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皖西锣鼓概况 1
一、皖西的地域含义 2
二、皖西锣鼓的地理与人文背景 2
三、皖西锣鼓的班社与分布 3
1、家族锣鼓 3
2、村寨锣鼓 5
3、棚子锣鼓 5
第二章 皖西锣鼓的乐器与演奏方式 11
一、乐器 11
1、弦类乐器 11
2、管类乐器 13
3、打击类乐器 15
二、演奏 17
1、演奏形式 17
2、演奏方法 18
3、指挥方法 20
第三章 皖西锣鼓的乐曲与乐谱 22
一、曲目 22
1、套曲 22
2、单曲 27
二、乐谱 28
1、谱本 28
2、谱字 31
3、谱字、律名、音名的对应关系 31
4、以“六”代“凡” 32
5、谱字的八度区别 32
三、记谱法 33
1、管弦乐曲与声乐曲的记谱方法 33
2、锣鼓曲的记谱方法 37
第四章 皖西锣鼓的宫调 42
一、律 42
二、均 43
三、宫 47
四、调 51
第五章 皖西锣鼓的考源索流 58
一、酝酿与积淀一——皖西锣鼓的孕育期 59
1、“加冠”术语与符号“?” 59
2、七孔唢呐 59
3、皖西锣鼓与其它乐种的关系 60
二、改制与定型——皖西锣鼓的生成期 69
三、转型与复兴——皖西锣鼓的发展期 71
第六章 南方锣鼓与北方鼓乐的比较 73
一、皖西锣鼓与陕北鼓乐在音乐形态上的比较 74
1、皖西锣鼓与陕北鼓乐的音响形态比较 75
2、皖西锣鼓与陕北鼓乐的曲体结构比较 80
3、皖西锣鼓与陕北鼓乐的宫调比较 83
4、皖西锣鼓与陕北鼓乐的乐谱比较 89
二、皖西锣鼓与陕北鼓乐在使用场合上的比较 90
三、皖西锣鼓与陕北鼓乐在运作模式上的比较 93
第七章 皖西锣鼓为实例的民族音乐学研究 97
一、民族音乐学的缘起 98
二、民族音乐学的建构 99
三、民族音乐学的发展 103
四、皖西锣鼓的产生原因分析 117
1、人类音乐思维方式的多样性 117
2、人类音乐性需要的多维性 119
3、经济利益的驱动性 121
4、社会环境的宽松性 121
5、文化传统的归属性 121
第八章 皖西锣鼓的功能与意义研究 123
一、皖西锣鼓的社会功能 123
1、皖西锣鼓的聚众功能 124
2、皖西锣鼓的造势功能 125
3、皖西锣鼓的抚慰功能 125
4、皖西锣鼓的教化功能 126
5、皖西锣鼓的亲合功能 128
二、皖西锣鼓的音乐学意义 129
1、皖西锣鼓丰富了中国音乐的表演形式 130
2、皖西锣鼓为异文化的音乐融合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131
三、皖西锣鼓的文化人类学意义 132
1、保持民族性的意义 132
2、认识民族性的意义 134
3、皖西礼俗与皖西锣鼓在建设现代文明中的意义 135
四、皖西锣鼓的社会学意义 138
1、皖西锣鼓在乡村社会学研究方面的意义 138
2、皖西锣鼓反映出的社会变迁的现实意义 140
3、皖西礼俗体现的社会凝聚力的意义 144
附录:皖西锣鼓常用曲牌 148
一、笨(清)锣鼓曲牌 148
《十三条》 148
《景阁兰》 151
《春富贵》 151
《凤凰三点头》 151
《十八番》 151
《元消》 152
《拨子头》 153
《闹江州》 153
《三拨子》 154
二、丝弦锣鼓(吹打兼有唱词)曲牌 155
《得胜令》 155
《春富贵》(上) 156
《春富贵》(下) 156
《风入松》 157
《石榴花》 158
《和番正宫调》 159
《双芙蓉》 160
《八仙》 161
三、唢呐清吹曲牌 163
《上香调》 163
《乙字调》 163
《二黄拨子》 164
《大开门》 164
《小开门》 165
《上香》 165
《快板凡字调》 166
《神调》 166
《慢板凡字调》 167
《小舟调》 168
结语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