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言 1
第一章 植物病原菌学之意义 1
第一节 植物病原菌学之位置 1
第二节 植物病原菌学之定义 2
第二章 植物病原菌类之形态 4
第一节 发育器官 4
(一)索状编维组织 5
第二项 组织 5
第一项 菌维与菌丝 5
(二)伪柔膜组织 6
(三)长形编维组织 6
(四)分泌组织 6
第三项 菌丝之愈合 6
第二节 生殖器官 6
第一项 接合胞子 7
第二项 卵胞子 8
第四项 子囊胞子 9
第三项 担子胞子 9
第五项 胞子囊胞子 10
第六项 分生胞子 11
第七项 厚膜胞子 12
第八项 分芽子 13
第三节 胞子之发芽 13
第四节 细胞膜 13
第五节 原形质 14
第六节 细胞内含物 14
第七节 核及核分裂 15
第八节 雌雄异体与雌雄同体 17
第三章 植物病原菌类之生理 19
第一节 菌体化学成分 19
第一项 无机成分 19
第二项 有机成分 20
第一目 碳水化合物 20
(一)纤维素 20
(二)几丁质 22
(三)半纤维素 22
第二目 有机酸类 23
(七)甘露糖 23
(四)Fongose 23
(六)Mycose 23
(五)兽脏粉 23
第三目 脂肪类 24
第四目 蛋白质 25
第二节 贮藏物质与分泌物 25
第一项 贮藏物质 25
第二项 分泌物 25
第三节 菌类之分析 26
第四章 病原菌类之分类 28
第一节 藻菌类 29
第一项 古生菌类 29
第一目 壶状菌目 30
(一)油壶菌科 31
(二)集合壶菌科 31
(三)根瘤病菌科 31
第二项 卵菌类 32
第一目 水生菌目 32
(一)腐败病菌科 33
第二目 露菌目 33
(二)露菌病菌科 34
(三)白锈菌科 35
第三项 接合菌类 35
第一目 毛霉菌目 35
第二目 虫生藻菌目 36
第二节 担子菌类 37
第一项 半担子菌类 38
(一)黑穗菌科 38
(二)腥黑穗菌科 39
第二项 多胞担子菌类 40
第一目 锈菌目 41
(一)锈菌科 43
(二)圆柱锈菌科 44
(三)黑疹菌科 45
(四)鞘子菌科 45
(五)不完全锈菌群 45
(一)木耳菌科 46
第二目 木耳菌目 46
第三目 白木耳菌目 47
第三项 单胞担子菌类 47
第一目 外担子菌目 48
第二目 帽状菌目 48
(一)白绢病菌科 50
(二)革质菌科 50
(三)多孔菌科 51
(四)帽菌科 52
第三节 子囊菌类 53
第一项 真正子囊菌类 54
第一目 原盘菌目 55
第二目 网笠菌目 55
第三目 茶碗菌目 55
(一)菌核菌科 56
(二)滑菌科 56
第五目 裂孔菌目 57
(一)皮下菌科 57
第四目 眼镜菌目(黑脂菌目) 57
(一)眼镜菌科 57
第六目 不整子囊菌目 58
(一)麴菌科 58
第七目 闭子囊菌目 59
(一)白粉菌科 59
(二)煤病菌科 60
第八目 肉座菌目 61
(一)肉座菌科 61
第九目 球壳菌目 62
(二)「瓦尔厦」科 63
(一)球壳菌科 63
(三)Melanconidace? 64
(四)黑条菌科 64
(五)小球壳菌科 64
(六)多胞子菌科 65
(七)时计菌科 66
第四节 不完全菌类 66
第一目 类球壳菌目 67
(一)类球壳菌科 68
(一)黑粉菌科 71
第二目 黑粉菌目 71
第三目 线菌目 74
(一)淡色菌科 74
(二)黑色菌科 77
(三)束状菌科 79
(四)瘤状菌科 80
第四目 无胞子菌群 80
第五章 植物病原细菌 81
第一节 病原细菌之分类 81
(一)球菌科 82
第一目 真正细菌类 82
(二)杆菌科 83
(三)螺旋菌科 83
(四)丝状细菌科 83
(五)红色细菌科 84
第二目 真正硫黄细菌类 84
(一)丝状硫黄细菌科 85
第三目 菌丝状硫黄细菌类 85
(一)菌丝状细菌科 86
第一目 培养基 89
第六章 植物病原菌之研究法 89
第一节 纯粹培养 89
第二目 杀菌 90
第三目 培养基之种类 99
第四目 培养基之反应及其测定法 114
第五目 分离培养 127
第六目 纯粹培养之种类 130
第二节 病原菌之接种 133
第一目 针刺法 134
第四目 土壤接种法 135
第二目 撒布法 135
第三目 涂抹法 135
第七章 植物病原菌之防除法 137
第一节 种苗传染之防除法 137
第二节 土壤传染之防除法 142
第三节 空气传染之防除法 145
参考书 163
附录 细菌培养性质之记载法 176
图版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