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2
第一篇城市起源与发展过程 2
第一章 中国城市起源与产生 2
一、城市起源的一般条件 3
二、中国城市起源舞台 4
(一)史前中国地理结构 5
(二)华夏文化溯源 6
三、中国城市起源假说 8
四、中国城市产生前的原始聚落形式 10
五、中国早期城市的产生 15
(一)萌芽时期 16
(二)初形时期 17
(三)形成时期 18
六、中国早期城市特征 23
第二章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分布 28
一、西周城市发展 28
二、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发展 31
三、秦汉时期城市发展与分布 35
四、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城市发展与分布 40
(一)商品性农业与手工业城市兴起 40
(二)商品流通与港口城市繁荣 41
(三)军镇与草市的出现 43
(四)城市等级系列与百万特大城市开始出现 44
(五)水运网形成与城市发展轴线初见端倪 46
(一)城市商品经济发展与政治经济中心形成 48
五、五代宋元时期城市发展与分布 48
(二)农村商品经济发达与草市演变 51
(三)外贸发展与东南沿海海港城市繁荣 54
(四)地区经济中心城市网络出现 55
(五)核心城市的频繁转移 56
六、明清时期城市发展与分布 56
(一)江南市镇的蓬勃兴起 57
(二)沿江、沿运河城市发展轴线的进一步发展 59
(三)边陲地域城镇分布的扩展 60
(四)行政中心城市网更趋完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比较均衡 63
第三章中国近代城市发展与分布 65
一、近代城市发展 65
(一)商埠开放与贸易口岸城市形成 65
(二)铁路、公路建设与交通型城市兴起 66
(三)工矿业发展与工矿城市出现 67
二、近代城市规模的变化 70
(一)大城市畸形发展 70
(二)小城镇增长迅速 72
(三)城市规模结构特征 74
三、近代城市分布 77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发展与分布 84
一、中国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 85
(一)1949年前设市简况 85
(二)1949年后设市简况 87
二、中国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变化 98
(一)城市性质的变化 98
(二)等级规模结构的变化 101
(三)城市空间分布的演化 102
第二篇城镇化与国家城市体系 106
第五章中国城镇化 106
一、中国城市人口与户籍制度 106
(一)中国城市人口的定义及其特权 106
(二)中国户籍制度与城市人口管理 110
二、中国城镇化政策与特征 114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政策 114
(二)中国城镇化基本特征 116
(三)中国农村城镇化过程 121
三、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123
(一)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123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若干独特因素 125
四、中国城镇化模式 129
(一)自上而下模式 129
(二)自下而上模式 130
(三)外力推动模式 132
(一)现状人口城镇化水平 133
五、中国城镇化水平 133
(二)未来城镇化水平预测 135
六、中国城镇化地域差异 139
(一)三大地带差异 139
(二)省际差异 141
第六章 中国城市体系地域空间结构 143
一、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 143
二、中国城市体系的地理分布特征 153
三、形成中的城市集聚区 156
第七章 中国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160
一、中国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关系 160
二、中国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分布特征 164
三、中国城市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模型 167
四、中国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区域差异 170
五、近10年中国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变化 174
(一)全国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变化 174
(二)分省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变化 178
第八章中国城市体系职能组合结构 180
一、中国城市职能类型 181
(一)城市职能类型的划分方法 181
(二)中国城市职能类型 182
(三)中国城市职能形成特点 184
二、中国城市职能体系 187
(一)行政中心城市体系 187
(二)交通中心城市体系 193
(三)工业城市体系 202
(四)旅游中心城市体系 212
三、中国城市职能的地域组合类型 213
第九章中国建制镇发展 215
一、中国建制镇发展过程 215
(一)调整时期(1949~1957年) 216
(二)衰落时期(1958~1978年) 217
(三)恢复时期(1979~1984年) 218
(四)发展时期(1984年以后) 219
二、中国建制镇等级规模结构 222
三、中国建制镇职能类型 225
(一)建制镇地带分异 226
四、中国建制镇空间分布 226
(二)建制镇省际差异 227
(三)建制镇地理分布 229
五、中国建制镇综合发展水平 233
六、中国建制镇空间演化特征 236
第十章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 244
一、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理论与方法 244
第三篇区域城市体系与城市影响范围 244
二、中国城市实力评价 248
三、中国d△系和Rd链 249
四、中国城市经济区组建方案 257
第十一章 中国城市经济区组织 261
一、中国两大经济发展地带 262
二、中国三条经济发展轴带 265
三、中国九大城市经济区域 267
(一)沈阳城市经济区 267
(二)京津城市经济区 274
(三)西安城市经济区 283
(四)上海城市经济区 287
(五)武汉城市经济区 293
(六)重庆城市经济区 297
(七)广州城市经济区 303
(八)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区 310
(九)拉萨城市经济区 312
一、城市场及其外部效应 315
第十二章 中国城市影响区 315
二、城市—区域系统分析 317
三、城市扩散范围分析 321
(一)中心城市地位分析 321
(二)可能影响范围分析 322
(三)扩散范围分析 323
四、中国城市影响区组成及其边界特征 333
第十三章 中国大都市密集区 336
一、大都市密集区的概念 336
二、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密集区的划分 337
(一)西方国家大都市区的定义与划分 338
(二)中国大都市区的划分 339
(三)中国大都市密集区的划分 340
三、中国主要大都市密集区概况 343
(一)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密集区 343
(二)京津唐大都市密集区 346
(三)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密集区 349
(四)辽中南大都市密集区 350
一、世界城市与国际化都市定义 352
第十四章 中国国际化都市 352
二、世界城市与国际化都市发展背景 355
三、中国国际化都市建设的条件 359
四、中国的国际化都市 363
(一)指标选择准则 363
(二)指标体系 368
(三)中国国际化都市选择 369
(一)中国国际化都市沿海分布 372
五、中国国际化都市分布及其特征 372
(二)中国国际化都市存在的问题 374
六、建设中的中国国际化都市 377
(一)北京 378
(二)上海 380
(三)香港 382
(四)天津 384
(五)广州 386
(六)大连 388
(七)台北 390
第四篇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 394
第十五章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394
一、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 395
(一)由单位构成的基础生活圈 395
(二)以同质单位为主形成的低级生活圈 399
(三)以区为基础的高级生活圈 402
(四)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的形成 402
二、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404
(一)城市居住区及其特征 405
(二)城市中心区及其特征 406
(三)城市工业区及其特征 408
(四)城市内部商业中心地结构 410
三、中国城市三维空间结构特征 412
四、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 413
第十六章中国城市经济结构 418
(一)建国初期(1949~1957年):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转变 419
一、中国城市经济结构演化过程 419
(二)“左”的政策影响期(1958~1978年):制造业为主的城市产业结构 422
(三)改革开放时期(1979年至今):第三产业、高科技产业发展 424
二、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现状特征 426
(一)第一产业 426
(二)第二产业 427
(三)第三产业 431
三、中国城市企业组织形式 434
(一)企业集团 435
(二)跨行业公司 436
(三)跨国公司 439
第十七章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442
一、中国城市的社会组织形式 442
(一)行政组织结构形式 442
(二)城市社区类型及特点 444
(三)民族聚居状况 446
二、中国城市社会区研究 448
三、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空间 452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地区 453
(二)居民出行类型 455
(三)居民生活节奏 459
(四)时间利用特征 463
(五)日常生活活动空间 467
第十八章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极化与社会空间分异 473
一、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474
二、北京社会极化的动力机制 478
(一)社会极化现象 478
(二)社会极化动力机制 479
三、北京新城市贫困现象及其原因 485
(一)新城市贫困现象 485
(二)新城市贫困的原因 486
四、北京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及其变化趋势 492
五、北京社会空间结构演化 497
第十九章中国城市边缘区 505
一、中国城市边缘区组成要素 505
二、中国城市边缘区划分 507
(一)城乡结合部划分 508
(二)内缘区划分 511
(三)外缘区划分 514
三、中国城市边缘区特性 517
(一)城市边缘区人口特性 517
(二)城市边缘区社会特性 520
(三)城市边缘区经济特性 523
(四)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特性 528
(一)中国古代、近代城市形态 531
第二十章中国城市形态 531
(二)中国现代城市增长的空间过程 537
(三)中国大都市空同扩展形式 539
(四)中国大都市空间增长形态 542
第五篇城市土地与城市扩展 548
第二十一章中国城市土地及其利用 548
一、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及其变革 548
二、中国城市地价评估 552
三、中国城市土地市场与地价 561
四、典型城市地价分析 566
第二十二章中国城市住房 571
一、中国城市住宅及所有权类型 571
二、中国城市住房发展过程及其特征 573
(一)住房发展过程 573
(二)住房发展特征 574
三、中国城市住房制度及其改革 576
(一)城市住房制度 576
(二)城市住房制度改革 578
(三)城市住房改革面临的矛盾 579
四、西方国家的主要住房政策 582
五、中国城市住房改善对策 587
第二十三章 中国城市更新与郊区化 593
一、中国城市更新 593
(一)城市更新动力源泉 594
(二)城市更新现状分析 595
(三)城市更新实例 598
二、中国城市郊区化 604
(一)中国郊区化机制分析 605
(二)中国郊区化实证研究 612
(三)中国郊区化展望 615
第二十四章 中国城市开发区 621
一、中国城市开发区类型 621
二、中国经济开发区发展过程 626
(一)国外经济开发区发展过程 626
(二)中国经济开发区发展过程 627
(一)城市开发区的宏观集聚趋势 632
三、中国城市开发区区位分析 632
(二)城市开发区的微观扩散倾向 637
四、中国城市开发区开发规模 647
第二十五章外资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 652
一、中国开放政策与引进外资 653
(一)外资类型和结构 655
(二)外资的空间分布 658
二、外资对中国城市体系发展的影响 660
三、外资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 664
第六篇城市发展与展望 670
第二十六章中国城市发展展望 670
一、中国跨世纪城市化趋势 670
二、中国新城市发展趋势 673
三、中国城市体系发展趋势 676
(一)城市规模结构演变 677
(二)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680
参考文献 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