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的计划与运行》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本新电气事业讲座编辑委员会编辑;刘长垣译
  • 出 版 社: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5143·6315X
  • 页数:181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计划 1

第一节电力系统 1

一、电力系统的含义与变迁 1

(一)电力作为能源的特性 1

(二)电力系统的含义 1

目录 1

(三)日本电力系统的变迁和特点 2

(四)国外电力系统 7

二、电力系统计划的基本内容 7

(一)电力系统计划的任务 8

(二)制定系统计划的必要性 8

三、电力系统结构 9

(一)标准电压等级 9

(二)系统结构的形态 10

四、系统联结 16

(一)系统联结的必要性和效果 16

(三)电力系统结构的发展趋势 16

(二)系统联结的历史和现状 17

(三)系统联结方式 18

五、系统短路容量 18

(一)系统分割方式 18

(一)服务水平的意义 19

六、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19

(五)采用限流电抗器(Reactor) 19

(四)采用高阻抗设备 19

(三)通过直流联结的交流系统分割 19

(二)引入高一级电压的系统分割 19

(二)电压基准 21

(三)周波数的基准 21

(四)停电 21

(五)供电可靠性定义 22

(六)停电对用户的影响 23

(七)供电可靠性的定量表示 23

(一)系统电压变动特性 24

七、电力系统的各种特性 24

(二)系统周波数特性 27

(三)送电特性 29

第二节电源开发计划 34

一、电力负荷预测 35

(一)电力负荷预测的意义 35

(二)电力负荷的预测方式 35

(三)电力负荷预测的分类与对象 36

(四)最大负荷与负荷曲线 36

二、供电计划 38

(一)供电计划的意义 38

(二)供电计划的制定概要 38

(三)供电备用能力 44

(一)电源的分类及其特性 47

三、电源的种类与特性 47

(二)各种发电方式的技术特性 48

(三)各种发电方式的经济特性 49

四、电源开发计划与送变电系统计划 50

(一)电源开发计划 50

(二)开发计划必须考虑送变电系统计划 56

第三节送变电计划 57

一、基本计划 57

(一)送变电计划的考虑方法 58

(二)可靠性的考虑方法 58

(三)经济性的评价 59

(四)送电容量 62

(五)变压器的过负荷容量 63

(六)短路容量 64

(一)主干系统的基本构成 65

二、主干系统计划 65

(七)电压调整设备 65

(三)大城市外轮系统计划 66

(二)主干系统的电压 66

(五)连接送电线计划 69

(四)大容量输电系统计划 69

(一)配电计划的考虑方法 70

(一)大城市供电系统的构成 70

三、大城市送电计划 70

(二)大城市供电变电所 71

(二)一般地区供电变电所 74

(一)一般地区供电系统 74

四、一般送变电计划 74

(三)地下送电线路 74

(三)对特殊变动负荷的供电 75

第四节配电计划 76

一、基本内容 76

(二)负荷预测与负荷密度 77

(三)经济评价方法 78

(四)服务水平的考虑方法 81

(一)高负荷密度地区配电设备的特点 83

二、高负荷密度地区的配电计划 83

(二)配电电压与配电方式 84

(三)地下配电区域的设定 86

(五)与送变电计划的协调 87

(四)今后改造、扩建的可能措施 87

三、一般地区的配电计划 88

(一)高压配电线计划 88

(二)低压配电线的计划 89

(一)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与作用 90

第五节系统保护计划 90

一、系统保护的基本内容 90

(二)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 91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系统概要 91

二、中性点接地方式 92

(一)中性点接地方式 92

三、系统继电保护方式 94

(二)中性点接地方式与继电保护方式的配合 94

(一)送电线路继电保护方式 95

(二)防止事故扩大继电保护方式 98

(四)配电线的保护 101

(三)母线保护方式 101

一、计算机的应用现状 103

第六节电子计算机在电力系统计划中的应用 103

二、今后的课题 104

(一)供需调整 106

二、系统运行内容 106

一、系统运行的意义 106

第一节系统运行的意义与内容 106

第二章电力系统的运行 106

(二)运行操作与控制 106

第二节电力供需调整 107

一、供需调整的意义 107

三、供电指令组织(调度组织) 107

(三)经济运行 107

二、用电需要预测 108

三、供电能力(供电出力) 109

(一)水电供电出力 110

(二)火电、原子能电站供电能力 113

(三)由其他电力公司受电及交换电力 115

(四)作业停运计划 116

(五)次日发电计划 116

第三节电力系统的运行操作 118

一、系统操作 118

二、系统操作的必要性及其分类 118

(一)正常时系统操作 118

(二)事故时系统操作 119

三、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气象 120

第四节电力系统的控制 121

一、潮流调整 121

(一)潮流调整的意义 121

(二)稳定运行方面的潮流调整 121

(三)从经济运行方面考虑的电力潮流调整 125

(四)为进行潮流调整的系统操作 125

(五)环网系统的潮流调整 127

(二)目标电压设定方法 129

(一)电压调整的意义 129

二、电压调整 129

(三)电压调整设备 132

(四)电压调整方法 134

(五)电压-无功功率的控制方式 134

(六)电压闪变对策 135

三、周波调整 137

(一)周波调整的意义 137

(二)调整方式 137

(三)连接点潮流与周波变动 138

(四)自动周波控制方式 139

(五)多个系统构成的联结系统控制 141

(六)周波控制电站(调频电站) 142

第五节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142

一、水力发电 143

(一)水电站经济运行原则 143

(二)梯级水电站的经济运行 144

(三)水库的运行 145

(四)抽水蓄能水电站的运行 146

二、火力发电 147

(一)火电经济运行的原则 147

(二)火电经济负荷分配 148

(三)火电机组运行台数的确定 148

三、水火电综合经济运行 149

(一)经济运行计划 149

(二)当日运行 150

一、综合自动化的目的和必要性 151

第六节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 151

(一)提高供电的稳定性 152

(二)省力化 152

(三)改善劳动环境 152

二、综合自动化的内容与效果 152

(四)经济性 153

三、综合自动化系统 153

(一)系统的体系与功能 153

(二)系统构成 154

(一)自动化项目 156

四、自动化项目与内容 156

(二)自动化内容 157

第七节联合运营的电力交换 169

一、电力交换合同 169

(一)电力交换 169

(二)电力交换的分类 170

(三)电力交换的运行实绩 171

(二)选定送电公司 172

二、电力交换的运用 172

(一)预测的通报 172

(三)电力交换的实施 173

(四)与电力交换运用有关的联络系统 173

(五)电力交换的受供地点 173

第八节联合运营中的供电运用 173

一、联合供电运用组织 173

二、联络运行 174

(一)周波调整 174

(二)联络线潮流调整 174

(三)异常时的相互协作 174

(四)佐久间周波变换设备的运用 175

三、今后的联合供电运用 176

(一)通过新信浓周波变换设备的连接 177

(二)北本联结 178

(三)今后展望 179

参考文献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