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1编 财政体制 25
第一章 晋城市财政体制 25
第一节 分灶吃饭财政体制 25
第二节 分税制财政体制 26
第二章 县(市、区)财政体制 29
第一节 统收统支财政体制 29
第二节 分灶吃饭财政体制 33
第三节 分税制财政体制 34
第三章 乡(镇、办)财政体制 37
2编 财政收入 48
第四章 工商税收收入 48
第一节 工商各税 52
第二节 地方各税 62
第五章 农业税收 88
第一节 农业税 91
第二节 农业特产税 94
第三节 契税 97
第四节 耕地占用税 100
第六章 企业收入 103
第一节 企业收入变迁 103
第二节 国有(营)企业上缴利润 112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 113
第四节 其他企业收入 116
第七章 专项收入 119
第一节 排污费收入 122
第二节 水资源费收入 125
第三节 教育费附加收入 130
第四节 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 132
第五节 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 133
第六节 煤炭城市建设附加费收入 134
第八章 其他收入 136
第一节 规费收入 136
第二节 罚没收入 137
第三节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预算内) 139
第四节 其他收入 141
第九章 基金收入 144
第一节 政府性基金收入 145
第二节 税费附加收入 163
第十章 预算外资金收入 168
第一节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168
第二节 政府性基金(资金、附加)收入 170
第三节 主管部门集中收入 171
第四节 乡镇自筹和统筹资金 172
第五节 其他预算外收入 172
3编 财政支出 182
第十一章 经济建设支出 182
第一节 基本建设支出 184
第二节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193
第三节 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195
第四节 流通部门事业费 196
第五节 工业交通部门事业费 198
第六节 城市维护费支出 201
第十二章 农林水支出 203
第一节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205
第二节 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 215
第三节 农业综合开发支出 219
第四节 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 221
第十三章 教科文支出 224
第一节 教育支出 224
第二节 科技支出 232
第三节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237
第十四章 社会保障支出 248
第一节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 248
第二节 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 259
第三节 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261
第四节 医疗卫生支出 272
第十五章 行政管理支出 277
第一节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277
第二节 公共安全支出 282
第三节 国防支出 289
第十六章 政策性补贴支出 290
第一节 粮食风险基金 291
第二节 国家粮油价差补贴支出 294
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料价差补贴 294
第四节 其他政策性补贴 296
第十七章 专项支出 298
第一节 排污费支出 299
第二节 水资源费支出 302
第三节 矿产资源补偿费支出 303
第四节 教育费附加支出 305
第五节 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支出 305
4编 财政管理 315
第十八章 预算管理 315
第一节 部门预算管理 315
第二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318
第三节 财政国库管理 319
第四节 会计集中结算 325
第五节 政府采购管理 327
第六节 非税收入管理 329
第七节 财政投资评审管理 331
第十九章 财务管理 334
第一节 企业财务管理 334
第二节 农业财务管理 338
第三节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341
第四节 社会保障资金制度管理 343
第五节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352
第六节 地方金融及政府债务管理 354
第二十章 会计管理 358
第一节 会计法规制度建设 358
第二节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359
第三节 会计资质管理 361
第四节 会计教育培训 362
第五节 会计服务机构 364
第二十一章 国有资产管理 365
第一节 管理体制 365
第二节 资产管理 365
第三节 清产核资 368
第四节 产权登记 369
第五节 产权交易 370
第二十二章 综合财政管理 371
第一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 371
第二节 农村税费改革 373
第三节 彩票管理 376
第四节 煤炭基金管理 378
第五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382
第二十三章 财政监督 385
第一节 财政收支监督 385
第二节 会计监督 390
第三节 财政内部监督与监察 392
第四节 财税监察 394
第五节 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 397
第六节 煤炭基金稽查 398
第二十四章 财政信息化管理 401
第一节 信息化建设 401
第二节 财务网站建设 404
第二十五章 其他财政管理 406
第一节 住房(基)金管理 406
第二节 财政信用管理 411
第三节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411
5编 县(市、区)财政 417
第二十六章 晋城市城区 417
第一节 机构体制 417
第二节 财政收入 419
第三节 财政支出 422
第四节 财政管理 424
第二十七章 泽州县 432
第一节 机构体制 432
第二节 财政收入 434
第三节 财政支出 437
第四节 财政管理 444
第二十八章 高平市 450
第一节 机构体制 450
第二节 财政收入 453
第三节 财政支出 456
第四节 财政管理 459
第二十九章 阳城县 473
第一节 机构体制 473
第二节 财政收入 475
第三节 财政支出 478
第四节 财政管理 483
第三十章 陵川县 491
第一节 机构体制 491
第二节 财政收入 493
第三节 财政支出 497
第四节 财政管理 501
第三十一章 沁水县 506
第一节 机构体制 506
第二节 财政收入 508
第三节 财政支出 510
第四节 财政管理 513
第三十二章 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529
第一节 机构体制 529
第二节 财政收入 530
第三节 财政支出 533
第四节 财政管理 536
6编 机关和队伍建设 541
第三十三章 组织机构 541
第一节 领导机构 541
第二节 内设机构 542
第三节 直属机构 543
第三十四章 党建与群团工作 548
第一节 党的建设 548
第二节 群团工作 553
第三十五章 队伍建设 559
第一节 干部教育培训 559
第二节 政风行风建设 563
第三节 集体荣誉 564
第三十六章 法制制度建设 571
第一节 法制建设 571
第二节 制度建设 573
第三十七章 机关建设 582
第一节 基层基础建设 582
第二节 信息化建设 582
第三节 财政文化建设 584
第四节 宣传与科研工作 584
第五节 帮扶工作 588
第六节 办公设施与管理 589
大事记 590
后记 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