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第一篇 创造原理 3
第一章绪论 3
1.1创造的基本概念 3
1.2创造学的诞生与发展 8
1.3机械工程与创造 10
第二章创造力开发 15
2.1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15
2.2创造力开发的方法 23
2.3创造力与人格特征 25
2.4创造力测评 32
2.5创造力开发的因素 40
第三章创造性思维 59
3.1思维的认识 61
3.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72
3.3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75
第四章创造原理 97
4.1综合创造原理 97
4.2分离创造原理 99
4.3移植创造原理 100
4.4还原创造原理 105
4.5逆反创造原理 105
4.6超前创造原理 108
4.7换元创造原理 109
4.8群体创造原理 110
4.9物场分析创造原理 111
4.10聚焦创造原理 113
第二篇 创造技法 116
第五章列举法 116
5.1缺点列举法 116
5.2希望点列举法 119
5.3特性列举法 121
第六章组合法 124
6.1同类组合 125
6.2异类组合 127
6.3主体添加法 132
6.4重组组合法 133
6.5信息交合法 134
第七章检核法 138
7.1奥斯本检核表法 138
7.2十二思路法 142
7.3 5W1H法 146
第八章智力激励法 149
8.1奥氏智力激励法 149
8.2改进型智力激励法 154
第九章其他常用技法 157
9.1类比法 157
9.2仿生法 159
9.3综摄法 162
9.4形态分析法 164
第三篇 机构创新设计 169
第十章平面四杆机构的演绎及常用典型机构图谱 169
10.1平面四杆机构的演绎 169
10.2常用机构的典型机构图谱 173
10.3机构的选用与设计原则 181
第十一章机构的组合设计 184
11.1联动组合机构 185
11.2凸轮与连杆组合机构 193
11.3齿轮—连杆组合机构 199
11.4平面机构多杆组合 206
12.1平面机构组成原理 215
第十二章利用运动链创新机构 215
12.2利用再生运动链创新设计的方法 224
12.3再生运动链创新设计的实现 225
第十三章机构创新设计评价方法 234
13.1机构类型的评价 234
13.2评分法 238
13.3模糊评价法 239
第四篇 应用 245
第十四章新技术的移植设计 245
14.1纳米材料及其性质 246
14.2纳米润滑材料 247
14.3纳米材料在注射模具表面强化中的应用 250
第十五章蛇形机器人的仿生设计 253
15.1联想法 254
15.2群智法 255
15.3仿生法 255
15.4组合法 256
15.5移植法 256
15.6走向成功 256
第十六章轿车创新设计方案效果的模糊综合评判 258
16.1轿车创新设计方案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58
16.2基本特征的权值计算 260
16.3轿车创新设计方案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 260
16.4应用举例 261
第十七章液压元件的逆向设计 263
17.1液压元件的对立面 264
17.2液压元件逆向设计的方法 265
17.3实例 268
第十八章液压系统节能的创新设计 269
18.1问题的提出 269
18.2液压系统节能的创新设计方法 270
第十九章矿用安全帽的创新设计 274
19.1矿用安全帽创新设计的方法 274
19.2应用举例 276
参考文献 279
后记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