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原序前言卷Ⅶ 心血管疾病第92章接待可能有心血管病的病人 (3- 3
提示心血管症状的病史 (3- 3
检查和发现心血管病征 (3- 7
小结 (3- 13
第93章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 (3- 14
心血管病类型 (3- 14
心血管病的重要性 (3- 14
心血管病的自然历程 (3- 14
心血管病的风险因素 (3- 15
亚临床性心血管病 (3- 19
心肌生理学 (3- 21
心脏解剖 (3- 21
第94章心功能和循环调控 (3- 21
特异性诊断技术第95章心脏放射学 (3- 31
放射解剖学 (3- 31
心脏大小 (3- 32
心腔大小 (3- 33
钙化 (3- 35
心包积液 (3- 37
肺血管 (3- 38
第96章心电图 (3- 42
导联系统 (3- 42
心脏细胞的电生理学 (3- 44
正常心电图 (3- 45
心电图分析步骤 (3- 47
物理学原理 (3- 50
第97章超声心动图 (3- 50
超声心动影像和测量 (3- 51
临床应用 (3- 51
第98章核心脏病学和计算断层扫描 (3- 59
核心脏病学 (3- 59
心肌灌注显像 (3- 59
心室功能的影像检查 (3- 63
超高速计算断层摄影 (3- 64
常规计算断层扫描 (3- 65
第99章心脏磁共振成像 (3- 66
胸主动脉和大血管 (3- 66
先天性心脏病 (3- 67
心脏肿瘤和团块 (3- 67
心包和心包积液 (3- 67
心室容积与肿块的定量检查 (3- 68
心肌病 (3- 68
MRI用于心脏病人的特殊考虑 (3- 69
第100章心导管和血管造影术(3- 70
适应证 (3- 70
禁忌证和风险 (3- 70
技术 (3- 71
血流动力学评估 (3- 71
心血管造影 (3- 73
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的辅助方法 (3- 75
心力衰竭 (3- 76
第101章心衰的病理生理 (3- 76
心衰综合征 (3- 79
心衰的临床表现 (3- 81
可能有心衰病人的检查 (3- 83
心衰病人的检查和追访 (3- 86
第102章心衰的处理 (3- 89
心衰病人的接待 (3- 89
心衰的预防 (3- 92
心衰的门诊治疗 (3- 92
因心衰住院病人的治疗 (3- 102
第103章电生理原理 (3- 108
基本原理 (3- 108
心律紊乱的病理生理 (3- 110
第104章 电生理诊断技术 (3- 113
心电图 (3- 113
电生理检查 (3- 115
激活顺序的标测 (3- 116
倾斜试验 (3- 116
心悸、头昏和晕厥的诊断途径 (3- 117
第105章室上性心律紊乱 (3- 120
快速心律紊乱 (3- 120
徐缓型心律紊乱 (3- 126
第106章室性心律紊乱和猝死(3- 132
室性期前复波 (3- 132
并行收缩 (3- 133
室性心动过速 (3- 134
加速的心室自主心律 (3- 134
心室扑动和纤颤 (3- 137
心源性猝死 (3- 138
第107章电生理性干预操作和手术 (3- 145
起搏器 (3- 145
经胸心复律和除颤 (3- 147
埋藏式复律/除颤器 (3- 148
射频导管消融 (3- 149
心律紊乱手术 (3- 150
第108章抗心律紊乱药 (3- 152
抗心律紊乱药的分类 (3- 152
药物 (3- 154
β受体拮抗剂 (3- 158
钙通道阻滞剂 (3- 160
第109章动脉高血压 (3- 162
定义 (3- 163
发生率和患病情况 (3- 164
特发性高血压及其心血管合并症的病因和发生机制 (3- 164
高血压风险 (3- 165
治疗 (3- 167
第110章肺动脉高压 (3- 185
肺循环血流动力学 (3- 185
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 (3- 186
肺动脉高压的诊断 (3- 187
与肺动脉高压有关的病变 (3- 189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3- 192
病因 (3- 194
定义 (3- 194
第111章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3- 194
一般原则 (3- 194
发生率和流行情况 (3- 195
病人接待 (3- 195
肺动脉高压 (3- 196
单纯性损害各论 (3- 198
特异性复杂损害 (3- 207
血管畸形 (3- 210
心脏位置异常 (3- 211
具体问题 (3- 211
第112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与血管生物学 (3- 2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形态学特征 (3- 2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血管生物学 (3- 215
风险因素的血管生物学 (3- 218
预防生物学 (3- 220
第113章心绞痛(3- 222
第114章急性心肌梗死 (3- 236
定义和历史考虑 (3- 236
发生率和病因 (3- 236
病理和病理生理 (3- 238
症状和体征 (3- 240
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体征 (3- 241
实验室鉴别诊断 (3- 242
鉴别诊断 (3- 244
病人处置 (3- 246
其他合并症 (3- 256
无Q波心肌梗死 (3- 256
监护渐减病房 (3- 257
风险分级 (3- 257
恢复和康复期 (3- 258
小结 (3- 259
第115章冠状动脉造影 (3- 262
历史背景 (3- 262
适应证 (3- 263
操作 (3- 264
合并症 (3- 264
支架 (3- 265
小结 (3- 267
粥样硬化斑切除器材 (3- 267
第116章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3- 269
冠状动脉搭桥移植术的适应证 (3- 269
冠心病手术治疗的基础 (3- 271
冠状动脉再次搭桥手术 (3- 272
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晚期结果 (3- 273
第117章瓣膜性心脏病 (3- 274
主动脉瓣狭窄 (3- 274
二尖瓣狭窄 (3- 279
二尖瓣关闭不全 (3- 283
二尖瓣脱垂 (3- 285
主动脉瓣回流 (3- 286
三尖瓣回流 (3- 288
瓣膜置换病人的手术后处理 (3- 289
肺动脉瓣狭窄 (3- 289
一般表现 (3- 291
扩张型心肌病 (3- 291
第118章心肌病 (3- 291
限制型心肌病 (3- 301
肥厚型心肌病 (3- 304
第119章心包病 (3- 309
正常心包解剖和功能 (3- 309
急性心包炎 (3- 309
心包积液 (3- 311
缩窄性心包炎 (3- 315
渗出性-缩窄性心包炎 (3- 317
主动脉瘤 (3- 318
第120章主动脉病 (3- 318
主动脉夹层形成 (3- 319
主动脉壁内血肿 (3- 322
IAKAYASU动脉炎 (3- 323
巨细胞性动脉炎 (3- 323
第121章末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3- 325
定义 (3- 325
病因 (3- 325
发生率和患病率 (3- 325
病理生理 (3- 326
临床表现 (3- 326
内科疗法 (3- 329
介入性治疗 (3- 330
急性动脉性缺血 (3- 331
第122章其他末梢动脉病 (3- 334
网状青斑 (3- 334
粥样硬化性栓塞 (3- 334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 336
血管痉挛病和外界温度改变有关的血管病 (3- 337
第123章末梢静脉病 (3- 343
病因和发病机制 (3- 343
临床表现 (3- 343
鉴别诊断 (3- 344
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3- 346
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3- 346
复发性静脉血栓形成 (3- 350
静脉血栓栓塞的长期治疗 (3- 350
第124章心脏肿瘤、外伤和系统性疾病 (3- 352
心脏肿瘤 (3- 352
心脏外伤 (3- 353
系统性疾病对心脏的侵害 (3- 354
第125章心脏移植 (3- 357
心脏移植受体 (3- 357
心脏供体 (3- 359
移植操作 (3- 359
移植后医疗 (3- 359
移植后生活 (3- 363
心肺移植 (3-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