛固酮测定 183
六、尿3-甲基-4羟苦杏仁酸测定 184
五、尿儿茶酚胺测定 184
第四节 性激素的检查 185
一、睾酮测定 185
二、雌二醇测定 185
三、孕酮测定 186
四、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 187
五、泌乳素测定 187
第五节 垂体激素 188
一、促甲状腺激素测定 188
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 189
三、生长激素测定 190
四、抗利尿激素测定 191
第六节 内分泌动态功能试验 191
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192
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 193
三、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195
四、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196
五、氯米芬兴奋试验 197
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兴奋试验 197
七、生长激素运动刺激试验 198
八、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 198
九、生长调节素测定 199
第九章 基因诊断技术 201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检测与诊断 202
一、甲型肝炎病毒 202
二、乙型肝炎病毒 202
三、丙型肝炎病毒 204
四、丁型肝炎病毒 204
五、戊型肝炎病毒 204
六、庚型肝炎病毒 205
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05
八、人乳头瘤病毒 205
十、淋病奈瑟菌 206
九、梅毒螺旋体 206
十一、解脲脲原体 207
十二、沙眼衣原体 207
十三、白色念珠菌 207
十四、单纯性疱疹病毒 208
十五、人类巨细胞病毒 208
十六、EB病毒 208
十九、轮状病毒 209
二十、沙门菌 209
十八、脑膜炎球菌 209
十七、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209
二十一、霍乱弧菌 210
二十二、嗜军团杆菌 210
二十三、结核病 210
第二节 内源性基因异常的检测与诊断 211
一、地中海贫血 212
二、血友病 213
三、镰状红细胞贫血 213
四、苯丙酮尿症 214
五、视网膜细胞瘤 214
第一节 消化系统疾病 215
一、肝脏疾病 215
第十章 超声波检查 215
二、胆道系统 221
三、胰腺疾病 223
四、脾脏疾病 224
第二节 泌尿系统疾病 225
一、肾肿瘤 225
二、泌尿系结石 225
三、肾囊性占位 226
四、肾结核 226
六、前列腺增生 227
七、鞘膜积液 227
五、膀胱肿瘤 227
八、隐睾 228
第三节 妇产科疾病 228
一、妇科超声检查 228
二、产科超声 231
第四节 小器官超声检查 235
一、眼球超声 235
二、乳腺超声 236
三、甲状腺超声 237
第五节 心脏超声 237
一、先天性心脏病 238
二、心脏瓣膜痛 240
四、心内血栓 242
三、心肌梗死 242
第六节 血管超声 243
第十一章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 244
一、概念及基本原理 244
二、常用检测方式及所检测血管 244
三、主要分析指标及临床意义 245
四、常见脑血管疾病的TCD频谱特征 251
五、其他疾病所致的脑血管疾病的TCD频谱特征 256
第十二章 心电图检查 260
第一节 心电图检查基本知识 260
一、心电图导联 260
二、典型心电图 260
三、心电图检查的价值 261
第二节 常见心脏异常的心电图特征 262
一、窦性心律及异常 262
二、期前收缩 268
三、异位性心动过速 271
四、扑动与颤动 274
五、房室传导阻滞 278
六、预激综合征 279
七、心肌梗死 280
八、房室肥大 283
二、脑电图检查的方法学 287
一、脑电图的产生 287
第一节 脑电图检查的基本原理 287
第十三章 脑电图检查 287
第二节 正常脑电图及常见疾病脑电图 291
一、组成脑电图的基本脑波及临床意义 291
二、正常脑电图 292
三、异常脑波及临床意义 295
四、常见疾病脑电图 297
第三节 脑电地形图检查 313
一、基本原理 313
二、诊断标准 313
三、临床应用 314
一、肺通气功能 315
第十四章 肺功能检查 315
第一节 常用肺功能测定项目及临床意义 315
二、肺容量测定 319
三、肺换气功能 321
四、呼吸力学参数测定 321
五、气道反应性测定 324
第二节 肺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 326
一、在内科的应用 326
二、在外科的应用 332
一、X线的特性 335
第十五章 X线检查 335
第一节 X线检查的基本原理 335
二、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336
三、X线图像特点 336
第二节 常用X线检查方法 337
一、头颅平片 337
二、鼻副窦平片 337
三、眼眶平片 337
六、胸片 338
七、心三位片 338
五、牙片 338
四、乳突平片 338
八、腹部平片 339
九、腹部三位片 339
十、骨盆片 339
十一、四肢平片 339
十二、脊柱平片 339
第三节 常用造影检查 340
一、胃肠道检查 340
二、胆道检查 341
三、泌尿道检查 341
二、扫描方法 342
一、CT成像原理 342
第四节 CT检查 342
四、子宫输卵管造影 342
三、CT的临床应用 343
第十六章 磁共振检查 344
一、MRI图像特点 344
二、MRI检查技术 345
三、MRI临床应用 345
第十七章 介入医学 346
第一节 概述 346
一、临床应用 346
二、介入医学的优点 348
第二节 常用介入诊断技术 349
一、血管造影 349
二、穿刺活检 352
第三节 常用介入治疗技术 352
一、经血管介入治疗 353
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356
第四节 肿瘤的介入治疗 358
一、什么叫肿瘤介入治疗 358
二、介入治疗肿瘤的优点 358
三、哪些患者适合介入治疗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