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英汉对照》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昌国主编;朱忠宝主译;朱桂香,周素贞译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10106805
  • 页数:238 页
图书介绍:《中医基础理论(英汉对照)》主要讲述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预防及治疗原则等。在编写方式上,尽量保留中医固有的术语,以保持中医传统特色不变。并采用全白话文形式,以使行文流畅易读。为了防止篇幅冗长,编写中除了在文字上反复修饰,使其更加精炼外,还在内容上详略上进行了恰当的处理,以防止与其他分册内容重复。职经络循行部位、脏腑辨证、养生防病等内容,可参阅《中国针灸》、《中医诊断学》、《中医养生康复学》等分册,本书不作详细介绍。中医学是不同于现代医学的一个独特的医学体系,所以本书中所涉及的一些名词术语,如心、肝、脾、肺、肾等,与现代医学的同名词语在概念上有很大差别,希望读者在学习时加以注意。

目录 1

绪论 1

第一章 阴阳五行 11

第一节 阴阳 11

一、阴阳的含义与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 11

(一)阴阳的含义 12

(二)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 12

二、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 13

(一)阴阳对立 14

(二)阴阳互根 14

(三)阴阳消长 15

(四)阴阳转化 16

(二)用于说明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7

(一)用于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的属性 17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7

(三)用于说明基本病机变化 18

(四)用于诊断与辨证 21

(五)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22

第二节 五行 24

一、五行的含义与事物五行属性的划分 25

(一)五行的含义 25

(二)事物五行属性的划分 26

二、五行之间的相互作用 29

(一)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29

(二)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31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3

(一)用于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33

(二)用于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34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36

(四)用于疾病的治疗 37

第二章 藏象 41

第一节 五脏 44

一、心 45

(一)心的生理功能 45

(二)心与形体官窍的关系 47

附:心包 49

二、肺 49

(一)肺的生理功能 50

(二)肺与形体官窍的关系 54

三、肝 55

(一)肝的生理功能 56

(二)肝与形体官窍的关系 60

四、脾 61

(一)脾的生理功能 62

(二)脾与形体官窍的关系 64

五、肾 65

(一)肾的生理功能 65

(二)肾与形体官窍的关系 71

附:命门 73

第二节 六腑 73

一、胆 74

二、胃 75

三、小肠 76

四、大肠 77

五、膀胱 78

(二)三焦的生理功能 79

(一)三焦的概念 79

六、三焦 79

第三节 奇恒之腑 82

一、奇恒之腑的特点 82

二、奇恒之腑的功能 82

(一)脑 83

(二)女子胞 84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87

一、五脏之间的关系 87

(一)心与肺 87

(二)心与脾 88

(三)心与肝 88

(四)心与肾 89

(五)肺与肝 90

(六)肺与脾 91

(七)肺与肾 91

(八)肝与脾 92

(九)肝与肾 92

(十)脾与肾 93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94

三、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95

(一)心合小肠 96

(二)肺合大肠 97

(三)脾合胃 97

(四)肝合胆 99

(五)肾合膀胱 100

第一节 气 102

一、气的基本概念 102

第三章 气血津液 102

二、气的生成 103

三、气的生理作用 103

(一)推动作用 104

(二)温煦作用 104

(三)防御作用 105

(四)固摄作用 105

(五)气化作用 106

四、气的运动形式 106

五、气的分类及其生成、分布与功能特点 109

(一)元气 109

(二)宗气 110

(三)营气与卫气 111

一、血的基本概念 113

第二节 血 113

二、血的生成 114

三、血的生理作用 115

四、血的运行 115

第三节 津液 117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117

二、津液的生成 118

三、津液的生理作用 119

(一)滋润与营养 119

(二)化生血液 119

(三)运输浊气 119

四、津液的运行代谢 120

附:五脏化五液 121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23

一、气与血的关系 123

(一)气对血的作用 124

(二)血对气的作用 125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126

(一)气对津液的作用 126

(二)津液对气的作用 128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129

第四章 经络 131

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内容 131

一、十二经脉 133

(一)名称 133

(二)流注次序 134

(三)分布规律 135

(四)表里关系 136

(一)名称 137

二、奇经八脉 137

(二)循行特点 138

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别络、浮络、孙络 140

第二节 经络的基本功能 141

一、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 141

(一)脏腑与形体官窍之间的联系 142

(二)脏腑之间的联系 142

(三)经络之间的联系 142

二、通行气血阴阳,濡养脏腑形体 143

附:奇经八脉的功能特点 143

第三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44

一、说明疾病发生与传变的机理 144

(一)说明疾病发生的机理 144

(二)说明疾病传变的机理 144

(一)指导疾病的诊断 145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45

(二)指导疾病的治疗 146

第五章 病因 148

第一节 外感六淫 148

一、风 151

二、寒 152

三、暑 154

四、湿 155

五、燥 157

六、热(火) 158

附:疫疠、内生五邪 160

第二节 内伤七情 163

二、导致气机紊乱 164

一、直接伤及内脏 164

(一)喜则气缓 165

(二)怒则气上 165

(三)忧则气郁 165

(四)思则气结 166

(五)悲则气消 166

(六)恐则气下 166

(七)惊则气乱 166

三、引发或加重某些疾病 167

第三节 饮食失宜 167

一、饥饱失度 167

二、饮食不洁 168

三、饮食偏嗜 169

第四节 劳逸过度 170

二、过逸 171

一、过劳 171

第五节 痰饮、瘀血致病 172

一、痰饮 172

(一)痰饮的基本概念 172

(二)痰饮的形成 173

(三)痰饮致病的特点 174

二、瘀血 176

(一)瘀血的基本概念 176

(二)瘀血的形成 176

(三)瘀血致病的特点 179

第六章 病机 181

第一节 发病机理 181

(一)正虚、邪侵是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 182

一、邪正与发病 182

(二)正气与邪气在发病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183

二、体质与发病 187

(一)体质的定义 187

(二)体质的形成 187

(三)体质的分类 188

(四)体质对发病的影响 192

第二节 病变机理 194

一、邪正盛衰 195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95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98

二、阴阳失调 200

(一)阴阳盛衰 201

(二)阴阳互损 204

(三)阴阳格拒 205

(四)阴阳互转 206

(五)阴阳亡失 207

三、气血津液失常 208

(一)气失常 209

(二)血失常 210

(三)津液失常 211

第七章 预防与治则 212

第一节 预防原则 212

一、中医预防思想 213

(一)预防的重要性 213

(二)预防原则的理论基础 213

(三)预防原则的指导思想 214

二、中医预防方法 215

(一)未病先防 215

(二)既病防变 217

第二节 治疗原则 218

一、治病求本 219

(一)治病求本的意义 219

(二)治病求本的运用 220

二、扶正祛邪 225

(一)扶正祛邪的意义 225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 226

三、调整阴阳 228

(一)损其有余 229

(二)补其不足 229

四、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231

(一)因人制宜 232

(二)因地制宜 234

(三)因时制宜 235

后记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