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戏曲研究篇 3
中国古代戏曲的基本形式 3
说说“参军戏” 11
家庭伦常生活的准确写照——《琵琶记》思想价值新探 14
元代“四大南戏”探析 24
亦庄亦谐的喜剧手段——元杂剧科诨新探 28
元杂剧《黑旋风双献功》喜剧手段探究 35
论《李逵负荆》的喜剧手段 41
元散曲的幽默及成因初探 48
元散曲的瑕疵与遗憾——元散曲女性形象塑造的倾向及成因 55
元代婚恋爱情杂剧儒生形象刍议 61
呼唤清廉 歌颂正义——元公案戏清官良吏形象初探 68
元公案剧中良吏的典型——王翛然、张鼎 74
《窦娥冤》悲剧价值新探 79
合情入理的大团圆结局——《诈妮子调风月》结局新探 85
关汉卿杂剧的再认识 90
无奈与喟叹——《汉宫秋》题旨探胜 96
论元杂剧爱情戏对唐传奇爱情小说的嬗变 104
元“乐府”抒情手法探析 109
论元散曲色彩世界的艺术创构 115
贯云石散曲风格探究 126
论元曲语言的共同倾向 134
高师成教古代戏曲备教策略 140
元杂剧鉴赏之“授人以渔” 145
谈传奇《浣纱记》的创新 152
谈《牡丹亭》独具魅力的浪漫主义特色 156
沈璟传奇剧作的重新思考 159
论徐渭《四声猿》对元杂剧的继承和创新 165
昆腔·昆曲·昆剧 172
谈清代地方戏的成就和特色 175
戏曲杨家将爱国主义精神新探 178
谈戏曲中“杨门女将”的独特魅力 183
戏曲鉴赏篇 191
《大韶》 191
《大武》 191
《九歌》 192
《总会仙唱》 193
《东海黄公》 193
《公莫舞》 194
《大面》 194
《拨头》 195
《踏谣娘》 195
《张协状元》 196
《拜月亭》 196
《救风尘》 197
《望江亭》 198
《窦娥冤》 198
《鲁斋郎》 199
《蝴蝶梦》 200
《单刀会》 200
《西厢记》 202
《汉宫秋》 203
《梧桐雨》 204
《墙头马上》 205
《倩女离魂》 205
《李逵负荆》 206
《双献功》 207
《赵氏孤儿》 207
《黄粱梦》 208
《陈抟高卧》 209
《范张鸡黍》 209
《两世姻缘》 209
《宦门子弟错立身》 210
《小孙屠》 210
《荆钗记》 211
《白兔记》 212
《拜月亭记》 212
《杀狗记》 213
《琵琶记》 214
《紫钗记》 215
《牡丹亭》 215
《南柯梦》 216
《邯郸梦》 216
《清忠谱》 217
《风筝误》 217
《巧团圆》 218
《长生殿》 219
《桃花扇》 219
《四声猿》 220
《三气周瑜》 221
《空城计》 221
《金沙滩》 222
《辕门斩子》 224
《四郎探母》 224
《风波亭》 225
《打焦赞》 225
《铁弓缘》 226
《何文秀》 226
《铡判官》 227
作家、流派篇 231
董解元 231
关汉卿 232
白朴 233
马致远 234
杨显之 236
张养浩 236
高明 237
刘时中 238
王实甫 239
郑光祖 240
纪君祥 241
康进之 241
高文秀 243
石君宝 243
尚仲贤 244
睢景臣 244
乔吉 245
汤显祖 246
沈璟 248
梁辰鱼 249
李玉 249
李渔 251
孔尚任 252
洪昇 253
徐渭 254
元曲四家 254
元杂剧四大悲剧 255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255
四大南戏 255
临川四梦 255
临川派 255
吴江派 256
苏州派 256
昆山派 257
花雅之争 257
五代戏剧名家 257
中国近现代地方戏简介 259
后记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