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应松主编;山东省定陶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济南:齐鲁书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33308506
  • 页数:792 页
图书介绍:

凡例 1

概述 1

目录 1

序 1

大事记 7

第二章 建置沿革 65

第一章 地理位置 65

第一篇 行政区域 65

第一节 清末 69

第三章 境域区划 69

第二节 中华民国 70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 71

第一节 古陶城 76

第四章 城池 76

第二节 今县城 77

第一节 定陶镇 78

第五章 乡镇 78

第二节 陈集镇 79

第三节 黄店镇 80

第四节 冉堌镇 81

第五节 东王店乡 82

第六节 姑庵乡 83

第七节 孟海乡 84

第八节 半堤乡 85

第九节 杜堂乡 86

第十节 保宁乡 87

第十一节 游集乡 88

第十三节 力本屯乡 89

第十二节 邓集乡 89

第十四节 张湾乡 90

第十五节 一千王乡 91

第十七节 南王店乡 92

第十六节 马集乡 92

第十八节 田集乡 93

第十九节 王双楼乡 94

第一节 村名来历 95

第六章 村庄 95

第二节 典型村庄 96

第二节 地貌 98

第一节 地质 98

第二篇 地理环境 98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98

第二节 气象要素 100

第一节 气侯特征 100

第二章 气侯 100

第一节 植物物候 105

第三章 物候 105

第一节 河流 106

第四章 水文 106

第二节 动物物候 106

第二节 地下水 109

第一节 土壤 110

第五章 土壤 植被 110

第二节 水资源 114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14

第二节 植被 114

第六章 自然资源 114

第一节 旱灾 116

第七章 自然灾害 116

第三节 动物资源 116

第四节 植物资源 116

第五节 药材资源 116

第二节 涝灾 117

第三节 风灾 118

第五节 震灾 119

第四节 冰雹 119

第六节 虫灾 120

第一节 人口数量 121

第一章 人口规模 121

第三篇 人口 121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23

第三节 人口密度 124

第一节 自然变动 125

第二章 人口变动 125

第二节 机械变动 127

第一节 民族构成 128

第三章 人口构成 128

第二节 性别、年龄构成 129

第三节 文化构成 130

第四节 职业构成 131

第五节 婚姻状况构成 132

第一节 姓氏总量 133

第四章 居民姓氏 133

第一节 机构 134

第五章 人口控制 134

第二节 姓氏分布 134

第二节 生育政策 135

第三节 措施效果 136

第一节 职工生活 137

第六章 居民生活 137

第二节 农民生活 138

第一节 耕地 141

第一章 生产条件 141

第四篇 农业 141

第三节 农机具 143

第二节 劳动力 143

第四节 耕畜 145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146

第二章 农业生产关系 146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47

第三节 农业互助合作 148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50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151

第一节 农业生产区划 152

第三章 农业区划 152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53

第四章 作物种植 153

第二节 农业生产商品基地 153

第二节 经济作物 159

第三节 瓜菜 162

第五节 作物结构 163

第四节 苇 蒲 藕 163

第一节 低洼地治理 165

第五章 农田建设 165

第三节 高亢地治理 166

第二节 盐碱地治理 166

第四节 综合治理 167

第一节 耕作制度 168

第六章 农技 农艺 168

第三节 品种改良 170

第二节 肥料施用 170

第四节 作物保护 172

第一节 家畜 179

第七章 养殖 179

第二节 家禽饲养 181

第四节 养蚕 183

第三节 养鱼 183

第七节 牲畜繁育 184

第六节 饲草 饲料 184

第五节 养蜂 184

第八节 疫病防治 185

第一章 机构 187

第五篇 林业 187

第一节 树木种类 188

第二章 林业资源 188

第二节 林地面积 190

第一节 采种 育苗 191

第三章 植树 造林 191

第三节 造林 193

第二节 四旁植树 193

第四节 林业区划 195

第五节 林场 苗圃 196

第一节 林木确权 198

第四章 林木保护 198

第二节 护林法规 199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201

第三节 护林组织 201

第一节 木材 206

第五章 林产品 206

第四节 玫瑰花 桑杈 207

第三节 编条 207

第二节 果品 207

第一章 机构 211

第六篇 水利 211

第一节 河道治理 212

第二章 水利工程 212

第二节 水闸建设 216

第三节 涵洞建设 220

第四节 井站建设 223

第一节 灌溉方式 227

第三章 农田灌溉 227

第二节 灌溉机具 228

第四章 防汛抗洪 231

第二节 治理措施 233

第一节 水土流失 233

第五章 水土保持 233

第一节 工程管理 234

第六章 水利管理 234

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 235

第二节 施工管理 235

第四节 财务管理 236

第一章 机构 239

第七篇 工业 239

第一节 私营工业 个体手工业 240

第二章 工业所有制 240

第三节 县属集体工业 241

第二节 县属全民工业 241

第五节 乡(镇)集体工业 242

第四节 联营、合资企业 242

第六节 村集体工业 244

第一节 食品 248

第三章 工业行业 248

第二节 纺织 缝纫 皮革 250

第四节 机械 金属 电力 252

第三节 棉花加工 252

第五节 工艺美术 255

第六节 建材 257

第七节 化工 257

第八节 竹木家具 258

第十节 其它工业 259

第九节 造纸 印刷 259

第四章 企业选介 260

第五章 名优产品 263

第一节 机构 267

第一章 交通运输 267

第八篇 交通 邮电 267

第二节 交通线路 268

第三节 桥梁 270

第五节 客货运输 272

第四节 交通工具 272

第六节 路政管理 273

第一节 机构 274

第二章 邮政 电信 274

第七节 交通监理 274

第二节 邮政 276

第三节 电信 282

第二节 环境保护机构 287

第一节 城乡建设机构 287

第九篇 城乡建设 287

第一章 机构 287

第一节 县城建设规划 288

第二章 县城建设 288

第二节 公共建筑 289

第四节 街道建设 291

第三节 住宅建设 291

第六节 照明 绿化 294

第五节 供水 排水 294

第一节 村镇建设规划 295

第三章 村镇建设 295

第二节 集镇建设 296

第三节 村庄建设 297

第一节 队伍 298

第四章 建筑 298

第三节 施工 299

第二节 设计 299

第四节 典型建筑 300

第二节 建设用地管理 301

第一节 规划管理 301

第五章 建设管理 301

第四节 房产管理 302

第三节 施工管理 302

第一节 环境污染 303

第六章 环境保护 303

第二节 环境治理 304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05

第一章 商业所有制 305

第十篇 商业 305

第二节 集体商业 306

第三节 国营商业 308

第二节 销售 310

第一节 购进 310

第二章 商品购销 310

第四节 储运 315

第三节 农副产品收购 315

第一节 集市 319

第三章 集市贸易 319

第二节 古庙会 物资交流会 322

第一节 饭店 323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 323

第二节 旅馆 324

第五节 照相 325

第四节 理发 325

第三节 浴池 325

第六节 修理 洗染 326

第一节 购销 327

第五章 粮油 327

第二节 粮油储运 333

第一节 出口 335

第六章 外贸 335

第二节 进口 338

第二节 体制 339

第一节 机构 339

第十一篇 财税 金融 339

第一章 财政 339

第三节 收支 340

第四节 预算外资金收支 342

第五节 乡镇财政收支 343

第六节 财政管理 344

第二节 农业税 346

第一节 税务机构 346

第二章 税务 346

第三节 工商税 349

第四节 征收管理 350

第一节 经营机构 352

第三章 金融 352

第二节 货币 353

第三节 存款 356

第四节 贷款 359

第五节 信贷计划 364

第六节 存贷利率 365

第七节 债券 368

第八节 保险 369

第一节 管理体制 371

第一章 计划管理 371

第十二篇 经济管理 371

第三节 计划执行 372

第二节 计划编制 372

第五节 经济体制改革 374

第四节 经济技术协作 374

第二节 物价演变 375

第一节 管理体制 375

第二章 物价管理 375

第三节 交换比价 378

第二节 市场管理 37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79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379

第三节 工商企业登记 381

第四节 商标、广告、经济合同管理 382

第二节 计量演变 383

第一节 机构 383

第四章 标准计量管理 383

第三节 计量管理 384

第一节 统计机构 385

第五章 统计管理 385

第四节 标准化管理 385

第四节 统计服务 386

第三节 统计业务 386

第二节 统计制度 386

第五节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 38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88

第七章 物资管理 388

第六章 审计监督 388

第三节 市场调节 389

第二节 计划调拨 389

第一节 组织建设与发展 39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定陶地方组织 393

第十三篇 政党群团 393

第二节 定陶县历次党代表大会 399

第三节 县委常委会 401

第四节 纪律检查 407

第五节 党员教育 408

第六节 宣传工作 410

第七节 统一战线 412

第一节 国民党县党部及主要活动 413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定陶地方组织 413

第三节 童子军 414

第二节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 414

第一节 工人团体 415

第三章 群众团体 415

第二节 青年团体 416

第四节 妇女团体 418

第三节 少年团体 418

第五节 科技团体 420

第七节 其他群众团体 421

第六节 农民团体 421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23

第一章 权力机关 423

第十四篇 政权 政协 423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424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 429

第四节 公民选举 430

第二节 定陶县公署 432

第一节 定陶县署 432

第二章 行政机构 432

第五节 定陶县人民政府 433

第四节 定陶民主县政府 433

第三节 定陶抗日县政府 433

第一节 历届县政协委员会 448

第三章 人民政协 448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 450

第一节 武装机构 453

第一章 地方武装 453

第十五篇 军事 453

第二节 地方武装力量 457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 459

第二节 征兵制 459

第二章 兵役 459

第一节 募兵制 459

第一节 驻军 460

第三章 驻军与设施 460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 460

第五节 预备役 460

第二节 军事设施 462

第一节 组织 463

第四章 民兵 463

第二节 训练 466

第三节 活动 468

第五章 战事 470

第一节 机构 477

第一章 公安 477

第十六篇 司法 477

第二节 镇压反动势力 478

第三节 社会治安 480

第四节 打击刑事犯罪 483

第五节 监狱和看守所 484

第一节 机构 485

第二章 检察 485

第六节 消防 485

第四节 经济检察 487

第三节 法纪检察 487

第二节 刑事检察 487

第一节 审判机构 488

第三章 审判 488

第五节 监所检察 488

第六节 控告 申诉检察 488

第二节 审判制度 490

第四节 民事审判 491

第三节 刑事审判 491

第六节 其它审判 493

第五节 经济审判 493

第一节 机构 494

第四章 司法行政 494

第七节 执行 494

第三节 法制宣传 495

第二节 民事调解 495

第四节 公证 496

第五节 法律顾问 497

第一节 拥军 支前 499

第二章 拥军 优抚 499

第十七篇 民政 499

第一章 机构 499

第二节 优待 抚恤 501

第三节 复退军人安置 503

第五节 扶持致富 506

第四节 烈士褒扬 506

第一节 救灾 507

第二章 社会救济 507

第二节 救济 508

第三节 扶贫 509

第二节 移民 510

第一节 支边 510

第三章 支边 移民 510

第一节 鳏寡孤独供养 511

第四章 社会福利 511

第三节 城镇居民下乡 511

第二节 残疾人安置 512

第三节 收容遣送 512

第一节 婚姻登记 513

第五章 婚姻 殡葬 513

第二节 殡葬改革 514

第二节 地名管理 515

第一节 地名普查 515

第六章 地名 515

第一节 信访 517

第七章 信访 外事 侨务 517

第二节 外事 侨务 519

第二节 管理权限 52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21

第十八篇 人事 劳动 521

第一章 人事 521

第三节 干部来源 522

第四节 干部状况 523

第六节 干部奖惩 525

第五节 干部调配 525

第七节 干部编制 526

第二节 劳动调配 52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28

第二章 劳动 528

第三节 劳动就业 529

第五节 劳动保护 530

第四节 待业安置 530

第六节 劳动保险 531

第一节 工资 532

第三章 工资 福利 532

第二节 福利 534

第三节 退休 离休 535

第一章 机构 537

第十九篇 教育 537

第一节 私塾 538

第二章 私塾 儒学 书院 社学 538

第四节 社学 539

第三节 书院 539

第二节 儒学 539

第三章 学前教育 540

第一节 小学教育 542

第四章 普通教育 542

第二节 中学教育 547

第一节 师范教育 553

第五章 中等专业教育 553

第二节 职业教育 554

第一节 农民教育 556

第六章 成人教育 556

第二节 干部教育 557

第三节 职工教育 558

第一节 队伍 559

第七章 师资 559

第二节 培训 560

第三节 待遇 561

第一节 教育方针 564

第八章 教学 564

第三节 考试制度 565

第二节 教学方法 565

第四节 人才输送 566

第一节 教育经费 568

第九章 经费 设施 568

第二节 教育设施 571

第二节 医疗机构 573

第一节 行政机构 573

第二十篇 卫生 573

第一章 机构 573

第一节 医疗队伍 576

第二章 医疗 576

第三节 防疫、保健机构 576

第四节 红十字会 576

第二节 医疗技术 577

第三节 医疗设备 578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579

第三章 卫生保健 579

第二节 卫生防疫 580

第三节 妇幼保健 584

第一节 公费医疗 586

第四章 医疗制度 586

第四节 免费医疗 587

第三节 合作医疗 587

第二节 劳保医疗 587

第二节 药品经营 588

第一节 药品生产 588

第五章 药品管理 588

第三节 药品购进 589

第四节 药政管理 590

第二节 科研站、所 59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93

第二十一篇 科技 593

第一章 机构 593

第一节 人员分布 594

第二章 科技队伍 594

第一节 四级农科网 595

第三章 科技普及 595

第二节 技术职称评定 595

第二节 科普宣传 596

第六节 学术交流 597

第五节 青少年科技工作 597

第三节 科普咨询 597

第四节 科技培训 597

第一节 管理 598

第四章 科技成果 598

第七节 科技推广 598

第二节 成果 599

第三节 选介 602

第一节 地震测报 605

第五章 地震 605

第四节 学术论文 605

第三节 地震录 606

第二节 防震抗震 606

第二节 体育团体 60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09

第二十二篇 体育 609

第一章 机构 团体 609

第一节 农民体育 610

第二章 群众体育 610

第二节 职工体育 611

第三节 老年体育 612

第三章 学校体育 613

第二节 人才输送 615

第一节 人才培养 615

第四章 人才培养输送 615

第一节 省级以上比赛 616

第五章 体育比赛 616

第二节 地区级比赛 624

第三节 县级比赛 626

第一节 体育设施 627

第六章 设施 经费 627

第二节 体育器械 628

第三节 体育经费 629

第二节 事业机构 631

第一节 行政机构 631

第二十三篇 文化 631

第一章 机构 631

第一节 文学创作 632

第二章 文学 632

第一节 戏剧 635

第三章 戏剧 曲艺 电影 635

第二节 著作要目 635

第二节 曲艺 638

第三节 电影 640

第四节 影剧场院 641

第一节 音乐 642

第四章 音乐 舞蹈 642

第二节 舞蹈 644

第一节 美术 647

第五章 美术 书法 摄影 647

第二节 书法 649

第三节 摄影 650

第二节 图书发行 653

第一节 图书阅览 653

第六章 图书 653

第二节 档案利用 654

第一节 档案管理 654

第七章 档案 654

第三节 机关、企事业档案 655

第一节 县志 656

第八章 史志 656

第一节 古遗址 657

第九章 文物 657

第二节 党史资料 657

第三节 文史资料 657

第二节 古墓葬 659

第三节 碑刻 661

第四节 馆藏文物 662

第一节 广播 666

第十章 新闻 666

第三节 新闻报道 667

第二节 电视 667

第一节 饮食 669

第一章 生活习俗 669

第二十四篇 民俗 669

第二节 服饰 670

第四节 发型 671

第三节 鞋帽 671

第六节 器具 672

第五节 房舍 672

第七节 娱乐 673

第一节 婚嫁 674

第二章 人生习俗 674

第二节 生育 676

第五节 丧葬 677

第四节 祝寿 677

第三节 分家 677

第一节 传统节日 679

第三章 岁时习俗 679

第二节 法定节日 681

第一节 称谓 682

第四章 社交习俗 682

第二节 相见礼 683

第一节 迷信 684

第五章 迷信 忌讳 流弊 684

第三节 宴席礼 684

第三节 流弊 685

第二节 忌讳 685

第二节 佛教 686

第一节 道教 686

第六章 信仰 686

第三节 伊斯兰教 687

第五节 基督教 688

第四节 天主教 688

第一章 概说 689

第二十五篇 方言 689

第一节 声母 690

第二章 语音 690

第二节 韵母 692

第三节 声、韵母拼合关系 694

第四节 声调 695

第一节 程度副词 697

第三章 语法 697

第三节 正反问句 698

第二节 助词 698

第二节 时间 时令 699

第一节 天文 地理 699

第四章 词汇 699

第五节 动物 700

第四节 称谓 人口 700

第三节 农事 农具 700

第九节 服饰 701

第八节 饮食 器具 701

第六节 植物 701

第七节 人体 疾病 701

第十二节 其他 702

第十一节 房舍 家具 702

第十节 红白事 702

第一节 谚语 703

第五章 谚语 歇后语 703

第二节 歇后语 704

第一章 人物传略 707

人物 707

第二章 烈士英名录 746

一、文献辑存 755

附录 755

二、旧志序跋 775

三、诗文选辑 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