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云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2553223
  • 页数:298 页
图书介绍:本书重点包括:技术风险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负面作用、工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风险辨识的理论和技术、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等内容。

目录 1

第一章 生存于风险的王国 1

第一节 正视技术的两面性 1

一、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 1

二、两种前途 3

第二节 生活中的技术风险 7

一、居家生活中的技术风险 7

二、技术风险就在我们的身边 9

三、家庭意外事故风险 14

四、居家意外的防范 17

第三节 生产中的技术风险 20

一、生产效益与技术灾难相伴 20

二、工业事故和灾难的特点 21

三、生产事故的特性 22

四、生产事故的原因 23

五、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与危害 24

第四节 生存于化学品的王国 27

一、化学物质的善与恶 27

二、职业环境中的化学物质 30

三、生活用品化学化 32

四、化学污染与遗传 33

五、食品化学化 34

六、食物的污染 35

第五节 我国事故风险的统计、分析与对比 37

一、我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总统计 38

二、建国以来我国职业工伤事故统计 39

三、建国以来我国煤矿事故统计 43

四、1990年以来我国火灾事故统计 45

五、水运事故统计 46

六、民航事故统计 47

七、道路交通事故统计 49

第六节 事故风险给我们的警示和启示 50

一、20世纪全球重大事故警示——十大技术灾难 50

二、让平安的愿望变为安全的行动 54

三、提高人类安全素质从自我做起 55

四、防范风险需要采用系统综合对策 56

第一节 古代的安全防范 58

一、我国古代的风险防范 58

第二章 风险防范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58

二、古代人类的风险防范观 59

三、人类安全法规的起源与发展 61

第二节 近代安全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63

一、安全认识观的发展和进步 63

二、安全科学理论的发展 64

三、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65

四、安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66

五、20世纪安全生产拾萃 67

第三节 安全科学理论的发展 68

一、事故学理论 68

二、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 69

三、安全科学原理 70

一、安全生产事关我国小康社会的安全稳定 73

第四节 安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及作用 73

二、安全生产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74

三、安全生产水平是“以人为本”的内涵 75

四、安全生产事关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76

五、安全生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83

第三章 工业风险管理 87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术语 87

一、风险概念 87

二、风险的分类 88

三、与风险相关的重要术语 89

第二节 工业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91

一、国外风险评价发展的历程 91

二、我国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92

三、风险管理的作用及意义 93

第三节 风险管理基础 94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 94

二、风险度的确定 97

三、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 97

四、风险分析的内容及目的 98

第四节 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和范畴 99

一、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 99

二、风险管理范畴 100

三、风险管理的程序 103

第五节 风险管理技术 104

一、风险管理的技术步骤 104

二、风险管理规划 105

三、风险识别与评估模式 106

四、风险控制技术 109

第四章 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 116

第一节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理论概述 116

一、危险源及其辨识的概念 116

二、两类危险源理论 118

三、危险源控制概念 118

四、危险性评价是辨识危险源的基础 119

五、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的实施 119

第二节 危险源辨识技术 120

一、危险区域调查 121

二、危险源区域的划分原则 121

三、危险源调查内容 122

四、危险源辨识的组织程序 123

五、危险源辨识的技术程序 124

六、危险源辨识的途径 127

七、危险源数据采集的内容 127

第三节 危险因素的分类 128

一、根据危害性质分类的方法 128

二、根据事故形式分类的方法 130

三、根据职业健康影响危害性质分类的方法 131

第四节 危险源的分类 132

一、第一类危险源分析 133

二、第二类危险源分析 135

第五节 危险源分级方法 137

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危险源辨识分级 137

三、危险源与事故发生的关联性 137

二、压力容器危险源的辨识分级 138

第六节 危险源的控制管理 140

一、危险源控制途径 140

二、危险源的分级管理 142

第五章 风险评价方法 144

第一节 风险评价综述 144

一、风险评价的作用及意义 144

二、安全评价导则 147

三、安全验收评价导则 148

四、安全预评价导则 151

第二节 风险评价原理 153

一、风险评价的程序 155

第三节 风险评价的程序与分级方法 155

二、风险分级方法 157

第四节 风险分析方法 158

一、安全检查表法 158

二、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法 159

三、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FMEA)法 160

四、事件树分析(ETA)法 161

五、故障树分析(FTA)法 161

第五节 风险评价方法 166

一、概述 166

二、LEC评价法 167

三、MES评价法 170

五、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171

四、MLS评价法 171

六、帝国化学公司蒙德部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 174

七、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 175

八、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 176

九、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价法 178

十、日本六阶段评价法 179

十一、系统综合安全评价技术 180

十二、R=FEMSL评价法 182

十三、模糊评价法 184

十四、各种风险评价方法的比较 185

第六节 风险接受准则 188

一、风险管理的ALARP原则 188

二、风险接受准则 190

第一节 冶金高温作业区的评价 193

第六章 重大危险源评价实例分析 193

第二节 农药包装车间的评价 194

第三节 煤气作业区的评价 198

第四节 模糊评价法的应用 202

一、有观测样本的危险源模糊评价分级 202

二、没有观测样本的危险源模糊评价分级 205

第七章 事故预防原理与风险控制 213

第一节 事故致因理论 213

一、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 214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故致因理论 215

三、系统安全工程理论 217

四、事故频发倾向论 218

五、事故遭遇倾向论 219

六、多米诺骨牌理论 221

七、轨迹交叉论 222

八、管理失误论 225

九、北川彻三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228

十、能量转移理论 228

十一、瑟利人因系统理论方法 233

十二、事故原因树 234

十三、变化-失误连锁理论 236

十四、扰动理论 239

十五、作用-变化与作用连锁理论 240

第二节 事故预测原理 242

二、事故隐患辨识预测法 243

一、事故指标预测及其原理 243

三、直观预测法 245

四、时间序列预测法 245

五、回归预测法 246

六、齐次、非齐次泊松过程预测模型 246

七、马尔柯夫链模型 246

八、微观事故状态预测 247

九、灰色预测模型 247

十、趋势外推预测 249

十一、专家系统预测法 249

十二、事故死亡发生概率测度法 250

第三节 事故预防原理 253

一、事故可预防性理论 253

二、事故的宏观战略预防对策 254

三、人为事故的预防 257

四、设备因素导致事故的预防 260

五、环境因素导致事故的预防 263

六、时间因素导致事故的预防 264

第八章 事故应急救援 267

第一节 事故应急体系设计 267

一、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法规要求 267

二、事故应急体系的设计 268

三、事故应急计划 268

四、应急组织机构和指挥中心 270

七、外部援助系统 271

一、事故应急预案概述 271

第二节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271

六、事故应急设施 271

五、事故应急技术 271

二、企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设计 273

三、政府社区的事故应急处理体系设计 277

第三节 各类事故预防与应急实例 280

一、压力容器事故的预防与应急 280

二、锅炉事故的预控与应急 282

三、电气事故的预控与应急 283

四、高温作业区的预防与应急 285

五、辐射类危险源的预防与应急 285

六、煤气事故预控及应急处理 288

七、燃烧类事故的预防与应急 292

八、气压毒物的危害与防治 292

参考文献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