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针经的宗旨 *针理 *刺要 *十二原穴*久病可针 1
*创立针经的宗旨 *针理 *刺要 *十二原穴*久病可针 1
1.九针十二原第一 1
1.九针十二原第一 1
2.小针解第三 14
附:《素问·针解篇》九针针具:*《九针十二原》、《九针论》、《官针》之针具介绍。 14
2.小针解第三 14
附:《素问·针解篇》九针针具:*《九针十二原》、《九针论》、《官针》之针具介绍。 14
3.本输第二 27
五脏六腑五输穴 *《邪客》少阴独无腧节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五变主五输 *《邪气脏腑病形》五输穴用法 *六腑病 *《寿夭刚柔》五输穴用法 *天部大腧 *《寒热病》天部大腧主治 27
3.本输第二 27
五脏六腑五输穴 *《邪客》少阴独无腧节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五变主五输 *《邪气脏腑病形》五输穴用法 *六腑病 *《寿夭刚柔》五输穴用法 *天部大腧 *《寒热病》天部大腧主治 27
16.营卫生会第十八 (1 36
16.营卫生会第十八 (1 36
*营卫气源于饮食。营气在脉中、卫气在脉外 *老人夜睡少,壮年不昼眠的原因 *营气出中焦,卫气出上焦 *三焦的起始部位 *《岁露论》疟疾发作有时间性的原因 *酒后尿急的原因 36
*营卫气源于饮食。营气在脉中、卫气在脉外 *老人夜睡少,壮年不昼眠的原因 *营气出中焦,卫气出上焦 *三焦的起始部位 *《岁露论》疟疾发作有时间性的原因 *酒后尿急的原因 36
4.背腧第五十一 50
*五脏背腧穴与艾灸补泻 *《素问·血气形志篇》取五脏背腧法 50
4.背腧第五十一 50
*五脏背腧穴与艾灸补泻 *《素问·血气形志篇》取五脏背腧法 50
5.动腧第六十二 52
*手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脉搏动不止的原因 *四肢末端有伤病致脉不通后营卫气的近端通路 52
*手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脉搏动不止的原因 *四肢末端有伤病致脉不通后营卫气的近端通路 52
5.动腧第六十二 52
*经脉走行、是动病、所生病和补泻原则 *《素问·骨空论》任脉、冲脉、督脉走行及主病 *十五络脉主病 *五阴经气绝征象 *《素问·脉要经终论》十二脉终征象 *外现搏动的经脉 56
*经脉走行、是动病、所生病和补泻原则 *《素问·骨空论》任脉、冲脉、督脉走行及主病 *十五络脉主病 *五阴经气绝征象 *《素问·脉要经终论》十二脉终征象 *外现搏动的经脉 56
6.经脉第十 56
6.经脉第十 56
*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脉的别支、离合出入 88
7.经别第十一 88
7.经别第十一 88
*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脉的别支、离合出入 88
8.经水第十二 93
*经水受水而行,经脉受血而营 *针刺浅深留针长短 *《骨度》经脉气血多少 93
8.经水第十二 93
*经水受水而行,经脉受血而营 *针刺浅深留针长短 *《骨度》经脉气血多少 93
9.阴阳清浊第四十 99
*十二经脉有清有浊 *接受食物营养者为浊血,吸收肺之气体者为清血 *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 99
9.阴阳清浊第四十 99
*十二经脉有清有浊 *接受食物营养者为浊血,吸收肺之气体者为清血 *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 99
10.五十营第十五 103
10.五十营第十五 103
*经脉循行,以呼吸为度 *《根结》脉律判脏气 103
*经脉循行,以呼吸为度 *《根结》脉律判脏气 103
*营气流注顺序 106
11.营气第十六 106
11.营气第十六 106
*营气流注顺序 106
*精简《九针》、盟誓传书 *寸口脉反映阴经病,人迎脉反映阳经病,以脉体粗细比例诊断病在何经 108
12.禁服第四十八 108
12.禁服第四十八 108
*精简《九针》、盟誓传书 *寸口脉反映阴经病,人迎脉反映阳经病,以脉体粗细比例诊断病在何经 108
13.经筋第十三 114
13.经筋第十三 114
*经筋走行,主症筋挛,主治烧针 *足阳明经筋病面瘫的综合治法 114
*经筋走行,主症筋挛,主治烧针 *足阳明经筋病面瘫的综合治法 114
*卫气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以目张目闭(夜眠与昼醒)为昼夜标志,以二十八星座为时标 126
14.卫气行第七十六 126
*卫气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以目张目闭(夜眠与昼醒)为昼夜标志,以二十八星座为时标 126
14.卫气行第七十六 126
15.卫气失常第五十九 132
*皮、肉、血气、筋、骨病望诊及针治*人年老壮少小的界定 *人的体型 132
*皮、肉、血气、筋、骨病望诊及针治*人年老壮少小的界定 *人的体型 132
15.卫气失常第五十九 132
17.终始第九 144
*迎随补泻,调和经气 *寸口和人迎脉应季节为平人 *人迎脉盛病在三阳;寸口脉盛病在三阴*关格脉 *《脉度》对关格脉的解释 *对?脉的针治原则 *针刺目的、气调而止 *病而脉平,只取其经 *三刺至谷气 *《官针》三刺至谷气方法 *虚实补泻法 *刺热厥 144
17.终始第九 144
*迎随补泻,调和经气 *寸口和人迎脉应季节为平人 *人迎脉盛病在三阳;寸口脉盛病在三阴*关格脉 *《脉度》对关格脉的解释 *对?脉的针治原则 *针刺目的、气调而止 *病而脉平,只取其经 *三刺至谷气 *《官针》三刺至谷气方法 *虚实补泻法 *刺热厥 144
*六经根结穴 *六阳经根溜注入穴 *形气有余不足补泻 158
18.根结第五 158
*六经根结穴 *六阳经根溜注入穴 *形气有余不足补泻 158
18.根结第五 158
*针医应具有的基本知识 *十二经标本 *胸、腹、头、胫之气街 *《卫气失常》卫气留腹节 164
19.卫气第五十二 164
19.卫气第五十二 164
*针医应具有的基本知识 *十二经标本 *胸、腹、头、胫之气街 *《卫气失常》卫气留腹节 164
20.五乱第三十四 170
*经脉顺四时则治,逆四时则乱 *五乱的症状、治疗 170
*经脉顺四时则治,逆四时则乱 *五乱的症状、治疗 170
20.五乱第三十四 170
*宗气、营气、卫气的生理功能 *失眠的生理、治疗。半夏汤方 *人体器官应天地 173
21.邪客第七十一 173
*宗气、营气、卫气的生理功能 *失眠的生理、治疗。半夏汤方 *人体器官应天地 173
21.邪客第七十一 173
*精、气、津、液、血、脉的定义。六气不足的表现 177
22.决气第三十 177
*精、气、津、液、血、脉的定义。六气不足的表现 177
22.决气第三十 177
*五种排泄液的代谢 *精液、髓液生理相关 180
23.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180
*五种排泄液的代谢 *精液、髓液生理相关 180
23.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180
*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四海的有余不足表现、调治 183
24.海论第三十三 183
*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四海的有余不足表现、调治 183
24.海论第三十三 183
*邪在五脏的症状、治疗 187
*邪在五脏的症状、治疗 187
25.五邪第二十 187
25.五邪第二十 187
*风邪中人上部、湿邪中人下部。由内中则腑先受病,由外中则经脉先病 *脏病起于精神创伤及生活不慎 *脸面能抗寒的原因 *望色、按脉、问病为常用诊断方法 *五脏脉急、缓、大、小、滑、涩的病、辩、治 189
26.邪气脏腑病形第四 189
26.邪气脏腑病形第四 189
*风邪中人上部、湿邪中人下部。由内中则腑先受病,由外中则经脉先病 *脏病起于精神创伤及生活不慎 *脸面能抗寒的原因 *望色、按脉、问病为常用诊断方法 *五脏脉急、缓、大、小、滑、涩的病、辩、治 189
*百病始生于三部:喜怒不节伤脏起于内,风雨袭虚起于上、冷湿袭虚起于下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外邪侵身的过程 *积的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 *积的病理、治则 204
27.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204
*百病始生于三部:喜怒不节伤脏起于内,风雨袭虚起于上、冷湿袭虚起于下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外邪侵身的过程 *积的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 *积的病理、治则 204
27.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204
28.贼风第五十八 210
28.贼风第五十八 210
*未伤风雨寒暑而病者,为病邪潜伏血脉所发 *病有祈祷而效者,属心理病 210
*未伤风雨寒暑而病者,为病邪潜伏血脉所发 *病有祈祷而效者,属心理病 210
*血气精神、经脉、卫气、志意的生理功能 *五脏形态位置所影响的疾病、性格、及其外候。慎养则平安,放纵则生病 *六腑的内合外应 212
29.本脏第四十七 212
29.本脏第四十七 212
*血气精神、经脉、卫气、志意的生理功能 *五脏形态位置所影响的疾病、性格、及其外候。慎养则平安,放纵则生病 *六腑的内合外应 212
*未著于书卷的医事经验,顺而治之 *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应如何处置 *所欲与病情矛盾时的变通方法 *不便查体时如何诊断*六腑的外候 223
30.师传第二十九 223
30.师传第二十九 223
*未著于书卷的医事经验,顺而治之 *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应如何处置 *所欲与病情矛盾时的变通方法 *不便查体时如何诊断*六腑的外候 223
31.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 229
*病状日轻夜重的原因,无此规律者为脏腑左右疾病 229
31.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 229
*病状日轻夜重的原因,无此规律者为脏腑左右疾病 229
32.外揣第四十五 232
*《九针》内容广大,希望掌握精华,精华在于阴阳,切脉验之,望色得之 232
32.外揣第四十五 232
*《九针》内容广大,希望掌握精华,精华在于阴阳,切脉验之,望色得之 232
33.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235
*五官望五脏气 *长寿面相 *五官应五脏 *《脉度》五脏功能反应于上七窍 *五脏不和七窍不通,六腑不和留结为? *五脏病在面部的反应*身体虚弱的面相 *五脏与面诊部位一致 235
33.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235
*五官望五脏气 *长寿面相 *五官应五脏 *《脉度》五脏功能反应于上七窍 *五脏不和七窍不通,六腑不和留结为? *五脏病在面部的反应*身体虚弱的面相 *五脏与面诊部位一致 235
34.五色第四十九 239
*面部望诊部位名称 *面色主病 *从色脉判断病情 *初病的望诊 *无病状突然死亡的望诊*全身器官面诊部位 239
*面部望诊部位名称 *面色主病 *从色脉判断病情 *初病的望诊 *无病状突然死亡的望诊*全身器官面诊部位 239
34.五色第四十九 239
35.逆顺肥瘦第三十八 247
35.逆顺肥瘦第三十八 247
*针刺理论的导源 *临深决水,循掘决冲 *脉行逆顺 *足少阴脉下行的原因 *体质与针刺量的掌握 247
*针刺理论的导源 *临深决水,循掘决冲 *脉行逆顺 *足少阴脉下行的原因 *体质与针刺量的掌握 247
36.逆顺第五十五 253
36.逆顺第五十五 253
*气有逆顺、脉有盛衰、刺有大约 *《根结》刺常人深以留之,刺尊贵人微以徐之 253
*气有逆顺、脉有盛衰、刺有大约 *《根结》刺常人深以留之,刺尊贵人微以徐之 253
*气伤脏,寒伤形,风伤筋脉 *病程与疗程 *营养和精力与长寿的关系 *三变刺法: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刺寒痹者内热 *药物热敷方 256
*气伤脏,寒伤形,风伤筋脉 *病程与疗程 *营养和精力与长寿的关系 *三变刺法: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刺寒痹者内热 *药物热敷方 256
37.寿夭刚柔第六 256
37.寿夭刚柔第六 256
38.本神第八 262
38.本神第八 262
*德、气、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的定义 *精神因素所致的病 *五脏虚实主症 *《素问·调经论》五有余不足补泻 *《九针论》形志病及治。 262
*德、气、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的定义 *精神因素所致的病 *五脏虚实主症 *《素问·调经论》五有余不足补泻 *《九针论》形志病及治。 262
39.五变第四十六 273
*风雨寒暑及自然现象,不是专为病人而发生 *同遇风雨,同时得病,但病状不同的原因 *由体质影响的病。 273
*风雨寒暑及自然现象,不是专为病人而发生 *同遇风雨,同时得病,但病状不同的原因 *由体质影响的病。 273
39.五变第四十六 273
40.论勇第五十 279
*同遇烈风暴雨,有病有不病的原因 *忍痛与不忍痛与体质相关 *勇敢人与怯懦人的特点 279
40.论勇第五十 279
*同遇烈风暴雨,有病有不病的原因 *忍痛与不忍痛与体质相关 *勇敢人与怯懦人的特点 279
*体质与针灸、毒药的耐受关系 *对伤病预后的判断 283
41.论痛第五十三 283
*体质与针灸、毒药的耐受关系 *对伤病预后的判断 283
41.论痛第五十三 283
42.天年第五十四 285
*人之生,以母为基质,以父为构架,得神而生*健康的条件 *长寿与早逝的生理原因 *人的生命过程 285
42.天年第五十四 285
*人之生,以母为基质,以父为构架,得神而生*健康的条件 *长寿与早逝的生理原因 *人的生命过程 285
43.通天第七十二 288
43.通天第七十二 288
*人分五型,体态性格不同 *五型人的特征 288
*人分五型,体态性格不同 *五型人的特征 288
44.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294
*先立五形别五色,再细分五类形态 *五音五变二十五型人的特征 *年龄之忌 *六经血气多少表现 *《五音五味》妇女,宦者无须解 *脉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脉结者决之 294
*先立五形别五色,再细分五类形态 *五音五变二十五型人的特征 *年龄之忌 *六经血气多少表现 *《五音五味》妇女,宦者无须解 *脉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脉结者决之 294
44.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294
45.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307
*阴阳二十五人的调治 307
45.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307
*阴阳二十五人的调治 307
*食物五味走五脏 *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的五味属性 *五味所宜、禁忌 311
46.五味第五十六 311
*食物五味走五脏 *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的五味属性 *五味所宜、禁忌 311
46.五味第五十六 311
*偏食五味可致病 314
47.五味论第六十三 314
*偏食五味可致病 314
47.五味论第六十三 314
48.肠胃第三十一 317
*消化道的粗细、长度、容量 317
48.肠胃第三十一 317
*消化道的粗细、长度、容量 317
49.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319
49.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319
*常人不进食七日而死的原因 *《五味》营卫之行 319
*常人不进食七日而死的原因 *《五味》营卫之行 319
*全身体表测量 322
*全身体表测量 322
50.骨度第十四 322
50.骨度第十四 322
51.脉度第十七 326
*经脉测量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 *?脉与泪水 326
*经脉测量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 *?脉与泪水 326
51.脉度第十七 326
*阴阳命名原则 *阴阳者,有名而无形 *《论疾诊尺》四时之变 329
52.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 329
52.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 329
*阴阳命名原则 *阴阳者,有名而无形 *《论疾诊尺》四时之变 329
53.四时气第十九 334
53.四时气第十九 334
*四季宜刺层次 *《终始》四季人气所在 *《本输》四季宜刺 *《寒热病》四季刺 *热病五十九穴,水肿病五十七穴 *放腹水法 334
*四季宜刺层次 *《终始》四季人气所在 *《本输》四季宜刺 *《寒热病》四季刺 *热病五十九穴,水肿病五十七穴 *放腹水法 334
54.口问第二十八 340
*常见的生理性异常表现 *悲伤过度致失明 *上中下气不足的病状 340
*常见的生理性异常表现 *悲伤过度致失明 *上中下气不足的病状 340
54.口问第二十八 340
55.论疾诊尺第七十五 348
*《邪气脏腑病形》色脉诊与尺肤诊相应 *尺肤诊病 *目诊 *脉色诊 *孕脉 *婴儿毛发诊*耳壳脉诊 348
55.论疾诊尺第七十五 348
*《邪气脏腑病形》色脉诊与尺肤诊相应 *尺肤诊病 *目诊 *脉色诊 *孕脉 *婴儿毛发诊*耳壳脉诊 348
56.刺节真邪第七十四 354
56.刺节真邪第七十四 354
*五节病刺法 *五邪病刺法 *真气·正气·邪气解 *外邪入侵途径和症状 354
*五节病刺法 *五邪病刺法 *真气·正气·邪气解 *外邪入侵途径和症状 354
57.官针第七 367
*九种针具、长短粗细,各有所宜 *九变刺法,十二经刺法、五脏刺法 *刺脉法 367
*九种针具、长短粗细,各有所宜 *九变刺法,十二经刺法、五脏刺法 *刺脉法 367
57.官针第七 367
*《九针》论 *《邪客》持针纵舍、皮开腠理、人有八虚候五脏 *《刺节真邪》解论 *解结,推而上之,引而下之,推而散之 *用人任其能 372
58.官能第七十三 372
*《九针》论 *《邪客》持针纵舍、皮开腠理、人有八虚候五脏 *《刺节真邪》解论 *解结,推而上之,引而下之,推而散之 *用人任其能 372
58.官能第七十三 372
*九种针具的命名原则、作用 *五脏六腑气 *五味入五脏、五精气并脏,五脏所恶气,五液所出,五劳所病,五味所走,五病忌五味。阴阳病所发。邪入为病、五脏所藏、五藏所主 *六经气血多少 *六经气血多少 *经脉表里 385
59.九针论第七十八 385
*九种针具的命名原则、作用 *五脏六腑气 *五味入五脏、五精气并脏,五脏所恶气,五液所出,五劳所病,五味所走,五病忌五味。阴阳病所发。邪入为病、五脏所藏、五藏所主 *六经气血多少 *六经气血多少 *经脉表里 385
59.九针论第七十八 385
*禁刺、禁泻、补泻勿过、病逆勿刺 396
60.五禁第六十 396
60.五禁第六十 396
*禁刺、禁泻、补泻勿过、病逆勿刺 396
61.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399
*应节气之风为正风,反节气之风为邪风,月半之间一风雨为好年成,多则涝、少则旱 *八风伤人所病 *《九针论》身形应九野 399
61.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399
*应节气之风为正风,反节气之风为邪风,月半之间一风雨为好年成,多则涝、少则旱 *八风伤人所病 *《九针论》身形应九野 399
*贼风邪气中人因腠理开 *自然因素能影响人体*逢三虚者易暴死,得三实者不能伤 *冬至日观气象 *正月初一观风向 406
62.岁露论第七十九 406
*贼风邪气中人因腠理开 *自然因素能影响人体*逢三虚者易暴死,得三实者不能伤 *冬至日观气象 *正月初一观风向 406
62.岁露论第七十九 406
63.病传第四十二 412
*医应专一科 *明知阴阳如日醒,茫然无知如夜瞑 *大气入脏病传死期 412
63.病传第四十二 412
*医应专一科 *明知阴阳如日醒,茫然无知如夜瞑 *大气入脏病传死期 412
64.淫邪发梦第四十三 418
*梦为外界刺激作用于脏腑所致 *梦相与治 418
*梦为外界刺激作用于脏腑所致 *梦相与治 418
64.淫邪发梦第四十三 418
*标本先后治 421
*标本先后治 421
65.病本第二十五 421
65.病本第二十五 421
*针刺过程的各种反应 423
66.行针第六十七 423
66.行针第六十七 423
*针刺过程的各种反应 423
67.血络论第三十九 . 426
*刺血脉的不同反应 *刺血脉如何不发生意外*滞针 426
*刺血脉的不同反应 *刺血脉如何不发生意外*滞针 426
67.血络论第三十九 . 426
*人到偏僻处迷惑的原因 *形志病 *健忘、食欲不振、失眠、多眠、眼睑下垂 429
68.大惑论第八十 429
68.大惑论第八十 429
*人到偏僻处迷惑的原因 *形志病 *健忘、食欲不振、失眠、多眠、眼睑下垂 429
69.忧恚无言第六十九 436
69.忧恚无言第六十九 436
*癔病性失语 436
*癔病性失语 436
70.厥病第二十四 438
*多种头痛,多种心痛 *《癫狂》厥逆 438
*多种头痛,多种心痛 *《癫狂》厥逆 438
70.厥病第二十四 438
*杂病二十七条 446
71.杂病第二十六 446
*杂病二十七条 446
71.杂病第二十六 446
*周痹、众痹 453
72.周痹第二十七 453
*周痹、众痹 453
72.周痹第二十七 453
*颈腋淋巴结核 456
*颈腋淋巴结核 456
73.寒热第七十 456
73.寒热第七十 456
*发热性疾病 *杂病多条 *针刺勿过勿不及 458
74.寒热病第二十一 458
74.寒热病第二十一 458
*发热性疾病 *杂病多条 *针刺勿过勿不及 458
75.热病第二十三 463
*发热病十五条 *发热病予后判断 *热病禁刺*热病五十九穴 *杂病八条 *《素问·刺热论》热病气穴 463
*发热病十五条 *发热病予后判断 *热病禁刺*热病五十九穴 *杂病八条 *《素问·刺热论》热病气穴 463
75.热病第二十三 463
76.胀论第三十五 473
*水肿病的分类 *脏腑病水肿 473
*水肿病的分类 *脏腑病水肿 473
76.胀论第三十五 473
77.水胀第五十七 479
*水肿、肤胀、鼓胀、肠覃、石瘕体征 *《癫狂》风逆 479
*水肿、肤胀、鼓胀、肠覃、石瘕体征 *《癫狂》风逆 479
77.水胀第五十七 479
*癫痫类型 *狂症表现 483
78.癫狂第二十二 483
78.癫狂第二十二 483
*癫痫类型 *狂症表现 483
79.上膈第六十八 488
*气为上膈,虫为下膈 *蛔虫性肠梗阻所致脓肿 488
*气为上膈,虫为下膈 *蛔虫性肠梗阻所致脓肿 488
79.上膈第六十八 488
*针法的价值 *痈的病因 *痈的逆顺 *外科病逆顺 *内科病逆顺 490
80.玉版第六十 490
80.玉版第六十 490
*针法的价值 *痈的病因 *痈的逆顺 *外科病逆顺 *内科病逆顺 490
81.痈疽第八十一 497
81.痈疽第八十一 497
*食物营养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组织化脓的过程 *痈疽的表现、名称、治疗、预后。附录1.从内经看经络的实质 506
*食物营养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组织化脓的过程 *痈疽的表现、名称、治疗、预后。附录1.从内经看经络的实质 506
2.从内经看卫气的实质 514
2.从内经看卫气的实质 514
3.中西医肝脾名实颠倒证 521
3.中西医肝脾名实颠倒证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