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发展 1
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演变历程与主要特点 6
三、学习“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意义与方法 15
第一章 先秦两汉文学理论批评 25
第一节 概述:儒、道文化背景下的文论创生 25
一、从礼乐文化、诸子百家到两汉经学 25
二、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到两汉辞赋 28
三、先秦两汉文学理论的特点与演变 30
第二节 诗言志 38
一、“诗以言志” 39
二、修辞立诚 43
三、“文质彬彬”与“温柔敦厚” 44
四、赋比兴 49
第三节 道法自然 51
一、“无为”“贵真”“朴素” 52
二、“得意而忘言” 56
三、“虚静”与“物化” 58
第四节 风教与原道 63
一、“风教”与“兴观群怨” 64
二、“美刺”与“发愤抒情” 68
三、“原道宗经” 73
第五节 知人论世与诗无达诂 79
一、“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 80
二、“赋诗言志”与“诗无达诂” 86
三、“无知音”与“有知音” 91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 95
第一节 概述:玄学思潮与文论新变 95
一、玄学兴盛与儒道会通 95
二、从建安风骨到山水清音 99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与演变 102
第二节 文以气为主 107
一、“体气”与“体性” 110
二、“风骨” 114
三、“养气” 118
第三节 为文之用心 122
一、“文心”与“情采” 123
二、“感物”与“神思” 131
三、“直寻”与“自然英旨” 138
四、“镕裁”与“总术” 142
第四节 诗缘情而绮靡 145
一、“文学”“文章”与“文笔”之分 145
二、“诗缘情” 151
三、从“诗赋欲丽”到骈偶说、声律论 153
第五节 通变与时序 157
一、“通变则久” 158
二、“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168
第三章 唐宋文学理论批评 174
第一节 概述:三教融合与文论多元 174
一、寒门地位的上升与三教融合 174
二、诗歌演变与古文运动 179
三、唐宋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与演变 182
第二节 风雅比兴与有为而作 190
一、“兴寄”与“讽谕” 191
二、“文以明道”与“道胜文至” 196
三、“有补于世”与“有为而作” 201
四、“作文害道”与“道本文末” 206
第三节 兴象、味外之旨 210
一、“兴”与“兴象” 211
二、“意境”与“思与境偕” 215
三、“滋味”与“味外之旨” 218
第四节 诗法与妙悟 223
一、“诗格”与“诗法” 223
二、“以俗为雅”与“以故为新” 226
三、“诗有别材”与“妙悟” 233
第四章 元明清文学理论批评 240
第一节 概述:文化总结时期的文论繁荣 240
一、元、明心学与清代学术流变 240
二、流派的纷争与各体文学的繁盛 243
三、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与演变 245
第二节 格调、性灵、神韵 253
一、复古与格调 253
二、“童心”与性灵 259
三、“情景”与“神韵” 264
四、“理事情”与“才胆识力” 270
第三节 义法与文言 275
一、“义法”说 275
二、“文言”说 280
三、“骈散合一”说 284
第四节 辨词体与尊词体 286
一、“艳科”“当行”与“诗词一理” 286
二、“醇雅”与“意内言外” 293
三、“寄托出入”“沉郁温厚”与“重、拙、大” 298
第五节 叙事与传神 303
一、“话须通俗方能远” 303
二、“虚实”与“真幻” 306
三、“写形”与“传神” 311
四、“叙法”与“文法” 314
第六节 意趣神色与本色当行 316
一、“意趣神色为主” 317
二、“依腔合律”与“本色当行” 320
三、“《西厢》与《史记》一副手眼” 323
四、“填词之设,专为登场” 325
第五章 近代文学理论批评 331
第一节 概述:西学东渐与文论转型 331
一、社会变革与西学东渐 331
二、新文体的创立与旧形式的延续 334
三、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演变与特点 337
第二节 文学界革命 344
一、“因时适变”与文学界革命 345
二、“经世”与“新民” 351
三、“镕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 355
第三节 纯文学与杂文学 361
一、对于“文学”的新认知 361
二、“语言与文字合” 367
三、“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 372
第四节 斟酌古今与镕铸中外 377
一、“尊情”与“创作自由” 377
二、“真善美”与“美化”论、悲剧观 385
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390
四、“中国文学史”学的发轫 395
阅读文献 399
后记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