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舌指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曹炳章原著;张成博等点校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3083441X
  • 页数:268 页
图书介绍:

辨舌指南卷一 1

绪言 1

第一编辨舌总论 6

第一章辨舌之生理解剖及功用 6

第一节 舌之构造 6

第二节 舌之乳头 6

第三节 舌之脉管 7

第四节 舌之脑气筋 7

第五节 舌之骨与舌根 7

第六节 舌之细胞与神经 7

第七节 舌之唾液腺 8

第八节 舌之功用 9

第二章辨舌之味觉神经及机能 13

第一节 味觉神经 13

第二节 神经种类及机能 13

第三节 味觉之错觉 19

第三章辨舌审内脏经脉之气化 21

第一节 手少阴心经 22

第二节 足少阴肾经 22

第三节 足太阴脾经 23

第四节 足阳明胃经 24

第五节 足太阳膀胱经 24

第六节 手少阳三焦经 24

第七节 足厥阴肝经 24

第四章辨舌察脏腑之病理 25

第五章辨舌明体质禀赋之鉴别 27

第一节体格 27

第二节 体质 28

第三节 禀赋 29

第六章辨舌质生苔之原理 32

第七章辨舌苔有根无根之鉴别 34

第八章辨舌苔察时温与伏热 35

辨舌指南卷二 39

第二编观舌总纲 39

第九章观舌之心法 39

第十章辨舌之形容 41

第一节 软硬 41

第二节胀瘪 42

第三节 战痿 43

第四节 歪斜 44

第五节舒缩 44

第六节 吐弄 46

第十一章辨舌之质本 47

第一节 点刺 47

第二节 瓣晕 49

第三节 星斑 50

第四节 裂纹 51

第五节 凸凹 52

第六节 直横 52

第十二章辨舌之神气 53

第一节 淡浓 54

第二节 深浅 55

第三节 荣枯 55

第四节 老嫩 56

第十三章辨舌之津液 57

第一节 润燥 57

第二节 滑涩 59

第三节 腐腻 60

第四节糙粘 61

第十四章辨舌之苔垢 62

第一节 常变 62

第二节 触染 64

第三节 全偏 65

第四节 薄厚 66

第五节 化退 67

第六节 滞郁 68

第十五章辨舌之颜色 68

第一节 白苔肺经(候卫分气分之表邪也) 69

第二节 黄苔胃经(候阳明里证之热邪也) 75

第三节 红色胆经(候少阳内发之温邪也) 77

第四节 绛色心经(候营分血分之温热也) 78

第五节 灰色脾经(候三阴之寒热也) 80

第六节 黑色脾经(候太阳湿土之寒热也) 81

第七节 紫色肾经(候少阴本脏之虚邪也) 84

第八节 焦紫肝经(候厥阴阳毒之危证也) 86

第九节 青滑肝经(候厥阴阳毒之危证也) 86

第十节 蓝色肝经(候肝脏之本色也) 86

辨舌指南卷三 88

第三编辨舌证治 88

第十六章仲景察舌辨证法 88

第十七章胡玉海察舌辨证法 89

第十八章吴坤安察舌辨证歌 95

第十九章察舌辨证之鉴别 105

第一节 虚实 105

第二节 寒热 107

第三节 真假 108

第四节 阴阳 109

第五节 顺逆 109

第六节 生死 110

第二十章舌病证治之鉴别 111

(甲) 舌之体质病 112

第一节 肿舌 112

第二节 木舌 113

第三节 重舌附连花舌、重腭、重龈 114

第四节 舌茵 115

第五节 舌黄 116

第六节 舌疔 116

第七节 舌痈 117

第八节 舌疮 117

第九节 舌衄 117

第十节 舌断 118

(乙) 舌之功用病 118

第一节 舌强 118

第二节 舌喑 119

第三节 舌痹 120

第四节 舌麻 120

第五节 舌纵 120

第六节 舌啮 121

第七节 舌吐 121

第八节 舌短 122

第二十一章辨舌病之治疗法 122

第一节 舌病简效方 122

第二节 舌病针灸法 124

第三节 舌病导引法 126

辨舌指南卷四 127

第四编辨舌各论 127

第二十二章 白苔类诊断鉴别法 127

第二十三章黄苔类诊断鉴别法 143

第二十四章黑苔类诊断鉴别法 156

辨舌指南卷五 181

第二十五章灰舌类诊断鉴别法 181

第二十六章红舌类诊断鉴别法 190

第二十七章紫舌类诊断鉴别法 202

第二十八章霉酱色舌类诊断鉴别法 209

第二十九章蓝色舌类诊断鉴别法 211

辨舌指南卷六 222

第五编杂论方案 222

第三十章辨舌杂论补遗 222

第三十一章察舌辨证之医案 236

第三十二章辨舌证治要方 244

第一节 发表之剂 245

第二节 攻里之剂 248

第三节 和解之剂 251

第四节 化利之剂 256

第五节 清凉之剂 257

第六节 温散之剂 261

第七节 补益之剂 263

第八节 杂治之剂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