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中文版 CHINESE EDITION 1989》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祖训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030021843
  • 页数:317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核物理 1

1.理论核物理 1

1.1 相对论光学势的二级修正 1

1.2 形变核E2性质多带混合模型 1

1.3 观察超形变态上巨偶极共振的判据 2

1.4 核转动与核的深度非弹结构函数 2

1.5 量子分子动力学向更低能量的重离子反应的推广 3

1.6 量子分子动力学研究从熔合-裂变到碎裂的过渡 4

1.7 布朗运动的微观碰撞与宏观运动的特征 5

1.8 在准定态近似下对多维裂变宽度的计算与分析 5

1.9 12C(15—45MeV/A)+63Cu反应的碎块质量分布与入射能关系的统计描述 6

1.12 在晶体内的核聚变概率估算 7

1.11 低秩高分波可分离势及其在三体问题中的初步应用 7

1.10 核子-核子二秩可分势 7

1.13 52Cr(d,2n)52Mng,m反应理论分析 8

1.14 200A GeV32S与原子核反应的横能分布 8

1.15 207MeV16O+142Nd→158Er反应的中子多重数 9

1.16 两分量的多步复合过程理论 10

1.17 开放系统受激原子核的非平衡熵 10

2.实验核物理 12

2.1 6Li(α,p)9Be反应中交换过程的重要性 12

2.2 152Sm(12C,12C)和(12C,12C′)152Sm(0.122MeV)的角分布测量 13

2.3 35Cl+12C碰撞系统共振结构的研究 14

2.4 87Nb高自旋态 15

2.5 163Lu的高自旋态谱学 15

2.6 175Ta带交叉的研究 17

2.7 16O+238U近垒和垒下熔合裂变碎块角分布各向异性 19

2.8 16O+232Th垒下熔合裂变碎块各向异性中一个峰的观察 20

2.9 44MeV/A12C离子与铜相互作用中靶余核的研究 21

2.10 辐射俘获反应 23

2.11 63Cu(n,α)60Co反应活化截面 25

2.12 204Pb(n,2n)203P?反应活化截面 26

2.13 Cu,Mo,Ag,Eu和Tb元素的长寿命活化截面研究 27

2.14 59Co和Mo的几个同位素的(p,n)反应出射中子谱的研究 28

2.15 12MeV中子引起238U裂变的瞬发中子能谱测量 30

2.16 用固体径迹探测器测定44GeV C+Cu反应产生的快中子能量和注量 30

2.17 99MeV磷离子通过金箔后的平衡电荷态分布 32

2.18 6—9MeVγ辐射源的建立与测定 33

2.19 4πβ(PPC)-γ符合反符合测量 34

2.20 4πβ-γ符合计数测量源尺寸研究 34

2.21 高纯锗探测器对高能γ效率绝对校准 35

3.冷聚变实验初探 37

4.核数据编评、计算及库的建设 40

4.1 中国核数据中心程序库建设 40

4.2 中国核数据中心的计算机系统 41

4.3 评价及同时评价用数据处理程序 41

4.4 相关测量数据的均值 42

4.5 反应堆中子学计算程序系统PASC-1 43

4.6 MARS程序包的开发 44

4.7 中国A链数据评价现况 44

4.8 A=198核结构和衰变数据评价 45

4.9 γ的多极性、混合比与内转换系数的自洽 45

4.10 聚变堆技术用14.7MeV中子活化截面 46

4.11 天然铁全套中子数据的检查调整 46

4.13 241Am评价中子数据的协方差矩阵 47

4.12 应用核数据的测量和评价 47

4.14 用相对论微观光学势和相对论唯象光学势系统学分析多个原子核的20—1000MeV的中能中子核数据 48

4.15 Back-Shifted费米气核能级密度参量系统学的初步研究 48

5.热中子散射的研究 49

5.1 高Te超导体的中子衍射研究 49

5.2 Bi-Sr-Ca-Cu-O的广义声子谱 49

5.3 用中子衍射研究静电场作用下α-LiIO3的单晶结构 50

5.4 钕铁硼中镓优先占位及铁内磁场分配的中子衍射和穆斯堡尔谱的研究 51

5.5 Si温度因子的粉末中子衍射研究 51

6.实验技术和装置 52

6.1 适用于裂变关联实验的孪生电离室 52

6.2 Q3D磁谱仪轻粒子焦面探测器在束检验 53

1.1 百焦耳KrF准分子激光器的物理设计参数 54

1.准分子激光 54

强激光 54

1.2 电子束泵浦30焦耳KrF激光的获得 55

1.3 矩形强流均匀电子束在Ar中能量沉积的模拟计算 56

1.4 电子束能量沉积的测量 56

1.5 电子束能量及其在气体中能量沉积二维分布的数据处理 57

1.6 KrF激光、萤光边光测量 58

1.7 强流大面积二极管的实验研究 59

1.8 场增强多通道油开关 59

1.9 用荧光法监测电子束在稀有气体中的能量沉积 60

1.10 激光束均匀性及光学镀膜损伤的初步研究 61

2.自由电子激光 61

2.1 短波长高抽取率自由电子激光器中Wiggler的磁场误差研究 61

2.2 BEPC同步辐射光脉冲形状的高分辨率测量 62

2.4 FEL中的束流发射度分析 63

2.3 低时间晃动的脉冲序列单次化门电路 63

2.5 高亮度FEL注入器研的究进展 64

2.6 混合型波振器磁场公差设计 65

电物理 67

1.加速器的常规运行、部件改进及其应用 67

1.1 HI-13串列加速器1989年状态报告 67

1.2 静电加速器和高压倍加器运行及应用 68

1.3 ИЛУ-6M2型电子加速器运行情况 68

2.工业用加速器及其部件的研制 68

2.1 RSA型电子辐照加速器的研制 68

2.2 3MW高压脉冲调制器的研制 70

2.3 600kV毫微秒脉冲中子发生器研制 70

2.4 600kV毫微秒脉冲中子发生器光学设计 71

2.6 CYCLONE30主磁铁的再计算与再设计 72

2.5 大功率高频脉冲振荡器的研制 72

2.7 CYCLONE30型回旋加速器工程 74

3.电子直线加速器 75

3.1 FANUC 3T-F精密数控车床加工电子直线加速器驻波腔 75

3.2 分频预聚束器结构设计和特性参数测量 76

3.3 强流短脉冲电子直线加速器中的分频预聚束器 77

3.4 栅控电子枪束流发射度的测量 78

3.5 射频功率源激励系统 80

3.6 KL-28速调管放大器测试 80

3.7 高功率稳定射频源 80

4.束流动力学和电物理数值计算 81

4.1 PARMELA程序的移植、开发和应用 81

4.2 边缘磁场优化的解析——数值综合方法 81

4.4 加速器非线性动力学任意阶解析解 82

4.3 电子直线加速器变盘模型束流动力学的三维计算 82

4.6 ABERRATION3.0——三阶象差系数计算机自动推导程序 83

4.5 计算机自动推导任意阶象差方程 83

核探测技术 85

1.核探测器的研制 85

1.1 高分辨可变方位HPGe探测器 85

1.2 用于中子俘获γ能谱测(煤)井的N型HPGe同轴探测器 85

1.3 流线型高纯锗探测器的研制 86

1.4 60—250kV平行平板自由空气电离室 86

1.5 温度、真空、可见光等对高Tc超导桥结Ic-V特性的影响 86

1.6 离子感烟探测器的可靠性技术研究 87

2.核仪器仪表的研制 88

2.1 BMD-4型骨密度扫描仪 88

1.7 1051和651离子感烟探测器机械结构 88

2.2 剂量监测与控制仪 89

2.3 JF730自动消防控制系统 89

2.4 IAE-1型中子土壤水分仪的研制 90

2.5 FH4503离子烟尘密度计 91

2.6 计量工作定级考核 91

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机及数据获取系统和处理系统 92

1.应用数学 92

1.1 从中国的观点谈迁移理论 92

1.2 迁移理论中初值问题解的稳定性 92

1.3 迁移理论中的一类积-微分方程 92

2.2 高放废物玻璃混料优化设计计算 93

2.计算数学 93

2.1 碎裂过程渗流模型的蒙特卡罗模拟 93

1.5 迁移理论中一类带广义边界条件的参数方程的解 93

1.4 C0-半群无穷小母元的扰动离散本征值 93

3.计算机及其应用 94

3.1 CYBER170/825机的运行、维护及开发 94

3.2 VAX-11/780计算机的运行、维护和改进 95

3.3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网络工程进展 95

3.4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事物管理网络系统第一阶段开发工作 96

3.5 我院微机应用发展状况 96

3.6 基于微型计算机的测量控制系统 97

3.7 锅炉节能燃烧优化微机自控系统 97

3.8 火灾报警图形监测系统 97

3.9 测井深度系统的研制 98

4.1 国际数学统计库在微机IBM-PC上的移植 99

4.计算机应用软件 99

3.10 “跑兔装置”微机自控系统及软件包 99

4.2 MCNP程序的应用 100

4.3 KENOIV程序开发 100

4.4 FCAC组合核能系统燃料循环分析程序 101

4.5 为大亚湾核电站安装11个放射性释放程序 101

4.6 核电软件产品库及其应用 102

4.7 大气环境质量信息系统的建立 103

4.8 国家大气环境数据库图形映示软件 103

5.数据获取系统和处理系统 104

5.1 CAMAC数据获取系统的新进展 104

5.2 用于野外便携式多道分析系统的开发 104

5.3 微机化裂变率计数装置 105

5.4 单片机环境辐射监测仪研制 105

5.6 多道分析器多功能软件 106

5.5 三套PDP-11计算机多道分析系统的检修 106

5.7 基于IBMPS/20微机的四套快慢符合谱数据获取与分析系统 107

5.8 多路计数微机系统 108

5.9 均热炉多点温度测试计算机系统 109

5.10 多点自动巡检温度表 109

5.11 一个NaIγ谱定量分析程序 110

放射化学、放射化工和分析化学 111

1.放射化学 111

1.1 “99Mo-裂变产额值法”测定252Cf源的有效裂变率 111

1.2 252Cf自发裂变电荷分布研究——127gSn和128Sn累计产额测定 112

1.3 252Cf自发裂变电荷分布研究——133mTe和133gTe分累计产额测定 113

1.4 四价铀预处理改善钌的去污 115

1.5 腐殖酸还原高价钚的动力学研究 116

1.7 Purex流程以N2O4调节钚价态的研究Ⅱ 117

1.6 用U(Ⅳ)作Pu(Ⅳ)还原反萃剂的研究 117

1.8 降解TBP溶剂的洗涤工艺和设备研究(Ⅱ) 118

1.9 Purex流程溶剂降解产物净化研究 120

1.10 锶和铯在粉碎花岗岩柱中的迁移研究 122

2.放射性废物处理 123

2.1 废物玻璃组分对粘度和电阻率影响的混料回归优化设计研究 123

2.2 30%TBP-煤油有机废液水泥固化配方研究 125

2.3 水泥固化氚废水研究 126

2.4 聚脂固化核电站废树脂的研究 126

2.5 GC-12/9B玻璃固化体析晶研究 128

2.6 聚合物固化核电站废树脂中间装置研究 128

2.7 原子能院含3H机油焚烧处理 130

2.8 核电厂防护涂层和复面材料放射性沾污后的去污试验 131

2.9 可剥离式放射性去污膜研制及性能 132

2.10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包装安全标准 133

2.11 国际“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暂时贮存规定”编制工作完成 134

2.12 专标《低、中放固体废物暂时贮存库安全分析要求》编制完成 134

2.13 静电式准液膜浓缩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浸出液的初步研究 134

3.分析化学 135

3.1 次甲基兰萃取光度法测定UF6中的微量硼 135

3.2 二氧化铀粉未和芯块中16种杂质元素的ICP-AES测定 136

3.3 二氧化铀粉未和芯块中钆、钐、镝和铕的水平式ICP-AES测定 137

3.4 反应堆燃料溶解液中铀的容量法测定——硫酸亚铁还原-重铬酸钾氧化滴定法 138

3.5 电位滴定法测定铀矿石中的铀-亚铁-钒酸铵电位滴定法和亚钛-钒酸铵电位滴定法 138

3.6 离子交换色谱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辐照后铀元件溶解液中钚含量 139

3.7 二氧化铀粉未和芯块中锂、钠、钾和铯的测定——CL-TBP萃取色层分离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光度法 139

3.9 氦气中氘、氧和氮气的气相色谱分析 140

3.8 阳离子交换分离-ICP-AES法测定1AW高效废液中微量钌、铑和钯 140

3.10 次甲基兰萃取光度法测定金属钠中的微量硼 141

3.11 金属钠中杂质镉的脉冲极谱测定 141

3.12 极谱波谱的同位素效应(Ⅰ) 141

3.13 U(Ⅵ)存在下水溶液及30%TBP-煤油中NO2-的测定 142

3.14 稀土快速分析能谱仪研制 142

4.其它 143

4.1 电化学治疗肿瘤仪 143

4.2 高效安全的食品防腐剂——山梨酸钾的研制 143

4.3 通用型热收缩材料配方研究 144

同位素 146

一、放射性同位素的研制和生产 146

1.放射性同位素的研制 146

1.1 医用裂变99Mo的生产工艺研究 146

1.3 脑血流灌注显像剂99mTc-d,1-HMPAO的研制 147

1.2 高活度裂变99mTc发生器的工艺研究 147

1.5 90Sr-90Y发生器的研制 149

1.6 加速器铁靶中57Co的分离研究 149

1.4 放射免疫导向治疗用90Sr-90Y发生器的研制 149

2.标记化合物和放免分析药盒的研制 150

2.1 Wilzbach氚气曝射东莨菪碱定位效应的研究 150

2.2 氚和碳-14定位标记2-溴-2-硝基丙二醇 151

2.3 酶法合成高比度〔α-32P〕dCTP 152

2.4 铁蛋白放射免疫分析药盒的改进 152

2.5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分析药盒的研制 153

2.6 Tamm-Horsfall糖蛋白放射免疫分析药盒的研制 153

2.7 Anti-HBc总抗体固相放免药盒的研制 154

2.8 固相二抗微球的研制 154

2.10 聚本乙烯球珠辐射接枝丙烯酰胺 155

2.9 磁性T3和T4抗体稳定性研究 155

3.放射源和质量控制 156

3.1 高强度241Amγ放射源制备工艺研究 156

3.2 片状和网状63Ni低能β源的研制 157

3.3 手提式X光机125I点源的研制 157

3.4 低能光子源参数的测量 158

3.5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125I-NaI溶液的载体含量 159

3.6 T3和T4等几种放免药盒质控血清的质控研究 159

3.7 T3和T4放免分析药盒质控血清的研制 160

二、稳定同位素分离、质谱分析及分离器的研制 161

1.稳定同位素锌的电磁分离 161

2.钌同位素质谱分析 161

4.大型电磁分离器磁场测量 162

3.一台大型电磁同位素分离器的研制 162

5.电磁分离器真空室 163

核技术应用 165

1.核技术分析 165

1.1 关于儿童发锌正常值的探讨 165

1.2 外伤性钙化晶体中微量元素测定 166

1.3 核技术检测炸药的可行性研究 167

1.4 用高能重离子反冲法测氢深度分布 167

1.5 高转变温度YBaCuO的时间微分扰动角关联研究 168

1.6 高Tc超导体YBa2(Cu0·9Ag0·1)3O7-δ中的四极相互作用的温度关系 169

1.7 YBaCuO超导材料正电子寿命随真空度的变化 170

1.8 高Te超导体BiSrCaCuO中正电子湮没参数随温度的变化 171

1.9 超导薄膜BiPbSrCaCuO在低温下的质子辐照效应 171

2.1 基于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质谱计的建立 172

2.加速器质谱计及其应用研究 172

2.2 利用加速器质谱计测定36Cl 173

2.3 加速器质谱计的△E-E探测器的研制 174

2.4 AMS(加速器质谱计)静电偏转系统的安装、调试及应用 175

3.核测井技术的研究 176

3.1 高纯锗自然γ能谱测井仪井下仪的研制 176

3.2 煤田中子俘获γ能谱测井仪系统的研制 177

3.3 核测井刻度检测仪的研制 177

3.4 HCD-1型核测井地面处理系统在油田试用 178

4.核孔膜应用的研究 179

4.1 核孔膜的新用途——测定溶液浓度 179

4.2 核孔膜测定液体粘滞系数的研究 180

4.3 核孔膜开发与生产——打孔、扩孔与测试 181

4.5 电化学蚀刻法制做厚的大孔径核孔膜 183

4.4 核孔膜血球硬度仪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 183

5.裂变径迹法大面积铀矿普查试验发现新铀矿 184

6.北京猿人遗址第四层年代的裂变径迹法测定 186

反应堆科学与技术 187

1.研究性反应堆的运行和改进 187

1.1 重水研究堆运行概况 187

1.2 HWRR过程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188

1.3 HWRR一种启动方式的数字仿真 188

1.4 游泳池堆和重水堆PSA数据收集进展 189

1.5 冷中子源装置的调试和试运行 189

1.6 溶液干渣法光谱测定重水中阳离子杂质元素 190

1.7 中浓重水浓度的测定方法 190

1.9 MHW RR屏冷系统缓蚀剂K2CrO4浓度确定及其机理研究 191

1.8 反应堆屏冷水中六价铬的测定 191

1.10 工艺管进出口温差自动调零程序包 192

1.11 游泳池反应堆(SPR)的运行和维护 192

1.12 重水零功率堆屏蔽计算中工作子截面库的制作 193

1.13 重水零功率堆屏蔽计算中的物理考虑 193

1.14 商用微型反应堆的开拓发展 194

1.15 原型微堆最终安全分析报告 195

1.16 微型反应堆照射座内热中子通量谱的测定 195

1.17 济南微堆和巴基斯坦微堆的启动及参数测定 196

1.18 用于微型反应堆的微机闭环控制系统 197

1.19 数字式中子注量率监示仪 197

1.20 DF-Ⅵ快中子零功率反应堆改建设计 198

1.21 研究单位核材料衡算管理技术报告 198

2.3 反应堆本体结构FFR实验快堆概念设计 199

2.2 我国快堆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 199

2.1 快堆在我国未来的能源和电力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99

2.快中子反应堆 199

2.4 实验快堆堆芯组件的设计和研究 200

2.5 我国快中子试验堆(FFR)控制棒组件的参考设计 200

2.6 FFR实验快堆物理概念设计阶段报告 201

2.7 快堆安全设计 201

2.8 实验快堆FFR热工流体力学概念设计 202

2.9 FFR实验快堆燃料操作系统的概念设计 202

2.10 液态金属钠热工水力试验回路的初步设计 203

2.11 钠热工实验回路管系的安全分析 204

2.12 综合钠净化回路的设计与安装 205

2.13 快堆覆盖气体监测系统探测方法和试验气回路设计 206

2.14 探测钠水反应的噪音传感器性能检验 206

2.15 快堆包壳材料在高温钠中质量迁移效应的研究 207

2.16 真空蒸馏-原子吸收法测定金属钠中微量钙 208

2.17 钠水反应实验研究进展 209

2.18 实验快堆燃料组件钠清洗试验装置 210

2.19 01FM型钠流量计的研制 211

2.20 01PM型钠压力传感器的研制 212

2.21 自动阻塞计的研究 213

2.22 数显电阻式钠液位计 213

2.23 双道波纹管密封钠阀的设计 214

2.24 钠冷快堆FCCI试验装置 214

2.25 简式高频熔炼喷铸装置 215

2.26 快堆零功率装置控制工作的进展 216

2.27 控制棒发热及氦产额 217

2.28 铀-钚-锆合金的物性模型程序 217

2.30 实验快堆自然循环和衰变热排出系统计算程序DHRSC 218

2.29 FFR实验快堆控制棒效率计算 218

2.31 燃料棒线功率的插值计算程序 219

2.32 BEHAVE-SST程序的移植 219

2.33 NALAP程序的移植开发 219

2.34 2050年中国的经济与能源 220

3.压水堆燃料研究 220

3.1 秦山核电厂堆内考验组件检验总结 220

3.2 秦山核电厂考验元件单棒尺寸测量 222

3.3 秦山核电厂堆内考验元件的切割取样 222

3.4 辐照后元件样品真空环氧树脂镶嵌技术 223

3.5 秦山核电厂堆内考验元件Zr-4包壳氢化物分布及取向因子的辐照后测量 223

3.6 秦山核电厂辐照考验元件锆-4包壳管和二氧化铀芯块显微组织的测量和分析 224

3.7 秦山核电厂考验组件辐照后包壳管吸氢量的测定 225

3.9 用γ扫描法测量秦山核电厂考验元件棒相对燃耗 226

3.8 秦山核电厂堆内考验元件的涡流检验 226

3.10 秦山核电厂堆内考验元件棒表面水垢的X射线衍射分析 227

3.11 秦山核电厂堆内考验元件的X射线检验 227

3.12 秦山核电厂堆内考验元件抽拉力测量 228

3.13 秦山核电厂堆内考验组件中导向管辐照后拉伸试验 228

3.14 秦山核电厂堆内考验元件裂变气体测量 229

3.15 秦山核电厂3×3-2燃料棒束格架动水磨蚀试验 230

3.16 秦山核电厂3×3格架、棒束动水磨蚀试验水质控制 231

3.17 秦山核电厂燃料棒正常运行工况下性能分析 232

3.18 溢流式涤气器的研制 232

4.反应堆物理研究 233

4.1 重水零功率堆物理计算中群参数计算方法的确定 233

4.3 多层圆柱形控制棒参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程序 234

4.2 用MUFT-THERM2程序计算重水零功率堆两群参数时对计算方法的改进和修正 234

4.4 求解反应堆动态方程的插值多项式法及其计算程序 235

4.5 通过天然金属铀棒重水栅的计算对ENDF/B-Ⅲ库中238U超热能区俘获截面值的评价 236

4.6 快速计算堆芯燃料装载模式的理论 236

4.7 热堆-快堆组合体系燃料循环分析程序TFCS 237

4.8 核燃料贮存中的临界安全标准 237

4.9 固体径迹探测器测定绝对中子注量率的简便方法 237

4.10 用于反应堆物理实验的微机系统 238

4.11 ADINA和ADINAT在CYBER-170/825和VAX/780移植成功 238

5.核电安全研究 239

5.1 秦山核电厂DBA安全审评计算 239

5.2 秦山核电厂二次侧排热增加事故安全审核计算 239

5.4 反应堆冷却剂流量下降DNBR计算 240

5.3 秦山核电厂失流事故审核计算 240

5.5 秦山核电厂冷却剂装量增加事故计算分析 241

5.6 秦山核电厂稳压器安全阀或卸压阀意外开启事故分析审核计算 242

5.7 秦山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安全审评计算 242

5.8 秦山核电厂SGTR所致严重事故研究 243

5.9 破损蒸汽发生器满溢时SGTR事故放射性后果计算 243

5.10 秦山核电厂未能紧急停堆的各种预期瞬变分析审核计算 243

5.11 核电厂设计基准事故(DBA)放射性后果分析程序包(NPPACT)的研究和应用 244

5.12 秦山核电厂假想三哩岛事故下的分析 245

5.13 MSLB为初因事件导致堆芯熔化的瞬态研究 245

5.14 RELAP5自动稳态初始化方法 246

5.15 ROSA-IV/LSTF RUN SB-CL-185%小破口实验的RELAP5/MOD2模拟结果与分析 246

5.16 流动水中最低膜态沸腾温度的实验测量 247

5.17 低压低流速欠热水在同心套管内的临界热流密度(qCHF)试验研究 247

5.19 秦山核电厂严重事故源项的初步研究 248

5.18 PWR LOCA事故电加热模拟元件设计 248

5.20 广东核电站严重事故源项的初步计算 249

5.21 秦山核电厂反应性事故的审核计算 250

5.22 事故分析程序的联接和应用 251

5.23 SSYST3程序调试装机成功 251

5.24 RELAP5绘图程序的配备 252

5.25 TOODEE2程序装机 252

5.26 RETRAN-02程序的研究和应用 252

5.27 改进型中小压水堆核电站在我国核能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252

5.28 低功率堆(改建)安全分析报告审评经验 253

5.29 模糊评判及其应用 254

5.30 操作人员素质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254

6.1 水化学对PWR结构材料完整性的影响(阶段进展报告) 255

6.反应堆结构材料分析 255

6.2 PWR核电站压力边界材料应力腐蚀破裂——蒸汽发生器停堆湿保养缓蚀研究 256

6.3 PWR核电站压力边界材料应力腐蚀破裂——In-600和In-800合金在碱性介质中高温电化学研究 256

6.4 PWR核电站压力边界材料应力腐蚀破裂——主管道焊接接头在近海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研究 257

6.5 在拉伸力作用下316SS焊接件在高温钠中的腐蚀行为 257

6.6 堆用水中F-,Cl-离子的色谱分析法 258

6.7 氚在合金中的扩散渗透行为 259

6.8 氚增殖剂陶瓷材料LiAlO2的热导率测量 259

6.9 B,N,Cr和Mo离子注入纯铁及合金中的分布 260

6.10 Cr,Mo,B离子注入后退火对Cr4Mo4V和GCr15抗腐蚀性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261

6.11 Zr-4合金与水质相容性的电化学研究 262

6.12 秦山核电厂大气环境对材料的腐蚀研究 263

6.13 国产压力壳钢辐照效应规律综述 263

6.14 PWS1-10型材料试验机技术改造成功 264

6.16 反应堆材料热物性微机数据库 265

6.15 用于采集和处理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开裂试验数据的微机系统 265

7.其它 266

7.1 镍管钠汞齐制备设备在锦州新光灯泡厂投产 266

7.2 旋转机械振动基准信号分析 266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267

一、电离辐射与工业毒物监测 267

1.个人剂量监测 267

2.本院环境监测 269

3.现场监测 274

3.1 工作场所辐射防护监测 274

3.2 研究性重水反应堆辐射监测 275

3.3 游泳池反应堆辐射监测 276

4.原子能院周围环境土壤和生物样品中241Am含量的测定 277

1.我国煤矸石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及其综合利用的辐射影响评价 279

二、辐射防护与环境影响评价 279

2.AIRDOS-EPA程序的改进 280

3.放射性核素在裂隙岩石中的迁移模式研究 281

三、辐射剂量测量技术 282

1.工业应用中测量电子剂量的丙氨酸电子自旋共振剂量计的研究 282

2. 固定式中子剂量当量率监测仪 284

四、辐射防护标准化 285

1.核事故辐射应急时有关公众防护的干预原则和水平 285

2.秦山和大亚湾两核电厂应急情况下公众撤离决策的研究 286

附录 287

1.1989年我院国际交往情况 287

2.1989年我院举行的学术报告会 290

3.1989年我院在中文书刊上发表的文章和著作目录 293

4.1989年我院在外文书刊上发表的文章目录 305

5.1989年获奖项目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