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1章 投资银行概论 1
1.1 投资银行的定义 2
1.2 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 4
1.3 投资银行的发展沿革 10
1.4 投资银行的展望 15
1.5 全书导览 16
第2章 电子金融 25
2.1 电子金融的定义与特性 25
2.2 电子银行 26
2.3 在线投资银行 38
2.4 网络投资理财 51
2.5 结论 56
第一篇 资金募集篇 59
第3章 台湾承销业务 59
3.1 承销商的角色和功能 59
3.2 承销业务与承销方式 62
3.3 承销作业程序 72
3.4 二类股制度简介 78
3.5 结论:承销业未来的趋势 84
第4章 国际承销业务 86
4.1 台湾承销制度与国际承销制度的比较 87
4.2 ADR与GDR的发行与承销 93
4.3 亚洲企业ADR与GDR发行承销市场现况 97
4.4 海外债券及海外可转换公司债 99
4.5 NASDAQ上市 102
4.6 台湾企业赴海外发行有价证券的申请程序 104
4.7 结论 107
附录A 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承销制度 107
第5章 私募业务 112
5.1 私募市场的发展 112
5.2 投资银行的角色 114
5.3 私下募集的优劣 116
5.4 私募备忘录 117
5.5 私下募集的种类 118
5.6 结论 121
附录A 台湾公司债私募发行规定暨作业流程 122
第6章 创投事业与投资评估 127
6.1 创业投资的基本介绍 127
6.2 创业投资的经营形态 130
6.3 创业投资的流程 132
6.4 如何撰写投资计划评估报告 137
6.5 创业投资案源分析 142
6.6 台湾创投的未来发展 143
6.7 结论 146
第二篇 财务顾问篇 151
第7章 企业评价 151
7.1 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151
7.2 企业价值的关键决定因素 155
7.3 多元化企业之评价 159
7.4 网络公司之评价 163
7.5 结论 167
第8章 购并业务 169
8.1 购并的基本概念 169
8.2 购并的成本与利益 176
8.3 购并的五大步骤 177
8.4 投资银行在购并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182
8.5 投资银行担任购并财务顾问的商机 185
8.6 银行购并 186
8.7 购并的抗拒 191
8.8 结论 194
第9章 融资收购 195
9.1 融资收购的背景 195
9.2 融资收购的类型 196
9.3 投资银行在LBO里的角色 198
9.4 融资收购的重要机制:过渡性贷款 199
9.5 融资收购的资金来源 201
9.6 融资收购在台湾的可行性 204
9.7 结论 205
附录A 融资收购个案研讨:Napan集团 206
第10章 项目融资规划 208
10.1 项目融资的定义与特性 208
10.2 财务顾问在项目融资里的角色 211
10.3 BOT模式 230
10.4 结论 237
第11章 民营化业务 238
11.1 公营事业民营化的意义、目的与方式 238
11.2 公营事业民营化的评选标准 241
11.3 公营事业民营化的规划 243
11.4 海外民营化概况与其他释股方式 250
11.5 结论 254
附录A 公营事业民营化进度 254
附录B 公营事业移转民营条例施行细则(1999年6月30日版) 257
第三篇 资产管理篇 265
第12章 资产管理概论 265
12.1 资产管理的意义 265
12.2 世界主要国家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 267
12.3 台湾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 270
12.4 资产管理机构的投资决策流程 274
12.5 资产管理与共同基金 276
12.6 全权委托投资业务 281
12.7 结论 283
第13章 资产管理技术(一):投资分析 284
13.1 总体经济与股票市场 284
13.2 产业定义及分类 292
13.3 产业分析 294
13.4 竞争分析 299
13.5 政府政策与结构性改变 301
13.6 公司分析 302
13.7 新经济冲击:量与质的评价 304
13.8 基本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 308
13.9 结论 310
第14章 资产管理技术(二):套利操作 311
第一部分 无风险套利 312
14.1 无风险套利的意义 312
14.2 无风险套利操作的类型 312
14.3 无风险套利操作的应用——以台股股价指数期货为例 314
14.4 无风险套利操作的应用——以可转换公司债为例 317
第二部分 风险套利 318
14.5 风险套利的意义 318
14.6 风险套利的种类 320
14.7 风险套利机会的分析重点 321
14.8 分析风险套利的成功概率 323
14.9 风险套利的市场概况 324
14.10 结论 324
第15章 对冲基金操作技术 326
15.1 正视长期投资风险 326
15.2 对冲基金与一般基金的差异 328
15.3 对冲基金的操作——全球经济分析 330
15.4 对冲基金的操作——投资组合风险管理技巧 332
15.5 对冲基金的操作——资产配置及技术面工具 333
15.7 对冲基金的操作——建立股票空头头寸对冲 334
15.6 对冲基金的操作——利用债券对冲 334
15.8 对冲基金的操作——利用市场波动交易 335
15.9 对冲基金的操作——收益率套利 336
15.10 对冲基金市场的组成分子 338
15.11 对冲基金的现况与展望 339
15.12 结论 341
附录A 长期资本公司(LTCM)事件始末与启示 341
第四篇 财务工程与风险管理篇第16章 金融商品设计:以互换为例 347
16.1 新金融商品的基本原理 347
16.2 利率互换的设计过程 349
16.3 资产互换与负债互换的设计过程 356
16.4 非标准型利率互换的设计过程 363
16.5 结论 379
第17章 风险管理技术(一):利率风险 380
17.1 利率期货 380
17.2 远期利率合约 392
17.3 利率互换 395
17.4 利率期权 408
17.5 结论 418
第18章 风险管理技术(二):汇率风险 419
18.1 外汇期货 419
18.2 外汇期权 423
18.3 外汇金融工具应用实例 430
18.4 货币互换 437
18.5 结论 445
第19章 风险管理技术(三):权益风险 446
19.1 投资组合保险 446
19.2 指数期货 448
19.3 股价指数期权 461
19.4 结论 476
第20章 衍生性商品定价技术 477
20.1 期权的定价 477
20.2 期货商品定价 490
20.3 利率互换定价 497
20.4 股权互换定价 502
20.5 在险价值:观念与应用 505
20.6 结论 512
第21章 金融资产证券化 513
21.1 不动产抵押债权证券化:GNMA保证的转手证券 514
21.2 不动产抵押债权证券化:政府机构发行之PC及MBS 516
21.3 提前偿还风险及定价 519
21.4 衍生性转手证券 522
21.5 其他金融资产证券化:资产担保证券 526
21.6 资产担保证券市场的要角:汽车贷款债权担保证券及信用卡应收款担保证券 528
21.7 洲国家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展现况 531
21.8 台湾资产管理公司的催生 536
21.9 结论 539
第22章 台湾新金融商品的发展 541
22.1 债券商品创新的价值 541
22.2 多空浮动利率债券 543
22.3 利率上下限债券 546
22.4 债券分割 547
22.5 阶梯式付息债券 548
22.6 台湾企业债券创新的目标 550
22.7 浮动利率票券的衍生 551
22.8 认购(售)权证 560
22.9 结论 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