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天如何能够成为人心信念本体 3
第一篇 哲学视野下的本体追寻——宇宙本体、知性本体、生存本体与信念本体 3
1.1 本体与本真、本无、本心 6
1.2 传统西方哲学的知性本体 11
1.3 生存论的突起与本体论的解构 18
1.4 安身立命的信念本体 26
1.5 天:董仲舒哲学的信念本体 39
1.6 天的信念仍然活在中国人的内心世界 48
第二篇 汉初的时代、学术与儒学的新使命 54
2.1 汉帝国的初建 54
2.2 学术的复苏与再度繁荣 59
2.3 百家争鸣之后的大融合——以《吕氏春秋》、《淮南子》为例 66
2.4 董仲舒:“天人三策”与《春秋繁露》 75
第三篇 崇天、敬天、畏天:儒学立场上的信念本体 85
3.1 作为宇宙总体结构的天道 86
3.2 人性化与伦理化的天道 98
3.3 唯天为大:对信念本体的尊崇与敬畏 110
第二部 作为信念本体之天的哲学建构 123
第四篇 阴阳五行的哲学提升 123
4.1阴阳之道:尊卑、经权、合别与中和生成 125
4.2 五行:位次顺逆与比相生、间相胜 136
4.3以五行推阴阳及其与天、地、人的整合 149
第五篇 性情形上地位的最初确立 159
5.1董仲舒对性情的形上建构:以阴阳释性情 160
5.2 性情与善恶:性禾善米说 170
5.3 “中民之性”与王道教化的作用 182
5.4 儒学哲学的特有门径:性情形而上学 190
第六篇 物莫无邻、以类相召的感应思想 212
6.1 感应思想之源流考略 213
6.2 董仲舒感应思想的基本内容 225
6.2.1 天道各以其类动 225
6.2.2由阴阳性情而感通 232
6.2.3 人副天数 236
6.2.4 求雨、止雨之术 241
6.2.5因五行而用事 244
6.3 祥瑞灾异之说与谶纬及其历史影响 246
6.4 沟通与感通:从理性逻各斯到感性想像力 260
第三部 天道信念向生活世界与历史哲学的渗透 285
第七篇 天人相与之际的伦常世界 285
7.1 董仲舒的“五常”之道 286
7.1.1 “天,仁也”与“仁,天心” 288
7.1.2 仁在爱人,义在正我 291
7.1.3 礼:继天地,体阴阳 299
7.1.4 莫近于仁,莫急于智 304
7.1.5 正道、修理与“利以遗民” 308
7.2 孝:源自于天的人世序则 317
7.3 名:顺于天,生于真 328
7.4 “治身不敢违天”与儒家的性教育思想 340
7.5 德莫大于和,道莫正于中 351
第八篇 终始转移的历史哲学观念 361
8.1 “十如更始”与数的宇宙生成论性质 362
8.2 终而复始、穷则返本 367
8.3 时间与历史、与生活世界 380
第九篇 帝国政治哲学与圣王行动指南 399
9.1 “王”之新解:“王道通三”与“王者配天” 399
9.2 帝国政制建构的基本法则:“官制象天” 412
9.3 为政之本:“任德而不任刑” 424
9.4 经权、常变的政治辩证法 437
9.5 董仲舒的重民思想与治民理念 452
9.5.1 君为民心、民为君体 453
9.5.2 “先富之而后加教”的治国路线 458
9.6 关于“大一统”的考辨 467
余论 关于董学的未尽话题 478
1 董仲舒与春秋公羊之学 478
2 董学的圣、王之合与新儒学批判 488
3 从“大三角”、“两张皮”到“熔入一炉”——董仲舒思想对重构中国哲学的启示 500
后记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