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谭毅,李敬锋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2434623
  • 页数:56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基础理论和工业应用两方面,阐述了目前材料科学涉及的四大类材料----金属材料、新型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开发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1篇金属材料 1

功能材料 3

第1章超导材料 3

1.1引言 3

1.2超导的基本特性 3

1.2.1零电阻特性 3

目录 3

第1章超导材料 3

第1篇金属材料 3

1.2.5临界电流Ic 4

1.3.1低温超导材料 4

1.3超导材料的发展历史 4

和临界磁场Hc 4

1.2.2完全抗磁性 4

(Meissner效应) 4

1.2.3磁通量子化 4

1.2.4 Jsoephson效应 4

总目录 5

1.3.2高温超导材料 5

序言(一) 5

1.4低温超导材料 6

序言(二) 7

1.4.1低温超导薄膜 7

序言(三) 9

1.4.2低温超导线材 9

序言(四) 11

1.5.1 Y系超导材料 11

1.5高温超导材料 11

1.5.2 Bi系超导材料 13

1.6超导材料的应用领域 16

1.6.1超导强电应用 17

1.6.2超导弱电应用 17

1.7产业化进展及市场预测(结语) 18

参考文献 20

第2章形状记忆材料与智能材料 22

2.1引言 22

2.2形状记忆合金 22

2.2.1熟弹性马氏体相变 22

与形状记忆效应 22

第2章 形状记忆材料与智能材料 22

2.2.2形状记忆效应的 24

晶体学机制 24

材料序章 25

2.2.3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与 26

记忆合金的超弹性 26

2.2.4双程记忆效应 28

及其对记忆效应的影响 29

2.2.5马氏体中的亚结构和晶体缺陷 29

2.3.1 Ti-Ni基形状记忆合金 32

2.3主要的几类记忆合金及性能 32

2.3.2铜基形状记忆合金 35

2.3.3铁基形状记忆合金 37

2.3.4记忆合金的应用 38

2.4.2氧化锆陶瓷的形状 40

记忆效应 40

2.4形状记忆陶瓷 40

2.4.1氧化锆陶瓷的基本 40

结构与相变 40

2.5形状记忆高分子 41

2.5.1 热敏型SMP的形状 41

记忆原理 41

前言 41

2.5.2形状记忆高分子的主要 42

品种及其特性 42

参考文献 42

性能及分类 44

第3章 非晶合金材料——铁基及钴基块状非晶合金 44

第3章非晶合金材料——铁基 44

3.2.1典型非晶合金的基本 44

3.2非晶形成能力及其主要参数 44

3.1铁基非晶合金的发展历史 44

及钴基块状非晶合金 44

能力及参数 46

3.2.2非晶合金的形成 46

3.3块状非晶合金的制备和性能 47

3.3.1块状非晶合金的制备 47

3.3.2块状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 48

和力学性能 48

3.4块状非晶合金在过冷液体 49

区间的黏性流动 49

3.5 Fe-(Al,Ga)-(P,C,B,Si) 49

块状非晶合金的形成 49

及其软磁性 49

3.5.1 Fe-(Al,Ga)-(P,C,B,Si) 49

块状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 49

块状非晶合金的软磁性能 51

3.5.2 Fe-(Al,Ga)-(P,C,B,Si) 51

3.6熔体旋淬铁基非晶厚带的 52

形成及其软磁性 52

3.6.1 熔体旋淬铁基非晶厚带的 52

形成机理 52

3.6.2熔体旋淬铁基非晶厚带的 53

软磁性能 53

3.7 Fe-(Co,Ni)-Zr-B块状非晶 53

合金的形成及其软磁性 53

3.7.1Fe-(Co,Ni)-Zr-B系 53

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 53

3.7.2Fe-(Co,Ni)-Zr-B系 54

非晶合金的软磁性能 54

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 56

非晶合金的软磁性能 56

3.8.2具有大过冷液体区间的钴基 56

合金的形成及其软磁性 56

3.8具有大过冷液体区间的钴基非晶 56

3.8.1具有大过冷液体区间的钴基 56

3.9结语 57

参考文献 58

4.2永磁材料 60

第4章磁性材料 60

4.1引言 60

第4章磁性材料 60

4.3稀土永磁材料 61

4.3.1晶磁各向异性的起源 61

4.3.2 SmCo5永磁体 62

4.3.3 Sm2Co17永磁体 63

4.3.4 Nd-Fe-B烧结永磁体 63

4.3.5 Nd-Fe-B粘结永磁体 64

4.3.6 Nd-Fe-N系永磁体 64

4.3.7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工艺 64

技术的进展 64

4.3.8一次成形技术的进展 65

4.4纳米复相永磁材料 65

4.4.1纳米复相永磁材料的概念 65

方法和永磁特性 66

4.4.2纳米复相永磁体的制作 66

4.4.3各向同性纳米复相永磁体的 67

参考文献 67

特性和应用 67

第5章能源转换与储氢材料 69

5.1引言 69

第5章 能源转换与储氢材料 69

5.2金属氢化物与储氢合金 70

5.2.1氢化物的分类 70

5.2.2金属氢化物的相平衡及 70

储氢合金的吸放氢 70

5.2.3对储氢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 71

5.3主要的几类储氢合金 72

5.3.1AB5型合金 72

5.3.3AB2型合金 73

5.3.2 AB型合金 73

5.3.4 Mg及Mg系舍金 74

5.3.5复合储氢合金和 74

纳米晶储氢合金 74

5.3.6碳储氢材料 77

5.4储氢合金的制备 77

5.5.1 Ni-MH电池 78

5.5储氢合金的应用 78

5.5.2在氢分离精制技术 79

中的应用 79

5.5.3氢能汽车燃料箱 79

参考文献 80

第6章热电材料及热电转换技术 82

6.1从热电转换现象谈起 82

第6章 热电材料及热电转换技术 82

6.2近年来的热电材料研究 84

6.3热电转换元件的制作和测试 86

6.4热电材料及应用的展望 87

参考文献 89

第7章纳米材料 91

7.1引言 91

7.1.1何谓纳米材料 91

7.1.2纳米材料发展史及前景 91

第7章纳米材料 91

7.1.3发展及研究方向 93

7.2纳米材料制造法 94

7.2.1非晶晶化法 95

7.2.2快速凝固法 95

7.2.3冷变形法 95

7.3相变界面形成法得到的纳米晶 95

材料的结构及形成机理 95

7.3.1组织结构 95

7.3.2形成机理 95

7.4力学性能 96

7.4.1 高强度,高延性铝基 96

纳米合金 96

7.4.2块状锆(Zr)基高强度 104

纳米合金 104

的强韧性 106

7.4.3块状锆(Zr)基纳米合金 106

7.5结语 108

参考文献 108

第8章薄膜材料 110

8.1引言 110

8.2薄膜材料的特点 110

8.2.1 薄膜材料的特殊传导机制 110

第8章 薄膜材料 110

8.2.2薄膜的磁各向异性 111

8.2.3量子尺寸效应 111

8.3.1利用载能离子的 111

薄膜制备方法 111

8.3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 111

8.3.2利用电子束的薄膜制备方法 115

8.3.3利用激光束的薄膜制备方法 116

8.4薄膜的形成及结构 117

8.4.1薄膜形成的热力学条件 118

8.4.2晶核形成速度 119

8.4.3薄膜的结构 120

8.5薄膜的应用 123

参考文献 124

9.1引言 125

9.2化学电池材料 125

第9章 电池材料 125

第9章电池材料 125

9.2.1电极材料 126

9.2.2电解质材料 128

9.2.3隔膜材料 129

9.2.4混合电极 129

9.3物理电池材料 129

9.3.1 太阳能电池(Solar Battery) 130

9.5主要实用电池的最新进展 131

9.5.1一次电池 131

9.4生物电池 131

9.3.2热电变换电池 131

9.5.2二次电池 132

9.5.3燃料电池 133

9.5.4太阳能电池 133

参考文献 134

10.1引言 135

10.2厚膜技术的基本工艺过程 135

第10章 电子浆料 135

第10章电子浆料 135

10.3电子浆料的组成、制造 136

方法及特性 136

10.3.1 电子浆料的基本组成 136

10.3.2粒子在液体介质中的分散 137

与电子浆料的稳定性 137

10.3.3电子浆料的制造工艺 137

10.3.4电子浆料的丝网印刷 139

10.3.5电子浆料的特性及其检测 140

10.3.6厚膜法成膜过程的 140

微观机理 140

10.4厚膜工艺的应用 142

10.4.1多层片状电容器 142

(MLCC) 142

10.4.2厚膜电阻器 144

10.4.3透明导电膜(TC0) 145

10.4.4等离子体显示屏(PDP) 146

10.5世界主要电子浆料制造商 147

10.6结语 148

参考文献 148

结构材料 149

第11章 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 149

改善和强韧化方法 149

11.2金属间化合物的塑性变形能力的 149

和塑性变形基本特征 149

11.1.2金属间化舍物的物理、化学 149

11.1.1何谓金属间化合物 149

11.1引言 149

第11章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 149

11.2.1主成分的选择 150

11.2.2晶体结构控制 150

11.2.3组织控制 151

11.2.4抑制环境脆化 152

11.3金属间化合物的制造和 153

加工技术 153

11.3.1制造技术 153

11.3.2塑性加工技术 154

11.4典型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能 155

11.4.1 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 155

11.4.2 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 158

11.4.3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 161

11.4.4高熔点金属间化舍物 163

11.5结语 166

参考文献 167

12.1引言 169

12.2耐热钢的分类 169

第12章耐热钢 169

第12章耐热钢 169

12.3耐热钢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171

12.4耐热钢的主要使用领域 173

及其发展现状 173

12.4.1火力发电用耐热钢 173

及其发展现状 173

12.4.2汽车用耐热钢 175

12.4.3化学工业的发展和 176

压力容器的开发 176

参考文献 177

第13章高熔点金属及合金 178

第13章高熔点金属及合金 178

13.1引言 178

13.2.3二次加工性能 180

13.2.2电子束精练 180

13.2.1精炼方法 180

13.2高熔点合金的制造方法 180

13.3高熔点金属以及合金的力学性能 181

13.3.1 高熔点金属的力学性能 181

13.3.2高熔点金属合金的力学性能 183

13.3.3添加合金元素对高熔点金属 185

合金高温强度的影响 185

13.4超高温铌基合金研究 186

开发的现状 186

13.4.2Nb-Si和Mo-Si二元系合金 186

13.4.1背景 186

13.4.3 Nb-Mo-Si和Nb-W-Si 188

三元系舍金 188

13.5高熔点金属以及合金的用途 190

参考文献 191

14.1单晶生长方法的由来与分类 193

第14章单晶生长过程进展 193

第14章单晶生长过程进展 193

过程的简介 195

14.2半导体单晶体生长 195

参考文献 196

市场预测 196

14.3半导体硅单晶的最新进展及 196

第2篇新型陶瓷材料 197

第2篇新型陶瓷材料 199

第15章新型陶瓷材料绪论 199

15.1引言 199

第15章新型陶瓷材料绪论 199

15.2新型陶瓷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199

15.3新型陶瓷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200

参考文献 202

第16章新型陶瓷微细粉料 203

的生产工艺 203

16.1引言 203

16.2微细粉料的生产工艺 203

16.2.1液相法(liquid-phasemethod) 203

生产工艺 203

第16章 新型陶瓷微细粉料的生产工艺 203

16.2.2固相法(solid-phase method) 204

生产工艺 204

16.2.3气相法(gas-phase method) 205

生产工艺 205

16.3功能粉料的生产工艺 206

16.3.1超细粉料的生产工艺 207

16.3.2复合粉料的生产工艺 207

参考文献 209

17.2.1干压成形 210

17.1引言 210

第17章 新型陶瓷材料的成形、烧结及加工工艺 210

17.2成形工艺 210

烧结及加工工艺 210

第17章新型陶瓷材料的成形、 210

17.2.2等静压成形 213

17.2.3注浆成形 214

17.2.4注射成形 216

17.2.5挤压成形 219

17.2.6流延成形 221

17.2.7其他成形方法 226

17.3烧结工艺 227

17.3.1烧结的基础理论 227

17.3.2常压烧结 228

17.3.3加压烧结 231

17.3.4反应烧结 233

17.3.5其他新烧结工艺 235

参考文献 236

18.1.1概述 238

第18章各种新型陶瓷材料 238

18.1氮化硅陶瓷 238

第18章各种新型陶瓷材料 238

18.1.2氮化硅陶瓷的烧结技术 238

18.1.3氮化硅陶瓷的性能 241

18.1.4氮化硅陶瓷的应用 242

18.2碳化硅陶瓷 246

18.2.1概述 246

18.2.2 SiC陶瓷的制备和特性 247

18.2.3 SiC陶瓷的特性和用途 248

18.3.1概述 250

18.3.2氮化铝陶瓷的结构和性能 250

18.2.4结论 250

18.3氮化铝陶瓷 250

18.3.3氮化铝陶瓷的合成、 251

表面处理和烧结 251

18.3.4氮化铝陶瓷的应用 253

18.4二硅化钼陶瓷 254

18.4.1概述 254

18.4.2二硅化钼陶瓷的应用 255

18.4.3二硅化钼陶瓷的变形和韧化 256

18.4.4结论 259

18.5.1概述 260

18.5部分稳定化氧化锆陶瓷(PSZ) 260

18.5.2 PSZ陶瓷的相变增韧机理 261

18.5.3 PSZ陶瓷的种类和 262

特性以及应用 262

18.6蜂窝陶瓷 266

18.6.1概述 266

18.6.2蜂窝陶瓷的材料及 266

制造方法 266

18.6.3堇青石蜂窝陶瓷的 267

物理特性 267

18.6.4蜂窝陶瓷的应用 268

18.6.5蜂窝陶瓷在汽车尾气 270

净化方面的应用 270

18.7梯度功能陶瓷 274

18.7.1概述 274

18.7.2梯度功能材料的设计 275

18.7.3梯度功能材料的制备工艺 276

18.7.4梯度功能材料的评价方法 279

应用和发展 280

18.7.5梯度功能材料的 280

参考文献 283

第3篇复合材料 287

第19章 短纤维及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289

第3篇复合材料 289

第19章短纤维及颗粒增强 289

金属基复合材料 289

19.1引言 289

19.2常用基体及增强材料的 290

性能与特点 290

19.3短纤维(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 293

材料的制造及其加工方法 293

19.3.1铸造法 294

19.3.2含浸法(Infiltration) 295

19.3.3 粉末冶金法(Powder 299

metallurgy) 299

19.3.4原位生长法 301

19.3.5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 303

材料的二次加工 303

19.4.1 SiO2/Al-Mg 304

(0.5%~5%)系 304

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04

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及其 304

19.4短纤维(晶须)或颗粒增强金属 304

19.4.2 Al2O3/Al-Mg系 305

19.4.3 SiC/Al、SiC/Al-Mg、TiC/Al-Si 305

及SiCp-SiO2/Mg系 305

19.4.4 Al18B4O33/Al-Mg-(Si)系 305

19.5短纤维及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 306

材料的力学性能 306

19.5.1新的强度标准 306

19.5.2强度试验方法 308

试验方法 309

19.5.3复合材料的韧性及其 309

19.5.4模拟实用条件下的 310

材料特性评价 310

19.5.5其他力学性能的评价 311

19.6短纤维及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 312

材料的应用及前景 312

参考文献 314

20.1引言 316

第20章长纤维(SiC)金属基复合材料 316

基复合材料 316

第20章长纤维(SiC)金属 316

20.2强化纤维和基体 317

20.2.1强化纤维 317

20.2.2钛合金基体 318

20.3 SiC纤维强化钛基复合 319

材料的制造方法 319

20.4界面特性 320

20.4.1界面反应和控制 320

20.4.2界面的力学性能 321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322

20.5 SiC(SCS-6)纤维增强钛合金基体 322

20.6 SiC(SCS-6)纤维强化钛合金复合 323

材料疲劳性能的评价 323

20.6.1疲劳损伤和裂纹的扩展 323

20.6.2疲劳机制的定量解析 326

20.7结语 327

参考文献 328

21.2.1氧化物纤维 330

第21章 陶瓷基复合材料 330

第21章陶瓷基复合材料 330

21.2陶瓷纤维 330

21.1 引言 330

21.2.2非氧化物纤维 331

21.3制造方法 333

21.3.1热压法 333

21.3.2化学气相浸透法 334

21.3.3聚合物浸透与分解法 334

21.3.4熔体浸渗法 334

21.3.5直接熔体氧化/氮化法 334

21.4力学性能 335

21.4.1拉伸与剪切力学行为 335

21.4.2断裂韧性与热冲击抗力 336

21.4.3疲劳与蠕变 336

21.5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纤维 338

剥离和桥联增韧 338

21.5.1 引言 338

21.5.2纤维剥离模型 340

21.5.3单向拉伸与疲劳负载下的 344

桥联和增韧分析 344

21.5.4结论 347

21.6结语 348

参考文献 348

第22章高分子基复合材料 352

22.1引言 352

22.2连续纤维增强高分子 352

第22章高分子基复合材料 352

基复合材料 352

22.2.1高性能纤维 352

22.2.2高性能复合材料 357

22.3低成本复合材料的开发 360

22.3.1低成本复合材料结构 360

技术的动向 360

22.3.2低成本成形技术 361

22.4结语 364

参考文献 365

第23章连续纤维增强铝 366

基复合材料 366

23.1引言 366

23.2连续纤维增强的金属基复合 366

材料的特点和动态 366

23.2.1连续纤维增强的金属基 366

复合材料的特点 366

第23章连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366

23.2.2复合材料的创制 367

开发与动态 367

23.2.3复合材料的应用及 368

存在的问题 368

23.3连续纤维增强化铝 368

基复合材料 368

23.3.1研究开发动态及 368

存在的问题 368

23.3.2 SiC连续纤维增强化铝 369

基复合材料力学特性 369

23.4结语 386

参考文献 386

第4篇高分子材料 389

第4篇高分子材料 391

第24章高分子合金材料 391

第24章高分子合金材料 391

24.1引言 391

24.1.1 高分子合金的历史背景 391

24.1.2高分子合金的特性与评价 391

24.1.3高分子合金的工程方法 391

24.2高分子合金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92

24.2.1高分子合金的定义 392

24.2.2高分子合金开发的 392

基本原理 392

24.2.3高分子合金的方法与理由 395

24.2.4相溶化剂 396

24.2.5高分子合金的设计 400

24.3高分子合金的开发、应用与发展 401

24.3.1通用高分子合金 401

24.3.2特殊机能性高分子合金 417

24.4高分子合金今后的发展 422

参考文献 423

第25章 医用高分子材料 426

第25章医用高分子材料 426

25.1引言 426

25.1.1 医用高分子材料 426

25.1.2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427

25.2聚丙烯腈 427

25.2.1聚丙烯腈的合成 427

25.2.2聚丙烯腈膜 . 428

25.3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429

25.3.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 429

合成及性质 429

衍生物在医疗上的应用 430

25.3.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其 430

25.4聚乙烯醇 431

25.4.1聚乙烯醇的合成及性质 431

25.4.2聚乙烯醇的共聚物 431

25.4.3聚乙烯醇及其共聚物 431

在医疗上的应用 431

25.5聚四氟乙烯 432

25.5.1聚四氟乙烯的性质 432

25.5.2聚四氟乙烯在医疗 433

上的应用 433

25.6聚胺酯 435

25.6.1聚胺酯的性质 435

25.6.2聚胺酯在医疗上的应用 436

25.7用于人体组织工程学的 436

高分子材料 436

25.7.1人体组织工程学 436

25.7.2多孔性的高分子基盘材料 437

参考文献 442

第26章分解性高分子材料 443

第26章分解性高分子材料 443

26.1引言 443

26.1.1高分子与环境 443

26.1.2分解性高分子的概念 444

26.2分解性高分子的研究现状 444

26.2.1天然高分子 444

26.2.2微生物产高分子 447

26.2.3生化合成高分子 448

26.2.4光分解性高分子 449

26.3分解性高分子的评价 451

26.4生分解性高分子的应用 452

26.4.1生分解性塑料的应用领域 452

26.4.2生分解性塑料的发展机遇 453

26.5生分解性高分子的发展方向 454

26.5.1专利与生分解性高分子 454

的研究现状 454

26.5.2生分解性高分子的 456

发展方向 456

26.6结语 457

参考文献 459

第27章 高分子光学材料 460

第27章高分子光学材料 460

27.1引言 460

27.2有机高分子光学材料概论 460

27.2.1光学材料的分类 460

27.2.2透明有机高分子光学材料 461

27.2.3光功能性有机高分子材料 462

27.3塑料光学纤维(POF) 463

27.3.1POF的结构与特点 464

27.3.2 POF用高分子材料 464

27.3.3POF的制造方法 466

27.4 POF的研究开发动向与用途 467

参考文献 468

第5篇材料检测技术 469

第5篇材料检测技术 471

第28章 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术及其 471

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471

28.1引言 471

第28章 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术及其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471

28.2电化学STM技术的工作原理 471

28.3电化学STM在研究中的应用 472

28.3.1表面及吸附物结构 472

28.3.2分子及化学反应观察控制 472

28.3.3原子加工和纳米结构构筑 473

28.3.4在材料腐蚀科学中的应用 474

28.4结语 476

参考文献 476

第29章 先进XPS分析技术及在材料研究开发和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477

材料研究开发和故障 477

分析中的应用 477

29.1 X射线光电子谱的特点 477

29.2 XPS基本原理 477

第29章先进sS分析技术及在 477

29.3先进XPS分析技术发展动向 478

29.3.1 XPS分析装置的自动化, 479

高效化及在线化 479

29.3.2 XPS分析领域微区化 479

29.3.3XPS分析样品巨大化 480

29.3.4 XPS薄层分析的极薄化, 481

极厚化及快速化 481

29.3.5 XPS绝缘材料分析简单化 481

29.3.6分析领域图像化 482

(XPS像) 482

过程控制方面的应用 484

29.4.1磁性记录媒体方面 484

29.4最新XPS在材料故障分析及 484

29.4.2 IC芯片方面 486

29.4.3成批质量检测或过程 488

控制中的应用 488

29.5新型XPS在材料研究开发 489

方面的应用 489

29.5.1在金属氮化膜(Al-N)研究 489

方面的应用 489

29.5.2在超薄SixOyNz膜 489

方面的应用 489

29.5.3在多层半导体器件 490

方面的应用 490

参考文献 492

第30章 二次离子质谱(SINS)在材料分析及研究开发中的应用 494

在材料分析及研究 494

开发中的应用 494

30.1引言 494

30.2SIMS基本原理 494

第30章二次离子质谱(SIMS) 494

30.3 SIMS分析的特征及各种 496

SIMS分析装置的特点 496

30.3.1无机材料分析 502

30.3.2有机材料分析 507

30.4SIMS在各种领域的应用 509

30.4.1半导体领域 509

30.4.2生物领域 510

30.4.3其他领域 510

30.5结语 512

参考文献 512

第31章DVD光盘的真空 513

镀膜技术 513

31.1引言 513

31.1.1从CD到DVD 513

第31章DVD光盘的真空镀膜技术 513

31.1.2 DVD家族 513

31.1.3可重复记录型DVD 514

31.1.4相变记录原理 516

31.2磁控溅射镀膜 516

31.2.1原理 517

31.2.2溅射镀膜的种类 518

31.2.3 DVD镀膜 522

31.3测量 524

31.3.1膜厚 524

31.3.2薄膜的光学系数 525

31.4记录媒体的现在与将来 526

参考文献 527

第32章高强度齿轮材料及材料 528

表面强化新技术 528

32.1引言 528

32.2齿轮弯曲疲劳破损原因分析 528

及材料研究开发 528

第32章 高强度齿轮材料及材料表面强化新技术 528

32.3齿轮表面喷丸强化处理和 530

表面残留压缩应力 530

32.4高齿面疲劳强度材料 531

技术的研究背景 531

32.5齿面疲劳破损原因的分析及 531

新材料研究开发 531

32.6齿轮表面强化新技术的 533

研究开发 533

参考文献 536

32.7结语 536

第6篇 日本材料科学研究趋势 537

研究及动向 539

第33章近年来日本材料科学的 539

33.1引言 539

33.2日本的《科学技术基本法》与 539

材料研究 539

第6篇 日本材料科学研究趋势 539

第33章 近年来日本材料科学的研究及动向 539

材料研究机构 540

33.3科学技术行政体制与 540

33.4材料研究与动向 540

33.4.1超铁钢材料 541

33.4.2超级金属技术 542

33.4.3研究项目实施条例 542

33.5结语 543

及成果报告数据库(日语) 544

Ⅲ.日本科学技术振兴调整费成果 544

综合开发机构(NEDO)研究项目 544

Ⅱ.日本经济产业省新能源及产业技术 544

报告书数据库(日语) 544

Ⅳ.日本科学技术振兴调整费资助项目 544

一览(材料部分:1983~2002) 544

项目报告数据库(日语) 544

所属研究部门以及研究 544

Ⅰ.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 544

附录 544

近年来实施的纳米技术及 549

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 549

材料研究项目一览 549

Ⅴ.日本经济产业省新能源及产业 549

1995~2003年各类材料 550

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 550

研究开发项目一览 550

Ⅵ.日本经济产业省新能源及产业 550

Ⅷ.日本文部省近三年科学研究辅助 553

金资助重大材料项目一览 553

参考文献 554

术语索引 555

术语索引 555

后记 565

后记 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