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锡利,秦晓鸣主编;山东省昌乐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209010327
  • 页数:674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概述 1

大事记 13

第一编 地理 69

第一章 建置 69

第一节 隶属沿革 69

第二节 区划更易 70

第三节 县城 乡镇 72

第二章 自然地理 83

第一节 地质 83

第二节 地貌 84

第三节 水文 86

第四节 气候 90

第五节 土壤 植被 97

第六节 自然资源 100

第七节 自然灾害 104

第三章 人口 106

第一节 人口规模 106

第二节 人口变动 108

第三节 人口构成 111

第四节 劳动人口 113

第五节 人口素质 114

第六节 婚姻家庭 117

第七节 姓氏 117

第八节 计划生育 118

第四章 城乡建设 122

第一节 县城建设 122

第二节 村镇建设 129

第三节 建筑业 130

第四节 环境保护 131

第二编 政治 13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昌乐地方组织 137

第一节 地下党组织的创建与发展 137

第二节 中共昌乐县委员会 147

第三节 县委工作概要 160

第四节 党的历次代表大会 163

第五节 党员教育 169

第六节 统一战线 171

第七节 纪律检查 172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昌乐地方组织 174

第一节 组织 174

第二节 活动 175

附: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昌乐地方组织 176

第三章 社会团体 178

第一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昌乐地方组织 178

第二节 工会 183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185

第四节 农会 188

第五节 中国少年先锋队昌乐地方组织 189

第六节 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191

第七节 其他社团 192

第一节 昌乐县参议会 194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4

第四章 权力机关 194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196

第四节 代表选举 201

第五节 人大常务委员会 202

第六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204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的建立和发展 210

第五章 行政机构 210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职能部门 213

第三节 基层行政机构 221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工作制度 222

第五节 清代县衙 227

第六节 民国县公署县政府 228

第一节 历届政协委员会会议 231

第六章 人民政协 231

第二节 政协常务委员会 234

第七章 公安司法 243

第一节 公安 243

第二节 检察 248

第三节 审判 251

第四节 司法行政 254

第一节 民政 256

第八章 政务 256

第二节 人事 263

第三节 劳动 268

第四节 信访 281

第五节 外事侨务 283

第六节 档案 284

第三编 军事 289

第一章 地方武装 289

第一节 国民党武装 289

第二节 人民武装 289

第三节 县人民武装部 291

第四节 基层人民武装部 291

第二章 驻军 293

第一节 清朝驻军 293

第三节 人民军队 294

第二节 国民党军队 294

第一节 清及民初时期 295

第三章 兵事 295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 296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 298

第四节 拥政爱民 299

第四章 兵役制度 307

第一节 国民党兵役制度 307

第二节 人民军队兵役制度 307

第五章 民兵 310

第一节 组织建设 310

第二节 武器装备 311

第三节 军政训练 314

第四节 民兵任务 316

第六章 人民防空 318

第一节 指挥机构 318

第二节 工程设施 318

第四编 经济 321

第一章 经济综述 321

第一节 经济制度变革 321

第二节 经济结构 324

第三节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325

第二章 农业 326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 328

第二节 生产方式 328

第三节 农作物 331

第四节 耕作制度 333

第五节 三种主要经济作物 334

第六节 植物保护 342

第七节 农机具 343

第八节 畜牧业 343

第一节 植树造林 345

第三章 林业 345

第二节 林场 苗圃 346

第三节 林木抚育 347

第四章 水利 349

第一节 河流治理 349

第二节 蓄水工程 350

第三节 灌溉工程 352

第五节 涝害防治 357

第六节 水土保持 357

第四节 灌溉工具 357

第五章 工业 359

第一节 所有制 360

第二节 矿业 361

第三节 化学工业 363

第四节 机械工业 364

第五节 电子工业 366

第六节 建材工业 366

第七节 纺织业 369

第八节 服装 皮革业 370

第九节 酿造业 食品 371

第十节 造纸 印刷业 372

第十一节 木器 加工业 373

第六章 交通 374

第一节 旧有道路 374

第二节 现代公路 375

第三节 交通监理 380

第四节 铁路 381

第七章 邮电 382

第一节 邮运 383

第二节 投递 384

第四节 汇兑 385

第五节 包裹 385

第三节 函件 385

第七节 机要通信 386

第八节 电报 386

第六节 报刊发行 386

第九节 电话 387

第八章 商业 390

第一节 所有制 394

第二节 经营管理 396

第三节 经营商品 398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 404

第五节 粮油的征、购、销 407

第六节 对外贸易 410

第九章 财政 411

第一节 财政体制 411

第二节 财政收入 412

第三节 财政支出 415

第四节 财政管理 419

第十章 税务 419

第一节 农业税 419

第二节 契税 423

第三节 工商各税 424

第十一章 金融 431

第一节 货币 432

第二节 银行存款 437

第三节 信贷 440

第四节 会计核算与发行 445

第五节 国家委托业务 447

第六节 保险 448

第十二章 经济管理 449

第一节 计划管理 450

第二节 统计管理 452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 453

第四节 物资管理 463

第五节 标准计量管理 466

第六节 物价管理 467

第七节 审计 472

第一章 教育 475

第一节 书院 私塾 475

第五编 文化 475

第二节 基础教育 476

第三节 中等专业教育 485

第四节 职业教育 487

第五节 农民、职工教育 487

第六节 教职员 488

第七节 教育经费 490

第九节 校舍改建 491

第八节 勤工俭学 491

第二章 科技 492

第一节 科技组织 493

第二节 科技服务 496

第三节 科技成果 498

第三章 文化艺术 503

第一节 文学艺术 504

第二节 文化活动 515

第三节 图书报刊 516

第四节 业务机构 517

第四章 新闻 522

第一节 报刊 522

第二节 通讯 523

第三节 广播 523

第一节 古遗址 524

第五章 文物 524

第四节 电视 524

第二节 古建筑 527

第三节 古墓葬 528

第四节 古碑碣 529

第五节 馆藏文物 531

第六节 纪念文物 535

第六章 卫生 536

第一节 机构 537

第二节 预防 保健 540

第三节 医疗 544

第四节 医药 549

第七章 体育 551

第一节 传统体育 552

第二节 学校体育 554

第三节 群众体育 555

第四节 体育竞赛 556

第五节 体育设施与经费 559

第六编 社会 563

第一章 风俗 563

第一节 生活习俗 563

第二节 生产习俗 565

第三节 岁时习俗 566

第四节 礼仪习俗 567

第五节 迷信陋习 570

第六节 社会新风 571

第二章 方言 573

第一节 语音 574

第二节 词汇 577

第三节 语法 580

第四节 谚语 歇后语 581

第三章 宗教 584

第一节 佛教 584

第二节 道教 584

第三节 基督教 585

第四节 天主教 586

第五节 伊斯兰教 587

第六节 宗教管理 587

第七编 人物 591

第一章 人物传略 591

第二章 人物简介 615

第三章 昌乐县革命烈士英名录 618

附录 645

一 历代《昌乐县志》序 645

二 论文 647

三 碑记 650

四 诗 词 赋 651

五 民间故事 654

六 历代修志记略 658

七 地方文献要目 660

八 政令文告 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