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1章绪论 1
1.1 什么是人机交互 1
1.2人机交互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1.2.1认知心理学 2
1.2.2人机工程学 2
1.2.3多媒体技术 3
1.2.4虚拟现实技术 3
1.3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 4
1.4.1 发展历史 5
1.4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5
1.4.2发展趋势 7
1.5习题 8
第2章认知心理学与人机工程学 9
2.1 认知心理学 9
2.1.1 人的感知 9
2.1.2认知过程与交互原则 15
2.1.3情感 20
2.1.4人的个性差异 20
2.1.5概念模型及对概念模型的认知 20
2.2人机工程学 26
2.2.1 人机系统 26
2.2.2界面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 29
2.2.3数字化人机工程 31
第3章交互设备 33
3.1 文本输入设备 33
3.1.1 键盘 33
3.1.2手写设备 35
3.1.3语音输入设备 36
3.2图像输入设备 36
3.2.1 扫描仪 36
3.2.2数码摄像头 38
3.3.1 鼠标 39
3.3指点输入设备 39
3.3.2触摸板 40
3.3.3控制杆 41
3.3.4光笔 42
3.3.5触摸屏 43
3.3.6手写液晶屏 43
3.3.7眼动跟踪系统 44
3.3.8光标键——非连续定位装置 44
3.4显示设备 45
3.4.1 位图显示 45
3.4.2 显示技术 46
3.5.1 耳麦 47
3.5语音交互设备 47
3.4.3数字纸 47
3.5.2声音合成设备 48
3.6虚拟现实系统中的交互设备 49
3.6.1 三维空间定位设备 50
3.6.2沉浸感显示设备 52
3.6.3虚拟现实系统 55
3.7习题 56
第4章人机交互技术 57
4.1人机交互技术概述 57
4.2.1 命令行 58
4.2命令行和文本菜单技术 58
4.2.2文本菜单 60
4.3图形用户界面 61
4.3.1 图形用户界面的主要思想 61
4.3.2设计图形用户界面的原则 63
4.3.3基本的图形输入原语 69
4.4多通道用户界面 70
4.4.1 多通道用户界面的基本特点 71
4.4.2多媒体技术 72
4.4.3虚拟现实技术 73
4.4.4眼动跟踪(eye-gaze tracking) 75
4.4.5手势识别(gesture recognition) 77
4.4.6 三维输入 78
4.4.7语音识别(speech reognition) 79
4.4.8表情识别 81
4.4.9手写识别(handwriting recognition) 81
4.4.10数字墨水(digital ink) 83
4.5汉字信息处理技术 88
4.5.1 文字信息的计算机处理过程 89
4.5.2汉字编码标准 89
4.5.3汉字输入方法 90
4.5.4非键盘输入法 93
4.6习题 94
5.1.1 可用性的定义 95
第5章可用性分析与评估 95
5.1 可用性与可用性工程 95
5.1.2成功与失败的可用性案例 96
5.1.3可用性工程 97
5.2支持可用性的设计原则 99
5.2.1 可学习性 99
5.2.2灵活性 101
5.2.3鲁棒性 104
5.3可用性评估 105
5.3.1用户模型法(user model) 106
5.3.2启发式评估(heuristicevaluation) 106
5.3.3认知性遍历(cognitive walkthrough) 108
5.3.4用户测试(usability testing) 109
5.3.5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 111
5.4 以用户为中心的界面设计 114
5.4.1对象建模分析 115
5.4.2视图抽象设计 116
5.4.3概要设计 116
5.4.4视图的关联设计 117
5.4.5视图的全面设计 118
5.5习题 118
6.1.1 GOMS 119
6.1行为模型 119
第6章人机交互界面表示模型 119
6.1.2 LOTOS 122
6.1.3 UAN 125
6.2结构模型 127
6.2.1 产生式规则 128
6.2.2状态转换网络 131
6.3事件-对象模型 136
6.3.1 对话的独立性和语义反馈 136
6.3.2 E-O模型 137
6.4行为模型和结构模型的转换 140
6.4.1 整体框架 140
6.4.2转换算法 141
6.5 习题 145
第7章软件结构和实现 146
7.1 窗口系统 146
7.1.1 窗口系统结构 146
7.1.2 设计交互应用程序 147
7.2交互系统开发软件包 150
7.3用户界面管理系统UIMS 152
7.3.1 作为一个概念结构的UIMS 152
7.3.2UIMS的表示方法 153
7.4交互系统的软件结构 155
7.4.1 Seeheim模型 155
7.4.2 MVC模型及Struts结构 157
7.4.3 E-O模型 163
7.4.4智能体模型 164
7.5 习题 170
第8章 Web界面设计 171
8.1 Web基础 171
8.1.1 Web的出现与发展 171
8.1.2超文本与超媒体 172
8.1.3 Web界面设计问题的提出 172
8.2 Web信息交互模型 173
8.3 Web信息设计模型 173
8.4.1 网站架构和导航设计 174
8.4 Web网站的概念设计 174
8.4.2兼顾不同浏览器的设计 175
8.5 Web界面设计所涉及的问题 175
8.5.1 Web界面设计基本原则 176
8.5.2 Web界面规划 178
8.6 Web界面设计概要设计 179
8.6.1 Web界面框架设计 179
8.6.2 Web界面的内容与风格 179
8.6.3 Web界面设计的语言与文化 180
8.7 Web界面设计要素 181
8.7.1 Web界面布局 181
8.7.2 Web界面的色彩 182
8.7.3 Web界面的字体 183
8.7.4 Web界面的动画与多媒体 185
8.7.5 Web界面的导航 186
8.8 Web界面设计技术与工具 186
8.8.1 Web界面设计技术基础 186
8.8.2常用Web界面设计工具 192
8.8.3 Web界面设计新技术 193
8.9 Web界面设计的评估 196
8.9.1 Web网站的可用性 196
8.9.2常见Web设计错误 196
8.10 Web界面实例分析 198
8.11 习题 202
第9章移动界面设计 203
9.1 移动界面基本概念 203
9.1.1 移动互联简介 203
9.1.2移动设备与连接方式 204
9.1.3移动界面的输入方式 206
9.1.4移动界面的输出方式 209
9.1.5移动界面设计的新问题 210
9.2移动界面的设计方法 211
9.2.1 可用性设计原则 211
9.2.2移动界面导航 215
9.2.3移动界面设计要素 217
9.3移动界面实现 221
9.3.1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架构 221
9.3.2移动设备操作系统 223
9.3.3移动浏览标准 224
9.3.4 开发工具 225
9.3.5应用实例分析 226
9.4习题 228
附录A第4章的一个例子 229
附录B长类型QUSI的完整实例 237
附录C简单的Struts实现源码实例 246
参考文献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