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血液检查 1
第一节一般检查 1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1
二、血细胞比容的测定 3
三、红细胞平均值 3
四、红细胞形态改变 5
五、网织红细胞计数 7
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测定 8
七、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9
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检验 18
一、溶血性贫血分类 19
二、溶血性贫血的确诊检验 19
三、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22
四、红细胞渗透脆性孵育试验 22
五、红细胞自身溶血试验 23
六、血清结合珠蛋白定量测定 23
七、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测定 24
八、高铁血红素白蛋白的检测 24
九、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25
十、抗碱血红蛋白检测 25
十一、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25
十三、冷溶血试验 26
十二、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26
十四、热溶血试验 27
十五、蛇毒溶血试验 27
十六、酸溶血试验 28
十七、蔗糖溶血试验 28
十八、冷抗体溶血试验 29
十九、抗人球蛋白试验 29
二十、异丙醇沉淀试验 30
二十一、热变性试验 30
二十二、红细胞包涵体试验 30
二十四、红细胞镰变试验 31
二十三、HbF酸洗脱法检测 31
二十五、镰状细胞溶解度试验 32
二十六、肽链分析 32
第三节 血液流变学检测 33
一、全血黏度测定 33
二、血浆黏度测定 34
三、红细胞沉降率 34
四、红细胞变形性测定 36
五、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定 37
第四节 出凝血功能检查 37
一、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37
二、出血时间测定 38
四、血小板计数 39
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 39
五、血小板平均容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测定 40
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测定 41
七、血小板黏附试验 42
八、血小板聚集试验 42
九、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第4因子测定 43
十、血块收缩试验 43
十一、血浆血栓烷B2测定 44
十二、凝血时间测定 45
十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46
十四、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46
十五、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47
十六、血浆因子FⅧ、Ⅸ、Ⅺ和Ⅻ促凝活性测定 48
十七、血浆因子Ⅱ、Ⅴ、Ⅶ和Ⅹ促凝活性测定 49
十八、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 49
十九、血浆抗凝血酶Ⅲ抗原测定 50
二十、血浆蛋白C抗原测定 50
二十一、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测定 51
二十二、血浆游离肝素时间 51
二十三、血浆肝素定量测定 52
二十四、狼疮抗凝物质测定 52
二十五、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 52
二十七、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 53
二十六、血浆凝血酶时间 53
二十八、血浆D-二聚体测定 54
二十九、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54
第五节血型与交叉配血试验 62
一、ABO血型系统 62
二、Rh血型系统 65
第六节骨髓细胞检查 66
一、骨髓穿刺 66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70
三、常用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 76
四、贫血的血液学特征 82
五、白血病的血液学特征 86
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血液学特征 92
七、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液学特征 94
八、多发性骨髓瘤的血液学特征 95
第二章代谢物、分泌物及体液检验 97
第一节尿液检验 97
一、标本的采集处理 97
二、一般性状检查 98
三、化学检验 101
四、尿沉渣的显微镜检查 107
五、尿酶检查 113
六、尿蛋白其他成分的检验 114
七、尿电解质检查 116
八、尿液的其他检验 118
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122
第二节粪便检查 122
二、一般性状检查 123
三、显微镜检查 125
四、化学检查 127
五、细菌学检验 128
第三节痰液检查 128
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128
二、一般性状检查 129
三、显微镜检查 130
五、免疫学检查 131
四、微生物学检查 131
第四节 胃液检查 132
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132
二、一般性状检查 132
三、显微镜检查 133
四、化学检查 134
第五节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135
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136
二、一般性状检查 136
三、显微镜检查 137
五、化学检查 138
四、细菌学检查 138
第六节脑脊液检查 139
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139
二、一般性状检查 140
三、化学检查 141
四、显微镜检查 144
第七节浆膜腔积液检验 145
一、浆膜腔积液的分类 145
二、一般性状检查 146
三、化学检查 147
四、显微镜检查 148
二、一般性状检查 149
第八节 阴道分泌物检查 149
一、标本的采集处理 149
三、清洁度检查 150
四、微生物学检查 151
第九节精液检查 151
一、一般性状检查 152
二、化学检查 153
三、显微镜检查 154
四、免疫学检查 155
五、微生物检查 155
二、一般性状检查 156
三、显微镜检查 156
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156
第十节前列腺液检查 156
四、微生物学检查 157
第三章 肾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158
第一节 肾小球功能检查 158
一、菊粉清除率测定 158
二、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159
三、血肌酐浓度测定 160
四、血清尿素氮测定 161
五、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162
六、血β2-微球蛋白的测定 162
七、血清尿酸测定 163
第二节 肾小管功能检查 164
一、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试验 164
二、尿渗量(尿渗透压)测定 165
三、对小分子蛋白的重吸收功能试验 165
四、尿氨基酸测定 165
五、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试验 166
六、肾小管对氨马尿酸最大排泄量测定 166
七、尿酸化功能试验 167
第三节 有效肾血浆流量测定 168
一、放射性核素法 168
二、对氨马尿酸盐清除试验 168
一、氯化铵负荷试验 169
第四节 肾小管性酸中毒诊断试验 169
二、碳酸氢离子重吸收排泄试验 170
第五节 肾脏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171
一、肾小球微小病变 171
二、肾小球轻微病变 171
三、局灶性肾炎 172
四、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172
五、膜性肾病 172
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73
七、新月体肾炎 173
八、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173
一、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 175
第一节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175
第四章肝脏疾病常用的检查 175
二、血清清蛋白电泳 176
三、血清前清蛋白测定 177
四、血氨测定 178
第二节胆红素代谢检查 178
一、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178
二、血清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测定 179
三、尿胆红素检查 180
四、尿胆原检查 181
第三节血清酶检查 181
一、血清氨基转移酶 181
三、碱性磷酸酶 183
二、AST同工酶 183
四、碱性磷酸酶同工酶 184
五、γ-谷氨酰转移酶 185
六、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 186
七、单氨氧化酶测定 186
八、脯氨酰羟化酶测定 187
第四节其他检查 187
一、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测定 187
二、血清铁测定 188
三、血清铜测定 189
四、胆汁酸代谢检查 189
五、靛氰绿滞留率试验 190
六、利多卡因试验 191
七、阻塞性脂蛋白X(LP-X)测定 191
第五章常用生物化学检查 192
第一节血糖及相关物的检测 192
一、空腹血糖 192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193
三、血清胰岛素检测与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 194
四、血清C-肽检测 195
五、糖化血红蛋白 196
第二节血清脂质与脂蛋白的检测 196
一、总胆固醇的测定 197
二、血清三酰甘油的测定 198
三、脂蛋白电泳测定 199
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199
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200
六、脂蛋白(α)的测定 201
七、载脂蛋白A1的测定 201
八、载脂蛋白B测定 202
九、载脂蛋白A/B 202
第三节血清电解质的检测 203
一、血钾测定 203
二、血钠检测 204
三、血钙测定 205
四、血氯测定 206
五、血无机磷的测定 207
六、血阴离子差额测定 208
第四节 血清铁及代谢物的检测 209
一、血清铁检测 209
二、总铁结合力检测 209
三、转铁蛋白饱和度检测 210
四、转铁蛋白的测定 211
五、铁蛋白检测 211
六、红细胞内原卟啉检测 212
第五节 心肌酶和心肌蛋白的检测 212
一、肌酸激酶检测 213
二、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 214
四、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检测 215
三、乳酸脱氢酶检测 215
五、肌钙蛋白的检测 216
六、肌红蛋白检测 217
七、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 218
第六节 其他血清酶检测 218
一、酸性磷酸酶检测 218
二、碱性磷酸酶及同工酶检测 219
三、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 219
四、淀粉酶及同工酶检测 220
六、胆碱酯酶 221
五、脂肪酶检测 221
第七节 内分泌激素检测 222
一、甲状腺素和游离甲状腺素测定 223
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223
测定 223
三、反T3检测 224
四、血清甲状腺结合球蛋白测定 225
五、T3摄取试验 225
六、甲状旁腺激素的测定 226
七、血降钙素测定 226
八、尿1 7羟皮质类固醇和1 7-酮皮质类固醇测定 227
九、血皮质醇和尿游离皮质醇测定 228
十、血浆和尿醛固酮测定 229
十一、尿儿茶酚胺测定 230
十二、尿香草扁桃酸 231
十三、血浆睾酮测定 231
十四、血浆雌二醇测定 232
十五、血浆孕酮测定 233
十六、促甲状腺激素测定 234
十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 234
十八、血浆生长激素测定 235
十九、血浆抗利尿激素测定 236
一、免疫球蛋白G测定 237
第一节体液免疫检测 237
第六章 常用免疫学检查 237
二、免疫球蛋白A测定 238
三、免疫球蛋白M测定 239
四、免疫球蛋白D测定 239
五、免疫球蛋白E测定 240
六、血清M蛋白测定 240
七、总补体溶血活性测定 241
八、补体旁路途径溶血活性测定 242
九、补体C1 q测定 242
十、补体C3测定 243
十一、补体C4测定 243
十二、补体C3裂解产物测定 244
十三、补体旁路B因子测定 245
第二节细胞免疫测定 245
一、T细胞花结形成试验 245
二、T细胞转化试验 246
三、T细胞分化抗原测定 247
四、B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测定 248
五、红细胞-抗体-补体花结形成试验 249
六、B细胞分化抗原检测 249
七、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检测 250
八、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测定 251
九、白细胞介素2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 251
十、肿瘤坏死因子检测 252
十一、干扰素测定 253
第三节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 253
一、甲型肝炎病毒抗原和RNA检测 253
二、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 254
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 255
四、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 255
五、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检测 256
六、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检测 256
七、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 257
八、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检测 257
检测 258
九、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S2和前S2抗体 258
十、乙型肝炎病毒DNA测定 259
十一、丙型肝炎病毒RNA检测 259
十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IgM检测 260
十三、丙型肝炎病毒抗体IgG检测 260
十四、丁型肝炎病毒抗原检测 260
十五、丁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 261
十六、丁型肝炎病毒RNA检测 262
十七、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262
十八、庚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262
二、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茵免疫测定 263
一、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测 263
第四节感染免疫检测 263
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免疫检测 265
四、布氏杆茵病凝集试验 265
五、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和DNA检测 266
六、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 266
七、汉坦病毒抗体IgM检测 267
八、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抗体IgM检测 267
九、人巨细胞病毒抗体及DNA检测 267
十、柯萨奇病毒抗体及RNA检测 268
十一、轮状病毒抗体和RNA检测 269
十二、嗜异性凝集试验及吸收试验 269
十三、弓形虫抗体和DNA检测 270
十四、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 271
十五、囊虫抗体检测 271
十六、疟原虫抗体和抗原检测 272
十七、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 272
十八、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及RNA测定 273
十九、外斐反应 274
二十、钩端螺旋体抗体检测 275
二十一、冷凝集试验 275
第五节肿瘤标志物检测 275
一、甲种胎儿球蛋白测定 276
三、组织多肽抗原检测 277
二、癌胚抗原检测 277
四、癌抗原15-3检测 278
五、癌抗原125检测 278
六、癌抗原242检测 279
七、癌抗原-50检测 279
八、癌抗原72-4检测 280
九、糖链抗原19-9检测 280
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 281
十一、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检测 282
十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 282
十三、异常凝血酶原检测 283
十四、α-L-岩藻糖苷酶检测 283
十五、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 284
第六节 自身免疫检测 285
一、抗核抗体检测 285
二、抗脱氧核糖核酸抗体检测 286
三、可提取性核抗原多肽抗体谱检测 287
四、抗线粒体抗体检测 288
五、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检测 288
六、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检测 289
七、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 289
八、抗平滑肌抗体检测 290
九、类风湿因子检测 290
二、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 291
一、本周蛋白检测 291
第七节其他免疫检测 291
三、冷球蛋白检测 292
四、丙种反应性蛋白检测 293
第七章常见病原体检测 294
一、结核分枝杆菌检测 294
二、细菌培养 295
三、艾滋病病原体检测 295
四、梅毒病原体检测 296
五、淋病病原体检测 296
六、非淋茵性尿道炎病原体检测 297
七、生殖道疱疹和尖锐湿疣病原体检测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