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恒泽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117051418
  • 页数:475 页
图书介绍: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及附篇,分别论述经络腧穴、刺法灸法、临床治疗以及针灸文献节录、针灸歌赋辑要、现代研究概况、针灸临床研究规范等。本教材的特点是:①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强化传统针灸理论知识和技术对临床应用的指导作用;②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有机结合,注意训练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综合分析能力;③优化教材内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④突出针灸学理论体系的特点,反映针灸学学术发展的成熟内容。与以往教材相比,本教材在部分章节内容的编排上进行了较大改动。如上篇对腧穴作用、十四经腧穴的主治规律进行充实、调整,补充腧穴的古今文献摘要,突出了腧穴主治的应用。中篇在总论中突出针灸治神、调气、调整阴阳的作用,补充了灸法对热证治疗的作用。下篇对脏腑经络证治进行了删减,从临床辨证思维角度提出针灸辨证的基本要求,重要介绍常用辨证方法在针灸临床上的应用,尤其是经络辨证涵盖内容广泛,试从总体上对经络学说临床应用进行概括说明,以便学生掌握其要领;常见病症的治疗中,辅以医案举例,部分病症下附有一些西医病症的针灸治疗的介绍。附篇中增加现代研究概况、针灸病历书写等内容。

三、调整阴阳 21 1

绪言 1

第一章 经络总论 5

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 5

一、针刺等感传的观察 5

上篇 经络腧穴 5

二、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6

三、腧穴功效的总结 6

四、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6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6

一、十二经脉 7

二、奇经八脉 9

三、十五络脉 10

四、十二经别 10

六、十二皮部 11

第三节 经络的根结、标本与气街、四海 11

五、十二经筋 11

一、根结与标本 12

(一)根结 12

(二)标本 12

二、气街与四海 13

(一)气街 13

(二)四海 13

第四节 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14

一、经络的作用 14

(一)联系内外,网络全身 14

(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14

(三)抗御病邪,反映病症 14

(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14

(二)治疗方面 15

二、经络的临床应用 15

(一)诊断方面 15

第二章 腧穴总论 16

第一节 腧穴发展与分类 16

第二节 腧穴命名 17

第三节 腧穴主治作用 18

一、近治作用 18

二、远治作用 18

三、特殊作用 18

第四节 特定穴 25

一、五输穴 26

二、原穴、络穴 26

三、郄穴 26

四、下合穴 26

五、俞穴、募穴 26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27

第五节 腧穴定位方法 27

七、八脉交会穴 27

八、交会穴 27

六、八会穴 27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28

三、指寸定位法 30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31

第一节 十二经脉 31

一、手三阴经 31

(一)手太阴肺经(11穴) 31

中府 31

云门 32

天府 32

侠白 33

尺泽 33

经渠 34

列缺 34

孔最 34

太渊 35

鱼际 35

少商 35

(二)手厥阴心包经(9穴) 36

天池 37

天泉 38

曲泽 38

郄门 39

间使 39

内关 39

大陵 40

劳宫 40

中冲 41

(三)手少阴心经(9穴) 41

青灵 42

极泉 42

少海 43

灵道 44

通里 44

阴郄 44

神门 45

少府 45

少冲 45

二、手三阳经 46

(一)手阳明大肠经(20穴) 46

商阳 47

二间 48

三间 49

合谷 49

温溜 50

偏历 50

阳溪 50

下廉 51

上廉 51

手三里 51

曲池 52

肘髎 52

手五里 52

臂臑 53

肩髃 53

巨骨 53

天鼎 54

扶突 54

口禾髎 54

迎香 55

关冲 56

(二)手少阳三焦经(23穴) 56

液门 57

中渚 57

阳池 58

外关 58

支沟 59

会宗 59

三阳络 59

四渎 60

天井 60

清冷渊 60

消泺 61

臑会 61

门(64)耳和髎(64)丝竹空 64

肩 64

髎(61)天髎(61)天牖(62)翳风(62)瘈脉(63)颅息(63)角孙(63)耳 64

(三)手太阳小肠经(19穴) 65

少泽(66)前谷(67)后溪(68)腕骨(68) 阳谷(68)养老(69) 支正 69

小海(69) 肩贞(70)臑俞(70) 天宗(70) 秉风(71) 曲垣(71) 肩外俞(71)肩中俞(71)天窗(72)天容(72)颧髎(72)听宫 73

三、足三阳经 74

(一)足阳明胃经(45穴) 74

承泣(75) 四白(75) 巨髎(76)地仓(76)大迎(76)颊车(77)下关 77

头维(77) 人迎(78) 水突(78) 气舍(78)缺盆(79) 气户(79) 库 81

房(79)屋翳(80)膺窗(80)乳中(80) 乳根(80) 不容(81) 承满 81

梁门(81) 关门(81) 太乙(82) 滑肉门(82) 天枢(83) 外陵(83) 大巨(83)水道(84)归来(84)气冲(84) 髀关(85) 伏兔(85) 阴市 85

梁丘(85)犊鼻(86)足三里(87)上巨虚(87)条口(87) 下巨虚(88) 丰 90

隆(88)解溪(88)冲阳(89)陷谷(89) 内庭(90)厉兑 90

(二)足少阳胆经(44穴) 91

瞳子髎(93)听会(93)上关(93)颔厌(94)悬颅(94)悬厘(94)曲鬓 95

率谷(95) 天冲(95) 浮白(95) 头窍阴(96) 完骨(96) 本神 97

阳白(97) 头临泣(97) 目窗(97) 正营(98) 承灵(98) 脑空(98)风池(99) 肩井(99) 渊腋(100) 辄筋(100) 日月(100)京门(101)带脉(101) 五枢(101) 维道(102) 居髎(102)环跳(102)风市(103) 中渎(103)膝阳关(104)阳陵泉( 106

足窍阴 108

阳辅(106)悬钟(106)丘墟(106)足临泣(107)地五会(108)侠溪 108

(三)足太阳膀胱经(67穴) 110

睛明(111)攒竹(111)眉冲(112) 曲差(112)五处(112)承光(112)通 119

天(113)络却(113)玉枕(113)天柱(114)大杼(114)风门(114)肺 119

俞(115)厥阴俞(116)心俞(116)督俞(116)膈俞(117)肝俞(117)胆 119

俞(117)脾俞(118) 胃俞(118)三焦俞(118) 肾俞(119)气海俞 119

大肠俞(119) 关元俞(120) 小肠俞(120) 膀胱俞(120) 中膂俞(120) 白环俞(121)上髎(121)次髎(121)中髎(121)下髎(122) 会阳(122) 承扶(122) 殷门(122) 浮郄(123) 委阳(123)委中(123) 附分(124) 魄户(124)膏肓(124)神堂(1 132

四、足三阴经 134

(一)足太阴脾经(21穴) 134

隐白(134)大都(135)太白(135)公孙(136)商丘(136)三阴交(137)漏 142

谷(137)地机(138) 阴陵泉(138)血海(138)箕门(139) 冲门(139) 府舍(140)腹结(140)大横(140) 腹哀(141) 食窦(141) 天溪(141) 胸乡(142)周荣(142)大包 142

(二)足厥阴肝经(14穴) 143

门(149)期门 149

大敦(143)行间(145)太冲(145) 中封(145)蠡沟(146) 中都(146)膝 149

关(147)曲泉(147)阴包(147)足五里(148)阴廉(148) 急脉(149)章 149

(三)足少阴肾经(27穴) 150

涌泉(152)然谷(152)太溪(152)大钟(153)水泉(153)照海(153)复 161

溜(154)交信(154)筑宾(155) 阴谷(155) 横骨(156) 大赫(156) 气穴(156) 四满(157) 中注(157) 肓俞(157) 商曲(157) 石关(158) 阴都(158)腹通谷(158)幽门(159)步廊(159) 神封(160)灵墟(160) 神藏(160)彧中(160)俞府 161

第二节奇经八脉 162

一、任脉(24穴) 162

会阴(163) 曲骨(163) 中极(164)关元(164)石门(165)气海(165) 阴 171

交(165)神阙(166) 水分(166) 下脘(166) 建里(167) 中脘(167) 上脘(167)巨阙(168) 鸠尾(168) 中庭(168) 膻中(169) 玉堂(169) 紫宫(169)华盖(169)璇玑(170)天突(170)廉泉(170)承浆 171

二、督脉(28穴) 172

长强(173)腰俞(173)腰阳关(174)命门(174)悬枢(175)脊中(175) 中 183

枢(175)筋缩(176)至阳(176)灵台(176)神道(177)身柱(177)陶 183

道(177)大椎(178) 哑门(178) 风府(179) 脑户(179) 强间(179) 后顶(180)百会(180) 前顶(181) 囟会(181) 上星(181) 神庭(181) 素髎(182)水沟(182)兑端(182)龈交 183

三、冲脉 184

四、带脉 184

五、阴维脉 185

六、阳维脉 185

七、阴蹻脉 186

八、阳蹻脉 187

第三节十五络脉 188

一、手太阴络——列缺 188

二、手少阴络——通里 188

三、手厥阴络——内关 188

四、手太阳络——支正 188

五、手阳明络——偏历 188

十四、督脉之络——长强 189

十三、任脉之络——鸠尾 189

十一、足少阴络——大钟 189

十二、足厥阴络——蠡沟 189

六、手少阳络——外关 189

九、足阳明络——丰隆 189

八、足少阳络——光明 189

七、足太阳络——飞扬 189

十、足太阴络——公孙 189

十五、脾之大络——大包 190

第四节常用经外奇穴 190

一、头颈部穴(15穴) 190

四神聪(190) 当阳(191)印堂(191)鱼腰(191)太阳(191)耳尖(192)球 194

后(192)上迎香(192) 内迎香(192)聚泉(193) 海泉(193) 金津(193) 玉液(193)翳明(194)颈百劳 194

二、胸腹部穴(1穴) 194

子宫 194

三、背部穴(8穴) 195

定喘(195)夹脊(196) 胃脘下俞(196)痞根(197)下极俞(197)腰眼(198)十七椎(198)腰奇 198

四、上肢部穴(11穴) 198

肘尖(198)二白(199) 中泉(199) 中魁(199)大骨空(200)小骨空(200)腰痛点(200)外劳宫(200)八邪(200) 四缝(201)十宣 201

五、下肢部穴(12穴) 202

髋骨(202) 鹤顶(202) 百虫窝(203) 内膝眼(203) 膝眼(203) 胆囊(203) 阑尾(203) 内踝尖(204)外踝尖(204)八风(204)独阴(204)气端 205

中篇刺法灸法 207

第四章刺灸法总论 207

第一节刺灸法的源流与发展 207

一、刺法的源流与发展 207

二、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209

第二节刺灸操作的指导原则 210

一、重视治神 210

二、强调调气 210

第三节刺灸禁忌与适应症 212

一、部位禁忌 212

二、生理与体质禁忌 212

四、病情禁忌 213

三、机体临时状况禁忌 213

第五章刺灸法各论 214

第一节毫针刺法 214

一、毫针的规格和选择 214

(一)毫针的结构和规格 214

(二)毫针的选择和检查 215

二、针刺的练习 215

(一)指力练习 215

(二)手法练习 216

(三)自身试针 216

三、针刺前的准备 216

(一)体位的选择 216

(二)穴位的消毒 218

四、毫针刺法 219

(一)进针法 219

(二)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220

(三)行针与得气 222

(四)针刺补泻 224

(五)留针与出针 226

五、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226

(一)晕针 226

(二)滞针 227

(三)弯针 227

(四)断针 228

(五)血肿 228

(六)创伤性气胸 228

(七)刺伤重要脏器 229

六、针刺注意事项 230

第二节灸法 230

(五)引热外行 231

(四)消瘀散结 231

(三)扶阳固脱 231

(二)温经散寒 231

一、灸法的作用 231

(一)防病保健 231

二、灸法的种类和应用 232

(一)艾炷灸 232

(二)艾卷灸 234

(三)温针灸 235

(四)温灸器灸 235

(五)其他灸法 236

(二)施灸的补泻方法 237

(三)施灸的剂量 237

(四)施灸的禁忌 237

(一)施灸的先后顺序 237

三、施灸的注意事项 237

(五)灸后的处理 238

第三节拔罐法 238

一、罐的种类 238

(一)玻璃罐 238

(二)竹罐 238

(三)陶罐 238

(四)抽气罐 239

(五)多功能罐 239

(六)代用罐 239

二、拔罐的方法 240

(一)吸拔方法 240

(二)运用方法 240

(二)适应范围 242

(一)拔罐的作用 242

(三)起罐 242

三、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242

四、注意事项 243

第四节其他针法 243

一、三棱针法 243

(一)操作方法 243

(二)适应范围 244

(三)注意事项 244

二、皮肤针法 245

(一)操作方法 245

(二)适应范围 246

(三)注意事项 246

三、皮内针法 246

四、电针法 247

(一)操作方法 247

(二)适应范围 247

(三)注意事项 247

(一)操作方法 247

(二)电针作用和适应范围 248

(三)注意事项 248

五、穴位注射法 249

(一)操作方法 249

(二)适应范围 249

(三)常用药物 249

(四)注意事项 250

第五节头针 250

一、头针刺激线的定位和主治 250

(六)顶颞前斜线 251

(四)额旁3线 251

(五)顶中线 251

(二)额旁1线 251

(一)额中线 251

(三)额旁2线 251

(七)顶颞后斜线 252

(八)顶旁1线 252

(九)顶旁2线 252

(十)颞前线 252

(十一)颞后线 252

(十二)枕上正中线 252

(十三)枕上旁线 253

(十四)枕下旁线 253

二、头针的适应症 253

三、操作方法 253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254

四、注意事项 254

第六节耳针 254

二、耳郭表面解剖 255

三、耳穴的分布 256

四、耳穴的部位和主治 256

(一)耳轮穴位 259

(二)耳舟穴位 259

(三)对耳轮穴位 260

(四)三角窝穴位 261

(五)耳屏穴位 262

(六)对耳屏穴位 262

(七)耳甲穴位 263

(八)耳垂穴位 265

五、耳穴在诊治疾病上的应用 266

(一)在诊断方面的应用 266

(十)耳根穴位 266

(九)耳背穴位 266

(二)在治疗方面的应用 267

(三)操作方法 268

(四)注意事项 269

下篇临床治疗 271

第六章治疗总论 271

第一节针灸治疗作用 271

一、调和阴阳 271

二、疏通经络 272

三、扶正祛邪 272

第二节针灸治疗原则 272

一、标本缓急 273

二、补虚泻实 274

四、三因制宜 275

三、清热温寒 275

第三节针灸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 276

一、针灸辨证的基本要求 276

二、针灸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 277

(一)八纲辨证 277

(二)脏腑辨证 278

(三)经络辨证 280

(一)近部选穴 282

(二)远部选穴 282

一、选穴原则 282

第四节针灸配穴处方 282

(三)对症选穴 283

二、配穴方法 283

(一)本经配穴法 283

(二)表里经配穴法 283

(三)前后配穴法 283

三、组成变化 284

(六)远近配穴法 284

(一)针刺手法的变化 284

(四)左右配穴法 284

(五)上下配穴法 284

(二)施术先后的变化 285

(三)腧穴加减的变化 285

(四)刺灸方法的变化 285

第五节特定穴的应用 285

一、五输穴的应用 285

二、俞、募穴的应用 286

三、原、络穴的应用 287

四、郄穴的应用 288

五、八脉交会穴的应用 289

六、八会穴的应用 289

七、下合穴的应用 290

八、交会穴的应用 290

一、中风 294

第七章治疗各论 294

第一节内科病证 294

二、眩晕(附:高血压) 296

三、头痛(附:三叉神经痛) 299

四、面瘫(附:面肌痉挛) 302

五、腰痛(附: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 304

六、胁痛 309

七、痹证(附:颈椎综合征、肩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 310

八、痿证(附:小儿麻痹症) 317

九、痫病 320

十、癫狂 321

十一、郁病 323

十二、不寐 324

十三、多寐 325

十四、胸痹心痛 327

十五、心悸 328

十六、感冒 329

十七、咳嗽 330

十八、哮喘 332

十九、疟疾 334

二十、呕吐(附:妊娠恶阻) 335

二十一、呃逆 337

二十二、胃痛 339

二十三、消渴 340

二十四、黄疸 342

二十五、泄泻 343

二十六、痢疾 345

二十七、便秘 346

二十八、脱肛 348

二十九、癃闭 349

三十、肥胖病 350

三十一、遗精 351

三十二、阳痿 352

三十三、男性不育症 354

第二节妇儿科病证 356

一、月经不调 356

二、痛经 358

三、经闭 360

四、崩漏 361

五、带下病(附:盆腔炎) 363

六、阴痒 366

七、胎位不正 367

八、滞产 369

九、产后腹痛 370

十、产后缺乳 371

十一、绝经前后诸症 372

十二、阴挺 374

十三、小儿惊风 375

十四、痄腮 376

十五、疳疾 378

十六、积滞 379

十七、遗尿 380

十八、小儿脑性瘫痪 381

十九、小儿多动症 382

第三节皮肤、骨伤、外科病证 383

一、风疹 383

二、蛇丹 384

三、丹毒 386

四、疔疮 387

五、乳痈 388

六、乳癖 389

七、肠痈 391

八、痔疮 392

九、疝气 394

十、扭伤(附:落枕) 395

十一、肘劳 397

十二、扁平疣 398

十三、筋疣 399

十四、痤疮 400

第四节五官科病证 401

一、目赤肿痛 401

二、麦粒肿 402

三、近视 403

四、耳鸣、耳聋 405

五、脓耳 406

六、鼻渊 407

七、牙痛 408

八、咽喉肿痛 409

九、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411

第五节急症及其他 412

一、晕厥 412

二、虚脱 413

三、高热 414

四、抽搐 416

五、急痛(心绞痛、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肾绞痛) 417

六、中暑 421

七、溺水 422

八、戒烟 423

附篇参考资料 425

第一节针灸文献节录 425

一、论经络 425

二、论腧穴 430

三、论刺灸 432

一、《标幽赋》 439

第二节针灸歌赋辑要 439

二、《百症赋》 440

三、《玉龙歌》 441

四、《肘后歌》 442

五、《通玄指要赋》 443

六、《金针赋》 443

第三节现代研究概况 445

一、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 445

二、腧穴的现代研究概况 452

三、刺法灸法的现代研究概况 454

四、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概况 459

第四节针灸病历的书写规格与要求 463

一、针灸科门诊病案格式及书写要求 463

二、针灸科住院病案格式及书写要求 464

第五节古代体表部位名称解释 467