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采取材料与统计的关系 1
第一节体育统计的任务 1
第二节采取材料的方法 2
第三节采取材料的原则 3
第四节积累资料 5
第二章整理材料 7
第一节总体和样本 7
第二节 频数分布的方法 8
第三章图示的方法 13
一、多边图 15
二、多边图的修匀 16
三、曲线图 19
四、条形图 20
五、构成图 22
第四章掌握和观察材料的方法 24
第一节集中位置和离中差距 24
第二节平均数、平均差和标准差 24
第三节由频数分布求平均数和标准差 29
第四节平均数与标准差的意义 33
第五节中位数与四分差 33
第六节异常数据的取舍 36
第五章二项分布 41
第六章正态分布 48
第一节什么叫正态分布 48
第二节正态分布表 54
第三节在直方图上作正态曲线 57
第四节计算样本的正态性 59
第五节用正态概率纸检验正态性 63
第六节规定测验标准 66
第七节估计达到规定标准的人数 68
第八节标准分数 69
第七章评定分数的方法 72
第一节比较百分 73
第二节分布位置百分 73
第三节名次百分 79
第四节标准百分 80
第五节质量评定的等级变为标准百分的方法 83
第六节累进计分法 86
第八章审查材料的方法 97
第一节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97
第二节取样的质与量 99
第三节平均数的可靠性 101
第四节标准差的可靠性 108
第五节小样本的可靠性和t分布 109
笫六节 减小标准误与加大样本含量的比例 112
第七节使用可靠性公式与取样的关系 113
第八节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 114
第九章检验实验材料的方法 116
第一节检验不相关的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差异 117
第二节差异的显著性水平 121
第三节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124
第四节 不相关小样本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 125
第五节检验相关两平均数的差异 127
一、大样本单组法 128
二、小样本单组法 129
三、配组法 131
四、等组法 132
第六节顺序检验法 134
第七节率(百分比)的t检验和x2检验 136
一、计算率的标准误公式 137
三、两个样本率的t检验 138
二、对总体率置信区间的计算 138
四、一个样本中不同类属的x2检验 140
五、两个样本率的x2检验 142
六、多个率的检验 143
七、多行列的x2检验 144
第八节方差分析(F检验) 147
第九节近似F检验法 152
第十节显著性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155
第十章直线相关 158
第一节 两项相关的意义和小样本求相关系数的方法 158
第二节大样本积差法求相关系数 166
第三节等级相关(秩相关) 170
第四节相关系数的可靠性 172
二、相关系数可靠性表 173
三、两个相关系数之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173
一、相关系数可靠性的t检验 173
第十一章直线回归 176
第一节回归线 176
第二节相关系数和回归线的近似作图法 178
第三节 两项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的计算 180
第四节频数分布作图法求回归线 183
第五节 由已知样本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求回归方程式 187
第六节根据回归推测方程式作回归线图 189
第七节回归系数的显著性 191
第八节推测的可靠性 192
第九节相关与推测中的几个问题 193
第十二章多元回归分析(一) 195
第一节多项相关的意义 195
第二节分析相关法 197
第五节从原始数据作多元冋归分析 199
第四节求多项相关系数及多项相关系数的可靠性检验 199
第三节作多元回归方程式 199
第六节方差分析法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 203
第十三章多元回归分析(二) 207
第一节求分析回归系数 207
第二节求多项相关系数及分析各项比重 211
第三节观察不同项目的配套 212
第四节作标准分数式多元回归方程 213
第五节作量数式多元回归方程式 214
第六节分析回归系数计算表的展长 217
第七节分析回归系数计算公式的展长 220
第八节体育测验的确实性与可靠性 221
第十四章多元回归分析(三) 224
第一节 多元回归方程及系数的逆矩阵求解表算法 224
第二节 多元回归方程及系数逆矩阵计算表的展长 237
第十五章小型电子计算器 243
附表一正态分布各区间的中点值表……………………插页附表二正态曲线在X轴上各点的高度表 247
附表三正态分布表 248
附表四 t值表 250
附表五两组等级顺序检验的显著界值表 252
附表六x2值表 258
附表七F值表 260
附表八等级相关系数界值表 270
附表九 r与?值对照表 272
附表十相关系数显著性界值表 273
附表十一由r转z值表 274
附表十二符号检验表 275
附表十三多项相关系数显著性界值表 276
附表十四平方表 279
附表十五平方根表 283
附:练习材料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