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李君如 1
第一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渊源 1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念与“和谐社会”理想 1
(一)中国哲学中抽象的“和”范畴与“和谐”观念 2
(二)“和谐”观念的逻辑层次 8
(三)“和谐社会”理想 12
(一)西方哲学中的“和谐”观念 14
二、西方文化中的“和谐”观念 14
(二)政治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理想 16
三、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蓝本 17
(一)空想社会主义者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 18
(二)空想社会主义者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1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 27
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社会和谐思想 27
(一)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 28
(二)唯物史观为和谐社会理论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0
(三)社会和谐是社会系统内各要素辩证运动的结果 33
(四)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发展 36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37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成果 38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突出理论贡献 41
(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丰富和发展 46
(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50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 51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 55
第三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和基本思路 55
(一)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整体转型时期 56
(二)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关键的发展阶段 57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 60
(一)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60
(二)协调好各个阶层和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63
(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65
(四)健全社会组织机制,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优化社会秩序,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团结 67
(五)在全社会倡导并形成诚实守信、互帮互助和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70
(六)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71
第四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历史使命的战略任务 75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75
(一)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76
(二)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78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 80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体现 83
(一)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道路 83
(二)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执政的历史使命 85
(三)要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8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 90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 91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努力实现社会更加和谐 92
第五章 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不和谐因素分析 97
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特点 97
(一)以分化为特点的社会转型 98
(二)以新的整合为特点的社会转型 98
二、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若干不和谐因素 99
(二)收入分配差距带来的利益矛盾突出 100
(一)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 100
(三)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区域发展水平相差过大 101
(四)“三农”问题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 102
(五)贫困问题是关于生存与尊严且尚未解决的大问题 103
(六)就业压力持续加大造成下岗失业人员增多 103
(七)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104
(八)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是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重要的不和谐因素 105
(九)不断增加和扩大的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06
(十)能源不足、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已经影响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107
(一)消除不和谐因素的思路 108
三、消除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不和谐因素的思路和途径 108
(二)消除不和谐因素的途径 109
第六章 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15
一、坚持以人为本,激发社会活力,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115
(一)坚持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116
(二)坚持以人为本 117
二、坚持全面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实现社会安定团结 122
(一)社会要全面发展 122
(二)社会要协调发展 124
(三)城乡要协调发展 125
(四)区域要协调发展 127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保证代内和代际公正 129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129
(二)追求代际公正与代内公正的统一 131
(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31
第七章 贯彻和落实“四个尊重”方针 137
一、贯彻“四个尊重”方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137
(一)尊重劳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138
(二)尊重知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139
(三)尊重人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141
(四)尊重创造,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142
二、贯彻“四个尊重”方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144
(一)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全面贯彻“四个尊重”方针 145
(二)“四个尊重”是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148
三、认真贯彻落实“四个尊重”方针 150
(一)进一步贯彻执行和完善以《劳动法》为主体的有关劳动的法规,不断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 151
(二)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152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155
(四)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和保护人们的创造 159
第八章 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161
一、社会公正的基本内容 161
(一)社会公正四原则 162
(二)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64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公正方面的主要进展 168
(一)主要进展 168
(二)值得关注的现状 170
三、应对思路与对策 180
(一)将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 181
(二)大力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发展中解决社会不公问题 182
(三)保证民众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和基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183
(四)尽可能地实现充分就业 183
(五)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构筑“社会安全网” 184
(六)形成一个合理、公正的社会分配结构 185
第九章 建立和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187
一、建立和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是我国利益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187
(一)我国利益主体多元化发展中的利益关系问题 188
(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和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192
二、利益协调机制的基本类型和主要内容 194
(一)利益协调机制的基本类型 195
(二)利益协调机制的主要内容 198
三、建立和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的指导原则和基本途径 203
(一)构建符合社会和谐需要的利益表达机制 203
(二)大力扶持各种社会组织,加快推进社会的组织化进程 205
(三)完善社会政策体系,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207
一、大力加强社会建设 210
第十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210
二、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的新格局 218
(一)单位制及其局限性 219
(二)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221
三、齐抓共管,努力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 228
(一)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 228
(二)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网络 230
(三)加强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基层社会自我管理水平 233
(四)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 237
第十一章 完善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机制 243
一、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维护社会稳定 243
(一)社会稳定概说 244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思想 246
二、从实际出发维护社会稳定 250
(一)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若干因素 250
(二)维护我国社会稳定的基本途径 253
三、推进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机制建设 257
(一)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 258
(二)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 259
(三)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 260
(四)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 260
(五)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262
结束语 全面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265
(一)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由执政党的特点所决定的 265
(二)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要求,是我们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271
(三)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280
后记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