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其忠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10106856
  • 页数:267 页
图书介绍:

一、中医学的文化属性 1

(一)中医文化的总体特征 1

(二)中医文化的具体体现 1

1.中医药学与儒释道文化 1

2.中医药学与“易”文化 2

3.中医药学与饮食文化 3

(三)中医文化研究的演进轨迹 3

(四)重视中医学文化属性的研究 3

二、中医学的医学模式 5

(一)医学模式的概念 5

(二)现代医学模式及其变更 5

(三)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及其特点 5

1.中医学的医学模式的基本思想 6

2.中医学的医学模式的具体体现 6

(四)展望 7

三、中医学的方法论研究 8

(一)中医学方法论的产生背景 8

(二)中医学方法论的主要特点 8

1.注重整体 8

2.强调平衡 9

(三)中医学常用的具体思维方法 10

1.类比 10

2.以表知里 11

3.心法和顿悟 11

4.试探和反证 12

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探索 14

(一)保持自身特色,开拓中医学自主发展的道路 14

(二)发挥自身优势 15

(三)正视自身不足 16

1.理论上的成熟与完备导致了封闭与停滞 16

2.古代辩证逻辑的指导造成了逻辑完备性的缺乏 16

3.宏观上的高度概括与综合导致了微观分析与实证的不足 17

(四)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 17

(五)在求实的基础上鼓励创新 18

五、阴阳学说及其研究 20

(一)阴阳源流的探索 20

(二)阴阳涵义的研讨 22

1.阴阳所指无定在 22

2.阴阳既相互关联又属性相反 23

3.阴阳双方有属性限定 23

(三)阴阳属性的辨析 24

1.事物的阴阳属性可随其对立面变化而变化 24

2.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其相反方面转化 24

3.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 24

(四)阴阳之间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 25

1.阴阳交感 25

2.阴阳相反 25

3.阴阳相成 25

4.阴阳消长 26

5.阴阳转化 27

(五)阴阳学说的现代研究 27

1.理论研究 27

2.实验研究 29

六、五行学说及其研究 33

(一)五行起源的探索 33

1.五行原始概念的起源 33

2.五行理论的形成 34

(二)五行特征的辨析 35

1.木曰曲直 35

2.火曰炎上 35

3.土爰稼穑 35

4.金曰从革 35

5.水曰润下 36

(三)事物的五行属性分类 36

1.取象比类法 37

2.推演络绎法 37

(四)五行的生克制化及其应用分析 38

1.五行相生 38

2.五行相克 39

3.五行制化 39

4.五行生克制化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0

(五)五行生克异常及其应用分析 45

1.五行相生关系异常 45

2.五行相克关系异常 45

3.五行生克异常理论应用宜忌探讨 46

(六)五行学说的现代研究 48

1.五行数学模型 48

2.五行动态模型与脏腑 50

3.五行生克关系与激素调节 50

4.五行与元素周期律比较 51

七、气血理论及其研究 53

(一)气的理论及其研究 53

1.气的哲学概念 53

2.气的医学概念 55

3.气机与气化 57

4.人体之气的分类 59

5.“气”的现代研究 65

(二)血的理论及其研究 68

1.血的生成与脏腑功能 68

2.血的运行与脏腑功能 69

(三)气血相关理论及其研究 70

1.气对血的作用 71

2.血对气的作用 71

3.气血相关理论的现代研究 72

八、津液理论及其研究 74

(一)津液的概念 74

(二)津液的生成 75

(三)津液的输布 75

1.脾气散精 75

2.肺主行水 75

3.肾主津液 75

4.肝主疏泄 76

5.三焦决渎 76

(四)津液的排泄 76

(五)津液的功能 76

1.滋润濡养 76

2.化生血液 76

3.调节阴阳 77

4.排泄废物 77

(六)五脏化液理论 77

1.汗为心之液 77

2.涕为肺之液 78

3.涎为脾之液 78

4.泪为肝之液 78

5.唾为肾之液 78

(七)气津相关理论 78

1.气能生津 78

2.气能行津 79

3.气能摄津 79

4.津能载气 79

(八)津血同源理论 79

九、五脏理论及其研究 81

(一)心 81

1.心的生理功能及其研究 81

2.心的生理特性及其研究 82

3.心的气血阴阳及其研究 83

(二)肺 86

1.肺的生理功能及其研究 86

2.肺的生理特性及其研究 90

3.肺的气血阴阳及其研究 91

(三)脾 95

1.脾的生理功能及其研究 95

2.脾的生理特性及其研究 98

3.脾的气血阴阳及其研究 101

(四)肝 103

1.肝的生理功能及其研究 103

2.肝的生理特性及其研究 108

3.肝的气血阴阳及其研究 109

(五)肾 110

1.肾的生理功能及其研究 110

2.肾的生理特性及其研究 116

3.肾的精气阴阳及其研究 117

(六)五脏功能的整体调节 118

1.神志活动的五脏调节 118

2.血液循行的五脏调节 119

3.呼吸运动的五脏调节 119

4.消化吸收的五脏调节 119

5.水液代谢的五脏调节 120

6.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五脏调节 120

十、经络理论及其研究 123

(一)经络理论的起源及形成发展 123

1.经络理论的起源 123

2.经络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25

(二)经络系统的分类 127

1.经脉 127

2.络脉 129

3.十二经筋与十二皮部 129

(三)经络理论临床应用概要 130

1.阐释病理变化 130

2.有助临床诊断 130

3.指导病证治疗 132

(四)经络实质的现代研究 133

1.关于经络结构的主要观点和假说 134

2.关于经络发挥生理效应的观点和假说 135

3.关于经络作用的物质基础和经络的研究方法 135

4.经络研究的评述和展望 137

十一、体质理论及其研究 139

(一)体质的概念及其辨析 139

(二)影响体质形成的因素 140

1.先天因素 140

2.后天因素 141

3.其他因素 143

(三)体质的中医学分类 144

(四)体质理论的临床应用 145

1.体质与发病 145

2.体质与辨证 147

3.体质与治疗 148

十二、形神理论及其研究 151

(一)中医学对精神心理的认识 151

1.神、魂、魄 151

2.意、志、思、虑、智 152

3.情志 153

(二)中医学对形神关系的认识 154

1.形神关系的哲学评价 154

2.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155

(三)中医学对情志致病的认识 157

1.情志致病的条件 157

2.情志致病的机理 158

十三、病因理论及其研究 160

(一)中医病因分类学研究 160

(二)中医病因理论特点的研究 161

1.从观察发病的客观条件认识病因 161

2.从“取象比类”方法中认识病因 162

3.“辨证求因”是认识病因的主要方法 162

(三)“六淫”外邪及其研究 163

1.六淫的概念 163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163

3.风邪的致病特点 165

附:外风与内风的区别和联系 166

4.寒邪的致病特点 166

附:外寒与内寒的区别和联系 167

5.湿邪的致病特点 168

附:外湿与内湿的区别和联系 169

6.燥邪的致病特点 169

附:外燥与内燥的区别和联系 170

7.火热之邪的致病特点 171

附:外感火热与内生火热的区别和联系 172

8.暑邪的致病特点 172

9.六淫理论的现代研究 174

(四)疠气病邪及其研究 177

1.疠气的概念 177

2.疠气的种类 178

3.疫疠与六淫的区别 178

4.疫疠的致病特点 178

5.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 179

(五)内伤七情及其研究 180

1.七情内伤的概念 180

2.七情内伤的生理病理基础 180

3.七情内伤的致病条件 181

4.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181

5.七情内伤说的现代研究 184

(六)劳逸过度及其研究 186

1.劳逸伤的概念 186

2.劳逸伤的分类及其致病特点 187

(七)饮食失宜及其研究 188

1.饮食伤的概念 188

2.饮食伤的形成原因 189

(八)水湿痰饮及其研究 191

1.水湿痰饮的概念 191

2.水、湿、痰、饮的异同分析 192

3.水湿痰饮的形成原因 193

4.水湿痰饮的致病特点 193

5.痰饮的现代研究 195

(九)瘀血理论及其研究 197

1.瘀血的概念 197

2.瘀血的病因病机 198

3.瘀血的致病特点及临床表现 199

4.瘀血理论的现代研究 200

(十)药邪理论及其研究 203

1.药邪的概念 203

2.药邪的形成原因 203

(十一)医过理论及其研究 203

1.医过的概念 203

2.医过的形成原因 204

(十二)先天因素致病研究 204

1.先天因素的概念 204

2.先天因素的分类 205

十四、发病理论及其研究 208

(一)发病的概念 208

(二)发病的基本原理 208

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208

2.邪气入侵是疾病发生的外在条件 209

3.邪正相搏邪胜正负则发病 210

(三)影响发病的因素及其研究 210

1.自然环境与发病 210

2.社会环境与发病 213

3.体质因素与发病 214

4.情志因素与发病 214

5.遗传因素与发病 215

(四)发病的途径及其研究 215

1.外感病的发病途径——口鼻、肌表而入 215

2.内伤病的发病途径——直接伤及内脏 216

3.其他病邪侵入的发病途径 216

(五)发病的形式及其研究 216

1.感邪即发 216

2.伏而后发 216

3.继发 217

4.复发 217

十五、病机理论及其研究 219

(一)病机的概论及其研究 219

1.病机的概念 219

2.病机理论的特点 219

3.病机的层次结构 220

(二)邪正盛衰理论及其研究 220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的病机 220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的病机 223

(三)阴阳失调理论及其研究 225

1.阴阳失调的概念 225

2.阴阳制约失常的病机 226

3.阴阳互损的病机 226

4.阴阳格拒的病机 227

5.阴阳亡失的病机 228

十六、养生理论及其研究 230

(一)中医养生理论与诸子养生思想 230

1.儒家与养生 230

2.道家与养生 231

(二)养生重要意义的研究 232

1.预防疾病 232

2.保持身心健康 232

3.延缓衰老 232

4.有益社会 233

(三)人体衰老机理的研究 233

1.肾虚是衰老的根本原因 233

2.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肾虚衰老的重要机制 234

3.脾肾亏虚夹实是衰老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 234

(四)养生原则和方法的研究 235

1.养生原则的研究 235

2.养生方法的研究 237

十七、治则理论及其研究 245

(一)中医治则理论的源流探析 245

1.战国秦汉时期中医治则理论奠定基础 245

2.两晋隋唐时期中医治则理论得以整理、充实 245

3.宋金元时期中医治则理论渐趋丰富 246

4.明清时期中医治则理论不断发展 246

5.清末以来临床各科确立治则更趋完备 246

(二)中医治则的层次研究 247

1.最高层次——治病求本、三因制宜 247

2.第二层次——扶正祛邪 248

3.第三层次——调理脏腑、调整阴阳、调理气血津液 248

(三)治病求本与标本缓急 248

1.标本缓急的含义及应用 248

2.急则治标与治病求本 249

(四)反治含义探源 250

附:五运六气 252

一、运气的概念 252

二、运气学说的形成 252

三、干支甲子 253

(一)干支 253

(二)天干地支阴阳属性 254

(三)天干地支五行属性 254

(四)甲子 254

四、天干纪运 255

(一)岁运 255

(二)主运 255

(三)客运 257

五、地支纪气 257

(一)主气 258

(二)客气 258

(三)客主加临 259

六、运气同化 260

(一)天符 261

(二)岁会 261

(三)同天符 261

(四)同岁会 261

(五)太乙天符 261

七、平气之年 262

(一)根据中运与司气之间的关系来推算 262

(二)根据每年交运时年干与月干、日干、时干的关系来推算 263

八、运气学说与发病 263

(一)岁运太过与发病 263

(二)岁运不及与发病 263

(三)司天在泉与发病 263

(四)客主加临与发病 264

九、运气学说的临床应用 264

(一)古代临床应用 264

(二)现代临床应用 265

十、近十年来运气学说的研究 266

(一)对运气的推算方法和意义的研究 266

(二)以气象资料验证推算的准确率 266

(三)依据气象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与运气的相关性 266

(四)对运气与心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