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总序 1
前言 1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烟草昆虫和烟草害虫的概念 1
一、烟草昆虫 1
二、烟草害虫 1
三、食烟昆虫发生和取食特点 2
第二节中国烟草昆虫研究史 3
一、早期的记述 3
三、当代研究概况 4
二、近代和现代的研究 4
第二章昆虫学基础 7
第一节概述 7
一、昆虫纲和蛛形纲在动物界的分类学地位 7
二、腹足纲在动物界的分类学地位 8
第二节昆虫的外部形态 9
一、头部 9
二、胸部 15
三、腹部 19
第三节昆虫的内部解剖和生理 20
一、体壁 20
二、内部器官和功能 21
一、生殖方式 34
第四节昆虫的个体发育 34
二、个体发育过程和变态 35
三、个体发育各阶段 36
四、生活史 38
五、习性和行为 40
第五节昆虫形态分类 41
一、分类的阶元和双名法 41
二、昆虫纲的分目 42
三、重要的目与科 45
第六节昆虫生态 57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 57
二、种群 62
三、生物群落 68
四、生态系统 69
第三章烟草昆虫识别和烟田食物网 74
第一节烟草昆虫和食烟软体动物识别 74
一、直翅目 74
二、缨翅目 76
三、同翅目 77
四、半翅目 80
五、脉翅目 84
六、鞘翅目 85
七、双翅目 97
八、鳞翅目 98
九、膜翅目 105
十、食烟软体动物 107
第二节烟田蜘蛛和食烟昆虫病原微生物识别 109
一、烟田蜘蛛 109
二、食烟昆虫病原微生物 111
第三节烟草昆虫的同资源种团和烟田食物网 114
一、烟田食烟昆虫同资源种团 114
二、烟田食烟昆虫天敌同资源种团 115
三、贮烟昆虫同资源种团 117
四、烟田食物网 117
第四章食烟昆虫及食烟软体动物生物学 119
Ⅰ.烟田食烟昆虫 119
第一节切根种团 119
一、地老虎 119
二、蝼蛄 123
三、叩头虫 124
第二节刺吸种团 126
一、烟蚜 126
二、烟粉虱 138
三、斑须蝽和稻绿蝽 140
四、烟盲蝽 144
五、蓟马 145
六、烤烟根粉蚧 149
第三节刻叶种团 150
一、象甲 150
二、沙潜和土潜 150
一、烟夜蛾和棉铃虫 151
第四节洞—刻叶种团 151
二、斜纹夜蛾 164
三、甘蓝夜蛾 168
四、蟋蟀 169
五、短额负蝗 171
六、金龟 172
七、人纹污灯蛾 174
第五节潜叶种团和蛀茎种团 175
一、烟潜叶蛾 176
二、南美斑潜蝇 179
三、烟蛀茎蛾 181
一、马铃薯瓢虫 185
第六节网叶种团 185
二、茄二十八星瓢虫 187
第七节食烟软体动物 188
一、软体动物生物学概述 188
二、食烟软体动物种类 193
三、野蛞蝓 193
四、黄蛞蝓 195
五、双线嗜黏液蛞蝓 195
六、灰巴蜗牛 196
七、同型巴蜗牛 197
八、江西巴蜗牛 198
九、褐云玛瑙螺 199
第八节食叶种团 200
一、烟草甲 200
Ⅱ.贮烟昆虫 200
二、烟草粉斑螟 205
三、大谷盗 209
四、大理窃蠹 210
第九节食屑种团和食虫种团 211
一、黑毛皮蠹 211
二、拟裸蛛甲 212
三、锯谷盗 213
四、赤拟谷盗 214
五、玉米象和米象 216
六、麦蛾茧蜂 217
一、草蛉 220
第一节吸食种团 220
第五章食烟昆虫天敌生物学 220
二、花蝽 223
三、华姬蝽 224
四、环斑猛猎蝽 225
五、食蚜蝇 225
第二节嚼食种团 227
一、瓢虫 227
二、步甲 229
三、隐翅虫 230
第三节吮吸种团 231
一、草间小黑蛛 231
二、拟环纹豹蛛 232
四、烟田种群数量动态和保护利用 233
三、其他常见种类 233
第四节寄生种团 234
一、烟蚜茧蜂 235
二、棉铃虫齿唇姬蜂 238
三、稻蝽小黑卵蜂和斑须蝽蝽卵蜂 240
四、螟蛉绒茧蜂 241
五、食蚜异绒螨 242
第五节食烟昆虫病原微生物 242
第六章烟草昆虫与烟草的相互关系 244
第一节烟草对食烟昆虫的防御 244
一、不被选择性 244
二、抗生性 246
一、形态变化和生理补偿作用 250
第二节烟草对食烟昆虫取食的反应 250
二、生物化学物质含量的变化 251
第三节烟草昆虫对烟草的适应 252
一、取食与烟草叶面物质的关系 252
二、对烟碱的适应性 253
第四节烟草—食烟昆虫—食烟昆虫天敌间的相互作用 254
第七章昆虫预测技术与种群密度估测技术 255
第一节昆虫预测技术 255
一、物候学方法 255
二、形态指标法 256
三、发育进度法 256
一、烟草产值构成要素 257
四、有效积温法 257
第二节烟田食烟昆虫为害损失估测 257
二、食烟昆虫经济阈值的测定 258
第三节种群密度估测技术 261
一、抽样单位 261
二、抽样数量 262
三、抽样方式 262
四、定性抽样 263
第八章烟田烟草害虫综合治理 269
第一节概述 269
一、害虫综合治理概念 269
二、烟草害虫综合治理的生态学基础 270
一、农业防治 272
第二节治理方法 272
二、植物检疫 273
三、生物防治 273
四、物理机械防治 274
五、化学防治 275
六、治理方法的选择和整合 275
第三节杀虫剂 276
一、分类 276
二、剂型 278
三、毒力、毒性和药效 279
四、残留 280
五、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 280
六、对天敌的影响 284
七、烟用杀虫剂 285
第四节烟草不同生育期害虫的治理方法 286
一、幼苗(苗床)期 286
二、移栽至伸根期 288
三、旺长至采收期 290
四、留种田开花至种子成熟期 291
第九章贮烟害虫综合治理 292
第一节预防性措施 293
一、基础设施及检验 293
二、卫生管理 294
第二节物理机械措施 295
一、加热杀虫 295
三、实施“三控制”,抑制贮烟害虫滋生 296
二、冷冻杀虫 296
四、控制空气组分杀虫 298
五、辐射杀虫 298
六、阻隔防虫和灯诱杀虫 299
第三节性信息素诱捕器和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299
一、烟草甲雌性信息素诱捕器 299
二、烟草粉斑螟雌性信息素诱捕器 299
三、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300
第四节磷化氢熏蒸 300
一、熏蒸概述 300
二、磷化氢熏蒸 305
主要参考文献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