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理论的突破 7
一、几种主要的原工业化理论 9
二、理论突破的意义 19
三、原工业化理论的推广 28
四、原工业化理论中仍需解决的问题 35
第二章 原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46
一、原工业化是农民经营的农村家庭工业 48
二、原工业化是出口导向型的农业家庭工业 55
三、市镇商业资本向农村的渗透 61
四、农村家庭工业与商品化农业的共生 64
第三章 原工业化的地理分布 70
一、西北欧 72
二、南欧 85
三、中欧和东欧 91
四、北欧 102
第四章 原工业化兴起的条件 105
一、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需求的增长 108
二、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转移 112
三、劳动机会成本 114
四、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因素 119
五、市镇商人的“供应” 122
六、生产原料的供应 125
第五章 “农奴制再版”下的原工业化 127
一、农奴制的再版 127
二、德意志的原工业化模式 130
三、东欧的原工业化模式 137
一、外包制和手工业制 144
第六章 原工业化的生产组织 144
二、原工业化生产组织的多样性 146
三、农村家庭工业的内部分工 155
四、原工业化与城市工业 157
五、原工业化与城市行会 161
六、原工业化与传统制度的关系 164
七、原工业化与农村社会结构 169
第七章 原工业化对人口行为模式的影响 173
一、传统人口增长模式的突破 174
二、原工业化地区的人口增长 176
三、结婚制度和出生率的变化 182
四、人口增长与家庭工业的类型 189
五、原工业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多样性 193
一、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202
第八章 原工业化与社会结构 202
二、农业社会的分化 208
三、传统社会制度的解体 211
四、原工业化与国家经济政策 214
五、原工业化与城市行会 224
第九章 原工业化的解体 229
一、向工业化过渡的失败 230
二、向工业化过渡失败的原因 233
三、农村家庭工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253
第十章 向工业化过渡 261
一、原工业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连续性 262
二、向工业化过渡的必然性 266
三、向工业化过渡的可能性余论 279
参考书目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