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基础知识篇 3
按摩的特点 3
按摩作用机理 3
按摩手法 4
按法 4
摩法 6
掌推法 7
一指禅推法 7
拿法 8
滚法 9
?法 9
臂?法 10
揉法 11
擦法 12
搓法 13
捏法 14
抖法 14
捻法 15
掐法 16
拍法 16
抹法 17
叩法 18
点法 19
抚法 20
压法 20
扫法 21
梳法 21
拨法 22
振法 23
捋法 24
挤法 24
劈法 25
按摩的强度 26
按摩手法的要求 26
按摩应用的要求 27
按摩补泻 27
按摩注意事项 28
按摩的介质 29
按摩的适应证 30
禁忌按摩的几种情况 31
取穴方法 31
按摩穴位 35
百会 35
上星 35
素髎 35
印堂 36
鱼腰 36
太阳 36
阳白 36
通天 36
水沟(人中) 36
头维 36
承泣 37
瞳子髎 37
四白 37
睛明 37
丝竹空 37
攒竹 37
迎香 38
禾髎 38
鼻通 38
颧髎 38
下关 38
牵正 38
听会 39
听宫 39
耳门 39
承浆 39
地仓 39
颊车 39
角孙 40
率谷 40
头临泣 40
风府 40
哑门 40
天柱 40
风池 40
翳风 41
翳明 41
安眠 41
廉泉 41
上廉泉 41
璇玑 42
天突 42
膻中 42
扶突 42
天窗 42
人迎 42
中庭 43
巨阙 43
上脘 43
中脘 43
下脘 43
神阙 43
气海 44
关元 44
中极 44
归来 44
天枢 44
章门 45
日月 45
京门 45
中府 45
乳根 45
梁门 45
期门 45
带脉 46
大横 46
水分 46
水道 46
提托 46
子宫 46
气冲 46
定喘 47
肩井 47
肩中俞 47
维道 47
五枢 47
大椎 47
至阳 48
命门 48
腰阳关 48
神道 48
身柱 48
陶道 48
十七椎下 49
长强 49
大杼 49
风门 49
肺俞 49
心俞 49
肾俞 50
胃俞 50
脾俞 50
胆俞 50
膈俞 50
肝俞 50
大肠俞 51
小肠俞 51
膀胱俞 51
天宗 51
膏肓俞 51
志室 51
腰眼 52
华佗夹脊 52
八髎 52
腰俞 52
白环俞 52
秩边 52
曲池 53
极泉 53
臂臑 53
肩贞 53
肩髎 53
肩髃 53
手三里 54
阳溪 54
合谷 54
商阳 54
尺泽 54
孔最 54
列缺 54
太渊 55
鱼际 55
少商 55
少海 55
通里 55
神门 55
后溪 56
腕骨 56
少泽 56
少府 56
小海 56
少冲 56
支正 56
曲泽 57
间使 57
内关 57
大陵 57
劳宫 57
中冲 57
阳池 58
关冲 58
养老 58
中渚 58
支沟 58
天井 58
外关 58
十宣 59
环跳 59
风市 59
四缝 59
八邪 59
落枕 59
阳陵泉 60
胆囊穴 60
光明 60
悬钟 60
丘墟 60
足窍阴 60
曲泉 60
梁丘 61
大敦 61
足三里 61
蠡沟 61
太冲 61
行间 61
阑尾穴 62
上巨虚 62
条口 62
丰隆 62
解溪 62
内庭 62
厉兑 62
商丘 63
隐白 63
公孙 63
承扶 63
阴陵泉 63
血海 63
三阴交 63
昆仑 64
阴谷 64
申脉 64
至阴 64
飞扬 64
承山 64
委中 64
复溜 65
太溪 65
照海 65
然谷 65
涌泉 65
八风 65
疾病治疗篇 69
月经不调 69
痛经 74
闭经 81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88
功能性子宫出血 93
盆腔瘀血综合征 98
更年期综合征 100
子宫脱垂 107
子宫内膜异位症 11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114
外阴瘙痒症 118
带下病 121
慢性盆腔炎 127
不孕症 132
胎位不正 137
妊娠呕吐 140
产后缺乳 144
产后腹痛 149
产后身痛 153
产后便秘 155
产后尿潴留 159
产后尿失禁 162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165
急性乳腺炎 169
乳腺增生病 174
性欲低下 180
单纯性肥胖症 182
雀斑 185
黄褐斑 187
附录一 自我按摩保健 190
附录二 自我美容按摩法 195
附图 常用穴位 198
参考文献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