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
第一章 280日元一碗的牛肉饭 2
280日元的冲击 2
“要不然咱也买几份尝尝!” 3
让女颐客多起来 4
250日元的促销活动 7
我们并没有输给“松屋” 8
重新设计“吉野家的价值” 10
生产效益有所下降也在所不惜 12
程序化的恶果 13
以“价廉”为杠杆,撑破僵化的局面 18
“大”10日元和“小”10日元 19
只靠模拟试验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21
只有在暑假期间才能出台 23
营销活动中的破绽 25
来店打工的人也流下了眼泪 28
人均每小时接待14人是可以做到的 31
连配送车和冷藏车也要相应改变 32
牛肉饭的米饭和套餐的米饭 34
米饭出锅的时机也写到了操作程序里 36
客人减少,难以保持传统风味 38
伊藤教授的经济学笔记: 41
价格的下调以何种程度为宜 41
价格破坏与体系的重建 43
第二章 “味美、价糜、快捷”的变迁 46
牛肉饭的诞生 46
异乎寻常的每天“翻台”66次 47
为满足顾客的个人嗜好而斗争 50
“外餐元年”的决心 52
吉野家的招牌为什么是橘黄色的 54
穿雨靴的“教育专家” 56
“价廉”加入到“味美、快捷”的行列中 57
“价廉”和“味美”的换位 59
肥肉削减到了不能再减的程度 61
还是过去的速度快 62
连锁经营的优势和弱点 65
伊藤教授的经济学笔记: 67
“省时型经营”的兴盛 67
第三章原料的秘密 70
绝对安全,让顾客放心 70
吉野家的标准变成美国农业部的一种规格 71
一年消耗的牛肉相当于350万头牛 73
最大的终端用户 75
B t0 B的做法令人放心不下 77
与其自家培养,不如与行家合作 78
食品的安全卫生和企业的责任 81
伊藤教授的经济学笔记: 81
第四章 肉要一勺准,饭分两次盛 84
新录用的职员要深入基层 84
有的员工在录用的当年就当了店长 85
连锁店之间可以互相借调员工 87
先从勤杂工做起 89
钟点工也当上了店长 91
女员工增加的原因 92
培养一个盛肉“大师”至少需要半年 94
操作人员的站位也有规定 96
开展操作技术评比活动 100
宁“滥”勿缺 102
伊藤教授的经济学笔记: 105
连锁店与规模经济 105
让店铺的格局更舒适 108
第五章 店铺布局的演变 108
郊区连锁店的两种模式 109
普通餐馆根本不能效仿的座位利用率 111
加大外卖的力度 113
城铁环线“山手线”上的店铺布局陈旧 115
餐台的面积扩大了一倍 117
建店时不必再搞现场说明 119
关闭的店铺一年只有两三家 121
需要全面改装的店铺每年有几十家 123
需要转变的观念还有很多 125
领导的逻辑 127
伊藤教授的经济学笔记: 130
资产负债下的轻松经营 130
第六章 破产与复兴的舞台背后 134
没想到在这里干了一辈子 134
从打工者到公司的正式员工 135
连锁店的洗礼 137
牛肉不能从国外进口 139
从50家到100家,从100家到200家 141
一年之内,店长冒出来一倍多 142
在九州,一切都靠自己 144
那时候的工作太有意思了 146
仅仅9个月的在美国留学 147
束缚手脚的经营管理体制 151
速冻牛肉的问世 153
在最坏的时机选择了提价 155
回国一看,气氛全变了 157
消耗战仍在继续 159
“我们一直等候着您的到来” 161
最强的律师联袂登场 163
永不熄灭的灯火 165
来吧,吉野家还活着 168
大幅度关闭入不敷出的店铺 169
只有工资照发不误 171
4年内奇迹般地偿还了所有债务 172
伊藤教授的经济学笔记: 175
连锁店经营的课题 175
为什么选择“破产保护” 177
第七章 走向未来的吉野家品牌 180
“安全第一”的时代 180
“你们这帮人真的成了看家护院的啦!” 182
登上一个崭新的舞台 184
“一个公司、一个品牌”的理想态势 186
仅卫星品牌,年销售额就是700个亿 189
选择与集中 190
甜麦圈不是“快餐厅” 192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潜力 194
能够超过美国 194
大米和蔬菜的采购本地化 197
让我们的伙伴遍及世界 199
只有品牌是永恒的 200
伊藤教授的经济学笔记: 203
“洋快餐”与“洋商场”的巨大差别 203
解说 牛肉饭里有真理 206
经济的真理蕴含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 206
关于“连锁经营”的经营革新运动 208
“从综合走向专营”的背后 210
吉野家的风险管理 212
发挥“劳动市场流动性”的作用 214
单纯而又不失本质的“三大要素”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