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脑动脉解剖学基础 2
第1章 主动脉弓分支 2
1.1 头臂干、颈总动脉 3
1.2 锁骨下动脉 3
第2章 颈外动脉 6
2.1 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 6
2.2 枕动脉、耳后动脉 7
2.3 咽升动脉、上颌动脉、颞浅动脉 8
第3章 颈内动脉系统 11
3.1 颈内动脉 11
3.2 眼动脉 12
3.3 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 13
3.4 大脑前动脉 13
3.5 大脑中动脉 15
第4章 椎-基底动脉系统 17
4.1 椎动脉 17
4.2 基底动脉 18
第5章 脑底动脉环及脑动脉分支间吻合 22
5.1 脑底动脉环 22
5.2 脑动脉分支间吻合 23
第二篇 脑动脉狭窄的基础与临床 32
第6章 脑动脉狭窄的病因及分布 32
6.1 脑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表述 32
6.2 脑动脉狭窄病因 33
6.3 脑动脉狭窄分布 39
第7章 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及发病机制 44
7.1 病因分型 44
7.2 发病机制 49
第8章 脑动脉狭窄/闭塞的临床表现 53
8.1 前循环动脉狭窄/闭塞的临床表现 53
8.2 后循环动脉狭窄/闭塞的临床表现 59
8.3 脑卒中临床常用评分量表 64
第9章 脑动脉狭窄/闭塞的治疗 71
9.1 药物治疗 71
9.2 血管内治疗 77
9.3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90
第三篇 脑动脉侧支循环基础 96
第10章 血流动力学和侧支循环概述 96
10.1 血流动力学概述 96
10.2 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 97
10.3 侧支循环概述 98
10.4 影响侧支循环的因素 100
10.5 侧支循环与微循环的区别与联系 101
第11章 脑动脉侧支循环类型及途径 103
11.1 颅内动脉侧支循环 103
11.2 颅外至颅内动脉侧支循环 109
11.3 颅内至颈外动脉侧支循环 112
11.4 颅外动脉窃血及侧支循环 112
11.5 烟雾病侧支循环 115
11.6 胚胎遗留血管对侧支循环的影响 117
第12章 脑动脉侧支循环代偿能力 121
12.1 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 121
12.2 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 124
第四篇 评估脑动脉侧支循环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130
第13章 评估脑动脉侧支循环的方法 130
13.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130
13.2 经颅多普勒超声 140
13.3 磁共振血管成像 143
13.4 CT血管成像 145
第14章 评估脑动脉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 149
14.1 临床评价和解释 149
14.2 制定治疗策略和疗效评估 150
14.3 颈动脉围术期评估 151
14.4 药物疗效评估 151
14.5 卒中风险和预后评估 152
第五篇 经颅多普勒检测技术 156
第15章 临床应用及进展 156
15.1 国外检测方法及标准 156
15.2 国外临床适应证及预期结果 160
15.3 国内临床应用现状与改进措施 166
第16章 血流参数分析 169
16.1 血流速度 169
16.2 搏动指数 178
16.3 血流方向 180
16.4 血流频谱 182
第17章 检测技术及诊断性结论 184
17.1 仪器检测参数调节 184
17.2 颅内动脉检测 185
17.3 颅外动脉检测 191
17.4 诊断性检测步骤 194
17.5 颈总动脉压迫试验 196
17.6 M-模血流检测技术 197
17.7 检测结果描述及诊断性结论 199
第18章 评估脑动脉侧支循环及诊断脑动脉狭窄/闭塞 203
18.1 评估脑动脉侧支循环或窃血 203
18.2 诊断颅外动脉狭窄/闭塞 216
18.3 诊断颅内动脉狭窄/闭塞 222
18.4 烟雾病的脑血流改变 227
第19章 与脑卒中相关的脑血流监测及评估技术 229
19.1 脑血流中微栓子监测 229
19.2 脑血管舒缩反应性评估 234
19.3 脑血管痉挛监测 236
19.4 颅内压增高和脑循环停止监测 240
19.5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术期监测 246
19.6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术期监测 248
19.7 经颅多普勒监测溶栓及超声溶栓 251
19.8 镰状细胞病监测 257
19.9 功能性经颅多普勒超声 257
第20章 新型脑血流监测及评估系统 261
20.1 系统构建 261
20.2 系统配置及功能 262
第六篇 病例解读 270
颅外动脉狭窄/闭塞(病例01~23) 270
颅内动脉狭窄/闭塞(病例24~45) 337
烟雾病及胚胎遗留血管(病例46~50) 398
参考文献 412
中英文名词对照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