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教程》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会生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10821407
  • 页数:17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制订的成人高等教育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而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总论,邓小平哲学理论,邓小平经济建设理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等。本书在编写思路上焕然一新,内容生动、易懂。既注意讲授邓小平理论思想,又注意将其与现行的政策和当前形势密切联系,并在每章后列出了一些思考题,以便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本书可作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各专业的学习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材及自考学生的参考书。

绪论 1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5

三、大学生要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 7

思考题 9

第一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0

第一节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和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 10

一、实事求是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12

二、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3

三、实事求是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3

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14

第二节 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达到实事求是 14

二、解放思想是为了破除思想僵化的主体精神状态 15

三、解放思想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达到新的实事求是 15

第三节 在摸索中“求是”,在试验中创新 16

一、邓小平的这种“探索”的思想,这种在摸索中“求是”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16

二、邓小平是谨慎的,但他同时又极具创新精神。没有这种创新精神,就不会有全面的改革,+就不会有当代中国的巨大发展 17

三、实践证明,在摸索中求是,在试验中创新,是实践的辩证法,表明了邓小平高超的领导+艺术和辩证法造诣 18

第四节 从实践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发展 19

一、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更加适合具体的操作 19

二、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个整体,具有内在的联系 20

思考题 21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 2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22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22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23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及其意义 2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7

一、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特殊重要性和迫切性 28

三、坚持“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29

思考题 31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2

第一节 认清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 32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论述 32

二、中国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探索轨迹 3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内涵 35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现实意义 3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确立 38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9

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41

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42

五、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4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4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 45

二、全面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45

思考题 46

第一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47

一、正确选择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47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47

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特点 48

第二节 以重点带动全面,优化产业结构 51

一、优化产业结构与战略重点 51

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51

三、继续发展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振兴支柱产业 52

四、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53

一、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54

二、区域经济梯次推进和战略构想 54

第三节 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54

第四节 按经济规律办事,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55

一、经济工作要按经济规律办事 55

二、抓住时机,发展经济,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56

三、经济发展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58

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58

第五节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60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60

二、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环境 62

三、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63

思考题 6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64

第一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4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64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条根本原则 65

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 6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67

一、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67

二、国有经济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67

三、集体经济 68

四、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70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 70

一、劳动者个体所有制经济 70

三、外资独营经济 71

二、私营经济 71

四、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72

思考题 72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 74

第一节 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74

一、传统体制下分配模式存在的弊病 74

二、我国社会主义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 75

三、现阶段个人收入的多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76

第二节 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77

一、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 77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78

三、坚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79

一、社会保障的内涵和作用 81

第三节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81

二、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82

思考题 83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4

第一节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84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84

二、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85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选择 86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87

第二节 培育市场主体,规范企业制度 88

一、企业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主体 88

二、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制度 89

第三节 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90

一、市场和市场体系 90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内容、作用和特点 91

三、建立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92

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93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 95

一、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95

二、宏观调控的基本规定性及其基本原则 96

三宏观调控目标、手段和对策 99

思考题 102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103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103

第八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 103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新型的民主政治 104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105

第二节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06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106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108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10

第三节 改革政治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11

一、改革政治体制的必要性 111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内容和原则 112

一、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15

第四节 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15

二、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116

思考题 117

第九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18

第一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118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118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19

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 12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 122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122

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22

三、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25

一、精神文明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 127

第三节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127

二、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28

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128

思考题 130

第十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3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31

一、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 131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132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 134

第二节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134

一、加强党的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 134

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新的伟大工程 136

三、从严治党,克服消极腐败现象,搞好廉政建设 138

第三节 党的“十六大”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139

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140

二、进一步解决党的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140

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41

四、把握时代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领导体制与工作制度 142

五、用制度建设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144

思考题 146

第十一章 外交战略与对外开放 147

第一节 我国的外交战略 147

一、对国际形势的判断 147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50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153

一、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153

二、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154

三、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156

第三节 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57

一、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157

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59

思考题 162

第十二章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63

第一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 163

一、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163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 165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涵义及基本内容 167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实践 170

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胜利 170

二、坚持按“一国两制”方式,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 173

第三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 174

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理论创新和发展 175

二、“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应用上的创新和发展 176

三、“一国两制”构想及成功实践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新范例 176

四、“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办法 177

思考题 178

参考文献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