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中国崛起·和平崛起 2
一 “和平崛起论”提出的背景 2
目录 2
二 大国崛起之路的争议 7
三 中国崛起的目标 9
四 对中国崛起的不同视角和分歧 12
五 中国崛起的障碍 14
一 战略思维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 18
(一)和平崛起——中国发展的重大承诺 18
第一章 哈佛宣言:和平崛起 18
(二)从韬光养晦到和平崛起 22
(三)中国还将为崛起而继续努力 24
二 和平崛起的内涵:和而不同 25
(一)和而不同与和平崛起是同一理念的两个方面 25
(二)和而不同呼唤更多的对话 26
(三)中华民族复兴与人类文明的多元化 28
三 和平崛起的影响:重新认识中国 30
(一)新的形象新的视觉 30
(二)新的外交新的关系 32
(三)新的认识新的理论 36
第二章 大国兴衰史与“中国威胁论” 39
一 大国兴衰之路 39
(一)大国兴衰的历程 39
(二)大国兴衰的共性 51
二 大国崛起的国际环境 54
三 大国崛起的结果及一般趋势 63
四 “中国威胁论”:来自西方国家的另类音符 65
(一)“中国威胁论”的提出 65
(二)“中国威胁论”的流传 67
(三)“中国威胁论”的扩展 70
五 “中国威胁论”的缘由:中国的崛起 72
(一)有利于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 73
(二)中国跨入世界经济大国行列 75
六 对“中国威胁论”的剖析 76
(一)鼓吹“中国威胁论”的主要动机 77
(二)“中国军事威胁论” 78
(三)“中国经济威胁论” 79
(四)中国不会对他国构成威胁 81
第三章 中国地缘政治的世界观 84
一 中国地缘政治中的“天下”观 84
(一)与西方战略重点不同的和平地缘观 87
二 中华民族“和为贵”的地缘政治思想 87
(二)军事战略家的和平观 88
(三)影响深远的老墨和平观 90
(四)文攻武卫与丧权辱国 91
(五)文化大国主义的本质 93
(六)中国人的内向心理 93
三 中国人的自豪感与屈辱感 95
(一)古代史:在自豪中不断承受屈辱 95
(二)近现代史:在屈辱中自豪地奋起 96
(一)与众不同的崛起方式 97
四 中国人的世界观是和平崛起的思想基础 97
(二)和平崛起的历史文明底蕴 99
(三)实力是和平崛起的基础 101
(四)树立新的世界观 102
第四章 中国第一次走向世界:丝绸之路 107
一 丝绸之路的开辟:目的和过程 107
(一)丝绸之路名称的来由 107
(二)匈奴的侵扰和秦汉被迫而战 109
(三)张骞“凿空” 111
(四)三条丝绸之路 113
(一)贸易和物产交流之路 119
二 丝绸之路的演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119
(二)科技交流之路 122
(三)文化互动之路 124
(四)和平与发展之路 127
三 丝绸之路的影响: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129
(一)丝绸之路的产生和发展 130
(二)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特点 133
(三)四大发明西传与世界历史进程 135
(四)丝绸之路的贡献 140
一 郑和远航的使命 143
第五章 中国第二次走向世界:郑和下西洋 143
二 和平远航开创几个世纪的友好交往 148
三 西方人的远航:殖民与掠夺 154
(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54
(二)达·伽马开辟新航线 156
(三)麦哲伦证明“地圆说” 157
(四)新大陆的开发 158
(五)黑奴贸易 159
四 抗击海上盗寇与台湾的命运 161
(一)郑和剿抚海盗 161
(二)戚继光抗倭 163
(三)台湾的命运 165
(一)明清皇帝的“治国良策”使中国丧失崛起之机 167
五 “海禁”:中国丧失了崛起于世界之巅的一次最佳时机 167
(二)中国的传统和心态仍然是一个内陆国家 169
(三)“大一统”的国家观念,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禁锢了海上发展 170
(四)没有经济目的的海洋活动使远洋航行失去原动力 172
(五)封建传统文化成为海上发展的思想桎梏 174
第六章 中国对周边地区的安抚 178
一 中国历史上的疆域与民族问题 178
二 和亲:中国人应对挑战的安抚方式 180
(一)和亲的由来 180
(二)和亲的目的与作用 184
(三)中国人对和亲的态度 190
(四)和亲的公主 191
(五)议和与会盟 193
三 朝贡制度:符合古代中国人理念的国际关系 194
(一)朝贡的由来 194
(二)朝贡花费巨大 195
(三)朝贡的上国意识与借朝贡营造正统意识 196
(四)朝贡有利于和平——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 198
(五)羁縻制度与民族自治——对内附民族的安抚 200
(六)朝贡与贸易 201
(七)中国对外和平友好受到周边民族的爱戴 203
(一)防御性的长城反映了中国的非侵略性 204
四 长城与民族性 204
(二)和平民族性产生的原因 206
第七章 “黄祸论”:中国成为“威胁”的一次例外?一 “黄祸论”的出台 213
二 历史上的所谓“黄祸”:游牧民族的入侵 216
(一)公元10世纪前中亚游牧民族对文明中心的冲击 216
(二)“黄祸论”的历史形态——蒙古人远征欧洲 218
(三)曲解的“黄祸”——中国主流历史与游牧民族 221
三 近代以来子虚乌有的种种“黄祸”论调 228
(一)美国大张旗鼓的“排华运动” 229
(三)德皇威廉二世的《黄祸图》 232
(二)巴枯宁的论据 232
四 和平崛起的中国拒绝“黄祸论” 235
(一)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236
(二)“世界工厂”不是“黄祸” 239
(三)拒绝“黄祸论” 242
第八章 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大战 245
一 世界大战始于新老帝国重新瓜分世界之争 245
二 在帝国主义怂恿和胁迫下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247
(一)中国宣布中立 248
(二)中国对德抗议 250
(三)中国与德断交 253
(四)中国对德宣战 258
(五)中国的参战行动 261
(六)中国被迫参战的实质 263
三 为抵抗外敌入侵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264
(一)日本为何侵略成性? 264
(二)日本的侵略计划 266
(三)日本步步进逼 268
(四)中国为争取和平而做的努力 270
(五)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71
(六)艰苦卓绝的抗战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273
(七)中国被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意义 276
四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酷爱和平的民族 278
第九章 冷战中的孤独 282
一 “一边倒”政策的选择 282
(一)“一边倒”政策的出台及内容 282
(二)“一边倒”的背景 283
(三)“一边倒”的后果及评价 288
二 被迫应付周边战争 290
(一)朝鲜战争 290
(二)中印边界战争 294
(三)对越自卫还击战 298
(一)中苏关系的演变——从友好到恶化 299
三 美苏争霸中的“中国牌”:世界和平的制衡器 299
(二)中美关系的演变——从对立到正常化 306
(三)中国在冷战中的平衡作用 311
五 不结盟运动中的中国 316
(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及发展 316
(二)中国寻求不结盟的努力 318
第十章 和平崛起是中国的历史选择 322
一 和平崛起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 322
(一)国家内部发展目标的需要 322
(二)国家外部发展的需要 324
(三)内外发展战略的协调 326
二 和平崛起符合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328
(一)中国经济规模形成的冲击力 328
(二)新的角色代表新的利益 331
(三)能源冲突可能是和平的潜在威胁 332
(四)全球化经济中的共生共存 334
三 和平崛起符合时代的潮流 336
(一)相互依存是和平崛起的时代要求 336
(二)伙伴关系或合作关系 340
(三)和平与发展将使各方受益 342
参考文献 346
后记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