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战前的日本共产党 1
第一节 日共诞生的条件与历史意义 1
一 日共诞生的国内外条件 1
二 日共的诞生及历史意义 21
第二节 日共的纲领路线与共产国际 24
一 日共纲领路线的演变 24
二 共产国际在日共纲领路线制定中的作用 28
第三节 日共的主要斗争活动 36
一 反对统治阶级血腥镇压的斗争 37
二 反对政府发动侵略战争的斗争 41
三 反对党内“左”右倾错误的斗争 48
第一节 “占领下的和平革命”(1945—1949) 51
第二章 “日本式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选择 51
一 战后初期日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及对日共的影响 52
二 “占领下的和平革命”思想的提出 57
三 “占领下的和平革命”思想的得与失 61
第二节 “占领下的暴力革命”(1950—1957) 64
一 冷战初期日本面临的国内外背景及对日共的影响 64
二 “占领下的暴力革命”思想的提出 70
三 “占领下的暴力革命”思想及严重后果 75
第三节 “争取和平革命”(1958—1969) 80
一 冷战中期日本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及对日共的影响 80
二“争取和平革命”思想的提出 84
三“争取和平革命”思想的确认及其意义 89
一 冷战后期日本面临的国内外情势及对日共的影响 93
第四节 “人民议会主义”(1970—1989) 93
二 “人民议会主义”思想的提出 97
三 “人民议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与历史意义 101
第五节 “资本主义框架内的民主改革”(1990至今) 106
一 世纪之交日本面临的国内外态势及对日共的影响 107
二 “资本主义框架内的民主改革”思想的提出 114
三 “资本主义框架内的民主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119
第三章 “日本式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主张 125
第一节 政治上的“工人阶级的政权”论 125
一 通过反对“两大敌人”的“两个阶段不间断革命” 126
二 建立“工人阶级的政权” 128
三 未来日本社会主义与“成长期” 132
一 “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 137
第二节 经济上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论 137
二 “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 141
三 “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144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上的无“国家哲学”论 147
一 科学社会主义是日共的指导思想 147
二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表述 151
三 科学社会主义不能作为“国家哲学” 154
第四节 国际政策上的“独立自主”论 156
一 以“独立自主”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政策 156
二 日共与苏、中两党关系 160
第五节 党的建设理论 168
一 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方针 169
二 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170
第六节 理论建设上的经验教训 183
一 对革命形势的过高估计 183
二 理论路线的意识形态化 186
三 国际政策上的僵化性 188
四 党建上的突击性 189
第四章 “日本式社会主义”的主要实践活动 191
第一节 重视议会选举的斗争 191
一 选举斗争的方针策略 192
二 国会斗争 195
三 选举斗争中的成就与问题 197
第二节 争取建立统一战线和民主联合政府的斗争 198
一 斗争的发展阶段 199
二 重视对群众团体的工作 210
三 主要经验教训 212
第三节 反对日美安全条约的斗争 216
一 条约的实质 217
二 斗争的发展过程 218
三 斗争中的成果与问题 222
第四节 反对修改和平宪法的斗争 224
一 修宪的目的 224
二 斗争的发展过程 226
三 日共的态度 230
第五节 反对修改历史教科书的斗争 231
一 修改历史教科书的实质 232
二 日共的认识 235
一 阁僚参拜靖国神社的实质 237
第六节 反对阁僚参拜靖国神社的斗争 237
二 日共的立场 241
第五章 面向21世纪的日本共产党 246
第一节 新世纪日共对理论路线的新调整 246
一 二十二大召开时的日本国内外势态 246
二 理论路线调整的主要内容 251
第二节 新世纪日共在日本政坛中的地位和作用 258
一 日共向“右”转 258
二 日共仍是日本政坛中的一支左翼力量 260
三 日共在日本政坛中的作用 263
第三节 新世纪日共面临的机遇 266
一 日共已成为革新力量的代表,可能获得更多革新力量的支持 266
二 廉洁政党形象的树立,将使日共赢得更多选民的信任 268
三 新老领导班子的顺利交接,使日共显现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形象 272
四 灵活现实的理论路线,可能使日共更能适应新形势和贴近群众 274
第四节 新世纪日共面临的挑战 278
一 右翼势力的猖獗,反共土壤的深厚,使许多国民对日共产生了偏见 279
二 传统的思想文化特征,特有的企业管理模式,加大了日共动员工人阶级的难度 281
三 “中产阶级”的形成,“中流意识”的泛化,增加了国民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难度 285
四 工人阶级和同盟军对日共的关注不够,使日共发展空间有限 288
五 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调整,可能使日共失去传统支持力量的拥护 295
结论 298
主要参考文献 313
后记(一) 321
后记(二)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