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与江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学泰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0832958
  • 页数:44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研究了游民阶层的形成及其传承,江湖及其文化的产生和流变,构成了本书的关注视点。

目录 1

人之初书系缘由 1

前言 1

开头的话 1

1 有没有宋江? 2

2 历史的宋江与文学的宋江 4

3 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 6

4 南北两个关于宋江的故事 8

5 太行山系统的故事 10

6 宋江到过山东没有? 12

7 东平杂剧作家集团 14

8 “水浒”名称的由来 16

9 八百里的梁山泊 18

10 “水浒”英雄们的舞台 20

11 江湖本义 22

12 文人士大夫的江湖 24

13 游民的江湖 26

14 显性社会与隐性社会 28

15 游民生活的空间 30

16 《水浒传》述及的江湖 32

17 江湖艺人(1) 34

18 江湖艺人(2) 36

19 江湖艺人中的“说话人” 38

20 《水浒传》与江湖艺人 40

21 《水浒传》的传播 42

22 江湖人的经典(1) 44

23 江湖人的经典(2) 46

24 江湖人的经典(3) 48

25 江湖人的经典(4) 50

26 江湖人的经典(5) 52

27 取法于《水浒传》的秘密帮会 54

28 取法于《水浒传》的天地会 56

29 天地会的意识形态(1) 58

30 天地会的意识形态(2) 60

31 天地会的意识形态(3) 62

32 天地会的组织原则(1) 64

33 天地会的组织原则(2) 66

34 天地会的组织原则(3) 68

35 天地会的组织原则(4) 70

36 《水浒传》研究的小小热潮 72

37 《水浒传》主题之争议(1) 74

38 《水浒传》主题之争议(2) 76

39 《水浒传》主题之争议(3) 78

40 游民说给游民听的故事 80

41 水泊梁山上的主人公 82

42 梁山好汉的主体——游民(1) 84

43 梁山好汉的主体——游民(2) 86

44 游民形象分析——李逵(1) 88

45 游民形象分析——李逵(2) 90

46 游民形象分析——李逵(3) 92

47 梁山泊的主体——游民知识分子 94

48 游民知识分子的典型——吴用(1) 96

49 游民知识分子的典型——吴用(2) 98

50 被边缘化的武将(1) 100

51 被边缘化的武将(2) 102

52 武将的代表——关胜 104

53 小武官出身的林冲(1) 106

54 小武官出身的林冲(2) 108

55 接近游民的吏胥 110

56 《水浒传》中的吏胥 112

57 作为吏人的宋江(1) 114

58 作为吏人的宋江(2) 116

59 作为吏人的宋江(3) 118

60 《水浒传》其他阶层的边缘人 120

61 贵族中的边缘人——柴进(1) 122

62 贵族中的边缘人——柴进(2) 124

63 梁山泊的农民 126

64 统治者能够利用梁山好汉吗? 128

65 为什么“豪杰英伟”得不到重视? 130

66 梁山好汉的诉求(1) 132

67 梁山好汉的诉求(2) 134

68 梁山好汉的诉求(3) 136

69 被结义掩盖着的经济诉求(1) 138

70 被结义掩盖着的经济诉求(2) 140

71 被结义掩盖着的经济诉求(3) 142

72 中国人的皇帝情结——梁山好汉的政治诉求(1) 144

73 中国人的皇帝情结——梁山好汉的政治诉求(2) 146

74 中国人的皇帝情结——梁山好汉的政治诉求(3) 148

75 皇帝梦的缘由 150

76 皇帝梦表达的障碍 152

77 《水浒传》中的皇帝梦(1) 154

78 《水浒传》中的皇帝梦(2) 156

79 《水浒传》中的平等梦(1) 158

80 《水浒传》中的平等梦(2) 160

81 《水浒传》中的平等梦(3) 162

82 《水浒传》中的平等梦(4) 164

83 《水浒传》中的平等梦(5) 166

84 《水浒传》中的平等梦(6) 168

85 宋代本有许多小“水浒”(1) 170

86 宋代本有许多小“水浒”(2) 172

87 小“水浒”的主题 174

88 “朴刀杆棒”故事的主题(1) 176

89 “朴刀杆棒”故事的主题(2) 178

90 “朴刀杆棒”故事的主题(3) 180

91 “发迹变泰”故事的主题(1) 182

92 “发迹变泰”故事的主题(2) 184

93 “水浒”是朴刀杆棒、发迹变泰故事的集大成 186

94 《水浒传》对妇女的态度(1) 188

95 《水浒传》对妇女的态度(2) 190

96 《水浒传》对妇女的态度(3) 192

97 《水浒传》中的帮派观念(1) 194

98 《水浒传》中的帮派观念(2) 196

99 《水浒传》对传统伦理规则的挑战(1) 198

100 《水浒传》对传统伦理观念的挑战(2) 200

101 评“为市井细民写心”说(1) 202

102 评“为市井细民写心”说(2) 204

103 游民奋斗成功与失败的故事(1) 206

104 游民奋斗成功与失败的故事(2) 208

105 游民奋斗成功与失败的故事(3) 210

106 造反需要旗帜(1) 212

107 造反需要旗帜(2) 214

108 旗帜鲜明的造反(1) 216

109 旗帜鲜明的造反(2) 218

110 “忠义”这种意识形态(1) 220

111 “忠义”这种意识形态(2) 222

112 “忠义”这种意识形态(3) 224

113 “忠义”这种意识形态(4) 226

114 “忠义”这种意识形态(5) 228

115 消失了“忠义”的元代“水浒戏”(1) 230

116 消失了“忠义”的元代“水浒戏”(2) 232

117 新出现的“替天行道”(1) 234

118 新出现的“替天行道”(2) 236

119 “替天行道”的道教来源(1) 238

120 “替天行道”的道教来源(2) 240

121 “替天行道”的道教来源(3) 242

122 什么是替天行道?(1) 244

123 什么是替天行道?(2) 246

124 《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1) 248

125 《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2) 250

126 《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3) 252

127 《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4) 254

128 《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5) 256

129 《水浒传》后的“替天行道”(1) 258

130 《水浒传》后的“替天行道”(2) 260

131 思想史上的《水浒传》 262

132 通俗文学作品也可能是思想的载体 264

——思想上的突破(1) 264

133 《水浒传》建立的话语体系——思想上的突破(2) 266

134 《水浒传》游民思想的载体——思想上的突破(3) 268

135 游民的“造反有理” 270

136 《水浒传》中的“造反有理”(1) 272

137 《水浒传》中的“造反有理”(2) 274

138 《水浒传》中的“造反有理”(3) 276

139 官场现实与“造反有理”(1) 278

140 官场现实与“造反有理”(2) 280

141 官场现实与“造反有理”(3) 282

142 造反的内容(1) 284

143 造反的内容(2) 286

144 造反的内容(3) 288

145 造反的内容(4) 290

146 不许他人造反(1) 292

147 不许他人造反(2) 294

148 造反者的话语体系 296

149 语词释例——好汉(1) 298

150 语词释例——好汉(2) 300

151 语词释例——聚义(1) 302

152 语词释例——聚义(2) 304

153 语词释例——义气(1) 306

154 语词释例——义气(2) 308

155 语词释例——江湖(1) 310

156 语词释例——江湖(2) 312

157 语词释例——江湖(3) 314

158 语词释例——上梁山与逼上梁山(1) 316

159 语词释例——上梁山与逼上梁山(2) 318

160 语词释例——“不义之财,取之无碍”(1) 320

161 语词释例——“不义之财,取之无碍”(2) 322

162 语词释例——仗义疏财,扶危济困(1) 324

163 语词释例——仗义疏财,扶危济困(2) 326

164 语词释例——“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缎, 328

成瓮吃酒,大块吃肉”(1) 328

165 语词释例——“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缎, 330

成瓮吃酒,大块吃肉”(2) 330

166 通过话语传递的游民思想情绪(1) 332

167 通过话语传递的游民思想情绪(2) 334

168 重谈《水浒传》中的招安 336

169 武装造反与“招安” 338

170 待民较宽的宋朝(1) 340

171 待民较宽的宋朝(2) 342

172 两宋时期民间的武装抗争 344

173 如何看待“招安”?(1) 346

174 如何看待“招安”?(2) 348

175 如何看待“招安”?(3) 350

176 如何看待“招安”?(4) 352

177 最频繁的“招安时代”(1) 354

178 最频繁的“招安时代”(2) 356

179 失败的“招安”及其原因(1) 358

180 失败的“招安”及其原因(2) 360

181 失败的“招安”及其原因(3) 362

182 失败的“招安”及其原因(4) 364

183 失败的“招安”及其原因(5) 366

184 如何实现成功的“招安”?(1) 368

185 如何实现成功的“招安”?(2) 370

186 被“招安”人员的想法(1) 372

187 被“招安”人员的想法(2) 374

188 被“招安”人员的想法(3) 376

189 统治集团内各色人等的想法(1) 378

190 统治集团内各色人等的想法(2) 380

191 为什么不提“农民战争”? 382

192 做不成皇帝就做烈士? 384

193 取天下的利器——传统政治文化 386

194 被“招安”不是最坏的结局 388

195 预防性的“招安” 390

196 《水浒传》中的“招安” 392

197 “招安”,造反者与统治者讨价还价的筹码 394

198 《水浒传》为什么写“招安”? 396

——“讲史”体例的约束(1) 396

199 《水浒传》为什么写“招安”? 398

——“讲史”体例的约束(2) 398

200 《水浒传》为什么写“招安”? 400

——“讲史”体例的约束(3) 400

201 《水浒传》为什么写“招安”? 402

——“讲史”体例的约束(4) 402

202 《水浒传》为什么写“招安”? 404

——江湖艺人的寄托(1) 404

203 《水浒传》为什么写“招安”? 406

——江湖艺人的寄托(2) 406

204 《水浒传》为什么写“招安”? 408

——民族的共同愿望(1) 408

205 《水浒传》为什么写“招安”? 410

——民族的共同愿望(2) 410

206 《水浒传》为什么写“招安”? 412

——民族的共同愿望(3) 412

207 “招安”不是宋江一人的主张(1) 414

208 “招安”不是宋江一人的主张(2) 416

209 “招安”不是宋江一人的主张(3) 418

210 “招安”不是宋江一人的主张(4) 420

211 宋江“招安”疑案(1) 422

212 宋江“招安”疑案(2) 424

213 历史上的宋江与小说中的宋江(1) 426

214 历史上的宋江与小说中的宋江(2) 428

215 历史上的宋江与小说中的宋江(3) 430

216 历史上的宋江与小说中的宋江(4) 432

217 历史上的宋江与小说中的宋江(5) 434

218 “招安”的悲剧(1) 436

219 “招安”的悲剧(2) 438

220 “招安”的悲剧(3) 440

221 作为好汉话语系统中的“招安” 442

后记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