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杨松娜 1
第一节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1
第一篇 冠心病的基础 1
第二节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3
第二章 冠心病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 陈红 白玉蓉 11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11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 12
第三节 影响冠心病发生的因素 13
第三章 冠状动脉解剖 于恩华 19
第一节 冠状动脉的分支 19
第二节 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 23
第三节 冠状动脉的常见变异 24
第四节 冠状血管的侧支吻合 26
第五节 冠状动脉的组织学 27
第一节 冠脉循环的解剖与生理特点 28
第四章 冠状动脉血液循环生理学 张志文 刘 洁 28
第二节 冠脉循环的调节 30
第三节 病理状态对冠脉循环的影响 36
第五章 心肌收缩生理学 黄之瑜 张志文 40
第一节 概述 40
第二节 心肌细胞 40
第三节 兴奋收缩偶联和收缩过程 45
第四节 收缩力学 46
第五节 临床应用 57
第六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 高子芬 宫恩聪 58
第一节 冠状动脉和心脏各部分的供血 58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 60
第三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理变化 63
第四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68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71
第七章 冠心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赵 红 71
第二节 冠脉循环血流动力学监测 75
第八章 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 吴 彦 79
第一节 不稳定心绞痛分型及发生机制 79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分型和发生机制 80
第三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理生理学 80
第九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吴 彦 84
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表现 84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86
第三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 88
第二篇 冠心病病人的临床检查方法 90
第十章 病史采取与体格检查 吴 彦 徐成斌 90
第一节 病史采取 90
第二节 心血管病症状学 92
第三节 体格检查 100
第十一章 冠心病的心电图变化 陈穗金 103
第一节 心肌梗死 103
第二节 不典型心肌梗死 115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128
第四节 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 137
第五节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诊断 138
第十二章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郭丹杰 144
第一节 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意义 144
第二节 ACC/AHA有关动态心电图应用的指南 144
第十三章 运动心电图试验 郭丹杰 148
第一节 运动方法学 148
第二节 运动试验的方案及分类 148
第三节 运动试验的指征与禁忌证 150
第五节 运动试验的安全性及并发症 151
第四节 终止试验的各种指标 151
第七节 心电图表现 152
第六节 阳性标准 152
第八节 非心电图观测指标 153
第九节 运动心电图的诊断性应用 153
第十节 心梗后运动心电图试验 155
第十四章 冠心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刘美贞 王 纯 157
第一节 冠状动脉的解剖 157
第二节 心肌梗死的超声心动图改变 159
第三节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 163
第四节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超声心动图检查 165
第五节 负荷超声心动图 166
第一节 核心脏病学及其主要内容 171
第二节 心肌灌注显像 171
第十五章 冠心病的放射性核素及PET检查 高伯山 王 茜 171
第三节 心肌病变的阳性显像 179
第四节 核素心室显像在冠心病的应用 180
第五节 心血池断层显像 184
第六节 心肌PET显像 185
第十六章 冠心病的影像学诊断 杜湘珂 189
第一节 普通X线对冠心病的诊断 189
第二节 CT对冠心病的诊断 191
第三节 MRI心肌灌注对冠心病的诊断 192
第十七章 冠状动脉造影术 陈步星 196
第一节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96
第二节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设备 197
第三节 冠状动脉造影的投影体位及选择 198
第四节 冠状动脉造影的导管和插管径路 199
第五节 冠状动脉造影的处理常规 201
第六节 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操作步骤 202
第七节 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的结果分析和评价 204
第八节 冠状动脉造影中的药物试验 214
第九节 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及防治 215
第三篇 冠心病诊断学 219
第十八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血清学标志物 李邦清 219
第一节 血清学标志物 219
第二节 其他血清学标志物 222
第十九章 稳定性心绞痛 任景怡 223
第一节 发病机制 223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25
第三节 鉴别诊断 226
第四节 辅助检查 228
第五节 治疗 230
第二节 诊断与危险分层 233
第一节 病理特点 233
第二十章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 马 旃 233
第三节 治疗 236
第二十一章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吴 彦 239
第一节 临床表现 239
第二节 体格检查 241
第三节 心电图检查 242
第四节 血清学生化标志物 243
第五节 评价CAD的可能性及其危险性 247
第六节 病人的处理 249
第二十二章 ST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郭丹杰 253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 253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学改变及病理生理 254
第三节 临床表现 254
第四节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255
第五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 257
第六节 AMI后机械并发症及处理 258
第七节 治疗 261
第八节 AMI的二级预防 263
第二十三章 心肌梗死面积的测定 郑 毅 265
第二十四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陈江天 李 欣 268
第一节 乳头肌功能失调 268
第二节 心脏破裂 269
第三节 室间隔穿孔 270
第四节 乳头肌断裂 270
第五节 心室膨胀瘤 271
第六节 心律失常 273
第七节 血流动力学并发症 275
第八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其他并发症 277
第一节 急诊室内急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280
第二十五章 急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郑 毅 280
第二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284
第三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血清学标志物诊断和危险分层 285
第四节 急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技术 290
第二十六章 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评价 蒋宝琦 295
第一节 心绞痛的诊断评价 295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评价 297
第四篇 冠心病的内科治疗 299
第二十七章 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学 宋之明 299
第一节 抗心律失常药 300
第二节 改变肌力药 304
第三节 血管收缩剂 306
第四节 血管扩张剂 307
第五节 抗凝血药 309
第六节 促凝血药 310
第七节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 316
第八节 气道操作中的药物 319
第九节 利尿药 321
第二十八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王伟民 325
第一节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325
第二节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329
第三节 PCI的适应证、禁忌证 336
第四节 PCI术前准备、术中用药、术后处理 339
第五节 PCI成功的定义 341
第六节 PCI治疗结果的预测因素 342
第七节 PCI的并发症及防治 343
第八节 PCI血管再狭窄及防治 346
第一节 老年人心脏血管系统的形态学改变 354
第二十九章 老年人与冠心病 田雅文 354
第二节 老年人心脏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变 355
第三节 老年冠心病的特点 356
第四节 老年冠心病的治疗 357
第三十章 女性与冠心病 周慧青 359
第一节 女性冠心病的概况 359
第二节 冠脉血管重建术 361
第三节 其他特殊表现 363
第三十一章 青年人的心肌梗死 秦良光 367
第一节 概述 367
第二节 病因学的重要性 369
第三节 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和模式 375
第四节 结论 375
第三十二章 冠心病干预的内外科协作 徐 东 378
第一节 内外科协作的背景 378
第三节 外科手术治疗的干预 380
第二节 内科干预 380
第三十三章 冠心病人的康复治疗 陆丕能 387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治疗 387
第二节 心肌梗死的康复 391
第三十四章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内科治疗 蒋宝琦 395
第五篇 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398
第三十五章 冠心病外科治疗的历史 王京生 398
第一节 医学发展历史 398
第二节 心血管外科的历史 398
第三节 冠心病外科的发展历史 400
第四节 我国心血管外科的发展与现状 402
第五节 冠心病外科治疗的新进展 403
第三十六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赵鸿 409
第二节 稳定性心绞痛 410
第一节 左主干病变 410
第三节 不稳定性心绞痛 415
第四节 急性心肌梗死 417
第五节 再血管化的指征 418
第三十七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危险因素 赵 鸿 420
第一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效果 420
第二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 427
第三节 CABG术后纵隔炎的危险因素 427
第四节 CABG手术的中远期效果 428
第三十八章 冠心病外科的麻醉 马 骏 430
第一节 术前评估 430
第二节 术中监测 431
第三节 心肌缺血的监测 434
第四节 病例的麻醉计划 435
第五节 手术期间心肌缺血的原因和治疗 438
第六节 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麻醉 440
第三十九章 冠状动脉手术的体外循环 马 骏 444
第一节 概述 444
第二节 体外循环的准备与建立 444
第三节 体外循环的实施 445
第四节 体外循环的内分泌反应 446
第五节 酸碱平衡和脑血流量的调节 447
第六节 体外循环的终止 448
第七节 血液的稀释和液体平衡 449
第八节 体外循环的不良影响 450
第四十章 冠心病手术时的心肌保护 马 骏 454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 454
第二节 心肌停搏液及其灌注方法 454
第三节 心脏停搏液灌注的实施 456
第四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肌保护的进展 458
第五节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460
第六节 结论 461
第四十一章 血液保护 马 骏 462
第一节 概述 462
第二节 术前评估 463
第三节 心肺旁路中出血增多的原因 463
第四节 体外循环中止血及血液保护 465
第五节 术后出血的处理 467
第六节 结语 468
第四十二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桥血管的动力学基础 王冬青 侯广杰 470
第四十三章 CABG手术血管移植物的选择 肖 峰 王京生 王 进 477
第一节 胸廓内动脉 479
第二节 桡动脉 485
第三节 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 491
第四节 胃网膜动脉 495
第五节 腹壁下动脉 498
第六节 尺动脉 501
第七节 其他移植血管 505
第八节 移植物的使用 508
第九节 移植物的通畅 509
第四十四章 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任华 513
第一节 历史背景 513
第二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桥血管的选择策略 514
第三节 动脉桥血管的临床应用 516
第四节 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指征 543
第五节 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常用术式 544
第六节 治疗结果 548
第四十五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基本技术 陈生龙 552
第一节 手术切口及入路 552
第二节 插管 554
第三节 停跳液灌注 556
第四节 冠状动脉的暴露 560
第五节 关胸 562
第四十六章 标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 陈生龙 565
第一节 旁路移植策略 565
第二节 手术操作 567
第三节 容易出现的错误 572
第四节 结果 577
第四十七章 复杂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 陈生龙 582
第一节 大隐静脉序贯旁路移植术 582
第二节 胸廓内动脉序贯和复合旁路移植(游离血管桥)术 585
第三节 胸廓内动脉序贯和复合旁路移植术 587
第四节 胸廓内动脉、桡动脉及腹壁下动脉复合旁路移植术 591
第五节 左侧胸廓内动脉与单支桡动脉Y形吻合复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598
第六节 内膜剥脱术 601
第一节 PTCA并发症及病因 609
第四十八章 PTCA失败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赵 鸿 609
第二节 急性缺血并发症的内科防治 615
第三节 PTCA失败后的CABG手术 619
第四十九章 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于洪泉 626
第一节 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原因 626
第二节 旁路移植血管的术后病理改变 627
第三节 再次旁路移植术的临床问题 629
第四节 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外科技术 632
第五节 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其他方法 638
第六节 再次旁路移植术的效果 641
第五十章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陈 彧 643
第一节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急诊手术 643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急诊手术 645
第三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心肌缺血的急诊手术 649
第四节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多科室协作 650
第五十一章 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及川崎病 吴海松 吴 栋 652
第一节 冠状动脉瘘 652
第二节 法洛四联症和大血管转位中的冠状动脉变异 655
第三节 冠状动脉在主动脉起始部和分支的变异 660
第四节 川崎病 662
第五节 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症 665
第六节 冠状动脉瘤 676
第五十二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监护管理 金新新 680
第一节 CPU期间的通气管理 680
第二节 CPU期间的循环系统监护管理 685
第三节 CPU期间其他临床情况的监护处理 695
第五十三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护理管理 孟蕾沈 冬 焱 698
第一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计划 698
第二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常规监护项目 703
第三节 心电图观察 706
第四节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 711
第五节 肾功能监测 715
第六节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 717
第七节 临时起搏器患者的护理观察 718
第八节 主动脉球囊反搏使用常规 719
第九节 血气分析检验值的意义 721
第十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肺功能恢复治疗 722
第五十四章 老年病人CABG手术后的护理特点 孟 蕾 725
第一节 循环系统 725
第二节 呼吸系统 726
第三节 泌尿系统 727
第四节 消化系统 727
第六节 免疫系统 728
第五节 皮肤 728
第七节 老年人的水、电解质平衡 729
第八节 老年疾病的临床特点 730
第九节 老年人药物代谢的特点 731
第十节 老年人的人格心理特点 733
第五十五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董穗欣 735
第一节 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735
第二节 心律失常 738
第三节 低心排综合征 742
第四节 出血性心脏压塞 745
第五节 肺部并发症 748
第六节 肾功能衰竭 755
第七节 神经系统并发症 759
第八节 术后切口感染及纵隔感染 765
第九节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769
第一节 早期死亡率 774
第五十六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效果 张仁尧 774
第二节 围手术期并发症 777
第三节 移植血管通畅性 778
第四节 动脉移植物的应用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781
第五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远期疗效 783
第五十七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狭窄的防治 白振祥 789
第一节 常用移植材料及发生再狭窄的生物学因素比较 789
第二节 可能导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狭窄的外科技术因素 793
第三节 发生术后再狭窄的术后处理及患者原有相关疾病的控制情况 794
第四节 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狭窄的基本原则 794
第五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798
第五十八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的随访 金新新 803
第一节 术后随访的意义 803
第二节 术后随访的内容 805
第五十九章 心室游离壁破裂 陈 彧 813
第六篇 心肌梗死并发症的治疗 813
第六十章 心室间隔穿孔 陈 彧 819
第六十一章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陈 彧 832
第六十二章 左心室室壁瘤 陈 彧 844
第六十三章 室性心律失常的内科治疗 金新新 853
第六十四章 室性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 王京生 865
第六十五章 心源性休克的诊治 徐 东 875
第一节 流行病学 875
第二节 心源性休克的病理 876
第三节 心源性休克的预测 876
第四节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措施 878
第五节 心源休克治疗的现代理念 882
第七篇 人工机械辅助循环装置及其他 886
第六十六章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应用 陈生龙 886
第一节 机械性循环支持的历史 890
第一部分 左心辅助的基础与临床 890
第六十七章 左心辅助装置 管玉龙 董培青 890
第二节 左心辅助期间的病理生理改变 893
第三节 左心辅助期间的麻醉管理 895
第四节 围术期的管理 897
第五节 左心辅助支持期间的恢复 902
第二部分 左心辅助设备 903
第一节 左心辅助设备的选择 903
第二节 外置式支持设备 904
第三节 内置式辅助支持 910
第六十八章 离心泵 管玉龙 董培青 930
第一节 离心泵的植入及管理 931
第二节 离心泵的应用 934
第六十九章 人工心脏 管玉龙 董培青 939
第一部分 CardioWest全人工心脏 939
第一节 轴流泵 942
第二部分 人工心脏的展望 942
第二节 心外压迫机械设备 945
第三节 PSU全植入式心脏辅助系统和全人工心脏 947
第四节 HeartSaver VAD全植入式心室辅助设备 948
第七十章 心脏移植 万 峰 952
第一节 心脏移植手术发展史 952
第二节 受体和供体的选择及供体心脏的保存 952
第三节 手术过程 953
第四节 移植心脏的生理 957
第五节 免疫抑制治疗 957
第六节 术后并发症 959
第七十一章 动力性心肌成形术 沈冬焱 964
第七十二章 部分左室切除术 沈冬焱 980
第一节 冠心病伴主动脉瓣狭窄 991
第八篇 冠心病伴重要血管病 991
第七十三章 冠心病伴主动脉瓣疾病 杨碧波 991
第二节 冠心病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992
第三节 治疗决策 992
第四节 外科技术 994
第五节 特殊问题 995
第六节 预后 996
第七十四章 冠心病伴升主动脉粥样硬化 杨碧波 998
第一节 升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概念 998
第二节 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防治原则 999
第三节 手术技巧 999
第七十五章 冠状动脉合并颈动脉闭塞疾病 高 峰 1007
第一节 手术方法的选择 1007
第二节 手术技术 1008
第三节 预后 1014
第七十六章 主动脉根部病变与冠状动脉疾病 王京生 1016
第一节 升主动脉瘤与冠心病 1016
第二节 检查与诊断 1017
第三节 治疗 1018
第七十七章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张小明 1026
第一节 病因及病理 1026
第二节 临床表现 1028
第三节 治疗 1030
第九篇 冠心病外科治疗的新进展 1044
第七十八章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万 峰 1044
第一节 历史回顾 1044
第二节 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麻醉 1045
第三节 OPCAB技术 1047
第四节 通畅率的评估 1049
第五节 临床疗效 1050
第六节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前景 1051
第七十九章 冠心病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 万 峰 1054
第一节 发展简史 1054
第二节 作用机制 1054
第三节 仪器种类 1056
第四节 操作方法 1057
第五节 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 1058
第六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1059
第七节 并发症 1059
第八节 疗效 1060
第八十章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凌云鹏 1063
第一节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基本知识 1063
第二节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外科技术特点 1066
第三节 内镜辅助下二次开胸 1071
第四节 学习提示 1073
第八十一章 胸腔镜辅助微创冠脉旁路移植术 李剑锋 1074
第八十二章 分子旁路移植术 江 龙 1082
第一节 基因载体的构建 1082
第二节 目的基因的转染 1083
第三节 分子旁路移植术的机制 1085
第四节 分子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1086
第五节 分子旁路移植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1087
第八十三章 细胞移植 江 龙 1090
第一节 移植细胞的选择 1090
第二节 心肌损伤的模型 1092
第三节 心肌细胞种植方式 1093
第八十四章 异种移植 沈冬焱 1096
第一节 手术适应证 1101
第二节 方法和技术 1101
第八十五章 Heart port技术的应用 王京生 1101
第三节 在Heart port方法下的CABG手术 1102
第四节 Heart port技术的并发症与效果 1103
第八十六章 相关技术的进展 杨碧波 1105
第一节 经皮穿刺体外循环 1105
第二节 心室辅助装置 1106
第三节 内镜取大隐静脉技术 1106
第四节 机器人辅助手术 1109
第五节 冠状动脉旁路吻合技术 1111
附录 1112
Ⅰ.生命体征监护常用参数参考值 1112
Ⅱ.心脏病常用实验检查正常参考值 1117
Ⅲ.心外科病房术前及术后监护常规 1128
(一)术前诊断项目常规 1128
(三)术前常用药物 1129
(二)术前准备常规 1129
(四)术后监护项目常规 1133
(五)心脏手术后监护医嘱 1135
(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常用药物简表 1137
(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机应用常规 1139
(八)心脏手术后病人机械通气管理常规 1143
(九)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常规 1146
(十)心外膜起搏器使用常规 1148
Ⅳ.冠心病病人标准教育计划内容 1149
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肺功能恢复治疗 1155
Ⅵ.美国胸心外科医师协会资料指南 1158
Ⅶ.冠心病外科治疗数据登记表(阜外医院) 1165
Ⅷ.ACC/AHA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状况评估实施纲要 1171
Ⅸ.临床常用计量单位符号及英汉医学略语表 1178
Ⅹ.冠心病常用英文名词 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