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族德育研究的历史背景与学科意义 17
第一节 理论先驱们的探索 17
第二节 民族德育研究的学科意义 21
第二章 民族德育的文化学研究 26
第一节 价值观与民族德育的关系 27
第二节 文化冲突与民族德育 29
第三节 文化整合与民族德育 35
第四节 民族文化对德育的影响 41
第三章 信仰、宗教及其在民族德育中的地位 51
第一节 信仰与德育的关系 51
第二节 宗教本质与民族精神 62
第三节 宗教与民族德育 77
第四节 三大宗教的道德教育思想 89
第四章 民族思维方式的变革与道德教育 119
第一节 思维方式与德育的关系 120
第二节 民族思维方式的德育规定性 123
第三节 民族思维方式变革的意义 126
第五章 民族学生的道德社会化 128
第一节 个体社会化的民族差异 128
第二节 民族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特点 131
第三节 学校德育在民族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 135
第六章 民族中学生价值取向比较 139
第一节 民族中学生价值观研究的工具和方法 140
第二节 我国汉、回、藏族中学生价值观分析及其比较 141
第三节 民族中学生价值观研究的结论 159
第七章 品德结构与民族学生品德能力的培养 161
第一节 新品德结构观对民族德育的作用 161
第二节 对民族德育中品德能力问题的系统考察 169
第三节 培养能力:民族德育改革的突破口 176
第八章 民族德育过程、规律和特点 180
第一节 民族德育过程 180
第二节 民族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 183
第三节 民族德育规律的运用艺术 195
第九章 民族德育课程与内容 212
第一节 课程和教材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 212
第二节 德育内容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215
第三节 民族德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216
第十章 民族德育方法与工艺 221
第一节 两种德育方法论 221
第二节 德育方法的分类及其内容 230
第三节 民族德育工艺与教学设计 243
第十一章 态度理论与民族德育优化 253
第一节 民族德育中的态度理论 253
第二节 民族德育中改变受教育者态度的艺术 260
第三节 民族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矫正 268
第十二章 运用归因理论提高民族德育实效 279
第一节 民族德育过程中的归因理论 279
第二节 民族德育实践中的归因偏差分析 286
第三节 民族德育工作中的归因方法与技巧 291
第十三章 民族学校德育师资队伍建设 297
第一节 民族学校德育师资状况 297
第二节 提高教师德育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302
第十四章 民族德育评价的社会学分析 307
第一节 民族德育评价的社会学因素 308
第二节 民族德育评价应把握的几个关系 315
附录 322
主要参考文献 360
后记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