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基础概述 1
第一节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1
一、公共经济学的含义 1
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
第二节公共经济学的发展 5
一、财政学是经济学的起点 5
二、公共经济学的兴起 6
第三节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 8
一、资源配置职能 8
二、调节分配职能 12
三、稳定经济职能 13
第四节经济学与改革开放 14
一、改革开放前的公共经济 14
二、双轨制改革 15
三、政府职能的转变 16
第二章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17
第一节资源配置的效率 17
一、资源配置效率的定义 17
二、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 18
第二节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表现 21
一、早期政府财政的特征 21
二、市场失灵的表现 23
第三节混合经济体制 27
一、混合经济的观念 27
二、政府的经济职能 28
三、政府失灵 29
第三章公共产品 33
第一节公共产品的定义 33
一、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33
三、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无效率 35
二、判断公共产品的步骤 35
一、庇古均衡分析 37
第二节公共物品的均衡理论 37
二、局部均衡分析 38
三、一般均衡分析 40
第三节纯粹公共物品 44
一、纯粹公共物品与纯粹私人产品的区别 44
二、公共物品的需求与私人物品的需求 46
三、纯粹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49
第四节混合产品 52
一、边际生产成本是零的产品 52
二、拥挤成本不为零的产品 53
三、狭义的准公共产品 54
第一节公共选择与非市场决策 57
一、市场决策与非市场决策 57
第四章公共选择 57
二、布坎南和公共选择理论 60
第二节政治学与经济学的桥梁 61
一、政治人与经济人 61
二、公共选择理论中的交易 63
第三节投票机制与中位选民 65
一、投票与社会偏好 65
二、多数决策与投票悖论 67
三、阿罗不可能定理 71
第四节公共选择中的利益集团 75
一、利益集团的定义 75
二、公共选择中的利益集团 76
三、利益集团及其成员的相互关系 78
四、寻租 79
第五节官僚与政府膨胀 81
一、官僚行为的特点 81
二、两种官僚模型 83
三、对官僚行为的限制 86
第六节政治经济周期和政府失败 87
一、政治经济周期 87
二、政府失败 91
第五章公共收入 93
第一节公共收入的原则 93
一、受益原则 93
二、支付能力原则 94
第二节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 94
一、税收的概念与特点 94
二、税收的基本要素 96
三、税收是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100
一、公债的概念及特点 102
二、公债的基本功能 102
第三节有偿性的公共收入形式 102
三、公债与政府的资本性支出 103
第四节公共收入的其他形式 104
一、政府引起的通货膨胀 104
二、捐赠 105
三、使用费 105
四、规费 108
第六章公共支出 109
第一节公共支出的分类 109
一、理论分类 109
二、统计分类 111
第二节公共支出的结构 113
一、公共消耗性支出 113
二、公共转移性支出 117
第三节公共支出增长模型 120
一、公共支出上升的规律 120
二、公共支出增长的理论 121
四、公共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 123
三、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123
第四节转移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124
一、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124
二、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125
三、对分配领域的影响 125
四、对经济影响的实例分析 126
第五节中国的公共支出 128
一、财政消耗性支出 128
二、财政转移性支出 131
第七章税收原则 135
第一节税收原则理论的演变 135
一、威廉·配第的税收原则 135
二、攸士第的税收原则 136
三、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136
五、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138
四、萨伊的税收原则 138
第二节税收公平原则 140
一、税收公平原则的意义 140
二、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 141
第三节税收效率原则 145
一、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 145
二、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 147
三、税收的财政效益 148
四、税收的经济影响 149
第八章税收效应分析 151
第一节税收与生产者行为 151
一、税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151
二、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替代效应 153
三、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收入效应 155
一、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替代效应 156
第二节税收与劳动投入 156
三、劳动投入效应的无差异曲线分析 158
二、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收入效应 158
四、劳动投入的效应比较 160
五、需求弹性原理分析 162
第三节税收与私人储蓄 163
一、私人储蓄及其决定因素 163
二、私人储蓄的收入效应 164
三、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替代效应 165
第四节税收与私人投资 167
一、私人投资及其决定因素 167
二、税收对私人投资收益率的影响 167
三、税收对私人资本折旧率的影响 169
第一节国际税收的概念与发展 173
一、国际税收关系的概念 173
第九章开放经济中的国际税收 173
二、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 174
第二节所得课税的国际关系 175
一、税收管辖权 175
二、重复征税及避免 178
三、避免重复征税的具体措施 181
第三节商品课税的国际关系 184
一、关税的国际协调 184
二、商品税的国际协调 187
第四节避免重复征税的协定 188
一、国际税收协定 188
二、国际税收惯例 194
第十章公债政策 199
第一节公共债务理论 199
一、公债的定义 199
二、公债的特点 202
三、公债的类别 205
四、公债负担 207
第二节公债政策及其影响 211
一、发行公债的目的 211
二、公债对经济的影响 212
三、公债政策体系 214
第三节国债发行和交易 218
一、国债的发行市场 218
二、中国国债的发行 219
三、中国的国债交易市场 229
第四节外债 233
一、外债的类别 233
二、外债适度规模的衡量 233
三、中国外债状况 234
一、对外贸易的概念 237
第一节对外贸易统计的环节 237
第十一章对外贸易与国际收支 237
二、对外贸易统计的特点 238
三、对外贸易统计中的主要问题 239
第二节对外贸易业务统计 243
一、对外贸易统计的范围 243
二、对外贸易业务统计指标体系的内容 244
三、海关进出口统计和对外贸易业务统计的异同 246
第三节海关进出口统计 247
一、海关统计的主要特点 247
二、海关进出口统计的对象 248
三、统计指标体系的内容 249
四、海关统计的分组体系 251
第四节国际收支统计 254
一、国际收支的内容 254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表式 255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特性 260
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261
第五节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分析 262
一、总量平衡分析 262
二、比重分析 263
三、动态分析 264
四、计划与合同执行分析 266
五、经济效益分析 267
六、国际收支平衡分析 268
第十二章国民经济效益统计 271
第一节国民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 271
一、国民经济效益的涵义 271
二、统计指标体系的原则 272
三、统计指标体系的构成 273
四、主要指标体系的计算 274
一、综合评价的意义及指数法 277
第二节国民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方式 277
二、功效系数法 279
第三节国民经济效益统计分析 280
一、动态分析 280
二、变动因素分析 282
三、发展速度分析 285
第十三章国民财富统计与资产负债表 289
第一节国民财富统计的内容 289
一、国民财富的含义 289
二、国民财富的类别 290
三、国民财富统计的作用 290
第二节国民财产统计 291
一、国民财产的类别 291
二、固定资产统计 292
三、流动资产统计 294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296
第三节自然资源统计 296
二、土地资源统计 297
三、森林资源统计 298
四、矿产资源统计 299
五、水力资源统计 301
六、自然资源表格 302
第四节资产负债表 303
一、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303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303
三、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305
第十四章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307
第一节收入和分配 307
一、收入的概念 307
二、对收入规模的分析 309
二、库兹涅茨的倒U形理论 311
一、功利主义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理论 311
第二节收入分配的理论流派 311
三、福利经济学的效率和公平之争 313
四、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论 315
五、自由意志主义的机会平等论 316
第三节收入分配制度和手段 317
一、收入分配制度的含义 317
二、收入分配政策的评判标准 319
三、政府收入分配的手段 322
第四节我国收入的再分配 325
一、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 325
二、个人收入分配的公平化 328
第五节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330
一、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330
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进展 331
三、“三条保障线”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