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3
第一章 计算机体层成像(CT)的质量控制 3
第一节 CT的成像原理 3
目录 3
第二节 CT设备的质量控制 4
第二章 磁共振成像(MRI)的质量控制 6
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原理 6
第二节 影响磁共振成像信号强度的因素及质量控制 10
第三节 磁共振常用参数的选择及质量控制 13
第四节 病理组织的磁共振成像的信号特点及质量控制 14
第五节 常用的主要MRI脉冲序列的选择与质量控制 16
第三章 传统的影像记录方式 22
第一节 胶片种类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22
第二节 X线胶片的构成 23
第三节 潜影 24
第五节 胶片的特性 25
第四节 卤化银颗粒的显影 25
第四章 现代化数字影像的质量控制 26
第一节 概述 26
第二节 模拟与数字图像 27
第三节 数字透视系统 28
第四节 电子计算机体层X射线摄影法(CT) 28
第五节 核素成像 28
第六节 磁共振成像(MRI) 29
第七节 超声成像 29
第八节 计算机辅助X线摄影术(CR) 29
第九节 存贮荧光屏与平片成像 30
第五章 书写X线检查报告的一般基础知识 33
第一节 胸部X线检查报告描述的基础知识 33
第二节 腹部X线检查报告描述的基础知识 40
第四节 骨、关节X线检查报告描述的基础知识 48
第三节 盆腔X线检查报告描述的基础知识 48
第五节 头部X线检查报告描述的基础知识 54
第六节 乳突、副鼻窦X线检查报告描述的基础知识 58
第二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63
第一章 正常颅脑平片测量的质量控制 63
第一节 正常头颅大小形状测量方法 63
第二节 颅基底角及颅底诸孔X线测量方法 64
第三节 蝶鞍径线测量方法 65
第四节 蝶鞍面积测量方法 66
第五节 视神经孔测量方法 67
第六节 松果体钙斑测量方法 68
第七节 内听道后前位测量方法 71
第八节 内听道汤氏位和斯氏位测量方法 72
第二章 正常颅脑造影测量方法 72
第一节 脑室测量方法 72
第二节 后颅凹病变X线造影测量方法 76
第三节 脑内动脉的定向方法 78
第四节 大脑中动脉侧位分区法 79
第五节 静脉角的测量方法 80
第六节 脑深部静脉移行点的测量方法 82
第七节 脑血管造影—脑岛岛盖动脉的定位方法 83
第八节 硬脑膜静脉窦的定位方法 85
第三章 眼、耳鼻喉部测量方法与质量控制 86
第一节 眼内异物的定位方法和测量方法 86
第二节 正常成人鼻咽部软组织的测量方法 92
第三节 正常成人鼻咽腔造影的测量方法 92
第四节 咽后与喉后软组织的测量方法 93
第四章 肺部平片测量方法与质量控制 94
第一节 肺内孤立球形灶大小测量方法 94
第二节 正常气管分叉角的测量方法 95
第三节 肺气肿在X线检查方面的有关参考数值 95
第四节 肺气肿在胸片上的分级 96
第六节 肺结核临床及X线分型 97
第五节 肺门部阴影的测量方法 97
第七节 肺结核空洞的测量方法 98
第八节 早期肺癌诊断标准 98
第九节 矽肺的X线分期及其诊断标准 99
第五章 心脏平片测量方法与质量控制 100
第一节 心脏X线平片的一般测量值 100
第二节 X线平片心脏正位面积的测量方法 103
第三节 心房增大的测量方法 105
第四节 心室增大的测量方法 105
第五节 主动脉弓的测量方法 106
第六节 肺动脉的测量方法 107
第七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X线诊断标准 108
第六章 消化道检查的测量方法与质量控制 108
第一节 食管测量的有关参考数值 108
第三节 X线钡气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时有关胃肠道动力的参考数值 109
第二节 胃下垂、胃无力症的X线诊断标准 109
第四节 正常胆系测量方法与质量控制 110
第七章 正常肾脏的测量方法与质量控制 113
第一节 正常成人肾脏测量方法 113
第二节 X线平片上肾盂结石的测量方法 115
第三节 X线平片上肾上腺的测量方法 115
第八章 骨和关节的测量方法与质量控制 115
第一节 环枢关节的测量方法 115
第二节 颈椎环齿关节间隙的测量方法 116
第三节 椎弓根间距离的测量方法 117
第四节 腰椎椎管的测量方法 119
第五节 腰骶部的测量方法 120
第六节 正常腰骶角的测量方法 121
第七节 腰椎不稳定的测量方法 122
第九节 肱骨上端的测量方法 124
第八节 脊椎脱位的测量方法 124
第十一节 腕关节的测量方法 125
第十节 肘关节的测量方法 125
第十二节 髋关节的测量方法 128
第十三节 股骨颈角的测量方法 130
第十四节 膝关节的测量方法 130
第十五节 踝关节的测量方法 131
第十六节 足弓的测量方法 132
第十七节 骨质疏松的测量方法 134
第九章 头颅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136
第一节 颅骨骨折 136
第二节 颜面骨骨折 136
第三节 颞颌关节脱臼 137
第四节 头颅外伤性损伤的继发病变 137
第五节 颅骨感染性疾患 137
第七节 颅骨肿瘤 138
第六节 颅骨骨质增生 138
第八节 颅骨局限性骨质疏松 139
第九节 骨性狮面 139
第十节 颌骨良性肿瘤 139
第十一节 颅内肿瘤 140
第十二节 脑膜瘤 140
第十三节 脑垂体瘤 140
第十四节 颅咽管瘤 141
第十五节 听神经瘤 141
第十六节 颅内钙化 142
第十七节 副鼻窦疾病 143
第十八节 牙齿疾病 145
第十九节 鉴别诊断 146
第十章 脊柱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149
第一节 正常脊柱的X线解剖 149
第二节 脊柱的先天性异常及解剖变异 152
第三节 脊柱骨折 153
第四节 脊椎脱臼 154
第五节 迟发性外伤性脊柱疾病 154
第六节 扁平椎 154
第七节 青年性胸椎后弯 155
第八节 骨髓炎性脊椎炎 155
第九节 结核性脊椎炎 155
第十节 脊柱转移瘤 156
第十一节 象牙脊椎 156
第十二节 脊柱骨关节病 156
第十三节 慢性强直性类风湿性脊椎炎 157
第十四节 髓核损伤 157
第十五节 脊髓肿瘤 158
第十六节 脊柱疾病的X线鉴别诊断 158
第一节 正常骨盆与髋骨的X线解剖 161
第十一章 骨盆与髋关节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161
第二节 骨盆的先天性异常与解剖变异 162
第三节 先天性髋关节脱臼 162
第四节 骨盆与髋部骨折 163
第五节 盆骨与髋关节移位 163
第六节 髋臼的骨盆内突出 164
第十二章 股骨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164
第一节 正常股骨的X线解剖 164
第一节 正常膝关节的X线解剖 165
第二节 股骨骨折 165
第十三章 膝关节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165
第二节 膝关节骨折 166
第三节 外伤后膝关节周围软组织钙化 167
第十四章 胫骨与腓骨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167
第一节 正常胫骨与腓骨的X线解剖 167
第二节 踝关节骨折 168
第一节 正常踝关节的X线解剖 168
第十五章 踝关节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168
第二节 胫骨、腓骨骨干骨折 168
第十六章 跗骨、跖骨与趾骨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169
第一节 正常跗骨、跖骨与趾骨的X线解剖 169
第二节 跗骨、跖骨与趾骨骨折 170
第三节 行军足 170
第十七章 胸廓(肋骨、锁骨、胸骨与肩胛骨)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171
第一节 正常肋骨、锁骨、胸骨与肩胛骨的X线解剖 171
第二节 胸廓诸骨的骨化 171
第三节 先天性异常与解剖变异 172
第四节 肩胛骨和胸骨发育不全 172
第五节 肋骨、锁骨、胸骨与肩胛骨的骨折 173
第六节 前斜角肌综合征 174
第十八章 肩关节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174
第一节 正常肩关节的X线解剖 174
第十九章 肱骨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175
第一节 正常肱骨的X线解剖 175
第二节 肩关节损伤 175
第三节 肩关节结核 175
第二节 肱骨骨化 176
第三节 肱骨骨折 176
第二十章 肘关节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176
第一节 正常肘关节的X线解剖 176
第二节 肘关节损伤 177
第二十一章 桡骨与尺骨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178
第一节 正常桡骨与尺骨的X线解剖 178
第二节 桡骨与尺骨骨干骨折 178
第二十二章 腕关节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179
第一节 正常腕关节的X线解剖 179
第二节 腕关节损伤 179
第一节 正常腕骨、掌骨与指骨的X线解剖 180
第二十三章 腕掌骨与指骨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180
第二节 腕、掌与指骨损伤 181
第二十四章 骨感染性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181
第一节 概述 181
第二节 骨髓炎 183
第三节 骨关节结核 187
第四节 骨关节梅毒 190
第五节 麻风病 191
第六节 放线菌病 191
第七节 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91
第二十五 骨肿瘤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193
第一节 骨瘤 193
第二节 骨软骨瘤 193
第三节 软骨瘤 194
第四节 骨样骨瘤 195
第五节 破骨细胞瘤 196
第六节 血管瘤 197
第七节 纤维瘤 197
第八节 神经纤维瘤病 198
第九节 成骨肉瘤 198
第十节 骨化型肉瘤 199
第十一节 尤文氏瘤 201
第十二节 骨髓瘤 202
第十三节 骨纤维肉瘤 203
第十四节 软骨母细胞肉瘤 204
第十五节 软骨肉瘤 204
第十六节 继发性骨肿瘤 205
第十七节 非恶性骨疾患的恶性变 206
第十八节 淋巴母细胞瘤的骨改变 207
第十九节 骨肿瘤的比较诊断与鉴别诊断 207
第二节 寄生虫囊肿 209
第一节 原发性(外伤性)骨囊肿 209
第二十六章 骨囊肿性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209
第三节 局限性纤维性骨炎 210
第四节 多骨性纤维异常增殖症 211
第五节 泛发性纤维囊性骨炎 211
第六节 畸形性骨炎Paget氏病 212
第二十七章 内分泌异常所致骨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213
第一节 甲状腺分泌异常 213
第二节 脑垂体分泌异常 214
第三节 性腺分泌异常 215
第四节 松果体分泌异常 215
第五节 肾上腺分泌异常 216
第六节 甲状旁腺分泌异常 216
第二十八章 血液病所致骨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216
第一节 白血病 216
第三节 血友病 217
第二节 贫血 217
第二十九章 营养缺乏所致骨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218
第一节 软骨病(成人佝偻病) 218
第二节 佝偻病(早期佝偻病,胚胎佝偻病) 218
第三节 晚发佝偻病 219
第四节 肾性佝偻病(肾性骨营养不良,肾性侏儒畸形) 219
第五节 婴儿坏血病 220
第六节 成人坏血病 220
第三十章 组织细胞增多症所致骨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221
第一节 黄色瘤病 221
第二节 Gaucher氏病 221
第三十一章 关节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222
第一节 概述 222
第二节 急性感染性关节疾患(化脓性关节炎) 223
第三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225
第四节 结核性关节炎 226
第五节 过敏性关节炎 227
第六节 外伤性关节炎 228
第七节 骨关节病 228
第八节 机械外伤性骨关节病 229
第九节 出血性关节炎 229
第十节 痛风 230
第十一节 神经性关节病 230
第十二节 Charcot氏关节 231
第十三节 幼年性畸形性髋关节骨软骨炎 231
第十四节 关节肿瘤 232
第十五节 假性关节疾患 232
第十六节 游离体 233
第十七节 关节强直 233
第二十节 大骨节病 234
第十九节 地方性氟骨症 234
第十八节 滑囊炎 234
第二十一节 关节疾病鉴别诊断 240
第三十二章 无菌性骨坏死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242
第一节 概述 242
第二节 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243
第三节 潜水病 243
第四节 胫骨粗隆骨凸炎 244
第五节 幼年性畸形跖骨软骨炎 244
第六节 成人腕月骨或舟骨的Kienbock氏病 244
第七节 跗舟骨病 245
第八节 脆性骨软骨炎 245
第九节 其他较少见的无菌坏死部位 246
第三十三章 肌肉与软组织疾病的X线诊断与质量控制 246
第一节 概述 246
第三节 软组织内的空气 247
第二节 软组织体积与密度的改变 247
第四节 软组织钙化 248
第五节 骨化性肌炎 249
第六节 动脉钙化 249
第七节 肢端变硬症 249
第八节 骨刺形成 250
第九节 异物 250
第三十四章 颅脑肿瘤的CT诊断与质量控制 251
第一节 神经鞘瘤 251
第二节 垂体腺瘤 252
第三节 成血管细胞瘤 255
第四节 错构瘤 256
第五节 海绵状血管瘤 257
第六节 颅咽管瘤 257
第七节 胶样囊肿 258
第九节 脂肪瘤 259
第八节 内胚层囊肿 259
第十节 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和畸胎瘤 260
第十一节 骨源性颅内肿瘤 262
第十二节 颅内转移瘤 262
第三十五章 颅底病变的CT诊断与质量控制 264
第一节 检查技术简述 264
第二节 颅内占位性病变累及颅底 265
第三节 原发性颅外肿瘤(包括副鼻窦癌和肉瘤) 265
第四节 颅底的其他病变 266
第五节 颅顶病变 266
第六节 颅内非肿瘤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 267
第三十六章 颅脑外伤的CT诊断与质量控制 268
第一节 概述 268
第二节 脑挫裂伤 268
第三节 硬膜外血肿 269
第五节 颅脑外伤的转归 270
第四节 硬膜内血肿 270
第三十七章 脑血管疾病的CT诊断与质量控制 271
第一节 颅内出血 271
第二节 脑血管畸形 272
第三节 脑梗死 273
第三十八章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CT诊断与质量控制 274
第一节 概述 274
第二节 病毒性脑炎 274
第三节 脑脓肿 276
第四节 硬膜下、硬膜外及纵裂内感染后积脓 277
第五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78
第六节 颅内结核 278
第七节 脑囊虫病 279
第八节 脑包虫病 281
第十节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282
第九节 克罗伊孜费尔特-雅各布病 282
第十一节 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283
第十二节 脑膜炎和室管膜炎 283
第十三节 恶性淋巴瘤 284
第十四节 肉芽肿 284
第三十九章 脑肿瘤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标准 285
第一节 脑肿瘤密度的CT判定标准 285
第二节 脑肿瘤引起的脑水肿范围和程度的CT判定标准 285
第三节 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标准 286
第四节 间变性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标准 287
第五节 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标准 287
第六节 胶质母细胞瘤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标准 288
第七节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标准 288
第八节 桥脑神经胶质细胞瘤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标准 289
第九节 室管膜细胞瘤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标准 290
第十节 髓母细胞瘤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标准 290
第十二节 松果体区肿瘤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标准 291
第十一节 脉络丛乳头状瘤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标准 291
第十三节 脑膜肿瘤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标准 292
第十四节 神经鞘瘤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标准 294
第四十章 眼眶疾病的CT诊断与质量控制 294
第一节 概述 294
第二节 检查技术简述 295
第三节 良性肿瘤 296
第四节 恶性肿瘤 297
第五节 炎性病变 299
第六节 畸形和外伤后病变 299
第七节 内分泌性眼病(突眼性甲状腺肿 300
第八节 眼眶疾病的鉴别诊断 300
第四十一章 颅脑疾病的MRI诊断与质量控制 301
第一节 先天性脑发育不全 301
第二节 脑肿瘤 303
第三节 脑炎性病变 309
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 311
第五节 脑变性疾病 312
第六节 颅脑外伤 313
附:颅内病变的综合MRI诊断 314
第四十二章 脊柱与脊髓疾病的MRI诊断与质量控制 328
第一节 脊柱退行性病变 328
第二节 脊柱外伤 329
第三节 脊柱炎性病变 329
第四节 椎管肿瘤 330
第五节 脊髓先天性畸形 331
第六节 脊髓其他病变 331
第四十三章 眼眶疾病MRI诊断与质量控制 332
第四十四章 纵隔疾病的MRI诊断与质量控制 333
第四十五章 肺部疾病的MRI诊断与质量控制 335
第四十六章 心脏疾病的MRI诊断与质量控制 335
附一:纵隔病变MRI鉴别诊断要点 338
附二:心脏和大血管磁共振成像技术要点 339
附三:常用MRI脉冲序列 340
第四十七章 乳腺疾病的MRI诊断与质量控制 341
第一节 正常乳腺MRI表现 341
第二节 乳腺病变 341
第三节 乳腺成形术后MRI表现 342
第四十八章 肝脏疾病的MRI诊断与质量控制 342
第一节 肝脏正常MRI表现 342
第二节 肝脏病变 343
第四十九章 胰腺疾病的MRI诊断与质量控制 344
第一节 胰腺正常MRI表现 344
第二节 胰腺病变 345
第五十章 脾疾病的MRI诊断与质量控制 346
第一节 正常肾脏MRI表现 347
第五十一章 肾脏疾病的MRI诊断与质量控制 347
第二节 肾脏病变 348
第五十二章 肾上腺疾病的MRI诊断与质量控制 350
第五十三章 盆腔疾病的MRI诊断与质量控制 353
第一节 盆腔正常MRI表现 353
第二节 盆腔病变 354
第五十四章 骨与关节疾病的MRI诊断与质量控制 356
第一节 骨与关节正常MRI表现 357
第二节 骨肿瘤 358
第三节 软组织肿瘤 360
第四节 关节病变 361
第五十五章 MRI与CT图像的比较 362
第五十六章 MRI名词解释与常识 369
第三节 常用投照位置及其应用 387
第一节 应用范围 387
第二节 透视检查时注意事项 387
第一章 X线检查及普通透视技术操作与应用原则 387
第三篇 医学影像技术学 387
第四节 平片检查时注意事项 394
第五节 特殊检查技术 395
第六节 常用测量方法及定位技术 399
第二章 医用X线胶片的感光特性 402
第一节 X线胶片的照相性能 402
第二节 X线胶片的感光测定 402
第三节 感光特征曲线 403
第三章 医学影像质量控制标准 404
第一节 人体各部位影像质量控制标准 404
第二节 标准X线照片遵守的一般准则 405
第三节 各部位的X线照片质量控制标准 405
第四章 X线检查方法的质量控制标准 410
第一节 X线设备质量控制标准 410
第二节 暗室技术质量控制标准 411
第三节 X线投照技术的质量控制标准 416
第四节 X线照片的评价标准 418
第五节 X线投照技术及辐射剂量的质量控制标准 419
第五章 全身各系统造影技术的操作与质量控制 427
第一节 呼吸系统造影技术 427
第二节 循环系统造影技术 428
第三节 淋巴系统造影技术 445
第四节 消化系统造影技术 446
第五节 泌尿系统造影技术 456
第六节 男性生殖系统造影技术 460
第七节 女性生殖系统造影技术 460
第八节 骨关节及软组织造影技术 461
第九节 眼、耳鼻喉及口腔造影技术 462
第十节 神经系统造影技术 465
第六章 胶片自动冲洗质量控制标准 467
第一节 X线胶片的冲洗 467
第二节 X线胶片品质的控制与管理 469
第三节 X线胶片的质量控制因素 475
第四节 X线胶片感光指数与常见原因分析与处理 481
第五节 X线照片的瑕疵原因分析与处理准则 482
第七章 CT设备的质量控制 485
第一节 CT设备性能的评价 485
第二节 CT装置各系统的检查和评价方案 487
第三节 CT设备的质量控制标准 493
第四节 CT装置的维修管理 495
第八章 CT检查技术 497
第一节 CT检查概论 497
第二节 CT检查的具体操作步骤 500
第三节 颅脑的CT检查 507
第四节 眼及眶区的CT检查 510
第五节 耳鼻咽喉的CT检查 511
第六节 胸部的CT检查 512
第七节 肝、胆、脾的CT检查 513
第八节 胰腺的CT检查 515
第九节 胃肠道的CT检查 516
第十节 肾脏的CT检查 517
第十一节 肾上腺的CT检查 518
第十二节 腹膜腔及腹膜后腔的CT检查 519
第十三节 盆腔的CT检查 520
第十四节 脊柱的CT检查 521
第十五节 关节的CT检查 522
第十六节 CT影像的观察 523
第九章 医学影像学科设备质量控制的日常工作内容与标准 527
第一节 一般操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527
第二节 洗片机的质量控制 530
第三节 暗室的一般管理标准 535
第一节 MRI检查的禁忌 536
第十章 影响MRI图像的因素 536
第二节 MRI图像的对比度 543
第三节 MRI图像的伪影 548
第四节 MRI检查的技术参数 552
第十一章 MRI各种成像技术的质量控制 558
第一节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558
第二节 磁共振弥散及灌注成像 567
第三节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 570
第四节 磁共振波谱分析与波谱成像(MRS/SI) 571
第五节 各部位MRI扫描技术 572
第十二章 MRI与CT诊断技术特点比较 581
第一节 MRI诊断技术的优点 581
第二节 MRI诊断技术的缺点 581
第十三章 MRI设备及技术参数的质量控制标准 582
第二节 X线对比剂 584
第一节 概述 584
第十四章 医学影像学中应用的对比剂 584
第三节 MRI对比剂 585
第四节 渗透压对对比剂的影响 593
第四篇 医学影像管理学 599
第一章 与放射医学相关的国家标准及法规 599
第一节 X射线防护材料屏蔽性能及检验方法 599
第二节 体外射束放射治疗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602
第三节 国家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605
第四节 国家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611
第五节 国家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625
第六节 国家传染性肺结核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635
第七节 国家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 641
第二章 医学影像学科行政工作内容 645
第一节 科室主任工作内容 645
第二节 科室副主任工作内容 647
第三节 科室护士长工作内容 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